如果對火星先進行全球消毒,再送一群嚴格體檢後確保沒病的人類過去,火星能否成為乙個永遠不會生病的世界?

時間 2021-06-01 20:27:24

1樓:傑出的花花

絕對不會。

你知道地球上的細菌有多少嗎?僅僅只是海洋中的細菌,還不包括大陸和天空的啊。海洋中的細菌的總的重量,相當於4000~5000個地球全人類的總重量。

沒有了細菌,其實所有的生物和人類都不可能存活的,因為整個地球的生態細菌是佔主導的,同樣的原理用在火星上面或者任何其他的有生命的星球上面都是相同的

2樓:猿某人

題主啊,你怕是不知道乙個正常人體內都有以公斤計算的細菌。

美國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所(NIH's National Human Genome Research Institute)的埃里克·格林博士介紹(Eric Green)說,人體內每乙個細胞都寄存著10個細菌細胞,由於細菌細胞極其微小,他們的總和加起來也只佔到人體總重量的1%到3%,這就意味著,乙個重200磅(約等於90.7公斤)的健康人體內和體表約攜帶重達6磅(約等於2.73公斤)的細菌。

[1]

人離了這些細菌也會有問題。

我們體內平均大約生活著1,000種不同種類的細菌。細菌的總數量很難統計,但應該在數萬億個的級別。我們體內的幾乎所有細菌都對人體有益。

人類基因組由大約2萬個基因組成,但是我們體內的微生物攜帶的基因數量卻比這個數字多500倍。豐富的基因使它們能夠完成很多有益的工作-協助消化食物、製造維生素和礦物質,甚至可以通過排擠或殺死感染菌而避免人體生病。

細菌對人體的作用還遠不止於此:它們能夠由內之外塑造我們的形象。《人體微生物的奧秘》(I Contain Multitudes)一書作者Ed Yong告訴我,"體內微生物幫助建造我們的身體,並且當我們變老時,它們塑造並更新我們的內臟器官。

"[2]

大多數時候,人與這些細菌都是和平共處的。

但有時候,就會造成一些問題,感染。

另外,人的病不一定是微生物引起的,比如,肩膀受風了,或者說是無菌性骨膜炎。

微生物在生態圈中也很重要,無法想象乙個沒有微生物的世界人類如何生存。

所以你看,把細菌滅了,人也不太可能能活下去。

潛伏的戰友

幾十年前,通過對動物腸道消化作用和合成維生素的研究,人們第一次發現,細菌可以造福人類。20世紀80年代,研究人員發現,維生素B12可以幫助人體細胞產生能量、合成DNA、製造脂肪酸,但形成維生素B12的酶必須依賴細菌才能生成。科學家在許多年前就知道,腸道內的細菌可以分解食物中某些難以消化和吸收的成分,但直到最近,他們才發現乙個有趣的細節:

在人體的共生細菌群落中,還有兩種細菌能影響人的消化和食慾。 [3]

來點益生菌補一補吧。

3樓:無惑

沒有醫學常識吧,人體本身就帶有各種各樣的細菌病毒

送去無菌環境只會讓人類失去一些免疫能力,而不會不生病,生病這個概念本身是需要去深入研究的

4樓:清玥

不可能的。不用考慮那麼多的影響因素和實施的可能性,單單從人體自身就不可行了,舉個常見的例子,癌症,癌細胞是由人體正常細胞而來的,癌症是重病吧?難道把正常細胞都殺死,那人就不存在了。

理想的環境是存在於人的想象空間中的。

5樓:

不會。通常意義上的消毒是指滅殺致病性細菌或者病毒,這些都是有機物(病毒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生命體,但是可以通過化學或者其他手段使其失活,喪失傳染和致病能力)。在地球這個滿是各種有機生命體的環境中,必要的消毒是可以減少致病體的,但是火星環境嗎?

看這個:

儘管類似於地球,但是不具備生命體存在的條件(是否有生命曾經存在還在探索中)。換句話說,在火星上「消毒」是不必要的,因為沒有「毒」,也可以說火星環境已經完成了這個「消毒」過程。可能更多該關心的是火星上的某些不同於地球的物質是否會對登陸火星的人產生哪些影響。

關於人生病,先說人體,不僅僅有屬於人自己的各種細胞,還有大量的細菌/病毒與細胞共存,人體事實上是乙個複雜的生命綜合體。也就意味著,生病這件事情可以是外源性的(外來的物質影響了原有的有機體平衡狀態)也有可能是內源性的,飲食,作息等造成某些細菌生存條件的變化,短期內出現明顯數量或分布變化,也會造成「疾病」的發生。

再怎麼消毒也無法解決疾病問題,沒有乙個通用的「方子」可以解決所有問題。

地球人對火星有所有權嗎?

褚爾 先把基本權利寫出來再說,火星屬於無主之地,那麼大概是先佔先得。另外我不認為在浩瀚的宇宙裡,火星有多少特殊性,值得人類以外的智慧型生命跨越遙遠的星系來到地球 異地而論。假設地球人發達起來,往半人馬座方向發了一艘移民船。到了位置,發現有兩顆宜居行星,其中一顆尚未開發,另一顆已經進入太空時代。這時接...

為什麼無人駕駛領域不首先進行道路改造?

其實已經在做了,北京 上海都做了巨大的投入,建造數百公里長的無人駕駛特定道路。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無人駕駛,必須依靠車路協同,這不是資源浪費的事情,而是技術瓶頸和最優解的問題。 瀉藥。作為乙個在AI邊緣研究的學生,個人認為在可預見的未來,機器視覺等機器學習技術可以一定程度上代替傳統識別路徑的方法 例如...

美國毅力號成功登陸火星,如果火星能生存你會去嗎?未來我們會不會像星際迷航一樣成為星際探索的一員?

美國 毅力號 火星車成功登陸火星,成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NASA 第5個成功登陸的火星車。毅力號 將在火星採集樣本並試圖尋找生命存在的證據。美國 火星2020 任務中的毅力號火星車經過6個多月的飛行,成功著陸在火星表面的傑澤羅隕石坑,正式開啟探測之旅。雖然美國毅力號火星車是今年火星三國演義 阿聯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