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行研的未來怎麼樣?

時間 2021-05-06 11:22:26

1樓:小金窩

其實嚴格意義上不能叫「過剩」,而是紅利期褪去,剩下的就是頭部優勢集中,擠出相對落後的部分。優秀的分析師,依舊有大量資金跟隨,但是排名靠後的就屬於市場關注度下降。

其實,券商為什麼要做研究所?

這其實是沒辦法的事情,到現在的市場,依舊有部分中小券商在過去基礎為0的情況下,組建或者大力發展研究所。

還記得有位小朋友來諮詢我問道說,她的阿姨是某位券商的高管,讓想去哪個崗位隨便挑。但又告訴她投行部、研究所都是不掙錢的業務,那為什麼大家都那麼想去投行/行研?

誠然,從收入構成而言,投行和行研佔整體券商的收入佔比是非常低的,遠不如經紀業務條線的收入和資產管理、自營投資等的收入,一方面是本身業務是純中介業務,另一方面就是高昂的成本。

成本到底有多高?高到有的券商的領導乾脆就認同投行部和研究所屬於「賠錢貨」。

比如說某些「良心券商」之所以獎金發得比其他同行高,也不一定是人均創收高,只不過是領導想通了,把分配的收入都盡量分配,少上繳而已。

那為什麼券商還要花那麼大的力氣去發展這些部門?

最主要是為了資本市場的影響力,這可是券商實力和品牌的象徵,發展經紀業務和資管業務需要比較深的積澱,但是某一塊業務的專長,就可以盡快在市場中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和認可。

尤其說對於小券商而言,發展特色很重要,雖然可能本質上各項業務都不咋地,但大家真提起的時候並不會覺得是「小券商」,會提一句他們家研究所/投行業務做得不錯。

另外,投行和研究,對於跟很多上市公司、實體企業的深度關係的繫結,對券商的其他業務都會有很好的促進和帶頭作用。

還記得我當初問過一位新興券商研究所的HR,他們動作非常大,在全市場一次性挖了很多研究員,「現在賣方研究所的競爭已經這麼激烈,你們為什麼還要做研究所?」

「那是研究所已經是最快最簡單也是最便宜的建立市場知名度的板塊了,我們只需要挖十幾個好一點的團隊,乙個團隊幾百萬,一年也就幾千萬。但是一下子市場知名度和品牌就建立起來了。不像投行業務,需要很多年的耕耘,花費成本高,短期內也不能見效。

」其實,現實情況是過去的佣金分倉模式已經養不活現在的研究員,尤其是還在不斷經受著佣金下調的衝擊,只有頭部的券商研究所能實現盈利,其他大部分研究所是無法實現盈虧平衡的。如今交易量下降,佣金費率降低,進一步影響了行業情況。

但是各個券商追求「市場影響力」而投入研究所,而且給研究員的待遇一時下不來,否則「流動性很大」,這個就是目前的行業情況。

未來的發展?

未來在一級和二級市場,可以預見研究所會嘗試更多專案制研究服務,企業投融資諮詢,以及說與投行、上市公司、PE等更多的結合融合等等。

外資投行,在註冊制中,預路演的大多數是行業分析師。

目前中國的投行對行業研究的重視度還不夠,未來在IPO的承銷和定價上研究所應該能參與。

雖然短期間過去賣方研究員「炒起來」的溢價可能會逐漸降低,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行業研究員會給你的職業生涯帶來的深度和廣度的積澱,是其它任何崗位都難以比擬的。

賣方研究員的成長速度堪稱是行業之最,因為是即使是你只需要一張分析師的名片,就能跟上市公司董事長、或者公募投資總監談笑風生,因為你很可能是在某個細分行業的專家,他們也願意聽聽你的觀點,你專業觀點也許能幫他們賺到錢。

未來的出路也非常廣泛,可以轉行到公募、私募、券商資管等買方,可以轉到做一級市場股權投資,可以轉向實業到上市公司做董秘、投資。

只要你專注在自己熟悉的行業和方向,持續做深入、紮實的研究,往往都會獲得很好的發展。

所以,樓主完全不用過於擔心,無論在什麼行業,只要自己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公升,未來的發展都不會太差。

有什麼是你面試很多次都失敗後才知道的?

金融學出來是幹什麼的?

2樓:Rose L

大三,文科類專業,僅從實習生感受回答。

兩段頭部券商投行行研經歷:建投CSC—CICC研究所不好的地方就是,不同所,不同分析師薪水和水平差異很大,內資大部分券商實習生沒有pay,不如投行部聽著光鮮亮麗,差不少出,班也不少加,當然一般大券商是這樣的,對於喜歡接觸客戶,比較外向喜歡挑戰的人來講,行研可能有點點無趣。

之前在箭頭做完行研,就再也不想做了…可我還是灰溜溜去了3C,另外要說3C的培養體系和其他研究所也是不一樣的,比較尊重實習生。

3樓:金融小百科

其實嚴格意義上不能叫「過剩」,而是紅利期褪去,剩下的就是頭部優勢集中,擠出相對落後的部分。優秀的分析師,依舊有大量資金跟隨,但是排名靠後的就屬於市場關注度下降。

這其實是沒辦法的事情,到現在的市場,依舊有部分中小券商在過去基礎為0的情況下,組建或者大力發展研究所。

還記得有位小朋友來諮詢我問道說,她的阿姨是某位券商的高管,讓想去哪個崗位隨便挑。但又告訴她投行部、研究所都是不掙錢的業務,那為什麼大家都那麼想去投行/行研?

誠然,從收入構成而言,投行和行研佔整體券商的收入佔比是非常低的,遠不如經紀業務條線的收入和資產管理、自營投資等的收入,一方面是本身業務是純中介業務,另一方面就是高昂的成本。

成本到底有多高?高到有的券商的領導乾脆就認同投行部和研究所屬於「賠錢貨」。

比如說某些「良心券商」之所以獎金發得比其他同行高,也不一定是人均創收高,只不過是領導想通了,把分配的收入都盡量分配,少上繳而已。

那為什麼券商還要花那麼大的力氣去發展這些部門?

最主要是為了資本市場的影響力,這可是券商實力和品牌的象徵,發展經紀業務和資管業務需要比較深的積澱,但是某一塊業務的專長,就可以盡快在市場中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和認可。

尤其說對於小券商而言,發展特色很重要,雖然可能本質上各項業務都不咋地,但大家真提起的時候並不會覺得是「小券商」,會提一句他們家研究所/投行業務做得不錯。

另外,投行和研究,對於跟很多上市公司、實體企業的深度關係的繫結,對券商的其他業務都會有很好的促進和帶頭作用。

還記得我當初問過一位新興券商研究所的HR,他們動作非常大,在全市場一次性挖了很多研究員,「現在賣方研究所的競爭已經這麼激烈,你們為什麼還要做研究所?」

「那是研究所已經是最快最簡單也是最便宜的建立市場知名度的板塊了,我們只需要挖十幾個好一點的團隊,乙個團隊幾百萬,一年也就幾千萬。但是一下子市場知名度和品牌就建立起來了。不像投行業務,需要很多年的耕耘,花費成本高,短期內也不能見效。

」其實,現實情況是過去的佣金分倉模式已經養不活現在的研究員,尤其是還在不斷經受著佣金下調的衝擊,只有頭部的券商研究所能實現盈利,其他大部分研究所是無法實現盈虧平衡的。如今交易量下降,佣金費率降低,進一步影響了行業情況。

但是各個券商追求「市場影響力」而投入研究所,而且給研究員的待遇一時下不來,否則「流動性很大」,這個就是目前的行業情況。

大家所關心的,新財富暫停評選的影響?

話說以前每年新財富期間,號稱「年度高學歷精英人群的集體撕逼大戲」,吃瓜群眾看得十分帶勁。

而新財富起到的作用是什麼?其實乙個很大的作用就是幫助研究員加速獲取影響力的榜單。

就做債需要信用評級一樣的,當有權威機構評價背書之後,融資更順利了,債券也更好賣了。

以致很多研究所考核中,替代了佣金創收,擁有了多少新財富代表研究所的資產情況,一旦金榜提名,研究員的團隊也馬上身價倍增。

在這個情況下,如果研究員能頂住壓力脫穎而出,所獲得的回報也是巨大的。有的人最快一兩年就當上了首席分析師,兩三年內上榜新財富。

過去投行的保代考試一樣,因為「保代」太過重要了,保代數量成為了券商投行實力的象徵,所以一旦有人註冊為保代,不管你工作多少年,一律給D職級(總監級別),工資和待遇大大提公升。

如今失去了「金榜加持」,幾家歡喜幾家愁,有人認為研究終於可以「更回歸本質」,畢竟過去花費了太多時間在「服務」上;有人認為研究員「更難出頭」,畢竟不像以前那樣即使你資歷淺,一朝上榜就受到市場關注了。

各種觀點都有道理,但我個人覺得長遠來看還是好事,過去單純的佣金收入模式確實太過單一,如今研究所要被迫嘗試更多元化創收。今年的門票其實是一種方式,大家很驚訝也很正常,畢竟印象中研究所搞活動是服務的一部分,一般是很捨得花錢的。

未來在一級和二級市場,可以預見研究所會嘗試更多專案制研究服務,企業投融資諮詢,以及說與投行、上市公司、PE等更多的結合融合等等。

外資投行,在註冊制種,預路演的大多數是行業分析師。目前中國的投行對行業研究的重視度還不夠,未來在IPO的承銷和定價上研究所應該能參與。

雖然短期間過去賣方研究員「炒起來」的溢價可能會逐漸降低,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行業研究員會給你的職業生涯帶來的深度和廣度的積澱,是其它任何崗位都難以比擬的。

賣方研究員的成長速度堪稱是行業之最,因為是即使是你只需要一張分析師的名片,就能跟上市公司董事長、或者公募投資總監談笑風生,因為你很可能是在某個細分行業的專家,他們也願意聽聽你的觀點,你專業觀點也許能幫他們賺到錢。

未來的出路也非常廣泛,可以轉行到公募、私募、券商資管等買方,可以轉到做一級市場股權投資,可以轉向實業到上市公司做董秘、投資。只要你專注在自己熟悉的行業和方向,持續做深入、紮實的研究,往往都會獲得很好的發展。

4樓:Ccfapvecf

你要能接受,職業的目的是幫助股東套現,以及券商統一口徑來賺錢,就可以熬下去。

如果你堅持是發掘企業價值,對抗市場,追求真相,那你走不遠。

5樓:傲嬌大笨熊

我覺得可以從兩個角度來考慮,首先我還是比較看好行業部門的,行研主要針對的是二級市場,研究上市公司,對行業的發展,上市公司的股價進行分析研究,雖然現在很多的券商都是為了評選新財富,很多人說其實分析報告跟實際的結果沒什麼直接關係,但是其實因為行研部門會去做調研,跟上市公司董秘啊,或者高層有些接觸,所以其實在這個圈子裡充斥著蠻多資訊,分析師自己做判斷,然後通過技術,其實還是比較容易賺錢的,當然很多人會跳到買方做分析師,相對輕鬆,賺的多,這是很多人的職業路徑,其實像一些首席,會去幫一些土豪二級市場理財,賺取收益的佣金。相比投行來講,准入門檻低些,因為投行後續主要還是優質專案,對人的家庭背景要求還是很高的,行研相對好些。

但是換個角度,現在美國很多的分析師都在被機器取代,不懂中國的券商會不會發生這種情況,但是中國的二級市場本身和美國等其他的不一樣,但是還會啥值得注意和防範的。

券商資管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怎麼樣?

理財小白 儘管資管行業過去數年取得了較快的發展,但是並不代表這種高增速未來仍可持續,在當前資產荒 去通道化以及監管趨嚴的大背景下,資管行業將出現新的特點,呈現新的趨勢。一 規模增速趨於放緩。二 資管模式面臨轉型。三 監管力度加強,行業規範發展。四 資管綜合化經營趨勢。 金融小兵 隨著固定收益類產品越...

top30的券商行研崗這樣能過簡歷嗎?

逍遙自在心 找好目標,直接去想去的券商的行研崗位實習,打好關係就有機會進,你這簡歷過篩問題不大。具體還要看你求職的時候競爭大不大,中國的社會環境決定了很多崗位的最終歸屬。 愛吃火鍋 如果正常走秋招流程的話,其實競爭優勢不是很大,行研內捲太嚴重,一大堆本碩211 985的,在篩選的時候肯定偏向人家 因...

券商的審核部怎麼樣?

首先券商總部後台,尤其是合規 風控這些都是好地方,審核我不是特別了解,但應該也還算不錯的。後台的優點 1 工作壓力相對來說比前台小,因為沒指標 2 工作穩定,裁員肯定先從前台開始裁 3 薪資穩定 後台主要是沒有承攬,但是基薪一般比前台高。所以年景好,前台有可能比後台掙得多 因為你要看你自己的業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