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秒的定義這麼複雜?

時間 2021-05-06 08:57:15

1樓:閒暇自由好奇

時間只是人類為描述狀態變化而虛構出來的東西。看不見,摸不著,也不能在實驗室裡測算。以前定義最小的時間間隔為一秒只是因為受到了技術的限制,又或者說,這是當時成本最低的做法。

用現代技術的精度反過來定義秒怎麼看都有點奇怪,畢竟不符合歷史發展的規律。

2樓:wenxiao

單一的從原子運動中定義時間是肯定會存在缺陷,時間的精確定義應該從多方面結合,特別是宇宙深處穩定的資訊,相互對比校正,才可能得出較為客觀的時間尺度。

3樓:賢的存在

因為1秒的長度如果僅僅只從地球運動的層面考慮,是不穩定的。地球自轉在變慢,秒也就不再是以前那個一分鐘的60分之1了,以前的分鐘也不是那個1小時的60分之1了,時間尺度在改變,參照物在改變。

所以,我們必須引入乙個相對不變的量作為參照物。比如銫133原子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階之間躍遷時所輻射的電磁波的週期的9,192,631,770倍的時間等。

4樓:無語

秒的定義其實自古以來從沒有變過,它是由「日的概念」引申出來的,而日就是乙個白天加上乙個黑夜,也就是地球自轉的週期。銫原子躍遷週期是一種衡量方式,是一種標準化的工具,它提高的是計時精度而不是改變了秒的定義。

其實長度也是類似的情況,(有標準以來)最初是以地球子午線的長度為標準,後來改為氪86能級躍遷產生的光的波長,現在則是光在一段時間內行進的距離……

所以,嚴格來說,長度是時間的下級單位,確定長度需要依賴計時~真要要說複雜,長度才叫複雜呢~

多說幾句。

在物理學單位中有兩個引數的標定是最原始和基礎的,不需要依賴其它引數即可標定,或者說其它引數的標定都需要依賴這兩個引數。這兩個引數就是時間和溫度。時間前面已經講了,溫度則是純水從冰水混合狀態到沸騰之間定義為100(攝氏,開氏)度。

長度由時間標定,同時衍生出面積和體積,質量由體積和純水+溫度標定(也可以溫度+分子數標定),力由時間和質量標定,能量(功)由距離質量力來標定,電壓電流等等都可以用能量標定……如果說我們對世界的審視和觀察只靠兩塊表來完成(鐘錶和溫度表),看起來挺搞笑,其實仔細想很有道理~這兩個引數如果發生混亂,我們的現代科學就要完全變成一鍋粥了……

5樓:frenzying

其實不複雜,而且秒的定義在幾個基本單位裡反而是最簡單的。只需要"數"乙個現研究認為相對穩定的時段的週期數就行了。我覺得是更想問為什麼不乾脆設成個整數?

因為在歷史過程中秒的定義在以原子鐘為參照之前,已經用天,年或者其他參照定義過,這些參照不穩定,導致秒的值也在一定範圍內。而我們改用更穩定的參照,就使秒的值不確定的範圍更小。而這個更小的不確定範圍,怎麼看,都是讓它處於使用上乙個舊參照定義的秒不確定範圍內更好。

所以就有這麼乙個看上去不整齊的週期數。

6樓:高鎝酸銨

感覺這問題挺有趣的,關鍵是早上考政治才考到有關的題目

(圖看上去似乎有點奇怪)

與其拿實物定義,搞一些複雜又穩定的東西,給這個絕大多數(也可能是全部,不確定)自然學科都有很大作用的量定義,就是為了讓它用起來不複雜吧

7樓:丁一

我感覺已經夠簡單了,如果你定義,你要怎麼定義才能絕對客觀呢?

難道你隨便敲兩下桌子,把兩次敲擊之間的時間間隔規定為秒嗎?因為秒這個單位用途很廣,這會導致其他單位出現非常無法理解的小數點。

所以作為標準單位,要絕對的合理,這樣所有的單位才能和諧統一。

8樓:HSI.G

高票答案好長……簡單通俗來說下:

我們日常中的秒原來是按照地球執行來定義,即天文時。這個就是把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長分成24份為1小時,再分成3600份為1秒。

這麼定義日常我們隨便用用是足夠的,但精確到科學研究等領域就不夠精確了,因為:

地球自轉的週期是變化的,總是越來越慢。直到若干億年後有一天,被太陽引力潮汐鎖定,自轉一圈等於一年。

所以要把秒定義到乙個不會變化的時間跨度,那就是現在的定義方式,屬於將量值溯源到自然常量,時間的話就是原子躍遷週期。

最後要把現在天文時間秒用原子時間定義,當然會出現那一串亂七八糟的數字了。

9樓:鱸魚正美不歸去

一方面是實際物理世界就是由基本粒子構成的,目前我們能觀察到的穩定的粒子就是原子了…如果用巨集觀定義必然會在產生巨大的誤差,當然這個定義也是有誤差的,銫原子鐘也是會有變化的,相對來說是最比較方便的罷了。

另一方面和光速也有關係,目前的物理學能不變的東西也沒幾個,所以要麼公尺準要麼秒準,不然兩個都不准,我估計可能微觀粒子定義公尺更不准…所以只能先定義秒了。

10樓:花開見佛

因為科學家在用唯物的方法來定義唯物與唯心混合的世界。

就拿宇宙的中心這個著名問題來對比,在蒙昧年代教廷宣揚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天上的群星都是在繞行;等科技進步了,哥白尼就提出了日心說;等科技更進一步,人們發現星球軌道是橢圓而不是圓形,太陽也根本不是宇宙的核心,天上的星辰實際上很可能比太陽大的多;等科技再進一步,人們發現你現在看到的星球實際上可能已經不是你看到的樣子了,光的速度也有極限。等人們開啟了腦洞,又想到我們所觀察到的宇宙會不會只是別人用來玩耍的一顆玻璃球。

這就是宇宙的不可知論,而科學就是用已知來解釋未知,用確定來定義不確定,這是科學的根基,也是唯物論發展的根基。

假如二十一世紀的你告訴中世紀的我,宇宙只是乙個玻璃球,那我一定會視你為瘋子並告訴你地球就是宇宙的核心。

11樓:

時間量度的標準需要乙個保持絕對不變的東西,這個就很好的符合了絕對不變的標準。

其他的千克什麼的都是在盡量選用乙個能夠保持絕對不變的東西作為標準。

在之前一千克用的是實在存在的乙個圓柱體作為標準量度,是放在金庫裡藏的嚴嚴實實的,時間一久也有損耗,也就做不到絕對不變了。

現在的定義能夠保持絕對不變不是就可以全世界統一了麼。不然到時候有人說這是一千克,有人說那是一千克,這不就亂套了嗎?

12樓:半知菌

因為古代對秒的定義恰恰太平凡了,舉個例子,把光速當作速度的基準是很方便的,也很講道理(自然單位制在相對論下的應用),把電介質常數當做單位1也是很方便的(高斯單位制在電磁學中的應用)但恰恰滿足人類的感官的「秒」是遠古人類自己瞎定義的,所以現在掌握了科學知識的人類為了不動搖舊有的體系,所以只能用原子鐘等自然的引數精準地復現出人類的原始的傻定義。

13樓:

可以這樣理解,

對於普通人來說,一秒這個定義就是秒針走了一下這麼簡單。

但是到了一些精細的領域,你按上面這種定義去測量時間,就好比拿公尺尺去測頭髮絲直徑一樣,再努力也測不准,甚至測不了了。所以需要更加規範的標準(刻度更小的尺子),隨著人類的科技進步,探測的東西越來越小(對於時間來說是越來越短),你要找的尺子的刻度也就越來越小,現在人們找的刻度尺就已經小到正常生活中很難見到的東西,所以才會有越來越複雜的感覺。

說到底還是你想要多麼精細的測量,作為乙個普通人來說,用你的「尺子」和科學家的「尺子」,測出來的時間到底是1.0秒,還是1.00000001秒,其實並不會讓你每週多出一天來休息的[手動滑稽]

14樓:「已登出」

『- 一句話:我們要保證規定的單位是亙古不變的常數。這樣使用起來才能在最大限度上精準且讓人一目了然。

『- 宇宙中有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屬性,時間,長度,質量等等。為了清楚地表示這些量與同類不同值的量的關係,我們要規定乙個標準單位,就像兩個質量a和b,你這樣規定誰也不清楚它們到底大概表示多少,可如果用kg,如果你知道1kg大概是多少,就能知道4kg和9kg大概是多少。說到底是為了讓人理解自然中的屬性,不是自然天生要用這些單位。

『- 但首先我們要保證這些單位所對應的實際值是固定不變的,所以我們必須要用到恆定的參照。就像1m一樣,我們如今用的是真空光速,因為據我們目前所了解,真空光速是常數。metre最開始是用子午線定義的,但人們後來發現子午線長度是會變的,或者說不精準。

於是後來又用到了光譜等等。最後覺得真空光速c最穩定,就採納了(同時真空光速現在能測得很精確)。

『- 然後再看你說的秒,一開始是1天的1/24為1 hour ,1 hour的1/60為1 minute ,1 minute的1/60為1second,但人們後來發現1天的時間其實也是會變化的,所以人們後來就重新尋找了乙個定義。目前我們發現特定情況的銫原子在某些現象(我也忘了是什麼)上所花的時間始終不變,所以就以此為基準。

『- 那為什麼要用多少倍?幾分之幾?因為我們是人,是人就要生活,要生活就要規定一些適用於生活的單位。所以才要再規定乙個倍數,既然基準值恆定,那其倍數肯定也是常數。

『- 所以才很奇怪,但都是為了絕對恆定。還有一點,這只是為了讓人理解,不是自然本來的單位。

15樓:最愛維尼

所有人造單位的定義都是複雜的,因為它們在自然物理中都沒有任何意義。近代物理學中其中乙個重要的題目就是用有物理意義的單位重新定義人造單位。

16樓:自學生

一秒的時間和空間的定義,是乙個半徑體的速度時間和空間週期,是同時存在六方向面球體的一半球體,是六方一對的三方一半體,是正和反的一對三方統一基準。

都是一對三方的開始和結速的三方面的速度週期,是一對內外方向半徑的變化距離速度,是半徑和週期的統一速度,是共同存在的變化距離週期,是速度距離時間的三方一對共同體。正和反的三方和一對,是大自然統一的時間基準和萬物規律。

正和反的六份方向面,是中間球體和內外方體,是三方的一對同在的共同半體,是半數5的統一半徑,內方體=4*5=20,球體6*5=30,外方體4*10=40,是20,30,40的一對三方的正和反規律,是固定和變化的統一存在,是膨脹和收縮的球體內外空間,是內和外的一對正反平均。

六份圓周面是變了形的四方面,正方面的對角是元點分四份的圓周面。都是共同統一的一對和三方的共同基準。

秒是時針的變化一周,圓周是空間的固定一周,速度和壓力是輕和重的半徑和時針,光速度是最高速度的半徑極面,重量速度是元點的半徑極點,重量和速度都是時間的距離。都是固定和變化的正和反規律。

1十1=2是變化的一對正和反,1X1=1是一對固定的正和反,1+1*2=3是正和反的變化和固定同在的三方。

一秒鐘是30萬的0重量的千公尺距離和光速度時間,地球加速度和重量是10公斤公尺秒的重量速度時間,速度和力量是正和反的時間。

為什麼函式極限的定義會這麼複雜?

asdlittle 這個問題和數學史有關,尤其是第二次數學危機。如果你了解這段歷史,就會知道寫下這個 定義的維爾斯特拉斯有多麼偉大。古希臘的數學迴避無窮小量的說法,他們採用的是與戴德金分割定理等價的歐多克索斯比例理論來處理有關極限 無窮小和不可公約量的問題。這不是一套簡便易學的系統,你可以看看古希臘...

為什麼C 的庫函式的定義會這麼複雜?

如果是VS的話,你應該可以在安裝目錄裡找到原始碼。例如C Program Files x86 Windows Kits 10 Source 10.0.15063.0 ucrt convert ctype.cpp sin1080 這些都是M 的dll相關擴充套件搞出來的私貨,本來在C標準裡就是 int...

為什麼人心這麼複雜,人類這麼複雜?

三里屯小販 這就涉及大多數人都感覺不快樂的根本原因,其實簡單了就快樂了。複雜也是自己選的,快樂也是自己選的,沒人逼你要過怎樣的人生,人的確有得時候就像牽線木偶,被大多數的選擇左右了自己的想法,怕被孤立,怕變得與眾不同。還是乙個勇氣和自信的問題,是自己給自己搞沉重了。沒辦法,不知如何來,也不知如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