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時候在商品原產地反而不容易買到優質品呢?

時間 2021-05-29 23:27:07

1樓:王若楓

人們普遍有個錯誤認識:某個東西在它的原產地都是真的。

賣假貨的人也知道大家都這麼想,所以就專門到原產地去賣假貨。

敝鄉有個國營酒廠,生產的酒不錯,大家都以能買到廠裡的散酒為榮,所以該廠的門外整整一條街上開了無數個鋪子,都在賣【酒廠散酒】【酒廠原液】【酒廠原漿】【酒廠老師傅自製酒】,每一家的人都會神秘地告訴你他認識酒廠裡的某某,酒都是人家從裡面帶出來的,讓他代賣。實際上沒有一家能搞到原漿。酒廠也知道,但沒法管,人家也沒說玻璃上貼的【酒廠】二字就是指你廠啊。

2樓:韓dj

有個荷蘭朋友說荷蘭人買非洲鬱金香

還有個開小超市的朋友不捨得吃自己店裡的冰棍第一種情況,原產地的人們知道自己的產品除了更貴和別處的並沒有本質區別,好多東西(多見於旅遊相關產業)就是給外地(國)人準備的

第二種情況,掙錢不易,價高者得

3樓:謝甲德

前面幾位都從經濟學角度理論分析,我從生意人角度例項分析。

以玉石這個行當為例。

從源頭采玉到最後消費者的順序是這樣的:

采玉→篩選→收購→倒賣→倒賣+N→加工→銷售

關鍵就在篩選和收購這個環節。

採玉人本身大概知道一塊天然玉石的好壞,但並不知道這塊玉該怎麼加工,最後能賣到多少錢。

從收購人的角度會把他認為最好也是可增值空間最大的玉石毛料買走,再拿到具備加工能力的地方或者出價最高的地方倒賣。

所以在原產地,普通消費者能見到的就是專業玉商挑剩的東西。

以此類推,只要這個行業存在批發、採購環節,在原產地買到的東西,基本不會是最好的。

產出的東西會被批發商先選,最好的東西會被出價最高的批發商先拿走。

「原產地東西好」這個概念的產生主要有兩種情況:

在古代,保鮮技術缺乏,或者商品流通匱乏,商品流通不了太遠,「原產」這個詞就有了提價的空間。

一種是需要技術加工的,還是拿玉舉例。

產玉的地方通常較為集中,離城鎮有一定距離。玉石產地的人就有最大的便利接觸最多的毛料,有足夠的時間和資源去琢磨怎麼把這個東西弄好看,工匠的技藝得到打磨,出來的東西就好。

但現代這個情況就變了,資訊流通,商品流通,厲害的工匠發現自己打磨出來的東西,自己如果去賣的話,可能遠比賣給商人盈利高得多,而客人在哪?當然在城裡,於是就搬到城裡去了。

這是乙個逐步演變的過程。

一種是越新鮮越好的,比如水果、海鮮

以前保鮮技術差,東西運輸慢,東西遠了就不新鮮不好吃了,越接近原產地,東西越新鮮,質量自然也就越好。

4樓:wanli yang

如果從海南到鄭州賣菠蘿,優品可以賣2元乙個,次的買1元乙個,乙個貨車一車可以裝1萬個,一次運費2千(隨意舉得數字),如果裝一車優品,一車一次可以賣2萬塊,次的只能買1萬塊,賣一車優品的運費只佔總金額的1/10,次品的運費佔了1/5,我覺得優品附加價值高,可以一定程度降低運費比例

為什麼有時候睡得少反而不困呢

修馬路的 高質量的睡眠並不是時間長,而是深度睡眠的時間。還有就是分時段休息,比如中午,晚上小睡一會,十來分鐘的時間,可以緩解相當大的疲勞 huoyfff 我有時候也有這樣的體驗。有可能睡得時間雖然少,但是深度睡眠時間長,而且醒得時間剛好處於淺睡眠,而不是被迫被鬧鐘吵醒,或者深度睡眠被打攪。 小花 那...

為什麼有時候上台不緊張,有時候上台緊張?怎麼克服?

憶秋聽楓 這個可能和本身心態有關係。有的人即使準備充分,上台還是會緊張,怕自己說錯。有的人臨時發揮卻很好。我第一次上公開課時,因為是臨時受命的,只能趕鴨子上架,匆忙備課選好教學道具,直接上場了。說不緊張是假的,心跳厲害手心出汗,連說話都哆嗦了。老校長看我這樣緊張,上台前給我說了乙個方法,就是眼睛只看...

為什麼聰明人有時候反而更難成功?

沙盤家 談談淺見,我們說要有空杯心態,才能容納外物進來。聰明人都有著他自己的乙份自傲,比較難以吸收優秀的事物,有時反倒是聰明反被聰明誤,當你能放下心態,正所謂水往低處流,外面的東西才能進來,你才能成長,這份心態是極為難得的,有時是要你跌了好幾個跟頭才會領悟的。 原來 我的理解,聰明只是形容詞,是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