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什麼需要儀式?

時間 2021-05-12 21:10:26

1樓:馬科斯

挖個坑,以後慢慢填,不止是人類需要儀式,動物也有儀式,當然我沒有仔細研究過動物的儀式,但是以後可以簡單講一講動物的儀式,重點談一談人類社會的儀式。

2樓:梁瑞英

《黨章》第六條:準備黨員必須面向黨旗進行入黨發誓。因此,入黨發誓必須在準備期內進行,並且要在黨委同意其為準備黨員後盡快進行,不能放在轉正為正式黨員後進行。

3樓:紀木林森

為了確認週期性,也就是共同的時間感。

具體可以看我這篇文章

4樓:做夢的魚

一、儀式是先輩培養後輩的方式。可以視為一種文化傳承,用這個傳承來確認以及區別其他的群體。比如過春節的是中中國人。

二、儀式感讓人更入戲。也就是一種狀態到另一種狀態的改變,比如說開學典禮,畢業典禮。把複雜的狀態的改變化為一種簡單的方式,能提高效率。

三、儀式把你的生活化為乙個又乙個小階段。而不是乙個漫無意義,沒有終點的旅途,至少它能讓在人生中盡快地定位。

5樓:Acelit

積極心理學認為:人類是由多層次的體系組成的,我們的肉體(身體及大腦)藏著我們的心理,而社會及文化的形成則是心理的產物,人類要想充分了解自己,就必須從肉體、心理及社會文化三個層次來研究。

當人們肉體、心理及社會文化三個層次的生活連貫一致時,人就會找到人生的意義。

人類的每一次儀式,其實質就是你的肉體、思想和行動同時校準,讓你對自己歸屬與這個文化產生強烈的意義。我們需要儀式,因為我們需要找尋生活的意義所在,在進行儀式時意義便同時產生。

儀式的象徵意義不是憑空推想出來的,儀式的象徵意義是出自於醞釀出該儀式的傳統,這些儀式要能引發我們身體的感覺,以此與該儀式的象徵意義產生聯結。

此外,還要有乙個群體持續不斷得支援且進行這套儀式,最後,這個群體會發展出許多複雜繁複的儀式,這些儀式在生理、心理及社會文化三個層次都是連貫一致的,這時,屬於這個群體的人會覺得自己跟整個群體及其傳統已合二為一。

綜上,不管是公升學、畢業、結婚、喬遷,還是生老病死,我們都需要不斷從這些儀式中,找尋支援我們繼續生活下去的意義。

以上。ref:《象與騎象人》

6樓:

不揣淺陋,我也說幾句。本來無我,儀式能讓自己確認某種角色,從而獲得存在感,從而獲得安全感。可以說,些許的間斷,都可能導致崩潰。

7樓:山乇川

昨天做了乙個夢夢到了爺爺

就是簡單吃飯聊天

醒來的時候一直在想所以爺爺在還是不在了

掙扎了好一會兒都無法分清

爺爺去世4年了

當時的我多捨不得多懊悔多難過

8樓:袁kk

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種表現吧,也是人類思想信仰的證明,明顯的區別去動物性的表現。

如果說是日常的小儀式感,那我只想說是一種精神享受,讓某一天與其他的日子不同,讓某一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9樓:Sylvan的夜晚

最近的體會。

儀式感太重要了。乙個階段完成後沒搞個儀式,都覺得好像沒結束似的。理智上感覺結束了,身體上沒感覺,完全沒調整過來。

所以我感覺,短期的異常狀態也許並不需要儀式來擺脫,生活的慣性在那裡;但尤其是在某種長期身處的環境或狀態終於得以擺脫的時候,應好好地搞一場儀式,好好地與過去告別,從而以一種更加充分的姿態迎來嶄新的開始。

10樓:山神廟

在狼群中,狼王與普通狼之間,有一些溝通、服從的動作。從社會學角度來看,這就是一種儀式。儀式在語言表達不充分,或者沒有語言時,儀式是一種表達方式,一種溝通方式。

11樓:蔡帥

看了多數回答。都沒看到符合我心意並且比較透徹的。尤其高票回答。除了 @蕭達 回答的深入一點。下面我重另外乙個角度通俗簡單的解釋一下。權當班門弄斧,拋磚引玉。

維基百科有這樣的定義:「儀式,是對具有宗教或傳統象徵意義的活動的總稱」(儀式)。綜合上面知友的答案,我的理解是儀式是一種通過行為語言來將個人或群體帶入某個特定情境的活動

引用上面的,那麼先開看什麼是宗教,象徵意義的活動。

1.儀式的作用。

從最根本的角度上,宗教和象徵意義的活動是由領導者發起的。那麼如何讓參與者加強代入感?

加強心理的重視感?

沒錯那就是---------儀式。這也是儀式正在在社會心理學的應用。

2.如何儀式。

儀式的本質就是一種領導者或者是輸出者給受眾的一種強烈的心理暗示【詳情可參考一些NLP的技巧】。

通過周圍環境和一定程式的行為來影響受眾。包括擺設,文化,穿著,先入為主的主題等。

3.儀式的應用。

解釋了儀式的根本。舉乙個我在生活中的小應用。

一次和朋友聚會去懟酒,可惜女孩子比較多酒力不甚。所以提議就玩真心話大冒險。於是拉了別桌還有老闆老闆娘來一起。

但是大家都心不在焉,聊天玩手機。所以我在玩了幾把後要求大家在結束一輪需要起立,並且對上把的上帝鞠躬,並加上一句:家屬打理火化。

結果就是。在大家做了幾輪之後,玩遊戲的認真了很多,大家的投入感比起初要好很多。

並且後來他們再玩真心話我這個提議就變成了一種約定俗成的規則了。

PS. 最後說兩句。1.

很欣賞答主@王幾何的精神 。2.這個帖子因為其答題門檻稍高,又和普通人的生活相去甚遠,所以基本得以保留全貌。

題主的問確實門檻高了一點,但是真正貫通的人能夠將其貫通並且應用到自己身邊。3.僅從生活應用角度和社會心理學角度來回答。

輕噴。以上。

12樓:Fazelolz

儀式,把內在情緒感受外化表現出來,並且與其他的個體進行分享,從而使人獲得安全感和神聖感。從社會角度來講,可以確認個人身份跟集體認同;從心理角度來講,可以讓個人生命劃分節點,給綿延時間賦予意義。

13樓:別來無恙

「儀式,把內在情緒感受外化表現出來,並且與其他的個體進行分享,從而使人獲得安全感跟神聖感。從社會角度上來講,可以確認個人身份跟集體認同;從心理角度來講,可以讓個人生命劃分節點,給綿延時間賦予意義。」———《如果蝸牛有愛情》21集中許詡說的,覺得很對。

14樓:「已登出」

參考資料:《人類簡史》

這個需要先提一下智人為什麼可以打敗尼安德特人。

尼安德特人相對於智人,他們更加高大,和智人一樣具有良好的語言能力,身體運動能力佔據優勢。但是,智人可以想象虛假的事物,比如說神仙,這種能力的好處在於,可以把乙個虛擬的東西具體化,為了這個假的東西自己可以把能量調動起來。這樣子,以宗教或各種目的為基礎,就可以輕易的聚集起幾百個智人,此時,尼安德特人就不是對手了。

回到樓主的問題,儀式感這個東西,也是人類自己的想象,想象自己在乙個需要正式面對的乙個場合,來凝聚自己的精神。這是人類從古到今凝聚起的智慧型。

儀式感有兩種用途,乙個是調動自己的力量,而是調動一群人的力量

15樓:

「就是皇帝的親耕,看來有明顯的象徵成份,但象徵不一定就是虛偽。如果所有參加典禮的人都相信這種象徵,而決心以行動促其成為現實,這又是何等壯大的力量!」——《萬曆十五年》

16樓:Rendity

先有目的,才有儀式。你見過獵豹在出擊之前壓低身型蓄勢待發的樣子吧?這和人類舉行儀式的本質是一樣的。

儀式的最原始目的就是為接下來的行動做好準備與鋪墊。而我們人類在漫長的時間當中,舉行儀式的目的漸漸變的越來越複雜,所以儀式一點點的被我們賦予了象徵、社交等更多的意義。但有一點是不變的,儀式為目的服務,是達成目的的手段,這就是儀式的本質。

17樓:Valediction

說到儀式感大家肯定會想到大型的祭祀,神聖的教堂,或者某些深刻的哲學問題。我就來說的接地氣一些吧。

就像我要去逛街,就會挑乙個風和日麗的天氣,穿漂亮的衣服,畫美美的妝容去,而不會邋邋遢遢。

我要去見重要的人,就會梳洗打扮,比平時再早起兩個小時來配衣服,盡量讓自己呈現最美的狀態,而不會匆匆忙忙。

說白了,人類需要儀式感,就是因為在我們自己看來這是重要的事,或者為本無意義的事賦予乙個神聖的意義,好讓我們原本隨意的生活而不那麼隨便。

18樓:高原

儀式主要是為了對一些意識中的抽象資訊進行傳遞和交換,而且人的意識和身體感知又總希望是統

一、協同的。

大致分兩部分:

首先,意識中有一件事物,但身體感知不到。比如:婚姻、晉公升、畢業....

這些都是虛無的非物理的東西,當思想裡有這些後如何能讓身體感知到呢?我們通過乙個獨特的活動來讓身體器官感知到這個事物的存在:婚禮進行曲響起、戒指交換、交杯酒喝下、尊貴的嘉賓在台上鄭重的宣布a和b成為夫妻,這一系列獨特的視聽觸味的感官刺激,讓你的身體感知到了一種叫婚禮的東西,這就是婚姻的開始,婚禮當事人們的身體感官對婚姻的存在進行了"物理確認"。

接下來,身體感知到了乙個活動後,在意識中會形成一件事物。婚禮的參與者,在感知到婚禮後就會在意識上形成「a和b結婚了」這件事。人們通過乙個儀式活動,讓「a和b的婚姻」這樣乙個超級抽象而虛無的資訊,完美的傳遞給了參與其中的每個人,並且是身心都達到了乙個統一的認知。

其實除了婚禮這種儀式,很多小的動作活動也是一種儀式,比如運動員接發球時喊一聲、士兵在衝鋒前拍打下自己的頭盔... 都是一種讓自己身心感知「關鍵時刻」進入「興奮狀態」的儀式。當你畫下十字、閉目、抬手合拳時,你進入了「與神靈交流」的時段,當你再畫下說『阿門』時,你又回到了世俗世界,身心就這樣完美的統一了。

所以,儀式是人類找到的一種讓身心統一契合的好方法,切實高效地傳遞抽象資訊的好工具

19樓:沈龍多

把人聚到一塊承認、見證、崇拜某一事件,凝聚一種氣場,暗示在場的每乙個個體,被崇拜物件具有的威力,見證某一重要事件發生標榜的時代感,通過展示渲染一下氣氛打造高大上的魅力。比如梁山108將排名次的儀式,定位了每個人在團隊裡的角色,凝聚了共識,這種共識具有的氣場無時不左右了其中每乙個人。

20樓:

多讀點書吧,知乎問答很多時候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關於儀式有很多研究,請閱讀涂爾幹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和郭于華教授的《儀式與社會變遷》。

21樓:公尺曉蕾

儀式是一種心理過程的外顯化行為。當我們面對一件事情時,我們的心理會經歷一系列的過程,這稱之為心理過程。比如我們的感覺,我們能夠感覺到外界的光線,首先要有刺激光源,然後進入視網膜,經過視覺神經傳導,再進入大腦中樞,我們才能夠看到外界的物體,這就是心理過程。

我們的感覺、思維、記憶、情感都是心理過程。我覺得儀式更多的是情感的過程的一種外顯化行為。

儀式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感受那些情感的過程。春節的時候,全家吃一頓團圓飯,通過集體聚在一起的形式,讓我們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感受到大家對家庭都是有愛的,重視的,無論身在何方都會抽出時間趕到家中,一起團聚。

婚禮也是一種儀式,它是一種契約的關係,彼此承諾,並在很多人的鑑證下,確定雙方穩固的一種關係。很多人的鑑證給我們一種感受,這是大家認可的,是堅固的,不輕易改變的關係。它不再是兩個人的戀愛,而是想更多人宣布的乙個事實。

葬禮也是一種儀式。它告訴我們如何面對乙個人的離開,我們可以在適當的時候表達自己的悲傷。而又不用永遠這樣下去。

從這個角度,儀式也是一種界限,它讓我們的情感有了度,不是漫無邊際,不是永無止境,而是適時適度。

每年對離去親人的祭奠也是一種儀式,他讓我們可以知道,我可以在什麼時候懷念我的親人,而其他時候我依舊可以好好的生活。

儀式讓我們的事情有了結尾,有了結局,同時,它也意味著我們可以開始一段新的生活。

儀式像乙個終點,也像乙個起點。儀式為我們的生活劃分了階段,讓我們把生活分開成一塊一塊的,不再像盤古開天之前的混沌一樣,混為一片。

儀式,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輕鬆了。

為什麼過節需要儀式感?

衣邦人 很多人的生活之所以會平淡無趣,其實就是缺乏儀式感!一定程度上說,儀式感是乙個人對生活用心程度的體現,當然,也是一種愛的表達。在節日或者紀念日這樣的時間節點,給自己或家人 朋友送乙份禮物,不需要太貴,但卻是彼此默契的表現。比如在新年這樣的節點,送自己或者家人一身新衣服,寓意新的一年,有乙個嶄新...

為什麼說生活需要儀式感

eryi喲 我始終很敬佩我爸的儀式感 我記得我爸媽二十周年紀念日的那天早上他穿好了西裝給媽媽挑了一條自己喜歡的裙子,開開心心的去逛了金店,給媽媽買了老媽心裡掛念很久的三件套,姑且不談這個東西價值多廉價或者多昂貴,我家晚上基本不怎麼關門,通常營業到8點,唯獨那天,我們全家八點已經巴適的躺在了床上。像我...

人類為什麼需要遊戲?

屁股帶火花 有以下幾個原因。1 現實中壓力比較大,不管是學習 生活還是工作的壓力,他們覺得只有在遊戲中才能得到放鬆。所以喜歡上了遊戲。而這部分人中,男生佔的比例是很大的。2 遊戲中能做很多現實中不能做的事情,這讓很多人都會角色比較新鮮刺激好玩,比如殺人 飛天等等,很多好奇的人都會想去嘗試嘗試。殊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