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王在晉和孫承宗的爭論,誰的主張更得當?

時間 2021-05-08 19:23:55

1樓:三尺

實名反對泰寶的高讚回答。

引用了王在晉的 《三朝遼事實錄》和 《孫承宗集》中的天啟二年的《已守修戰疏》,然後就莫名其妙的得出"在這兩則衝突的史料之中,你認為孫承宗〈以守修戰疏〉的敘述正確?或是錢謙益〈孫公行狀〉的描述正確?"

我們直接回到泰寶的引用資料裡面,王在三朝中的原話是"臣遂無以應。",孫在已守中的原話是「臣遂無以應」。我們撇除泰寶中的兩個li字(厲和勵)的差異,這兩個資料說明,在策略上,王優孫劣?

或者,孫優王劣?

翻譯過來,孫問經臣,問完後無話可說;王答承宗,答完後也無話可說。這就是典型的兩人聊天,話不投機半句多。

所以,在泰寶引用了資料後,最後得出的答案是,王和孫都覺得自己是對的;對方無法理解和認可自己的想法,所以雙方無話可說。這個是評價不出孰優孰劣的。

至於錢謙益,向著自己老師,我覺得無可厚非,不採用這個史料便是。

至於泰寶的回答,有兩個有趣的地方,多說一嘴;

1.孫王問答,是發生在天啟二年,之前的背景是,袁崇煥和王在晉在築城一事達不成一致,上書到了首輔葉向高,葉向高也拿不準,孫去實地考察,才有了孫王問答;

2.天啟二年孫王問答以後,調王為南京兵部尚書,這個職位非常有意思,個人反而覺得是最適合王的職位,既然你主張退守,那就幫朕守南京吧(個人臆測);這裡覺得天啟對王是有所期待的。王在崇禎二年因參與張慶臻改敕書事被削籍;孫死於崇禎十一年(1638)年,王死於崇禎十六年(1643)年,在比活這一塊,王是贏了。

分割線至於孫和王誰的戰略更優,個人觀點是孫。這裡分幾個點來說;王的策略簡單的說,就是「拒奴撫虜,堵塞守關",這策略是看起來很美,僅僅看起來而已。

1.戰略上為什麼要守遼西?為什麼不能退守山海關?

這個問題有答主提到了這個問題,最後得出乙個簡單的結論,遼西不能守,遼西已經是突出部了。這個結論是有問題的,問題並不是突出部能不能守的問題,問題在於王的「撫虜」,有答主已經上傳了形勢圖,我懶,就不上傳了。簡單的說,遼西就像一根又細又長的東西(我說的是走廊,沒開車),直接抵達到後金的關鍵部位。

如果能把遼西的戰線繼續往前推,推到廣寧,和遼東的遼陽,大奠一線;戰局就比較明朗了;這是明朝和後金的態勢。我們說回王的撫虜.

但為何說放棄了遼西走廊,王的撫虜策略是有問題的;答案很簡答,放棄了遼西以後,明對後金的戰略威脅沒有了,撫虜的目的很明確,保持蒙古各部親明,對後金予以一定的壓力;現在問題來了,你大萌打不到後金(有同學說能打,怎麼打?從山海關出來。然後呢?

走遼西走廊。遼西走廊在哪?在後金手上。

你怎麼打?從山海關出來。);你給我錢,然後跟乙個比我實力強勁的人死磕。

除了錢能給啥,兵有麼?沒有。馬有麼?

沒有。你有啥?我有人口,有鐵,有民生,技術。

這不叫撫虜,這叫養虜。

送了遼西,你王在晉告訴我撫虜,能撫個啥?唯一可能的另外一種情況,就是蒙古,後金,明;三方割據。這個形式怎麼看著有點熟悉。恭喜你穿越回了北宋。

所以,大萌唯一的希望就是,遼西往前推,推到廣寧,和遼陽,大奠練成一片,把遼西和遼東兩大「軍鎮」連在一起,對後金和蒙古保持戰略壓力;這時候王的「撫虜」才有實施的空間。

2.退守山海關能不能省錢?

終於又談到了錢的問題。退守山海關能不能省錢,短期看,是能的;長期看,是不能的。退守山海關以後,對後金基本上沒有了戰略壓力;後金騰出手來,肯定往遼東,北韓和蒙古方向動手。

原來的遼西是吞金獸,現在登萊一帶,不僅僅是吞金獸,還是吞金巨獸;整個膠東半島,都得防,而且不是原來的小防還得大防。

黑孫黨反對孫的策略就一條,花錢;你花錢就是錯。求要臉。或者你給條不花錢能救大萌的戰略。

如果你給不出來,那我就給了。(手動滑稽)。

請看分割線以後。

二次分割

建議題主修改下問題,「誰的主張更得當」得當是就誰而言的,如果就延續大萌國祚而言,還是就戰略態勢而言。就戰略,無疑是孫,就延續大萌國祚而言。我覺得兩個都談不上,最好的辦法不僅要丟遼西,同時可以丟北京和江北,再不行一鼓作氣,江南也丟了,去南京帶上王在晉同學,去寶島。

寶島2023年荷蘭人才來,天啟二年才2023年,還來得及。這個續命比只退遼西好多了。

2樓:赤焰烏

某些人把關寧錦防線去掉「關」可謂煞費苦心。關是哪?繞過錦州寧遠難道沒有繞過山海關?

就長城那個防線能擋住誰?蒙古跟著後金走後金還能缺糧?

遼東軍沒去打後金老巢是因為野戰打不過後金,你出去打然後讓人家切後排?

3樓:秋風海上城

孫的戰略是以守為攻,緩步堡壘推進。這個戰術在北宋的西軍和土地革命時期的五次反圍剿都出現過,是有效果的。但到了遼西的關寧軍這裡,就成了白給。

主動出擊就那一次巡河哨敗,後面就是套娃一般的圍城打援,這可是年費幾百萬兩的關寧軍,有充足的糧餉裝備,堅城大炮。比敵後那個吃穿基本靠搶的游擊隊好不到哪兒去。這種部隊,什麼策略也白給啊。

4樓:

王在晉就是孫承宗說的他就反對,孫承宗說王在晉該守關外他就說該八里鋪,孫承宗守了關外,他就說關外如果按照他的計畫更快就能恢復,高第下令撤兵他就說高第放棄關外,罪何可宥,他並沒有什麼清晰戰略。

樞輔從閻撫之議於寧遠築邊舍近圖遠,罷八里舖之工役。今閱歲矣,而寧遠無一磚一石,功何由就?向使樞輔不行邊,則關外之新城已建,軍民有所馮依,巖關增鎖鑰矣。

《三朝遼事實錄》卷十三恩,您最厲害,您那個八里鋪數百萬兩銀子長城計畫就可以一夜之間恢復寧遠。

王在晉表示,高第罪不可恕:

柳河一敗,撤防棄地,罪何可宥!《三朝遼事實錄》卷十五王在晉表示,袁崇煥功不可沒!

柳河敗績,士卒西奔,崇煥狂呼攔截,使各還信地,關外城堡幸而得存!《三朝遼事實錄》卷十五!所謂王在晉戰略就是鍵盤軍事家「王者不臣」認為:

「遼東鎮的開銷當時已經超過了北方九大邊鎮軍費的總和」,因此,明朝據守關寧錦防線的國策在戰略上是錯誤的。這種觀點多採心證,缺乏史料的紮實證據,缺乏說服力。首先,王在晉並沒有否定據守關寧錦的政治主張,《三朝遼事實錄》:

臣閱按臣方震孺疏,知寧前僅五百兵,亦俱調發,則寧前虛矣。夫寧前,關門之藩屏也,何可虛而不守,棄之以資虜?莫若就近招集潰兵,擇其精壯者俾守寧遠、前屯,責成道臣張應吾統率各兵效死勿去。

或曰廣寧不可保,守寧前無用。不知寧前去關甚近,便於策應,糧餉亦便於轉輸,多一層則增一層之障蔽,寧前未可棄也。天啟五年,馬世龍統帥下的明軍遭受到柳河之戰的失敗,新上任的遼東經略高第下令盡撤關外四百里土地,王在晉對此持堅決反對的態度,崇禎皇帝即位後,王在晉甚至將恢復關外四百里的功勞據為己有:

今上御極,唸公之忠勳,累命召用。而王在晉入為兵部尚書,每向人誇當關勞績,曰關外五城、七十二堡,皆其所復,而高陽攘其功。王在晉在明朝的風評不咋地:

崇禎元年戊辰.......御平台召對大臣。兵部尚書王在晉惶汗語期期不明,命補奏。

次日,在晉上疏千數百言,並無遠猷碩畫,惟自誇經略之功,詆孫承宗攘已之位。且極力排馬世龍、茅元儀而已。氣狡憤而詞鄙俚,識者嗤之。

未幾,以惠安伯張慶臻總督京營,在晉囑內閣擅為改敕,削籍去。《崇禎遺錄》

吾婁王大司馬在晉,當哲皇帝朝經略遼薊,賜蟒玉、尚方劍。後入中樞,為婁中第一顯官……按司馬居官,無墨行,即居鄉,亦不甚作惡,然碌碌無無短長……當其經略遼薊也,受天子寵任,不能戮力邊疆,但取支吾報事,亦負此鞶帶。《研堂聞見雜記》

5樓:

王在晉是十分了解遼軍情況的

而孫帝師就是典型的紙上談兵

當時處理遼事有三種解決方案

1.主動出擊

調集大軍,孤注一擲,尋求和MQ主力決戰

受限於軍隊訓練情況,野戰環境,指揮素養,軍事情報等等原因明軍是敗多勝少,遼西之戰,松錦大戰等都是如此歷史證明不可取

2.主動防禦

按照孫帝師和袁吹吹的主張

逐批次修建堡壘,步步推進,和MQ打陣地戰,打防守反擊花費遼餉無數,MQ圍點打援是越養越肥

而且為了徵足餉銀,耗盡國力,造成大明內部財政危機民亂自此釀成

歷史證明完全不可取

3.被動防禦

這就是王在晉的觀點了

收縮防線,固守山海關

節省下巨量的餉銀,關內可保證國民正常生產生活關外通過經濟封鎖,圍困MQ

更為關鍵的是,當時農業減收,MQ如果不搶就難以在關外支撐而MQ千里迢迢直奔山海關來打

無疑又拉長了自己的補給線

大明則可以以逸待勞

等時機合適,大明再派軍隊出關作戰

可惜歷史沒有選擇王在晉的決策

6樓:王羊

孫承宗就是為了抬槓而抬槓,毫無政治軍事常識的抬槓。

他一共有三個嚴重的邏輯謬誤。

1完美稻草人,輸了咋辦。等到自己修寧遠的時候就把"輸了咋辦"這四個字忘了,寧遠距離山海關遠遠遠於八里鋪,如果城陷危害極大。

2兩難謬誤,你救潰兵就是縱容潰軍,不救潰兵就是草菅人命,橫豎都有理。實際上這完全是軍盲的無端想象,現實的軍隊/戰場並沒有那麼擁擠和緊迫。

3訴諸權威,我說不過你,我還打不過你嗎?滾南京去當你那個兵部尚書吧!

最後他並不是想守寧遠,而是主張以攻代守所以才一路收復寧錦,僅僅不想在山海關坐以待斃,僅此而已。詳情請看孫承宗關於此事的《閱關奏稿》一文。

所以孫承宗修築的是關寧戰線。不是什麼關寧防線,笑摸「關寧防線」擁躉。

7樓:老傻頭

王的建議太超前,總體來說王的建議合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秦國還幾次退到函谷關呢。

崇禎時期,就應該拋棄不合理幻想,早早退守山海關,把洪承疇和他的強兵銀子留下,鎮壓起義軍還是綽綽有餘的。當然了,孫的戰略在農民起義沒大規模爆發前是有效的。

8樓:

理論正確與否還是要看實踐

孫承宗在遼西幹了四年,把兵力從幾萬擴充套件到十幾萬,每年軍費六百多萬,四年兩千多萬;

然後就發生了孫去職的柳河之敗;

孫命\大將\領大軍\去偷襲\城牆殘破\只有三百多兵力\的耀州,居然大敗,被斬殺四百多;

後面就可悲可笑了,因為柳河之敗,潰兵加上流言,孫承宗的十幾萬人,居然一哄而散,跑了一半;

實實在在的重演了歷史成語「草木皆兵」!!

結果就是又回到了王在晉時代,孫乾這四年有什麼意義呢?

死四百人,軍隊就損失幾萬,這樣可悲又可笑的結果,和貪腐脫不開干係;

為了掩蓋大規模的貪腐,藉口小敗,用潰兵逃散來平賬(模擬庫管遇到查賬就燒倉庫),那樣兩千多萬軍費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昧了;

從最好的方向假設孫是廉潔的,也是被下面的人蒙蔽了;

王和孫爭論的時候,王已經警告過孫了,遼兵善走,就是善於無恥的逃跑;

孫這樣的書生,既聽不進別人的建議,自己也不調查研究,在遼西四年,竟然不知道近在咫尺的耀州有多少兵力,可謂既不知己也不知彼;

崇禎四年的大凌河之戰,一波送掉了遼東精銳~

同時還發生了皮島劉興治叛亂~

登萊孔有德叛亂~

雖然不全是孫承宗的責任,但是作為主管領導,管成這個樣子,怎麼都摘不乾淨!!

都二進宮了,對內管不好,對外只會修城一招,進步一點就這麼難嗎?

孫承宗也就比袁崇煥強一點,強的也有限;

對比事實得出的結論就是所謂的遼人守遼土是戰略錯誤,具體戰鬥是戰術錯誤;

總結就是:

既耗空國庫,又沒打擊敵人,孫在遼西就是完全徹底的失敗!

孫承宗和王在晉哪個戰略更的當?

一枚明粉 倆人的協調資源能力 戰略目標不一樣。孫承宗是從政治高度看,需要進取戰略。而且孫的資源排程能力很強。王在晉面臨這個爛攤子,能守住現狀就不錯,就別指望更多了。至於進取,這個口號喊喊,行動就別當真了。畢竟自己不是皇帝導師,獲得的支援有限。 王在晉是十分了解遼軍情況的 而孫帝師就是典型的紙上談兵 ...

為什麼袁崇煥的名氣會比孫承宗還大呢?

原因當然是它了 當年央視的大型電視劇集,四大名著是乙個方向,另乙個方向就是古裝歷史劇。四大名著先拍西遊再拍紅樓,因為西遊太費勁成了前後腳 歷史劇則頭兩部就是陳家林的明亡清興兩部曲 努爾哈赤 和 袁崇煥 大眾的歷史認識在古代靠聽評書,現代就是電視劇集。那個時候央視電視劇集的收視率,不說人人覆蓋,至少有...

如何評價王瑞恩和巨集桑關於 孫楊到底值不值得同情 的辯論?

王不知 值理解,不值得同情 媽媽聽說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裡,跟別的小朋友掐架。不由多想,必是氣憤萬分。路上,心中肯定自己的孩子必是吃虧一方 幼兒園裡,任何一方的解釋都被媽媽認為是偏見。最後錄影證明,是自己的孩子動手搶東西在先。但是,媽媽仍然窮其智慧型,把孩子所有的錯誤全部推諉掉 所以說,孫揚的事情,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