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承宗和王在晉哪個戰略更的當?

時間 2021-05-07 05:38:44

1樓:一枚明粉

倆人的協調資源能力、戰略目標不一樣。

孫承宗是從政治高度看,需要進取戰略。而且孫的資源排程能力很強。

王在晉面臨這個爛攤子,能守住現狀就不錯,就別指望更多了。至於進取,這個口號喊喊,行動就別當真了。畢竟自己不是皇帝導師,獲得的支援有限。

2樓:

王在晉是十分了解遼軍情況的

而孫帝師就是典型的紙上談兵

當時處理遼事有三種解決方案

1.主動出擊

調集大軍,孤注一擲,尋求和MQ主力決戰

受限於軍隊訓練情況,野戰環境,指揮素養,軍事情報等等原因明軍是敗多勝少,遼西之戰,松錦大戰等都是如此歷史證明不可取

2.主動防禦

按照孫帝師和袁吹吹的主張

逐批次修建堡壘,步步推進,和MQ打陣地戰,打防守反擊花費遼餉無數,MQ圍點打援是越養越肥

而且為了徵足餉銀,耗盡國力,造成大明內部財政危機民亂自此釀成

歷史證明完全不可取

3.被動防禦

這就是王在晉的觀點了

收縮防線,固守山海關

節省下巨量的餉銀,關內可保證國民正常生產生活關外通過經濟封鎖,圍困MQ

更為關鍵的是,當時農業減收,MQ如果不搶就難以在關外支撐而MQ千里迢迢直奔山海關來打

無疑又拉長了自己的補給線

大明則可以以逸待勞

等時機合適,大明再派軍隊出關作戰

可惜歷史沒有選擇王在晉的決策

3樓:黃paul

有點腦子的就知道當時守遼東就是個無底洞,但是皇帝不愛聽,憤青不愛聽,政治不正確。孫的方案看似有理其實真的請不起推敲,大凌河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你以為大臣們不知道孫的方案不可行?

大臣們精明著呢,誰敢明說政治不正確的話?所以大明就稀里糊塗,又理所當然的選擇了孫的方案。太陽底下無新事,現在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4樓:

理論正確與否還是要看實踐

孫承宗在遼西幹了四年,把兵力從幾萬擴充套件到十幾萬,每年軍費六百多萬,四年兩千多萬;

然後就發生了孫去職的柳河之敗;

孫命\大將\領大軍\去偷襲\城牆殘破\只有三百多兵力\的耀州,居然大敗,被斬殺四百多;

後面就可悲可笑了,因為柳河之敗,潰兵加上流言,孫承宗的十幾萬人,居然一哄而散,跑了一半;

實實在在的重演了歷史成語「草木皆兵」!!

結果就是又回到了王在晉時代,孫乾這四年有什麼意義呢?

死四百人,軍隊就損失幾萬,這樣可悲又可笑的結果;和貪腐也脫不開干係;

而為了掩蓋大規模的貪腐,藉口小敗,用潰兵逃散來平賬(模擬庫管遇到查賬就燒倉庫),那樣兩千多萬軍費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昧了;

從最好的方向假設孫是廉潔的,也是被下面的人蒙蔽了;

王和孫爭論的時候,王已經警告過孫了,遼兵善走,就是善於無恥的逃跑;

孫這樣的書生,既聽不進別人的建議,自己也不調查研究,在遼西四年,竟然不知道近在咫尺的耀州有多少兵力,可謂既不知己也不知彼;

後來孫承宗復出,崇禎四年的大凌河之戰,一波送掉了遼東精銳~

同時還發生了皮島劉興治叛亂~

登萊孔有德叛亂~

雖然不都是孫承宗的責任,但是作為主管領導,管成這個樣子,怎麼都摘不乾淨!!

都二進宮了,對內管不好,對外只會修城一招,進步一點就這麼難嗎?

孫承宗也就比袁崇煥強一點,強的也有限;

對比事實得出的結論就是所謂的遼人守遼土是戰略錯誤,具體戰鬥是戰術錯誤;

總結就是:

既耗空國庫,又沒打擊敵人,孫在遼西就是完全徹底的失敗!

5樓:劉刀刀

王在晉的得當無誤

王在晉的主張是載於明熹宗實錄卷26

臣嘗謂必有復全遼之力量,而後可復廣寧,必有滅奴之力量,而後可復全遼。不然啟無巳之爭,遺不了之局,而竭難繼之供,不可不慮。

當時面臨廣寧之敗的爛攤子王在晉發現

邊兵善走也,即殺不能止,況大勢散,誰復為殺者。

原文出處三朝遼事實錄

臣時執偏見謂經臣議誠然,獨是八里為兩城,而舊城之坑壕空營當在三里之外,而新城之守卒法當四萬。則四萬之退步跟將及之,而一不戒,將城下之備盡為我設,北山南水既無旁出,而賊方擁此四萬於舊城之下,開關延之不可,閉關謝之不可。將城上之備,又為我設,而城中驚潰無問也。

經臣曰:於山建山寨三,以為退守計,而三道關俱可入。蓋法雲,置之死地而生。

經臣言邊兵善走也,即殺不能止,況大勢散,誰復為殺者。故為兩城以固其心,而實置之死以勵其必死之氣,臣遂無以應。

也就是說遼西軍這種遇敵喜歡逃跑炸營的實情導致了明朝沒有復全遼之力量

在這種情況下明朝應該選擇守勢即守關戰略而不是孫承宗的塔攻戰略

塔攻戰略經過細算只有政治上是正面的剩下來的都是負面的

政治上不解釋

經濟上比如崇禎元年戶部畢自嚴上奏遼餉不敷濟急無奇疏(崇禎元年9月) 喊著遼餉不夠用了隨著遼事的發展崇禎越來越窮了後面外加徵其他的餉證明了塔攻戰略剛剛好被王在晉的

竭難繼之供

言中了軍事上在邊兵易潰散的情況下迴避野戰的做法有個很嚴重的問題

在修城的過程中後金來了怎麼辦正如寧錦之戰前期大凌河之戰的情況一樣

請問是派兵援助呢還是不援助呢

派兵援助違背了迴避野戰的初衷外加無法擊退後金

不派兵那就是坐視最前方的城池送死(拒絕援助的後果參考熹宗六年三月甲辰楊麒因不援覺華被削籍)

督察工程崔呈秀疏言,寧遠解圍而覺華屠焚,其時趙率教守前屯,鎮邊西虜。滿桂、左輔等瘡病委頓,修繕勞午,此非楊麒事哉。虜去不追,虜掠不御,革任回衛,未盡厥事,宜撲還戮於市......

得旨,楊麒應援不前,致有覺華島之失,回衛未盡其辜,著削了籍為民。

綜上王在晉的得當

6樓:高原

王在晉的戰略並不消極,他是先守後攻,把主戰場設在山海關外,吸引清軍長途奔襲來打消耗戰,這樣的話明軍的選擇很多,可守可攻。可惜皇帝白痴,換成朱八八和成祖,進攻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必然採納王的戰略,孫帝師就得一邊玩去。

7樓:

王在晉在明朝的風評未必如袁黑想的那麼好:

崇禎元年戊辰.......御平台召對大臣。兵部尚書王在晉惶汗語期期不明,命補奏。

次日,在晉上疏千數百言,並無遠猷碩畫,惟自誇經略之功,詆孫承宗攘已之位。且極力排馬世龍、茅元儀而已。氣狡憤而詞鄙俚,識者嗤之。

未幾,以惠安伯張慶臻總督京營,在晉囑內閣擅為改敕,削籍去。《崇禎遺錄》

吾婁王大司馬在晉,當哲皇帝朝經略遼薊,賜蟒玉、尚方劍。後入中樞,為婁中第一顯官……按司馬居官,無墨行,即居鄉,亦不甚作惡,然碌碌無無短長……當其經略遼薊也,受天子寵任,不能戮力邊疆,但取支吾報事,亦負此鞶帶。《研堂聞見雜記》恰恰相反,孫承宗首次督師遼東所在的天啟年間,遼餉雖然沉重,但根本沒有威脅到明帝國的生存,蒙古人尚未倒向後金,因此防守關外是正確的。

8樓:Gary

在野戰無優勢的情況下,我認為收縮關內、集中力量防守是對的,支援王在晉,後來的歷史也證明明朝實質上是被每年鉅額的遼餉拖垮的。。。

關於王在晉和孫承宗的爭論,誰的主張更得當?

三尺 實名反對泰寶的高讚回答。引用了王在晉的 三朝遼事實錄 和 孫承宗集 中的天啟二年的 已守修戰疏 然後就莫名其妙的得出 在這兩則衝突的史料之中,你認為孫承宗 以守修戰疏 的敘述正確?或是錢謙益 孫公行狀 的描述正確?我們直接回到泰寶的引用資料裡面,王在三朝中的原話是 臣遂無以應。孫在已守中的原話...

為什麼袁崇煥的名氣會比孫承宗還大呢?

原因當然是它了 當年央視的大型電視劇集,四大名著是乙個方向,另乙個方向就是古裝歷史劇。四大名著先拍西遊再拍紅樓,因為西遊太費勁成了前後腳 歷史劇則頭兩部就是陳家林的明亡清興兩部曲 努爾哈赤 和 袁崇煥 大眾的歷史認識在古代靠聽評書,現代就是電視劇集。那個時候央視電視劇集的收視率,不說人人覆蓋,至少有...

如何看待王思聰在微博發孫楊說孫楊譏諷日本國歌難聽?

朋朋 孫,在法律上構不成罪責,但在道德人品上要給個差評,他的教練或領導更應該給大差評。差評的原因是 如果是因為性格上的單純 直率 不懂處事造成的口誤,那完全可以通過道謙來彌補,那還是可以原諒的,畢竟年紀尚輕,但他好像沒這樣做,周圍的人也好像沒要求他這樣做,結果就成了乙個逞口舌之快的SB。 Lev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