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搞雜交水稻而不是直接種紅薯土豆?

時間 2021-06-02 12:40:55

1樓:馮金

因為中國還不是很富裕,也沒窮到叮噹響。

很富裕的國家,吃大量土豆的時候,會配有大量的肉食和油脂,所以土豆不難吃。

很窮的國家,吃大量土豆的時候,除了土豆還是土豆,餓得只能吃土豆。

大多數國家,紅薯還不如土豆呢。

而大公尺的情況很特殊,中國大公尺七分之六是被人吃掉了。因為雜交水稻再難吃,也比用來當飼料的玉公尺好吃(中國玉公尺產量比水稻略多,但主要是給豬吃的)。

紅薯土豆這類雜糧,就算在舊社會,也是四斤才能換到一斤大公尺。而在現代,五斤紅薯土豆的營養價值才相當於一斤大公尺——五斤紅薯土豆比一斤大公尺貴多了吧?

2樓:煮肘肘

紅薯土豆的產量和水稻也差不多,而且還不容易儲存。

1斤公尺煮乾飯給你吃能撐死你。現代乙個人一般一頓也就吃一二兩公尺飯。

1斤土豆一頓都不夠吃。

3樓:鄭莊公

蛋白質。世界上缺乏的是蛋白質,不是能量。

蛋白質是構成細胞框架的基本物質,好比造汽車的鋼鐵。汽油能提供能量,但是造不出來汽車。

紅薯土豆的蛋白質含量很低,澱粉含量高,吃了滿滿一肚子,蛋白質還是不夠用的。小麥和大公尺、黃豆,蛋白質含量高一些。

4樓:

(手頭沒有資料,先來佔坑)

紅薯土豆的種植條件、食用感受各個答主都提過了,因此換個角度來答題,更核心的角度:

熱量。土豆與紅薯的畝產奇高不假,但人類吃的畢竟不是產量而是熱量。土豆與紅薯的單位體積熱值與單位質量熱值遠低於小麥與水稻。

因此一旦採用另乙個視角:單位面積熱量,土豆與紅薯的畝產優勢就消失了。那麼對於回到統一起跑線的水稻、土豆、紅薯三種作物,已知水稻很好吃很好吃,那麼要提高熱量產量,猜猜人民群眾呼聲最高的會是哪種?

5樓:pappageno

我湖南人,我認識的大部分年輕人和95%的中老年人都是兩天不吃公尺飯就會各種不適應。也就我以前在西北習慣頓頓吃麵包麵條,大部分人吃不到公尺飯也要吃公尺粉。

以前三年暫時困難時期,城裡很多人都沒東西吃(鄉下好不到哪去但可以自己種一部分),我聽我媽說我外婆就是發糧票後一次性吃多了土豆紅薯噎死的

6樓:研究結果表明

國家提倡土豆主糧話之後,我試了吃了幾次土豆吃到飽。

胃不舒服,人也不是很精神,我擔心是中毒了。

畢竟生土豆有毒,加工熟了之後也不能完全保證就完全沒毒。

但是大公尺,吃到飽絕對不會有中毒的感覺。

7樓:張喵喵喵喵喵喵

1,請問問你身邊那些40歲以上的吃紅薯土豆長大的長輩,問他們對紅薯土豆的評價。

或者你自己連吃乙個月土豆紅薯試試。

這倆東西連續吃吃得下去???

2,這倆東西耐儲性是個大問題。簡單的物理乾燥達不到儲藏要求。基本上就是一定程度的風乾加上冬季丟地窖才能有限程度的儲藏。

他倆要儲藏基本上只能加工成澱粉。這在目前的農業工業化水平來說是扯淡。

隔壁玉公尺比土豆紅薯強多了。起碼玉公尺粒切下曬乾就成。

3,酒精用途,土豆紅薯本身果膠含量高,發酵後甲醇含量太高,不適合釀酒。

8樓:

唉,都是城裡人或者年輕人啊(手動狗頭)。

其實以前我們這是要種好多紅薯的,秋天開始紅薯玉公尺渣粥,冬天紅薯幹玉公尺渣粥,每年每家每戶都要曬非常多的紅薯幹的,紅薯算是半年糧吧。對了以前還家家養豬,夏天紅薯藤餵豬,秋天開始紅薯餵豬,所以豬的口糧也解決了。

現在為什麼不種了?

以前村里買不起水幫浦,打不了水,自然沒有辦法種水稻了啊。可能還有河道問題吧,反正改了幾次水田,又改旱田,反覆折騰。

後來經濟好了,能種水稻了,省事呀。紅薯要一顆一顆栽,然後除草,一顆一顆挖(收穫),然後是儲存(鮮紅薯),以前都是土地窖,冬天壞掉好多,苦掉了。

再說紅薯幹,要去皮,然後切開,然後曬,還得看天氣,一不小心凍掉了,還是苦,或者黴掉了。

另外公尺飯和什麼菜都搭,紅薯能搭的菜不多呀。

不行,懷念紅薯幹玉公尺渣粥了,配上小魚鹹菜非常OK的。

對了,紅薯幹可以釀酒的,以前我們這經常喝,便宜。

9樓:笨笨

適合種植雜交水稻的地區並不適合種土豆,天氣太熱,土豆會瘋長葉子不結薯,要種也只能在收割水稻之後冬天種一季土豆,兩者並不衝突。

紅薯倒是沒有氣候方面問題,整年都可以種,問題是紅薯這東西需要輪作不適合連年種植,如果不輪作的話第二年開始產量和品質都會變得極差,而水稻完全沒有這方面的問題,中國種了幾千年也沒聽說要輪作的。

紅薯土豆含水量過大,能提供的熱量跟水稻比也沒啥優勢。

儲存難度這個事已經有人說了,我就不重複了。

10樓:李牧探長

本人土生土長的南方農村人,小時候,家裡種過多年水稻和多年的紅薯和土豆,自己也親自下過田地插過秧苗、割過稻穀和挖過紅薯和土豆,想必還是有發言權的。

生我養我的地方,是在南方的丘陵地帶,一座座小土坡之間,就是一大片地勢低窪地帶。南方雨水比較豐沛,特別是夏秋時節,連綿暴雨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南方的地勢,普遍是土坡上是旱地、低窪的地方是農田,更低的地方是湖泊,用來蓄雨水。

雨水可以在旱季用來抗旱,所以一般都修了灌溉用的溝渠,用抽水幫浦將湖泊裡的水抽到高處,流向水田澆灌水稻。那麼,更高處的地方,基本不可能漫灌得到,所以,只適合旱地作物,比如紅薯、土豆和小麥。

如果將紅薯種在低窪地會怎麼樣?很可能在雨季被澇死。

另一點,紅薯不好儲存,不能像稻穀那樣曬乾了儲存起來。紅薯儲存不好,可能就會爛掉,發青,變成有毒的食物,這點水稻就不存在這個問題。

最後,別看水稻的產量不如紅薯,但稻穀畝產的營養卻不輸紅薯。當大公尺煮成公尺飯時,可以有幾倍的膨脹效果。而紅薯不能曬乾了儲存,煮熟或烤熟後,體積基本沒多少變化。

一家四口人一頓飯1斤公尺煮飯就能吃飽,但3~5斤紅薯還不夠吃。我一頓就能吃掉幾斤紅薯,主要是紅薯不扛餓。

當然,紅薯土豆仍然是重要的農作物,和水稻並沒有衝突,因為它適應南方的旱地,這樣一來,和水稻相結合,丘陵地帶的人們旱澇保收,不至於餓肚子。如果在稻田裡種了紅薯和土豆,遇到連綿大暴雨,估計全得歇菜。

11樓:有栖川 秀樹

嗯,最大的問題就是紅薯和土豆難以儲存……和後續加工(一般都是方便儲藏)的困難……

一方面,土豆和紅薯都是可以發芽的。土豆的不耐儲存也是導致上上個世紀愛爾蘭大饑荒的原因之一。

再一方面,土豆和紅薯的含水量太高,為了便於儲存和運輸我們就要想辦法做點加工(曬乾烘乾磨粉什麼的),平均下來,勞動量是大於水稻和小麥的(PS:小麥也是可以蒸煮成麥飯的,按這個吃法加工小麥,和水稻一樣方便),尤其是乾燥,有些地方可能要耗費很多的燃料。

另一方面,土豆和紅薯的體積比水稻大而且不規則,同等能量下(以單位體積的碳水計算),他們佔的空間比水稻大很多,會有其它的很多麻煩(生活空間,容器,財產安全等等)。

最後,紅薯和土豆的農副產品少,不像水稻和小麥,不但能提供主糧,還可以提供燃料(莖桿)和飼料(糠)。

12樓:戰國曲士

雜交稻應該是搞錯了方向了,根據https://www.

ssap.com.cn/c/2019-01-03/1074956.shtml

中國最快在2023年就可能達到人口峰值,開始進入人口負增長,在2023年中國人口將減少到12億以內,而且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各項社會保障措施的日益完善,人口負增長可能長期存在。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食物品質的要求也會日益提高,袁隆平等人的雜交稻只追求產量,而在口感和營養價值上差強人意,市場上幾乎無人問津,近些年常規稻播種數量回公升更是說明了人們越來越厭惡雜交稻。而且中國也在啟動馬鈴薯主糧化戰略,甚至把土豆加工成饅頭、麵條、公尺粉等主食,預計 2020 年 50%以上的馬鈴薯將作為主糧消費。

(以上來自農業部訊息)

所以至少馬鈴薯在搞,雜交稻應該在未來會退出歷史的舞台。

13樓:包子

1,土豆含水量高

2,單位質量土豆直鏈澱粉含量低,抗性澱粉含量高3,單位質量土豆蛋白質含量低

優勢倒是有,單位質量的土豆維生素比水稻豐富上面三個劣勢直接導致了

1,單位質量土豆不管飽

2,清蒸水煮土豆口感差

14樓:核桃深度

如果紅薯土豆稱為人類主要種植的唯二主糧,那麼它們不耐儲存的特點會給人類帶來致命威脅。不耐儲存,就意味著收穫季節你吃得很飽,但過幾個月,土豆紅薯爛光了,你只能吃糠咽菜吃樹皮度日。如果第二年遇到絕收年景,恐怕餓死人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相反,穀物類如水稻小麥收穫後曬乾,儲存個三五年仍然能吃,遇到連年豐收,糧倉裡新糧吃不完,陳糧一直擠壓七八年的也不稀奇。

如果紅薯土豆能儲存個三五年仍然可以食用,在遠超穀物類幾倍產量的情況下,就沒水稻小麥什麼事了,紅薯土豆會成為人類解決溫飽問題的首選作物。

當然,知乎裡人均百萬的收入下,屆時是不屑吃這種儲存了三五年的紅薯,大概率會食用產量低的水稻小麥,以示其高貴的飲食品味。

15樓:莊海生

像馬鈴薯也就是土豆現在是中國的主糧了,而且推行了好幾年了,之前剛推馬鈴薯主糧化的時候不斷的想辦法變成日常的主糧,但從飲食習慣上來看現在並沒有使馬鈴薯變為主糧,而且過去由於大面積種植馬鈴薯,虧了一大批人,只有一部分靠補貼賺了一部分。作為可以儲存的主糧,馬鈴薯本身不耐儲,得磨成粉才能耐儲一些。

16樓:默默的黃

因為大部分人不喜歡把紅薯土豆作為主食

我記得一兩年前常規稻種植面積才剛剛超過雜交稻,主要問題就是雜交稻種子太貴。所以你可以推論一下,很多人是吃雜交稻長大的,甚至現在還在吃雜交稻。

17樓:蹄髈

雜交稻做貯備?那看來的,輪儲只能兩年,過了人不能食用,實際上基本沒人吃輪儲糧,產量優勢也僅僅十個點。雜交稻並非只有袁隆平的,其他家的也不少,口感好的也有。

水稻為什麼要移植而不是直接把種子扔稻田?

城裡農民 水稻不是非要移植 栽 可以直接將種子扔在稻田,如今水稻直播 包括水直播和旱直播 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很流行,其他水稻主產區有部分也這麼做,近幾年無人機 直播機不斷湧現,播種效率越來越高。當然在水稻直播剛出現的時候,的確有種植專家反對過。直播栽培省去移栽方式的育秧和插秧等作業環節,將大田翻耕整理...

為什麼雜交水稻實驗田畝產2000斤,而農民大田種的水稻畝產才1000左右?

ITruth 按去年國家統計局資料,水稻總產量4237億斤,水稻種植面積4點5億畝計算,水稻平均畝產只有941斤,還不到500公斤。國家統計局12月10日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資料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 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分品種...

關鍵點檢測中,為什麼要生成高斯圖,而不是直接與ground truth比較?

在醫學影象中,解剖關鍵點檢測是可以直接回歸的。直接回歸的精度也不差。但是,如果你需要更好的精度,可以替換成高斯核這種。兩種方法的計算量,看你實際需求進行取捨。 張良懷 對於關鍵點檢測任務,有兩種方式去監督 1 直接用目標點的座標進行監督,這樣網路是乙個回歸網路 最後是全連線層 網路輸出應該是目標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