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講 經虛絡滿者,尺熱滿 脈口寒澀,春夏死 秋冬生。是否無論哪條經絡的經虛絡滿都是這樣?

時間 2021-06-20 01:56:19

1樓:

如果你要考古,你先知道內經裡的經絡和現在這些中醫的玄學結構根本不是乙個東西,需要有正確的方法理解他說的是啥。

內經裡的經絡滿足:經脈深而不見,絡脈浮而常見。

不滿足這兩點的都不是「內經版經絡」,而是他們的「yy腦補版經絡」。知乎無數中醫粉,基本沒有給出「深而不見,浮而常見」解釋的,遇到這個問題都逃避,唯一見過乙個說「中醫浮不是平常的浮,中醫常不是平常的常,中醫見不是平常的見」的搞笑中醫(粉),十分明顯的給後世曲解內經的中醫洗地。

從描述看「內經版經絡」就是指血管,浮而常見的是體表到處可見的靜脈,深而不見則可能是深部動脈。說深,代表知道這個結構存在,還知道在深處。這裡說的知道,是確確實實的解剖後看見,在更深的地方(和浮而常見一樣),而不是玄學經絡根本不知道在哪。

內經版經絡只是早期粗略血管模型,一大堆和真實血管對不上的描述很正常,只有愚昧崇祖者才以為祖宗是神仙,一開始就不會出錯。

知道經絡是血管後,你需要的就是考慮,內經版本的虛是啥,滿是啥。對應著血管怎麼樣的病變,從而對應什麼疾病。不僅如此,還要考慮內經錯誤的可能性。

畢竟早期醫學書,錯再離譜再沒邏輯都可能,你只能找到可能性較大的那個,畢竟作者早就掛了。後世中醫的虛/滿和經絡一樣,狗屁不通,自己都不知道是啥,沒有參考價值。只需要和浮而常見一樣按字面意思理解。

最直觀可能就是動脈脈搏減弱,體表靜脈比較漲。因為經是在深而不見,虛所以是看不到的,考慮到動脈跳動,只能是摸出來的。注意這也不可能是推出來的。

當時沒什麼有用的理論讓他用來推,他本身寫的就是一手現象描述,而不的什麼理論。

這時候,你需要找現代醫學的書籍,看什麼疾病可能導致動脈搏動減弱,靜脈血管變粗,並且在尺脈脈口之類的位置引發所謂「滿熱」「寒澀」的變化。但這種文字傳遞資訊非常不精確,中醫把脈標準也不統一,所以這條資訊對判斷幫助比較小,只能從字面意思粗略判斷。然後再現代醫學裡找表現與它字面意思接近的,縮小範圍。

粗略說,這是正確的考古路線。

如果你想走後世中醫的玄學路線,不好意思,他們也不知道,不過人家會編會吹會忽悠。先腦補經絡是不可測神秘玄學結構,然後腦補虛滿是不可測神秘玄學屬性,最後胡亂腦補個玄學結論。

這種腦補其實和民科的一回事,民科用著一樣的物理詞彙,意思卻是他自己yy的。現在中醫也是用著古書裡的詞彙,但意義大都是他們yy的。唯一區別是,物理是主流科學,所以民科yy定義沒人看,而中醫被現代醫學取代了,主流醫學界懶得鳥中醫,外加民族/文化之類的與科學無關的東西混淆視聽,他們才能發展成這樣。

2樓:陳洛

首先,把脈從來不是把某一條脈,因為我們現在把的肺經,是朝百脈的,也就是說看到全身的總體情況,然後才能在寸口把脈。

《黃帝內經*經脈別論篇第二十一》

脈氣流經,精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腑。腑精神明,流於四臟,氣歸於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

當然,古代也有三部九候更加細緻是為了防止一次性誤判,但原理上這裡講的很明白,決生死的顯然是全身總體情況。

所以這裡說的情況,應該是全身的情況,只是一條經脈出問題的話,機體五臟之間是可以自己調節的,最終也不至於反應到總體上'。

其次,這句其實是在說乙個原理。

經絡對比,經是主幹,走裡,絡是分支,走表;

表現在到脈上,我們說尺和脈口,應該就是在把脈裡的寸關尺,如果你學過把脈的話應該懂這句話為什麼說春夏死,秋冬生哈,我就不賣弄啦

3樓:五福恆

我認為是的,其因如下:

經虛絡滿,經為陰(陰虛)(宜補),絡為陽(陽滿)(忌補)。

春夏之氣為陽,外氣客人,先過腠理入絡脈,然後入經再達臟腑筋骨,絡脈(陽脈)已滿,再得陽氣入則死,陰經不足再得陽之氣亦為忌。故春夏死

秋冬之氣為陰,外氣客之,陽絡得陰之氣則抑,陰經得陰之氣則生。故秋冬生。

如何從零開始學黃帝內經?

兩立 好傢伙,初學就敢開黃帝內經,真棒 建議從現代中醫教材入手,然後一步一步,四大基礎教材,四大經典教材,各家學說,之後看各家醫書 看內經注 加號孫 先占個樓,順便吐槽一下樓下的回答。古人只是工具欠缺,但古人不是弱智。如果有人覺得古人連骨頭都不會數,那才是真正的弱智。黃帝內經 壓根兒就沒提過人有多少...

黃帝內經教會現代人什麼?

哈哈哈 日行萬步不如放鬆這八點 在中國有一句古話 白練不如一站 就是說當你在站樁的時候兩條腿要虛著就是讓你的腎放鬆,兩跨放鬆,兩腋要虛著,兩肘要墜著,分別放鬆我們的心肝脾肺。在生活中我們可以隨時隨地放鬆利用碎片時間來鍛鍊我們的身體找到正確的鍛鍊方法比我們走多少步都要強。 超愛家的小明 現代人都看不懂...

黃帝內經臨床效果怎麼樣?

王旭競 一 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調氣之方,必別陰陽,定其中外,各守其鄉。內者內治,外者外治 微者調之,其次平之 盛者奪之,汗之下之 寒熱溫涼,衰之以屬,隨其攸利。非調氣而得者,治之奈何?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從之,堅者削之,客者除之,勞者溫之,結者散之,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