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製作生煎包?

時間 2021-06-09 10:35:15

1樓:彭彭極簡美食

生煎包絕對是讓人難以割捨的傳統小吃招牌,脆香的外皮和豐腴的內裡,最讓人心動的是它和灌湯包竟有異曲同工之妙,輕輕一口就能吮吸到香濃的湯汁,超滿足。

2樓:指尖上陀螺

【水煎包】

【製作食材】麵粉、白糖、酵母、韭菜、香油、香菇、雞蛋、蠔油、食鹽、雞汁

【方法及步驟】

1、拿出家裡的乙個大碗,往碗中加入500克的麵粉。然後另取乙個小碗,碗裡放入一勺白糖,3克酵母,再倒入適量的溫水,把酵母攪化開製作成酵母水備用,這樣可以使麵糰更快的發酵起來。下一步需將酵母水加入到麵粉裡面,邊倒邊用筷子進行攪拌,如果中途覺得有點幹的話可以加入適量的溫水,直至把麵粉攪拌成面絮狀即可。

2、下手將面絮揉成乙個軟硬適中的光滑麵糰,然後準備上一張保鮮膜,把麵糰覆蓋起來,靜置醒麵發酵。在此過程中,準備一把韭菜,清洗乾淨之後,切成韭菜碎裝入碗中,並滴入一些小魔香油,攪拌均勻,以鎖住水分防止韭菜出水。

再準備上幾個香菇,清洗乾淨後切成小碎丁備用。取乙個小碗,碗中打入三個土雞蛋,用筷子充分調打之後,倒入熱油鍋中。炒熟以後,把雞蛋劃散炒碎後盛出,然後將香菇丁也倒入到鍋中,把香菇炒至斷生。

3、將炒好的雞蛋碎和香菇一起加入到韭菜裡面,再放入一勺蠔油,少許的食鹽,再來上一點雞汁,用筷子攪拌均勻以後,餡料就製作好了。案板上撒一些幹麵粉,然後把發酵好的麵糰拿出來,用手揉搓成長條,再分成大小相等的面劑子。

取乙個小麵劑,先用手按扁,再用擀麵杖把它擀製成乙個小包子皮。然後把包子皮平鋪在手心,再放上適量的餡料,按照自己的方式把它包成乙個小包子。把所有的包子都包好以後,裝入盤子中備用。

4、接下來在小碗中,放入一勺的麵粉,半勺澱粉,倒入少許的清水,把它攪拌均勻化開以後,再加入半小碗的清水以及適量的食用油,把它攪拌均勻。用這個麵水煎出來的水煎包,外表才會更加金黃酥脆。

把包子平放在平底鍋中,包子與包子之間要留有少量距離,然後把調好的麵水倒入平底鍋中。開大火燒開後,轉小火蓋上蓋子繼續燜制,把鍋裡面的麵水給燒乾。在水快乾的時候,把蓋子開啟,再慢慢的等底部煎至定型,蓋上盤子,倒扣過來,即可享受美味。

【小貼士】

1、往韭菜碎裡面加入少許的香油攪拌,可有效的防止韭菜在煎的過程當中出水。

2、煎水煎包既不用水煎,也不用油煎,而是要採用麵粉、澱粉、油和清水一同混合的麵水來煎制。

3、煎水煎包時,火候不宜太大,防止底部被煎糊。

3樓:阿呆來測評

阿呆教你做爆汁生煎。

首先我們來和麵。中筋麵粉200克,酵母2克,白糖15克,溫水110毫公升。

用筷子或手攪拌成絮狀,揉捏成團

一定要用溫水,一定要加糖。因為糖可以催化酵母,溫水也是提供溫度條件,這樣發面才會快。

揉成光滑麵糰後用保鮮膜蓋住醒發半小時。我通常會繼續做別的菜,把它放在另乙個爐頭上慢慢醒發,利用旁邊爐頭的溫度使它快速發酵。

發成原來的兩倍大就可以了

在醒發麵糰的時候可以繼續做餡料。

肉糜200克,鹽4克,老抽4毫公升,白糖10克,料酒10毫公升,薑蔥末適量,白胡椒粉少許,芝麻油少許。

這裡需要注意,我們要順著乙個方向攪打肉餡,並且每攪打一段時間要注一點水,分次加水,讓肉糜充分吸收。這樣做出來的肉餡非常滑嫩,而且有膠質感,不會散散的沒有水分。這一步是做肉餡的關鍵。

直到攪打到它有膠質感即可,通常要攪打十分鐘左右。

接下來將麵糰分割成十五克乙個的小團,擀成中間厚四邊薄的麵皮,可以開始包包子。

這裡想要吃生煎的朋友就直接熱鍋熱油放下去煎,調小火煎至底部微焦,放少許水燜煮。

想要吃蒸包的朋友燒開水,下蒸鍋蒸十五到二十分鐘。

香噴噴的爆汁生煎就做好啦!

肉餡相當爽滑,白胡椒、糖和香油共同調出的肉香非常誘人。

碼字不易,大家且看且珍惜。要是對你有用,不妨收藏認同一下~

為什麼小楊生煎,啞巴生煎裡的皮凍湯汁不會被麵皮吸收?

趙小羊的中式麵點 啞巴生煎沒吃過。小楊知道,小楊之所以湯沒有吸走。是因為他的麵皮薄,生煎都是發面的,只是發的不是很厲害,而且是兩次發酵,這個工藝是組織細密而不容易吸汁水,而小楊的皮還特別薄,發的更嫩,所以組織更細密,更不容易吸湯汁。 張逸凡 生煎饅頭用的麵皮,主要有兩種派別 發面與死麵。發面就是加了...

怎樣才能自己製作 MacTeX 安裝包?

李阿玲 我自己的六台電腦裝了七個TeX Live 2017的副本。映象源是TUNA的,所以每次更新都是很快的。在TeX Live之中,如果安裝好了之後沒有手動更改映象源的好,那每次更細系統都會自己選乙個,但是好像有時候能選對,有時候就選錯了,那直接的結果就是更新包的時候速度會很慢。更有甚者,有些軟體...

復刻梅煎古法製作出來的溜溜梅,有什麼特別之處?

我覺得無核溜溜梅復刻梅煎古法,是在傳承中華文明。梅,源於中國,食起於夏商周,它有著差不多3000餘年的歷史,早在夏商周,中國人就開始食用青梅。尚書 說天下 若作和羹,爾維鹽梅。可見當時青梅與鹽有著同等的地位,吃梅傳統一直延續,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出現以青梅製成蜜餞,食梅文化也愈發多樣燦爛,還有用梅做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