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蜀漢百姓來說生活在諸葛亮的治下真的開心嗎?對待百姓如何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影響大嗎?

時間 2021-10-28 22:21:08

1樓:行走的荷爾蒙

薛大使出蜀國的時候,諸葛亮死了2-30年了,這也能套到諸葛亮身上?你還深以為然?按這個邏輯,我們現在發展的還不錯,也可以往回套,康熙大帝帶我們走向了四個現代化!

2樓:工控機mes智慧型製造erp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亂世哪有善地,百姓是善良的,誰給一口吃的,就跟誰走,況且三國時期連年戰亂人丁稀薄,蜀地又沃野千里,平均下來就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對活著的人是大幸也是大不幸。人民只要勞動就有的吃,勤勞的蜀漢人民還織造了蜀錦風靡三國。諸葛亮死後全民皆痛哭,展示了持政者的仁德,和民眾的純樸,

史書上三國民間也沒有留下什麼有名的詩詞歌賦,所以社會普遍窮苦,眾生皆苦!簡單快樂,所以民眾相對是開心的。

參加打卡活動,求五個贊。

3樓:昆雅牧師

我始終認為有乙個文人裡面根深蒂固的觀點就是:打仗就等於窮兵黷武,不打仗就等同於發展了生產,休養生息。按這種說法,法中國人當年應該很擁戴胖子路易十八,討厭拿破崙才對。

結果拿破崙從厄爾巴島回法國登陸時,第一批迎接他的就是被他徵走了兒子去打仗的農民。在農民眼裡,皇帝陛下廢除封建剝削,發展生產,他們吃飽穿暖,出個兒子去戰死疆場實為榮光。比起路易十八這個喪權辱國只會割底層士農工商韭菜的廢物好得不是一萬倍。

要問諸葛亮治下的老百姓什麼想法?跟拿破崙治下的老百姓是一樣的:我們寧願跟著乙個又能打又能發育的老大去建功立業,也比跟乙個不能打還拖得大家沒飯吃的菜逼混。

不要小看底層百姓,溫飽問題解決以後,他們一樣需要信仰和夢想來滿足人生不虛此行的偉大意義。

4樓:晨星

題主所引用的易中天教授的觀點,事實和邏輯都有問題。

先說事實。易教授所說的「薛珝出使蜀國看到老百姓面黃肌瘦」,發生在孫休時期:

漢晉春秋曰:孫休時,珝為五宮中郎將,遣至蜀求馬。及還,休問蜀政得失,對曰:

「主暗而不知其過,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聞正言,經其野民皆菜色。臣聞燕雀處堂,子母相樂,自以為安也,突決棟焚,而燕雀怡然不知禍之將及,其是之謂乎!」

孫休在位是258年到264年,但是諸葛亮早在234年就已經去世了,中間整整隔了二三十年。

而當年諸葛亮活著的時候,蜀國是怎麼樣的呢?

及備殂沒,嗣子幼弱,事無鉅細,亮皆專之。於是外連東吳,內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極,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也。

諸葛亮死後,蜀國百姓又是怎樣表現的呢?

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為口實。至今梁、益之民,諮述亮者,言猶在耳,雖甘棠之詠召公,鄭人之歌子產,無以遠譬也。

所以薛珝所看到的蜀國,和二三十年前諸葛亮治下的蜀國,情況是完全不一樣的。

假裝看不見年代差距和前後文,用二十多年後劉禪治理下的國家去評價諸葛亮,說好聽點是刻舟求劍,說難聽點就有些剪輯史料、譁眾取寵的嫌疑了。

再談邏輯問題。

不只是易教授,很多人都搞不清結論和條件之間的邏輯關係。比如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雞湯文:

小王有乙個億,小張只有一百萬,所以先得出結論「小王比小張成功」。然後繼續從結論倒推找原因,試圖分析小王為什麼成功、小張為什麼失敗,比如當年小王曾經扶老奶奶過馬路、小張上課經常遲到等等。最後進一步昇華:

我們要多扶老奶奶過馬路、上課不能遲到,才能成為像小王這樣成功的人。

但是這整個過程是漏洞百出的。

第一,小王並不一定比小張成功,小王有乙個億可能只是因為老王給了他五個億。

第二,即使小王很成功,也不一定是因為扶老奶奶過馬路,小張失敗也未必是因為上課遲到。

第三,即使小王很成功是因為扶老奶奶過馬路,也不代表其他人扶老奶奶過馬路也能走向成功。

搞清了這些邏輯問題,再來看易教授的分析就一目了然。

易教授說蜀漢滅亡有四個原因:

1、分利不均

2、治蜀過嚴

3、戰事太多

4、人民甚苦

但是蜀漢滅亡只是因為這四個原因嗎?

歷朝歷代的很多國家,也有分利不均、治理過嚴、戰事太多、人民甚苦等等問題,但是為什麼有些國家亡了,有些國家卻並沒有亡?

比如漢武帝時期分利也不均、治理也很嚴、戰事也很多、百姓也很苦,為什麼不但沒有亡,反而強盛一時?

蜀漢滅亡除了這四個原因之外,沒有其他原因了嗎?天時、地利、人才、國土、兵力、資源,這些難道都不成為原因?這些也全都是諸葛亮的鍋嗎?

再進一步說,即使蜀漢是因為這四個原因滅亡,能不能得出諸葛亮水平不行的結論?

同時代的魏國、吳國,也都存在類似問題,史料中都能找出一大堆治理太嚴、戰事太多的記載,那是不是說明曹操、孫權他們水平也不行呢?

先預設某某人水平不行的結論,再找材料來湊論據,是一件非常簡單粗暴的事情。都是封建歷史人物,誰還沒有幾個汙點?

就好像乙個人做錯了幾道題,考了80分,不能說明他成績一定差,關鍵是其他人考多少分。如果其他人都考90多分,那80分是不怎麼樣,但如果其他人都只有50多、60多,那80分就是第一名。

易教授說的話裡面,有一句話是對的:老百姓不關心你是幾菜幾湯。

但是老百姓不關心你是幾菜幾湯,不能推導出老百姓都吃不起菜喝不起湯。

5樓:張嘯虎

治理嚴格和過得苦是兩回事。

治理嚴格導致人們能夠安心生產、不用害怕法令變更、官吏欺負,流氓霸市、苛捐重稅,能夠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生產生活中, 這對老百姓來說太開心了。

過得苦有兩種,一種是戰火紛飛、民不聊生,看不到未來的希望,這是過得真苦,連希望都沒;另外一種是物質生活不富裕,但是生活環境穩定,有前景有奔頭,這種物質上苦,但是精神上很富足,因為有希望!

我們現在處於乙個難得的和平時期,還可以說是歷史上最長的和平時期(總體局勢),所以你很難體會和平穩定的內部環境是多麼重要的事情。

丞相恰恰是可以給與蜀漢百姓這種信心的!

給當朝大臣立廟祭祀,可是亙古罕有!不是深得百姓愛戴這廟立的起來、傳的下去?

丞相值得!

6樓:手串

當時真實的百姓很可能不開心,但歷史是由掌權者書寫的,所以他們可以做到讓百姓在史書裡開心。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各國之間戰爭不斷,大部分百姓的生活肯定不會安逸。不排除會有受了掌權者恩惠感恩戴德的百姓,但應該佔比很低。

7樓:夜雨闌珊

我覺得並不一定開心,蜀漢百姓在東漢末年來,諸侯割據,群雄爭霸,連年征戰,已經是民不聊生,哀鴻遍野了,在確立三國以後,諸葛亮雖說是也發展生產了,可是為了實現先帝的遺願,自己的志向,先後六出祁山,自己也累死在了五丈原,不僅消耗了國力,更把百姓推進了水深火熱的境地。倘若諸葛亮利用蜀漢的天然的地里優勢,息兵罷武,撫卹百姓,加強護衛,也不至於西晉那麼快的乘虛而入,奪取了蜀漢政權,歷史也會改寫吧。

是人,他就有缺點,就有歷史的侷限性,但也掩蓋不了英雄人物的光芒,諸葛亮是一位歷史上最有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和發明家,他的故事婦孺皆知,他的聰明才智另人敬佩,人,是合時代產生,是應事物出現的吧。

8樓:小學生

丞相辭世已過千載,成都武侯祠香火旺盛,觀者如過江之鯽。夫復何言,夫復何言?

發現歷史者,功莫大焉,為一己之私發明歷史者,其無後乎?

9樓:知北遊

但凡看過所謂民有菜色的原文都不會說出諸葛亮治下老百姓吃不飽飯面黃肌瘦這種話。

《漢晉春秋》言:孫休時,珝為五官中郎將,遣至蜀求馬。及還,休問蜀政得失,對曰:

「主暗而不知其過,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聞正言,經其野民皆菜色。臣聞燕雀處堂,子母相樂,自以為安也,突決棟焚,而燕雀怡然不知禍之將及,其是之謂乎!」

孫休在位時間258-264,實在大可不必再把諸葛亮去世近30年之後民有菜色的鍋甩給諸葛亮。

諸葛治下的情況:

《三國志》言: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也

百姓如何看諸葛:

《三國志》言: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為口實。至今梁、益之民,諮述亮者,言猶在耳,雖甘棠之詠召公,鄭人之歌子產,無以遠譬也

麻煩至少先把最基本的諸葛亮傳讀完吧。

10樓:指環王勞爾

諸葛亮治下啥時候面有菜色了?

【永安三年春,使五官中郎將薛珝聘蜀求馬。 】《漢晉春秋》:【孫休時,珝為五宮中郎將,遣至蜀求馬。

及還,休問蜀政得失,對曰:「主暗而不知其過,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聞正言,經其野民皆菜色。臣聞燕雀處堂,子母相樂,自以為安也,突決棟焚,而燕雀怡然不知禍之將及,其是之謂乎!

永安(258年十月-264年六月),是三國時期吳國君主吳景帝孫休的年號,共計7年。

諸葛亮(181-234)

民有菜色的時候諸葛亮死了二十多年了,這也要怪他?

11樓:搗漿糊

三國志張溫傳:

張溫字惠恕,吳郡吳人也。父允,以輕財重士,名顯州郡,為孫權東曹掾,卒。溫少修節操,容貌奇偉。

權聞之,以問公卿曰:"溫當今與誰為比?"大【司】農劉基曰:

"可與全琮為輩。"太常顧雍曰:"基未詳其為人也。

溫當今無輩。"權曰:"如是,張允不死也。

"徵到延見,文辭佔對,觀者傾竦,權改容加禮。罷出,張昭執其手曰:"老夫託意,君宜明之。

"拜議郎、選曹尚書,徙太子太傅,甚見信重。

時年三十二,以輔義中郎將使蜀。權謂溫曰:"卿不宜遠出,恐諸葛孔明不知吾所以與曹氏通意,故屈卿行。

若山越都除,便欲大構於丕。行人之義,受命不受辭也。"溫對曰:

"臣入無腹心之規,出無專對之用,懼無張老延譽之功,又無子產陳事之效。然諸葛亮達見計數,必知神慮屈申之宜,加受朝廷天覆之惠,推亮之心,必無疑貳。"溫至蜀,詣闕拜章曰:

"昔高宗以諒暗昌殷祚於再興,成王以幼衝隆周德於太平,功冒溥天,聲貫罔極。今陛下以聰明之姿,等契往古,總百揆於良佐,参列精之炳耀,遐邇望風,莫不欣賴。吳國勤任旅力,清澄江滸,願與有道平一宇內,委心協規,有如河水,軍事兇煩,使役乏少,是以忍鄙倍之羞,使下臣溫通致情好。

陛下敦崇禮義,未便恥忽。臣自【入】遠境,及即近郊,頻蒙勞來,恩詔輒加,以榮自懼,悚怛若驚。謹奉所齎函書一封。

"蜀甚貴其才。還,頃之,使入豫章部伍出兵,事業未究。

權既陰銜溫稱美蜀政,又嫌其聲名大盛,眾庶炫惑,恐終不為己用,思有以中傷之,會暨艷事起,遂因此發舉。。。。。。。

對於百姓來說,是不是劉禪比諸葛亮更好?

為了百姓好?百姓面有菜色時怎麼不想想百姓?外敵來犯靠跳大神時怎麼不想起百姓?敵情危急的時候他怎麼不想想百姓,反而讓一眾元勳後裔去硬抗?姜維密信時怎麼沒想想萬一不成百姓怎麼辦?反而兵臨城下危及自身的時候想起百姓來了 簡直是莫大的笑話。他不呆不傻不蠢但也絕不是什麼明君賢主,只是個貪圖安逸沒什麼志氣又在安...

為什麼蜀國的老百姓非常愛戴諸葛亮?

打個醬油 諸葛亮在漢中休士勸農期間,充分利用了漢中優厚的經濟條件,因地制宜地採取了一系列發展生產的得力措施,使北伐軍資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決。諸葛亮死後,蜀軍撤退,魏軍還在蜀營中 獲其圖書 糧穀甚眾 這正說明了諸葛亮休士勸農,實行軍屯耕戰的效果是顯著的。當地人民生活好了,就可以招來更多的人口,使地廣人...

如何看待劉備和諸葛亮除了導致統一延期,百姓連年戰亂以外沒有任何歷史價值的觀點

平生不愛爭 因為這個觀點的依據並不是事實,觀點就不成立。也就是說諸葛亮並不只是軍閥割據,而是政治家 會搞建設的是政治家,陰謀鬥爭不叫政治家,所以我一直不認為司馬懿是優秀的政治家,他只能說合格 丞相發展蜀地並拓展穩固了許多原本不是漢民族傳統意義上的領地,鞏固都江堰,保證李冰心血沒有白費。歷史大勢就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