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我們都是接受攻擊,而不是主動攻擊(元朝除外)這是一種怎樣的民族精神?

時間 2021-05-06 14:52:11

1樓:不動

結論是錯的。中國從夏商周、秦以來,不斷擴張。要說不同的地方,中國不僅善於擴張,更善於鞏固,在擴張的同時保持大一統的局面。

2樓:Tsukiyo

首先,漢朝打過中亞、越南、北韓。李廣利將軍為了汗血馬打到大宛(塞種)。隋朝三次打北韓,丸都城(今平壤)被漢人多次焚毀。盛唐時期西域直接與大食(阿拉伯帝國)接壤。

其次,蒙古帝國西征跟中國真的沒啥關係,大元在歷朝歷代也是漢化成分最少的,雖然它也很短命。

不過古中國人確實開化得早,自古強調以德服人,以至於周邊國家常常自發地學習中國的語言文化,開戰往往講究大義名份,不然便是不得人心的。明代的時候就有少數民族自治及各種優惠政策,後來也釀成大禍(女真崛起)。現代也有少數民族高考加分,重修免費這種實實在在的優惠政策。

從這種意義上來講,這確實是一種開放和包容的民族精神。

3樓:許諾

這主要是中國的農耕文明造成的

發展到秦漢之後,中國的疆域版圖基本成型,大陸上的可耕地基本上都包括在版圖之內了

剩下的事情基本上都是在版圖內的開荒和提公升農業技術了

而放眼周圍,北邊是不適宜農耕的草原,東北的氣候也不佳,西北到了塞外也是大漠戈壁,西南則是青藏高原,都是農業文明難以、也不願意觸及的地域。

農耕文明強調穩定,不願意征戰,因為這對於國家來說是乙個不穩定因素。

而且儒家文化對於戰爭也是比較反感的,認為戰爭不是仁政。

比如你讀唐朝的邊塞詩,前期大家都還是比較high的,大家都希望到邊關開疆擴土,建功立業

但是久而久之,中晚唐的時候,詩人們大多都蔫了。

很多邊塞詩都很蒼涼,有很多對戰爭的反思。

中國歷史上最多的戰爭還是國家內部的,農民戰爭或者是割據諸侯之間的戰爭。

目的更多的是改朝換代或者結束割據、統一國家。

無論誰當政,農業文明的屬性是一直不會改變的

所以中國從來都不好戰,

但是周圍的異族尤其是北方的,像蒙古、滿族,他們都是游牧文明,游牧之外,

劫掠也是他們賴以生存的重要手段,所以他們普遍具有較強的侵略性。

一般也就是打家劫舍,但是敵我雙方的實力一直在動態變化,

要是不巧遇到游牧民族特別強大(族內統一,領導有方)

而漢族文明比較衰微(發生戰亂或者軍力孱弱之類)的時候,

就會出現大規模的入侵甚至征服了,如元和清

關於軍力的問題,

軍力的本質是國力與軍隊建設的綜合

中國這麼遼闊的農業國家只要不是特別腐敗或是天災人禍的,

國力都是比較強大的(至少相對於周邊民族是這樣的)

但是軍隊建設就不大穩定了

唐朝是府兵制,軍力較強,所以進則開疆,退則御國,不會

而像宋朝這樣施行文治、強幹弱枝、軍隊採用募兵制,

軍力就很呵呵了,所以擋不住北方民族的進攻。

這是我的認識中最重要的兩個原因,其他的原因應該還有很多,

總之中中國人從來都是熱愛和平的(這是大實話)

沒事兒誰想打仗啊。。。。

歷史上那些名妓都是賣藝不賣身的?歷史上真有這種純賣藝的青樓工作者嗎?

曹彥士 初,充前妻李氏淑美有才行,生二女褒 裕,褒一名荃,裕一名濬。父豐誅,李氏坐流徙。後娶城陽太守郭配女,即廣城君也。武帝踐阼,李以大赦得還,帝特詔充置左右夫人,充母亦敕充迎李氏。郭槐怒,攘袂數充曰 刊定律令,為佐命之功,我有其分。李那得與我並 充乃答詔,托以謙沖,不敢當兩夫人盛禮,實畏槐也。咸康...

為何歷史上主流騎兵都是騎馬?

人類所曾做到的最高貴的征服,就是征服了這豪邁而剽悍的動物 馬 它和人分擔著疆場的勞苦,同享著戰鬥的光榮 它和它的主人一樣,具有無畏的精神,它眼看著危急當前而慷慨以赴 它聽慣了兵器搏擊的聲音,喜愛它,追求它,以與主人同樣的興奮鼓舞起來 它也和主人共歡樂 在射獵時,在演武時,在賽跑時,它也精神抖擻,耀武...

歷史上由於技術進步而被淘汰的職業,都是如何處理失業率 社會穩定 與 再就業問題的?

像只魚兒在你的荷塘 人被技術所替代,自打有人類以來每一天都在發生。但它是乙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會說什麼時候,啪,第二天乙個職業就消失了,然後所有人都下崗待業。所以被淘汰的人不斷分流到其他行業,也是乙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且這種分流大多數是從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轉移,經濟發達的城市或者國家往往三產在經濟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