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唐這麼輝煌,後來的朝代何不直接複製漢唐各種制度?還是說明清雖然評價不高,縱向比還是比漢唐好些?

時間 2021-05-31 10:41:44

1樓:李閒箏

想象一下,你是企業老闆,你隔壁有一家比你還強大的企業。對方的強大,具體表現在它在市場上掌握著主導地位,身邊的企業老總們都得看它面子辦事,包括你。那麼應該說這個企業很興盛了。

可是有一天,它突然宣布破產,生意和債務居然被另一家企業收購了。

那個後來收購的企業是否會複製原企業的制度和模式呢?當然不會,因為正是那套看起來曾經令其發達興盛的制度模式不能與時俱進,所以才致使其破產。

漢唐興盛,卻終究難逃滅亡。自然是制度漏洞所致,不完善,當然不能複製。

另外,作為乙個有雄心壯志的企業家,走別人走過的路,是不合常理的。

題主所言不錯,明清還是更有內涵的。這與兩個朝代都擁有過體力超強,事事關心的皇帝是分不開的。

2樓:小奇

制度無所謂好壞...中中國人很早就知道乙個道理...無萬世不變之法

按現在馬克思理論講,生產關係要適應於生產力的發展

五百年前的制度不可能適宜於五百年後的社會,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3樓:王路

明清比漢唐差得遠。

任何一種制度,一開始都不會顯露太大的弊端,但時間越長,弊端就越明顯。

西漢第一批執政者大多是草根出身,察孝廉、舉秀才的制度也保證了社會階層的流動性。王莽的即位甚至是一次「禪讓」(和後來的曹氏、司馬氏篡權有很大不同),本來很好。但察舉制的弊端越往後就越明顯,到東漢末年,平民靠察舉制已經不可能出頭了,外戚宦官專權,社會階層固化嚴重。

門第觀念越來越重,於是有了魏晉的大黑暗時代。

隋朝為了解決魏晉的門第問題,有了科舉制度。社會各階層又開始流動,唐朝時,還講究干謁,一首詩寫得好,別人就可以推薦你做官。到唐朝後期,藩鎮割據,平民又不行了。

宋朝為了解決唐朝的藩鎮問題,把節度使廢了,武人不用,文人治天下。後果是整個宋朝武力不行,一直岌岌可危。不過,士人治天下的制度本來也很好,但這種政治下,大權又不可能不集中在宰相手裡。

明朝為了解決宋朝的相權問題,把宰相制度廢了,起初沒有問題,但後來帶來更嚴重的宦官專權問題。

簡言之,乙個時代的政治制度,基本上就是為了治上一代制度的毛病,就好比得了肺病,喝藥,肺好了,肝卻有問題了,而且更嚴重。

但總體上看,漢唐要比宋好,宋要比明清好。

4樓:

他們的輝煌,是在他們那個時代輝煌,而不是找到了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相應地,阿拉伯之春的亂局,也告訴我們,就算同乙個時代,不一樣的基礎,也玩不到一起。

為什麼漢唐之前的漢人和漢唐之後的漢人精神面貌區別會這麼大?

一股清流 士大夫階級沒有了軍事掌握力。以前讀書人和將領的界限很模糊,讓我幹什麼就能幹什麼,讀書可以拿著刀砍人也可以,漢武帝時期就是東方朔一類文人弄臣劍術都非常好。真正起苗頭文人文弱不理朝政的是東晉,文人喜歡作詩,喜歡淡泊明志不理朝政,士大夫喜歡閒職避世,到了宋朝儒家的三綱五常,理學盛行,文武分開,文...

請問世界上的民族,有輝煌後沒落,再重新輝煌的嗎?

辛棄疾 防止有人說滿族,先反對一下,算是答非所問。滿族從來不是輝煌後沒落再重新輝煌,歷史上的渤海 女真還有滿洲,可以認為他們是同乙個大族,但其實具體來說還是不一樣的,通俗一點來說,就好比乙個大山里有很多個山溝,渤海是這個山溝的,女真是那個山溝的,到了滿洲又是另外乙個山溝,他們可能經過遷移,導致和歷史...

求解合富輝煌的問題

方向標 我是今年剛畢業的本科生,畢業前就進了合富當策劃,進了合富半年度沒有感到一絲合富的好,人家都說找工作看薪資福利待遇,在合富就只有薪資沒有福利可以說,一入職就是工作給工資就好,半年這麼久沒有拿過公司一點禮品,端午沒粽子中秋沒月餅,而且中秋給表演節目就只報銷衣服鞋子舞蹈室的錢,車飯錢假期什麼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