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張一兵的「構境」「構式」「構序」等詞?

時間 2021-05-30 15:39:00

1樓:

我不再尾隨,你無邊智慧型

超載樂隊,《看海》

在這裡,幾乎所有人的真正創造和自我彰顯是從反抗那個不可說的神學大他者開始的。

在偉大的歷史轉折與光榮革命之後,對鐵人體系及其擴散的批判已成為學界共識,這個過程我不想詳談,它最後形成了諸如「實踐派」、「實踐人道主義」、「實踐唯物主義」等在當時有啟發意義的論說,但這些東西往往只是對西方馬克思主義者五六十年代就早已闡釋的東西進行一些簡單移植。這樣的移植是「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啟蒙之似乎就要取代革命之和民族之,在捲入現代世界體系並藉此一發不可收拾地大搞「洋躍進」之時,我們的ideology也退回到「半邊緣」的狀態。

以譯代研、以他人的名義言說是一點兒也不可恥的,這能使囧於下海[1]的哲學工作者們在學術規訓場上拿到帽子、在市場上拿到裡子。

而要想克服這種「依附」狀態,其中一種方法似乎就是與「他人」站在共同的地基之上。創新的前提在於「接點」,不能自說自話,要能與「他人」對話。在學院的馬克思主義者眼中,首要的就是要解構被注入了的對馬克思理解的現成在手性,要「回到馬克思」,在這個基礎上才好拿出自己的東西與「他人」有所對話、爭論、批判,而非「坦誠地相互交換意見」。

對張一兵來說,「回到馬克思」運動的進一步下沉是不被允許的[2],哲學教授所能做的僅僅是把人們熟悉的東西陌生化,要讓人明白馬克思主義其實是沒那麼簡單的,以此來對馬克思主義保持驚奇。所以他討厭朗西埃的「無知的教師」,而偏愛海德格爾的「神秘本有之思」。

題主所說的這些概念屬於張一兵還未真正「現身」的所謂「構境論」的一部分,他最早試探性地發表在《回到列寧》一書中引起了不小的爭議[3],為了澄清他的這種「後文字學」與「主觀唯心主義」的界限,他必須說明自己的哲學創造是建立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礎之上的,所以他後來發表了《勞動塑形、關係構式、生產創序與結構築模——關於構境理論與歷史唯物主義的一種邏輯承襲》[4]一文,可以看到對歷史唯物主義的重新闡釋是從四個新奇概念開始的。

這四個概念「勞動塑形」(formating)、「關係構式」(configurating)、「生產創序」/構序(ordering)、「結構築模」(modeling)以動名詞的形式對應原來的勞動、生產關係、生產力、生產方式概念,他試圖以此來打破鐵人體系對歷史唯物主義的僵化實體性理解,讓概念動起來。在這些生活層級之上才是他所謂最高點的思想構境(situating)。

其實題主已經注意到,這些概念裡最重要的其實是這個「構」字,一方面這是20世紀中葉以後科學話語在人文中的泛化,如構式挪用於建築學的「空間句法」理論,築模挪用於科學哲學家皮克林的《實踐的衝撞》,創序/構序則是對負熵的哲學重述;另一方面這是海德格爾之後哲學家們對石化的存在者重新活化為存在的迫切需要,而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其實也正是在實踐、歷史的維度上消解僵死的形上學的。這些功能性的能動建構概念似乎能完成這個任務。

具體來說,塑形是這四個概念裡唯一能在馬克思那裡找到的東西,他在《1857——2023年經濟學手稿》裡寫道

「勞動是活的、塑造形象的火;是物的易逝性, 物的暫時性,這種易逝性和暫時性表現為這些物通過活的時間而被賦予形式」。[5]

勞動並不創造物質自身,卻為自在的物質賦予了一定的社會歷史形式。而正是這種一定的社會歷史形式而非物質自身對人來說才是有用的。而且勞動不僅塑造物質,還塑造人自己。

剩下的構式、創序/構序[6]、築模都是把概念活化的一種嘗試,在構境論真正拿出來之前,都不好對其妄下判斷。[7]

p.s 把構境論縮小在文字學裡只是張一兵當下的一種策略。

這裡再對題主說提的三個概念簡單複述一下,不做評價。

張一兵認為這是指人與物、人與人主體際的客觀關係系列及其重構(再生產)。他在物質生產過程中表現為勞動協作關係以及生產結果的客觀關係系列,傳統的生產關係往往只代表人在生產中的地位以及人們之間的相互關係。

「生產創序」是對「勞動塑形」和「關係構式」現實運作的物質生產過程所作的功能化歷史抽象,這種生產創序是社會保持自己社會存在的能力,即防止熵增的負熵。他所依據的主要是《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的「這種共同活動方式就是生產力」。在哲學領域,創序偷偷修改為構序,他在《回到福柯》中大量使用構序概念,但福柯那裡更多的是一種微觀權力運作形式。

目前僅僅顯身於文字解讀或「後文字學」,與後現代思潮相似,他不承認文字可以得到無限逼近地「還原」,而僅僅只有在一定歷史條件下情境突現的「生產」創造。但這種思想構境論必須以歷史唯物主義或「歷史構境論」為基礎。

真田幸村被稱為日本第一兵,這裡的兵的意思指的是士兵還是名將?

藥不死的老鼠 是兵器,島津忠恆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在大阪冬夏兩陣發揮出色的真田家的二公子信繁比做日本第一銳利且殺氣騰騰的兵器,形容信繁最後的突擊就像十文字槍刺向敵人一樣鋒利有力 猜的 表達了對幸村表現的高度讚揚和結局的惋惜之情,側面表達了對不戰而逃十幾公里的德川旗本的不齒 重點 這詞要是想成士兵...

不破俊輔的《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有購買的價值嗎?和平山優的《真田三代》相比如何?

沒看過不破俊輔的 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 並不好評價。但看過一些平山優的作品,只能說他在很多基礎的歷史事件上經常犯下錯誤,比如十五年前寫的 戦史 川中島 戦 平山優犯下了很多的錯誤。平山優 戦史 川中島 戦 一書的 武田 北條同盟軍的關東奪回作戰 這一章節,說武田信玄在永祿四年十一月開展西上野侵攻,降伏...

如何理解張懸《島嶼雲煙》的歌詞?

Oyster1979 原文 https www.作者DMK04,摘自 張懸 2014無歌單 台中惠蓀堂 Black Star 啊我不是很同意另外乙個回答 雲煙已過島嶼依舊 我覺得不應該是意在美好,更多的應該是想要表達經過了重重雲煙,最初堅守的東西還在這裡。 董鵬 雲煙已過 島嶼依舊 這是整首歌詞中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