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陳壽說諸葛亮的「嚴刑」?

時間 2021-05-30 12:20:39

1樓:精忠入關宋公明

季漢的刑罰比兩國為輕無疑。可參看秦濤《漢末三國名法之治考論》,鄭磊《三國時期孫吳法律體系研究》,《中國族刑制度初探_劉宇鵬》。名法之治有一節專門講季漢刑罰是否嚴酷,足解題主之惑,其他兩本可看可不不看。

此外,我認為魏吳兩國在歷史上記載的「屠」事件應為執行漢律族刑的後果,即二國進行屠城大多以執行族刑的名義。即二國以漢律名義給陶謙,黃祖定罪,其後以合法名義屠城,構成了濫殺。建國後司馬懿屠襄平亦非其本人的殘忍成性,實則曹魏濫殺早有成例。

而季漢只是名義上保留族刑,實際執行僅有魏延例,故沒有濫用族刑的土壤,無屠城事件。季漢滅後,龐會亦參照曹操屠徐故事給關羽族人立罪,並行私刑夷三族。

2樓:粵蠻寧泊

首先要判別的事,蜀漢的法--即「蜀科」,是峻法嗎?

可惜的是,關於蜀科的內容,幾乎沒有留傳下來...我們只能按一些比較接近的年代的史料去推敲。漢代的律法制度是「律、令、科、比」,那麼「蜀科」應當就是原來「律令」的補充及解釋。

按目前所知,「律」就是律法的根本原則,值《二年律》(西漢)的發現,我們對漢代的法律思想有了乙個比較清晰的了解。

「令」即是在不變動律本身而作的一些補充法令,是留存最多的漢代法律內容。這本來屬皇帝的權力,即「天子詔所增損,不在律上者為令」。在三國時代,那些「某某令曰」亦屬這種形式的法令,有若干的臨時性或區域性性。

所以有些「令」的後面會註明某些人或某些情況下「不用此令」。「科」是專門條例。「比」就是案例比對。

這是目前對漢法的基本認識框架。

回到「蜀科」上面,要如何判斷它是否「峻法」呢?試看僅有的幾個例子:

第乙個是何祗例:

初仕郡,後為督軍從事。時諸葛亮用法峻密,陰聞祗遊戲放縱,不勤所職,嘗奄往錄獄。眾人咸為祗懼。

按所知,這個「督軍從事」應當是益州府內負責軍隊獄政的職務,所以何祗遊戲放縱自然逃不過「二十杖親覽」的諸葛亮的法眼,這基本可證「蜀法密」,這是由於執行的人(即諸葛亮)的親力親為。那麼「峻」呢?

按《二年律具律》:

鞫獄故縱、不直、及診、報、闢故弗窮審者,死罪,斬左趾為城旦,它各以其罪論之(略)

劾人不審,為失;其輕罪也而故以重罪劾之,為不直。

可見,治獄有失會被重罪,還要按罪論處。自文帝廢除肉刑,代之以笞刑。但受刑者多有經不起笞刑而死的例子。那麼眾人為何祗懼,自是情理之中。

治獄是國家大政,縱是漢初,失職己是重罪;在蜀漢既被稱之為「峻」,或許處罰還會有所加重。

在何祗例,無法確定《蜀科》是否較「峻」,但諸史皆雲,那麼《蜀科》在治獄失職上,當比漢律為嚴。

第二個是常播例:

縣長廣都朱遊,建興十五年中被上官誣劾以逋沒官谷,當論重罪。播詣獄訟爭,身受數千杖,肌膚刻爛,毒痛慘至,更歷三獄,幽閉二年有餘。

先看朱遊的逋沒官谷之罪。

按《二年律盜律》:盜贓直過六百六十錢,黥為城旦舂

兩相比較,可見「逋沒官谷」這個罪名,因為糧食是重要戰略物資而被大幅提高。朱遊的罪名與許迪相類,而常播是朱遊案的證人(或被疑為同謀),結果是「身受數千杖,肌膚刻爛,毒痛慘至,更歷三獄,幽閉二年有餘」,相較之下,孫吳不許審訊機關對許迪用「五毒」刑,而常播卻是「肌膚刻爛,毒痛慘至」,從文字上看,蜀刑在執行上似比吳刑為峻。

從上面兩個比較基層的案例,若略可見「蜀刑」應當較之漢代的法律原則及同時代的孫吳,刑罰確是比較嚴厲。

另外一點,就是「嚴刑峻法」這個觀點,在東漢末到三國時期,其實並不必然是壞事。

在東漢,不少政論作品都提出了重視「刑罰」或相類的觀點,在王符的《潛夫論》有專篇「述赦」;荀悅《申鑑》時事篇,在二十乙個要點內,就有四項與刑罰有關,分別為「五曰生刑而死者,但加肉刑」,「六曰德刑並用」「七曰避仇有科」「十七曰禁數赦令」;徐幹《中論》亦有「賞罰」專篇;崔寔《政論》有「今既不能純法八世,故宜參以霸政,則宜重賞深罰以御之,明著法術以檢之」之語;仲長統《昌言》亦有復肉刑之議。凡此種種,可見漢末之世,社會輿論是有種崇尚嚴刑峻法的傾向。

說了那麼多,只不過就是想說明一點,刑罰的標準是否定得嚴苛,跟它的執行上是否能夠達至最大限度的「公平」,並不是天秤上的兩個法碼,不存在此高彼低的關係。

純以法律標準而言,或許蜀漢是三國中最嚴的也說不一定,但就由於諸葛的「事必躬親」而達至了最大限度的公平。也因此,諸葛治蜀,向來被「推崇」的是「嚴峻」但「民無怨」,後一點才是所有事情的重點。

為什麼陳壽說諸葛亮 應變將略,非其所長 ?

陳聖 這只代表陳壽個人看法,說到底,陳壽算什麼啊,一介書生,戰場都沒見過。很多人就把這句奉為圭臬,實在可笑。論軍事素養,陳壽不僅不如失了街亭的馬謖,連趙括都比不上,也配給武侯蓋棺定論? 中肯中肯。正兵就是常規做法,奇兵是非常規做法。正兵要求進退有據,降低風險。奇兵要求獲利巨大,不惜同樣大的風險。韓信...

諸葛恪為什麼輸給諸葛亮

三大名著教汝做人 用方北辰教授的話說,細節決定成敗。諸葛亮謙虛 跟演義裡動輒口出狂言的形象不同 謹慎 諸葛恪自大,粗疏。這位琅琊諸葛家的長子長孫,諸葛亮的肥胖大侄子,生就的聰明過人,又有捷才,自幼便蒙受大皇帝的寵愛,是元太子的摯友,三國的抖機靈狂人,大皇帝的託孤重臣,諸葛瑾一族滅門的禍根。綜上,他真...

諸葛亮為什麼隱居?

覓星辰 首先,書中諸葛亮對自己有如是描述 自比於管仲樂毅 管仲樂毅何許人也?乙個是齊國的丞相,強齊圖霸,九合諸侯 乙個是燕國的上將軍,一舉拿下齊國七十二城。兩人是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 軍事家。諸葛亮自比於此二人就足以說明,諸葛亮有一顆匡扶社稷 大展巨集圖的心,而並非本意便是歸隱之人,不然他完全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