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死亡率這麼高, 為何士兵會向前衝?

時間 2021-05-30 02:58:23

1樓:無上

後梁太祖朱溫的跋隊斬了解一下,主將陣亡全隊陪葬,哦對了,還要刺面,要是逃跑被抓回來了還是乙個死,綜上,很多時候不是不想,而是不能,都是爹生娘養的,誰會真的不怕死

2樓:蒼天饒過我的少女

以前看古裝劇打仗笑那些喊打喊殺的士兵傻,好好在家耕田或者打仗時裝死不好嗎?為什麼給他人做嫁衣還存在剝奪生命的巨大風險。

現在我終於知道了,生活就是戰場,我就是士兵,回去耕田已無田可耕,戰場裝死必死無疑,只有自己大聲喊叫給自己壯膽,渺茫的期望著給將軍打勝仗,賞我加官進爵,過上安穩的日子。

為著遙不可及的大餅,身後是沒有退路的懸崖,我也只能提著大刀衝進硝煙瀰漫的鬥獸場。

我們並沒有什麼不同。

圖攝於下班回家路上

3樓:王劍

其實很多事,不要按現代人的想法去想,設身處地地去想,仔細聆聽歷史的聲音,你就更容易得到答案。我們生活在乙個偉大的時代、乙個幸福的時代,乙個作為平常人可以生活得很不錯的時代,雖然有很多人身在福中不知福。

其實古代也有一些不錯的光景,那些時間的士兵其實也不會打仗,真正的那些我們神之嚮往的叱詫風雲的年代都是不折不扣的亂世。仔細去讀讀那些歷史,那是觸目驚心。我們來看看一些例子:

《秦朝統一六國時的血腥屠城總人口竟損失三分之二》

《東漢末年三國戰亂究竟死了多少人?--文史--人民網》

《安史之亂的死亡人數_煮酒論史_天涯論壇_天涯社群》

蒙金戰爭:金朝全軍覆沒,平民死傷慘重,蒙古官方記錄1800萬金國百姓死亡,《吉尼斯紀錄》記載金國百姓死亡數目達3000-3500萬。(補充一下,多數是漢人)

身處亂世,作為百姓,不打仗就能有幸福生活了?沒有。而且中國古代基本上三種兵制輪流:

募兵制、世兵制、徵兵制。軍閥們對士兵的家庭也很照顧,同時也有綁架作用。有很多情況下,作為士兵,你向前最多自己死,向後可能全家死(被自己人殺死或者被敵人屠城),靜下心下想像一下那個時代吧,想像你在這樣時代的軍隊裡面還有沒有後退的選擇。

4樓:歸去鳳池誇

題主可以去玩一下全面戰爭,然後你會發現打仗時從來不會出現一對人作戰直到所有人死亡的情況,絕大多數都是死亡1/5-1/4就亮白旗一哄而散了,真實歷史應該有很大差別,但遊戲設定還是相對客觀的

5樓:

第一古代戰損一成不潰敗的就算正規軍了,然後潰敗時被銜尾追殺才是死亡的大頭。

於是打贏了9成的人活下來,打輸了死一半。

三萬對三萬勝利方還兩萬五千,失敗者剩下萬八千人還被俘虜。

第二,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廟

你跑了你家裡人倒大霉了,看看李陵。

6樓:楊瑞強

鳴金收兵,在戰爭現代化之前,兩軍交戰基本是雙方各列戰陣交戰,士兵以戰旗軍鼓為令,大部分情況下那種死戰磕到底的情況基本是大決戰了。(這也是為什麼古代那些萬軍叢中,一騎絕塵,砍軍旗殺敵將的人受人追捧了)

列陣對砍太傻?請參考歐洲近代史步兵站樁對射。

7樓:位卑

贊同白不多的答案冷兵器時代戰爭死亡率遠沒有現在高,大的死亡率往往發生在屠城和殺降。

至於為什麼士兵往上衝,可能有很多原因:

軍功:如秦軍,個人公升遷、進爵、奴隸脫藉、罪犯免罪、甚至家人免除賦稅、勞役都可以通過敵軍人頭換算,秦朝法律又嚴苛,很多平民因罪充軍,因此秦軍作戰異常勇敢(史書多有記述,不舉例了)。

財物:很多游牧民族把打仗當成發財的機會,因此每到打仗,男女老幼毫無悲戚感(應該是搶別人時的表現吧,被人家殺進家裡估計不是這個表現)。

生存:游牧民族如果遇到天災,整個部族都會面臨生存問題,為了活命,還有什麼豁不出去的。漢族人也一樣,如果撐破了要被屠城還有什麼可顧忌的。

尚武的習俗:整個社會對軍人、尚武的認同會從小薰陶軍人的氣質,那個著名的斯巴達母親的故事很能說明問題。

軍紀:如果逃跑要被砍頭,那還不如衝上去拼一把,中外都有這樣的軍紀。

士氣:對於一直長勝部隊來說,強橫的氣勢會使人不顧性命。

信仰:這個不多說了,狂熱起來什麼都不吝了。

環境:不知你有沒有時候腦子一熱不管不顧的經驗?記得有不少參加過戰爭的老兵都提到過,戰場上有時候看見戰友犧牲或是幾碗壯行酒下肚,眼就紅了,什麼都不在話下了。

榮譽和責任:軍人有軍人的榮譽和責任,有時候生命並不是最重要的,所以很多時候可以不死的場合也會有人慷慨赴死,比如艦長與戰艦共沉,中外都有。有些退卻的的軍人受不了指責或是自責而自殺,或者在下次戰鬥中更瘋狂地往前衝。

據說溫泉關倖存下來的兩個人的遭遇也說明了這個問題。

8樓:吉利吉利

很多時候,是用鐵鍊子鎖著步兵,由騎兵押著往前走的。比如波斯軍隊在卡笛西亞戰役中是這麼幹的。

還要搭配督戰隊,打贏了有可能活,轉身跑確切無疑是個死扣押全家老小做人質,逃跑了統統處死,這是曹操軍隊幹的事。

最後就是,博命成功好處很大。打下座城市,分套房子和女人是可以的。

9樓:Yolanda Hou

其實古代受限於指揮效率和訓練水平,古代戰爭一般是擊潰戰而非殲滅戰。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中的描寫我覺得還是貼近史實的。

10樓:陳志剛

1、人是有僥倖心理的,入伍前不會想到自己會死,還夢想有天能當大將呢。上了賊船就不同了,到打仗的時候就不由得你臨時想走人了,臨陣逃脫或戰場上退縮都是軍法處置,只好衝了。

2、給他們講故事效果也不錯,講史泰龍孤身闖敵陣的故事啊,趙子龍一馬當先砍敵人的故事啊。然後給他們傳達「敵人行軍多日已孱弱疲憊」等誤導性資訊,鼓勵他們快去搶人頭回來公升官發財。人也有從眾心理,戰友們都衝在前頭爭著發財呢,也會越打越勇。

3、也不是全都願意衝的,明朝土木堡之戰,王振帶五十萬人出征打外國佬,但士兵們都不服這個太監的指揮,不戰自潰,輸在人家幾萬人的手裡了。我覺得如果當時大家都肯衝,真不會輸,就是大家都無心戰鬥了,看有人逃就大家都顧著逃命了,就輸了;這也是從眾心理。所以將領能否服眾,很重要啊。

11樓:

別人答案裡面也說了,不一定是死了,大部分會逃散,或者被自己人踩死,也可能被督戰隊宰掉,還有就是受傷但是沒有雲南白藥。

真正被對方當場殺掉的,並不是很多,就連白起,也只不過是圍了很長時間,然後等趙軍沒有糧草,然後俘虜了40萬。

古代的軍人可沒有太強的意志力,也沒有太強的紀律性,稍微有點意志力和紀律性,身邊人到都倒下,而自己還能夠堅持戰鬥,那幾乎就可以橫著走了。

比較典型的可以從三國時候的一些軍隊說起。

趙雲參加的白馬義從、麴義的先登死士、呂布的幷州軍、董卓的西涼軍、高順的陷陣營、曹操的虎豹騎、劉備的白耳精兵、豬哥亮無當飛軍,這些都是精兵,對主將或者主公有忠心,受到重視,紀律性也強,狹路相逢勇者勝,古代就是這麼做的,能比對手多堅持一會,他們崩潰,那己方就勝利了。

12樓:

樓主說的情況肯定存在,但是注意以下幾點:

1、古代生存環境惡劣,死亡是常見的事,所以人沒今天怕死。

2、越是勇敢的部隊,最後存活的可能性越大。 所向披靡這詞也不是白來的。

3、戰爭中最後的勝利者,既勇敢又滑頭

13樓:白晨溪

第一,古代打仗死亡率並不高,一般都是陣型一亂,士氣一丟,大家都爭相逃命了。

第二,現代戰爭死亡率才是高的嚇人,一戰的凡爾登,索姆河等,一仗下來就死幾十萬人。

第三,集團衝鋒,如果你一起衝,死亡率反而會降低,如果你孤零零落在後面,就等著被集火吧。

第四,古代有聞鼓不進斬,還有督戰隊這種東西。

14樓:周子翼

古代將領最大的能耐也是入門的必學課,就是籠絡人心。你會發現一般得人心的將領或者統治者勝率要遠高於那些對自己下屬如同奴隸的人。

食道癌死亡率也這麼高呢?

腫瘤與健康 食道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在全球資料的統計中得出 中國是食道癌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國家,據中國29個省 市 自治區8億5千多萬人口的調查,在1974 1978年間,約有70萬人死於惡性腫瘤,其中死於食道癌者15.7萬 佔22.4 僅次於胃癌 佔22.8 在各種惡性腫瘤的死亡率中,以食道癌居...

經濟繁榮真的會導致死亡率上公升嗎?死亡率為什麼會在經濟衰退時下降?

文章沒仔細看,因為死亡率與經濟週期之間的關聯,影響因素太多,很難說明是經濟繁榮導致哪個因素,進而影響了死亡率 另外,依據個人經驗,經濟週期對死亡率的影響可能有時滯,當期的經濟情況可能會影響後若干期的死亡率,當然,這僅僅是推斷,如果我做這個問題的研究,可能會從這個角度來考慮問題。 ZhaoHY 好神奇...

古代戰爭死亡率那麼高,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去當兵?將軍又是如何做到把士兵的命不當命的?

水岸 去了解下兵役制度吧。即使在現代,義務兵制度也是世界上的主流。嚴格來說,在中國及多數義務兵制國家,每個符合標準的成年人都有義務從軍。只不過國家不需要那麼多人而已。古代的話,當兵是你必須繳納的賦稅之一,逃避?被抓到就是個死。 路漫漫 1.除了慫朝,大部分朝代強盛期都是摁著周邊打,吊打局死亡率能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