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軍可以在正德年間取得應州大捷,而在嘉靖時期就發生了庚戌之變的奇恥大辱

時間 2021-05-05 23:27:09

1樓:天 狗

某種意義上說,明武宗才是明朝歷史的分水嶺,明武宗之後的明朝更像挫宋版本的中原王朝式的王朝,而明武宗之前倒更像個「蒙古王朝」。

明武宗可能是明朝最後乙個「蒙古化」的明朝帝王。

明武宗之後,明朝皇帝的尚武色彩徹底結束,開始了真正的漢人王朝的時代。

這也是為什麼,嘉靖朝出現不承認元朝正統性等事情。

實際上,無數明粉所喜歡的那個漢人王朝版本的明朝是嘉靖朝以後所主導的印象。

2樓:「已登出」

雖然說正德年間的明軍素質確實高於嘉靖年間,但好的極其有限,朱厚照這個所謂的「應州大捷」吧,看看就得了。清修明史還給這貨留了點兒面子,要是按照明實錄那麼寫,某些人所謂的「能征善戰,銳意改革的馬上皇帝」的狐狸尾巴就要暴露無遺了。

至於嘉靖多半也是說順嘴了。就像你班主任動不動就告訴你「你們是我教過最差的一屆」或者告訴你媽「這孩子其實挺聰明的,就是...」。這種話能信嗎?誰信誰傻。

3樓:賀六渾

軍隊的戰鬥力高低不僅僅是關乎士卒本身,更與經濟、民生、內政、自然條件等方面息息相關

換言之就是綜合國力決定軍隊戰鬥力

所以嘉靖的庚戌之變是在幾十年內邊事荒頹+俺達崛起的內外兩重條件導致的最終結果

你要是把俺達扔洪武朝,王保保的「奇男子」名號可能就要易主了

(王保保:為什麼,明明是我先來的....)

這也是為什麼庚戌之後嘉靖嚇得殺了貶了一堆人,後又在京畿新設了一堆軍鎮

明代的武備力量是承波浪形的,其公升降曲線大致上和明朝的外敵的國力公升降曲線平行

所以隆慶和議不是說誰大發慈悲,是因為庚戌之變後九邊的明軍越打越強了,入寇也是要講成本的啊

下面是好友扒拉實錄和縣志找到的嘉靖時九邊軍隊表現,反正我覺得都挺猛的.....

繆策,慶陽衛指揮使,嘉靖二十五年六月,充遊兵千總。領兵入衛,至宣府地名曬屍場,遇虜數萬騎。官軍被圍,奮戰至晡時,殺傷大當,援兵不至,乃與親信者二十人奮力大戰,矢盡弓折,仍免甲胃用短兵,擊殺數賊而死。

其同事有指揮使張羽者。方虜圍急,主將謀欲遁,羽曰:「朝廷所以養我輩者。

正以禦侮捍患也。今大虜密邇京師,若人自為計,豈朝廷養士意哉?願竭力共戰,毋貽近地憂。

」主將語塞,軍士皆效死,無不一當十。羽鏖戰尤力,被害,一軍覆滅。

嘉靖四十三年於高廟兒,都指揮使魏信,朱鼎,指揮使陳忠,李恭,曹宗尭。千戶沈杰,李賢,徐繼,劉鎮,王清,徐相,邵真,張垣,鄭國,楊臣。百戶周臣,史書,王邦,魏昂,湯雲,楊舉,王通,劉樞,朱賢,白清,秦仲賢具陣亡。

李時,嘉靖三十二年領兵入衛,至浮圖峪遇虜血戰一日,手殺強虜頭頗多,被虜碎屍,隨後退去

靈州衛指揮使,嘉靖三十三年虜入寇,領兵堵截,奮勇力戰自卯至酉,力戰而亡,虜碎其屍,不得下靈

4樓:玩味

正德十二年應州大捷

嘉靖二十九年庚戌之變

中間足足間隔了至少30多年。

而宣德年間的主動攻打蒙古:

(宣德三年)八月辛卯,罷北京行部及行后軍都督府。丁未,帝自將巡邊。九月辛亥,次右門驛。

兀良哈寇會州,帝帥精卒三千人往擊之。己卯,出喜峰口,擊寇於寬河。帝親射其前鋒,殪三人,兩翼軍併發,大破之。

寇望見黃龍旗,下馬羅拜請降,皆生縛之,斬渠酋。甲子,班師。

正統十四年就土木之變。

正統十四年距離宣德三年也就20年左右。

這麼對比,我覺得嘉靖年間的情況簡直就是正常操作。換了明英宗在嘉靖年間,那怕不是嘉靖十年就奇恥大辱。

5樓:王優秀

應州真的是大捷嗎?

未必吧,當年明月書中說了,大捷只是一種可能性。如果說《明史》是清朝編的有抹黑嫌疑,那《明實錄》呢?《武宗實錄》明明白白的記載了斬首韃靼十六人,明軍陣亡五十二。難道自己黑自己?

是,我知道有人會說以楊廷和為首的文官和皇帝不對付,嘉靖也不喜歡他,所以要故意抹黑他。有這個可能,但是在沒有一條史料記載或者指向的情況下,憑自己YY,也是不可取的吧。

從明朝官方的記載來看,這一仗根本沒打起來,只能算是一次邊境摩擦,屬於雷聲大雨點小,但確實是小王子先慫,這場戰役只能算兩邊勉強打了個平手。

6樓:貫中久

因為正德長期被文官階層抹黑,扒各種私生活糜爛。但其實他軍事上還行,正德朝還在屯門硬鋼過葡萄牙人。網文吹爆的佛郎機也是他在位的時候才決定仿製的。

總之正德要活得長點估計也得被明粉捧成東方古斯塔夫,彼得大帝。

7樓:戟破雪饕明

因為在馬可迅機槍和無線有線通訊出來之前打仗翻車是日常(比如強如拿皇也發布一堆漿糊命令使得部隊陣形亂了),而近代殖民者全世界翻車次數多了去,實力差距比明蒙戰力之間差距還大得多,劫掠戰這種類似有後方的越南軍加游擊隊更難對付。游擊戰和正規戰能力都有。現代戰爭遇到這種情況也是頭疼無比,看看以色列在黎巴嫩,美軍在越南(你要信黴菌自己吹贏了所有戰鬥當我沒說)

so我覺得你們是不是明吹,想吹爆大萌。。

8樓:雲龍且

應州之戰。

先貼史料,明實錄。

是役也,斬虜首十六級,而我軍死者五十二人,重傷者五百六十三人,乘輿幾陷。(武宗實錄卷一百五十四)

兵科都給事中汪玄錫等言,前日應州之役,殺擄人民難以計數,六軍之眾折損亦多,得失相較實為懸絕。君臣動色相賀,不知醜類退還部落之時亦有大賚如我中囯之為乎。吾民之拘繫於虜廷,南向而哭者亦望君臣有以救之乎。

由此言之,則前項賜物非惟臣等不敢受而亦非所忍受矣。又貴州道御史李閏等共疏辭免。皆不報(武宗實錄卷一百五十八)

錄應州御虜功,公升賞太監總兵副參侍郎都御史御史郎中主事及官旗軍舍九千五百五十五人有差。先是,應州之戰廵撫都御史胡瓚希旨奏捷,廵按御史賈啟以紀功冊上冒濫者凡五萬六千四百四十九人,下兵部議擬公升賞,尚書王瓊援御虜舊格議當公升賞者九千五百五十五人。得旨,朕統六師親臨戰陣率少擊多,解應州敵大展雄威振楊士氣全捷而歸,比於分命差委者不同爾。

兵部擬奏失體其仍依原冊別擬毋緩,六科十三道因言應州之役所獲不償所失,且其間未出國門而冐名者不可勝數,豈可專以紀功者之言為是。而眾論為非乎乞賜宸斷處以至公。俱不報(武宗實錄卷一百六十四)

正德丁丑大同應州之役,止生擒虜一,斬首十有五(世宗實錄卷二)

武宗說「朕在榆河親斬虜首一級」,有些文字說武宗如何衝鋒陷陣在戰場上擊殺一人,然而明蒙在榆河並沒有交戰,且榆河在順天近郊……結合世宗實錄記載「止生擒虜一,斬首十有五」,他斬殺的很可能是那個「擒虜一」。

大捷不大捷就不說了,這一仗之後首功朱壽同志被封為公爵,要是功勞再大一些,公爵朱壽功高震主,早晚得把皇帝朱壽給篡了。

9樓:奧特蘭託公爵

自弘治中後期開始,北部邊防就已經是一團糟,正德年間局勢急劇惡化,論下降的勢頭恐怕比嘉靖年間還要重一些。

至於應州之戰。。。。

正德二年四月戊寅,大同總兵官都督同知吳江御虜於會寧,斬首十有六級,獲馬六百八十匹,以捷聞。而所亡軍亦十有九人,被傷者百二十七人,所失馬百九十匹。上命兵部議處。

應州之戰:斬虜首十六級,而我軍死者五十二人,重傷者五百六十三人。

應州要是大捷的話,朱厚照自己認不認?

別裝看不懂啊。正德二年吳江死傷一百多斬首十六級,朱厚照要命兵部議處;現在落到應州之戰上,同樣斬首十六級結果死傷六百多,怎麼就不「命兵部議處」呢?合著同樣的斬首,死傷越多的越是大捷?

明英宗可以率領50萬大軍攻打蒙古,為什麼萬曆皇帝不能也帶50萬大軍親征努爾哈赤?

TTAP 萬曆這麼個人,第一是年紀大了。但就算是青壯年,戰略戰術懂多少,他自己難道沒有逼數?某土木堡逗逼沒有 建州女真躲在白山黑水裡,地形複雜,走錯一步就有可能陷於孤立無援的狀態。最高領導人親征打贏固然功成名就,權威上公升。甚至萬曆親征即使打平,打個慘勝都是不世之功。但假如輸了呢,好一點是溜回關內,...

清軍的軍事制度相比明軍有哪些優勢?為什麼身處環境惡劣的關外的清軍戰鬥力那麼強?

芒果仙人 清軍不強,只是因為明軍後期作戰失誤和內部不和 明軍的火器讓滿族人痛苦了不知道多久,不要忘了紅衣大炮讓努爾哈赤喪命 皇太極一炮炸開松錦城的城門 菜頭會飛 王公大臣,身先士卒。沒了。辛酉政變時,唯一安然無恙的咸豐帝顧命八大臣額駙景壽,他的祖父和爺爺都是戰死疆場的。他祖父戰死於清緬戰爭,他的爺爺...

為什麼薩爾滸之戰,明軍銀餉緊張,必須速戰速決。而一年之後,明光宗即位立即向遼東撥出了100多萬兩銀子

懷劍聽雨 遼餉原本是300萬兩,當兵的訓練乙個月1兩銀子,打仗行軍乙個月2兩。明軍戰兵加北韓只有七萬多其中有甲的是2萬其中騎兵1萬,剩下的是後勤人員到十一萬,滿洲加蒙古吉林六萬戰兵其中有甲的是1萬多其中騎兵1萬,加後勤十萬。 落葉是疲倦的蝴蝶 打個比方,你只是病了,去醫院看病,醫生說有一種治法要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