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三分策略是不是注定不成功的?為什麼?

時間 2021-05-14 13:54:05

1樓:黃金雞

隆中對最大的漏洞就是全程把東吳當空氣人。「跨據荊益」跟「東和孫權」自相矛盾,東吳上下想荊州想瘋了,蜀國扣著荊州,怎麼可能和得起來?

2樓:

想像一下dota 40分鐘後近衛唯一後期神裝猴子打roshan被抓後,直接退了…

原計畫猴子一人帶下路,其他人推中路的計畫破滅…

3樓:

是的。1、這個規劃本身就存在根本的矛盾性!跨有荊、益外結好孫權,這兩個統一的必要條件是不可能同時實現的,因為荊州對於蜀吳兩國都是必爭置地,這是根本利益的衝突,是不可調和的矛盾。

2、只看到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卻沒有分析蜀地對於爭霸天下的極大的侷限性(在那麼多建立於四川的政權中,沒有乙個政權完成過統一天下的大業,根本原因就在於蜀地的地形限制。參見[http://bbs.

cqzg.cn/thread-433082-3-1.html 試析建立於四川的政權從未統一過天下的原因)。

話說當年的劉邦爭霸天下,真正倚恃的也不是益州,而是關中吧。

3、待天下有變,這本身就是個不確定因素,所以有盡人事聽天命的意思,這樣的規劃本身就沒有可靠性嘛。結果天下沒變,自己先變了(六伐失利、將才缺失、國力漸衰……)。so~~

4樓:

過於理想化。從孫權的角度來講,劉備占有荊州就可以順長江之下,攻打孫權,所以孫權肯定不會讓這種情況長期存在。當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的時候,孫權必然會動手,消滅這個比曹魏更大的威脅。

5樓:lagrelax

也不能說隆中對三分天下就完美無缺了

「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隆中對裡對關鍵的兩點是跨有荊益與聯吳抗曹,後面的戰略設想正是基於這樣乙個基礎上才能實現的。但這忽視了孫吳作為乙個長江下游割據政權對上游荊益二州的天然渴望。從魯肅的榻上對到周瑜後來的設想無不說明孫吳並不想與人共長江之險。

但雖然有這樣的不足,這仍然是劉備集團最合理的戰略規劃:以益州為根本,以荊州,漢中為跳板,聯合孫權,並力北伐,首先一起削弱最強大的曹操。只可惜一是二爺太能打,本為呼應漢中方面的牽制性作戰被他小舉大克,威震華夏,打成了戰略決戰,蜀中方面完全沒有做好準備。

二是孫權太短視,老三跟老大腦仁子都打出來了,不去一起揍老大,反而幫老大抄了老三的後路,真是萬年老二的命。

6樓:余天公升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一旦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加粗的是關鍵因素。諸葛亮規劃的成功,是坐擁荊州(大部)和益州,然後等待時機。荊州沒了,時機也沒出現,到後期連上將都沒了,就算怪諸葛亮也不能怪當初規劃得不好。

諸葛亮幫曹操5年取天下 幫劉備只能三分天下 為什麼呢?

諸將死戰非我之功 荀彧當時對漢獻帝都說天下難定。你居然告訴我有諸葛亮五年就能安定了。厲害了,如果諸葛亮真有這種能力,我們還爭什麼。宇宙第一謀是諸葛亮啊。諸葛亮打的仗我還真就看不出來他是在打仗,這明顯只是擾邊啊。動用二十萬人就為了擾個邊,我還真不敢相信他能幫曹操安定天下。光有內政沒有外武就能安定天下的...

明明知道天下三分諸葛亮為什麼不早點出來幫助劉備?

豐臣本喵的野望 劉備這人成天沒個準地兒。當年掌握徐州,諸葛還小。後來徐州丟了,今年投奔曹操,明年投奔袁紹,好容易來到荊州,劉表又不能完全讓劉備施展才能。英雄等時機啊。 西明 你的問題提錯了,你說早點,早點群雄割據,誰知道最後慢慢會三分?花落誰家誰知道?官渡之戰本來就是運氣什麼的,你看當時曹袁態勢,袁...

空城計到底是不是諸葛亮的?

哲逸 不是,其原形是郭衝的 條亮五事 裴松之在注三國志時全部引用,並一一加以反駁。其實其他人也用過類似的計謀,如趙雲的漢水空營計,文聘的空城退孫權等。 非衣二公子 是不是亮叔的別人已經說過了,我想說說另一回事 原著 三國演義 裡空城計之後諸葛亮說司馬懿知道我生平謹慎,懼有伏兵。我看到這後面的就不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