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為什麼諸侯軍隊能隨意穿越別國境內?

時間 2021-05-14 08:15:51

1樓:

實際上並不可以,應當需要提前向該國說明報告,故而春秋年代的外交活動非常頻繁。一般的子男小國或者畿內伯國可能沒有反抗的餘地,但對於中等諸侯國,尤其是那些威信尚存的宗周大國,後果可能是嚴重的。譬如以「鄭昭宋聾」著稱的宋國對此反應就極為強烈。

「楚子使申舟聘於齊,曰:『無假道於宋。』亦使公子馮聘於晉,不假道於鄭。

申舟以孟諸之役惡宋,曰:『鄭昭宋聾,晉使不害,我則必死。』王曰:

『殺女,我伐之。』見犀而行。及宋,宋人止之,華元曰:

『過我而不假道,鄙我也。鄙我,亡也。殺其使者必伐我,伐我亦亡也。

亡一也。』乃殺之。楚子聞之,投袂而起,屨及於窒皇,劍及於寢門之外,車及於蒲胥之市。

秋九月,楚子圍宋。」--《左傳·宣公十四年》

可以看出宋國明明知道這是楚國有意於挑動兩國戰爭的行為。此時,楚國已然取代晉國奪得霸主地位,但宋國執政華元依舊我行我素,置國運社稷於不顧,意欲拼死一搏,以明成湯子孫不容輕侮,將失禮等視於滅國。可以看出出使他國,過境第三國而不報告都是非常失禮的行為,甚至有可能遭到不計後果的報復,何況軍隊借道,只是左傳無意記載較為日常的外交報告活動罷了。

2樓:雲叔

撕的好熱鬧。湊個熱鬧。支援沒有明確邊界的觀點。

那時候最寶貴的生產資料是人,人太少了,地很多。所謂分封,天子賞賜,從銘文看,賞人賞傢伙什的居多。至於土地,大概也是指已經開發成為「田」的區域,沒開發的毗鄰地,只要你有人有工具有種子,誰開發了就是誰的。

私田多了,公田當然就沒人認真種了,這也是天子、諸侯、大夫、家臣權力逐級下移的乙個原因吧。以那時的科技水平,也不可能在圖上畫出明確的界限。至於說「封」的概念,挖條溝,種上樹,我理解也是針對「田」而言的,不大可能繞著所謂邊境都這麼幹。

那要消耗太多人力財力,而且然並卵,一條溝幾棵樹擋不住人,何必做無用功,古人不傻。至於過境借道、過關的說法,應當與周道有關。國與國之間有專門的「周道」用來跑馬車,朝貢聘問軍事等人多的活動一定要用馬車,一定要走「周道」。

周道一般都是「國都」門前不遠處經過,有點實力的諸侯是能夠監控或者把守的。這方面有本書叫《周道:春秋時期的官道》,大概這個名,台灣人寫的,可以看。

所以所謂邊境,大概就是能夠有效控制的最外沿吧(實際控制線),隨著控制能力的變化,人的移動和歸屬的變化,邊境也在不斷變化。很難講有乙個兩國之間都認可的固定「線」。湊個熱鬧而已,手機打字真累。

3樓:小乖他爹

不嚴謹的說幾句。

首先,就是現在的國境線也不是全都有鐵絲網,也不全是24小時有人值守的。現在隨意穿越別國國境的也有,拳頭夠大就行。

其次,春秋時期,連關卡都沒啥人守。見顧棟高的《春秋列國不守關塞論》(見《春秋大事年表》P995)。軍隊的日常狀態,現在很多還說不清楚。

緊急動員能力也沒那麼強,所以很多時候就算知道了,譴責一下,說對方不懂禮,長久不了就完事了。

再次,也不是都不打招呼。連使者路過都要打招呼的。宣公十四年「 楚子使申舟聘於齊,曰:

「無假道於宋。」亦使公子馮聘於晉,不假道於鄭。申舟以孟諸之役惡宋,曰:

「鄭昭宋聾,晉使不害,我則必死。」王曰:「殺女,我伐之。

」見犀而行。及宋,宋人止之,華元曰:「過我而不假道,鄙我也。

鄙我,亡也。殺其使者必伐我,伐我亦亡也。亡一也。

」乃殺之。楚子聞之,投袂而起,屨及於窒皇,劍及於寢門之外,車及於蒲胥之市。秋九月,楚子圍宋。

」題主說這幾種情況,一般都是大家心知肚明你要幹什麼,有的還在背後慫恿你去,當帶路黨的也有。至於題主擔心的情況,畢竟是小概率事件。

寫的有點亂,回頭有空編輯一下。

4樓:凡華

當時是以城為主,比如城週為的10裡地是這個城的,這個城是那個國家的,那地也是那個國家的。當時無主空地很多,所以中山屢次被滅還能重建,找個沒有主人的地從頭再來。而到了戰國後起,各國都接廊了,自然弱肉強食了,看歷史不能以今憶古

5樓:在讀書的文忙

又是人口又是生產力。。。和那些個經濟概念沒關係的,因為諸侯根本沒跨國界!!!

為什麼北伐的時候軍閥能相互攻擊?

同理可推春秋戰國。

諸侯不是天子啊!!!不是天子!!!諸侯國不是國家!!!不是國家!!!他們穿過的不是國境,硬要那現代概念模擬的話,應該叫做省界!!!!

打夷狄,才叫跨國界!!!

現代外交概念和傳統的華夷秩序不是一套體系誒!

6樓:

替 @林屋公子 補充幾條。

第一,西周是乙個典型的以邑為基礎的國家,也就是說,社會的基本組織單位是邑。

第二,第三,

第四,地方封國可能由概念上的邊界分開。非要說理由的話,第五,最後,以上截圖來自於李峰先生《西周的滅亡》、《西周的政體》。

7樓:洪荒

春秋時期人口少土地多,開發度低,基本都是圍繞國都和城池據點開發,城池之間有大量的未開發野地。軍隊經過他國城池附近,要知會該國,這叫借道,不但行軍要借道,就是官方人員路過,按禮也要知會,否則會視為冒犯,假道伐虢的故事,晉國拿禮物去賄賂虞國,才被答應借道。但晉國要強行借道,其實虞國也沒什麼辦法,只不過晉國損失了「國際道義」,給自己招了乙個黑,補給線可能會受到虞國的威脅。

你可以代入現代的海權:城是海島,城市周邊的開發區是領海,開發區以外是專屬經濟區,再外面是公海。軍隊在公海可以自由活動,到了專屬經濟區,要知會該國,這些區域都是可以通行的,但不允許他國開發。

因為現在做的古代地圖是把「專屬經濟區」鋪滿「公海」,所以題主才有那種國境被入侵的感覺,當時人並沒有那麼強烈的國境線概念。

8樓:gm zeng

左定四年(當是概括自封侯檔案的佚《尚書》):

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選建明德,以藩屏周,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於週為睦,分魯公以大路大旗,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殷民六族,條氏,徐氏,蕭氏,索氏,長勺氏,尾勺氏,使帥其宗氏,輯其分族,將其類醜,以法則周公,用即命於周,是使之職事於魯,以昭周公之明德,分之土田倍敦,祝宗卜史,備物典策,官司彝器,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於少皞之虛,分康叔以大路,少帛,綪茷,旃旌,大呂,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錡氏,樊氏,飢氏,終葵氏,封畛土略,自武父以南,及圃田之北竟,取於有閻之土,以共王職,取於相土之東都,以會王之東搜,聃季授土,陶叔授民,命以康誥,而封於殷虛,皆啟以商政,疆以周索,分唐叔以大路密須之鼓,闕鞏沽洗,懷姓九宗,職官五正,命以唐誥,而封於夏虛,啟以夏政,疆以戎索。

左僖四年:

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實徵之,以夾輔周室,賜我先君履。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無棣。

閟宮:乃命魯公、俾侯於東。

錫之山川、土田附庸。

左桓十七年:

夏,及齊師戰於奚,疆事也,於是齊人侵魯疆,疆吏來告,公曰,疆場之事,慎守其一,而備其不虞,姑盡所備焉,事至而戰,又何謁焉。

1、有封疆,有封人、疆吏之官。

2、有附庸,有勢力範圍。

3、有隙地(左哀十二年)。

4、有雜居外人,受統治為野人,不受統治為蠻夷戎狄。

5、諸侯為三元統治,中國人(國社)、野人(有社,如亳社)、附庸及或友或敵之外族。

6、統治的空間形式:國及其郊野(及一般城邑),縣(懸於國的點狀城邑)及其郊野(即郡,大縣隨著戰爭、征役賦的需求統管其他小縣,使郡及其郡治大縣居於小縣之上,郡成為國畿的低一等的轉殖,發展成為郡縣制),勢力範圍內土地(非實控)。

7、各國實控與勢力範圍,理論上應當尊重,實際上大有空間可以利用。

9樓:布哈林

謝 @錦熙 和 @沉默 邀。

首先這個問題和先秦國、野之間的關係有關。

春秋時期是國、野之間關係從鬆散羈縻轉為加緊直接統治的關係。相應地,春秋國君在野中不斷地築城,保證自己對野的控制力;而且春秋時期在秦、晉、齊、楚也逐漸出現了縣這個行政設定,這相當於國君的勢力範圍開始從西周時期的「星星點燈」逐漸變成了多點輻射的局面,最終多點輻射匯聚起來,就形成了戰國以來較為嚴密的控制局面。

其次,這個問題和西周末年狄、戎南下,大規模進入中原也有關。

隨著狄、戎的大規模進入中原,相對的,國野本就鬆散的羈縻關係又受到外來衝擊,狄、戎進入了山西東南、南部,陝西關中,洛水、伊水地區,濟水、黃河中下游,河北地區,燕、秦、晉、齊、邢、衛、宋等國家也被狄、戎隔絕或者半隔絕開來,某些形勢緊要的地區也被狄、戎佔據。

第三,盟約等外交限制也對出行有影響。

從以上三個條件來看,「越國以鄙遠」就成為可能的了。

另外說一下,我在私下試著去表現春秋國家範圍示意圖的時候,也有類似的考慮:

春秋伊始,地圖上基本都是小國,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形成了日增月長的大國。

然而在畫邊界的時候,仍舊只是根據山川走勢和多點城鎮連線之後形成的示意圖。

10樓:字渣

就好比圍棋,開始的時候棋盤上全是空地,棋子少也圍不了多少地,對方隨時可以打入你的勢力範圍搶奪你的領土。隨著棋局的發展邊界逐漸確定,圍住的實地也就越來越難以攻克,直到最後疆界完全確定棋局也就結束了。

11樓:冼輝

因為春秋時期還沒有國界這個概念,諸侯的封地是城池和城池周邊能控制的有限的土地,城池和城池之間除了「王田」(即天子封給諸侯的田地)還有野地,就是沒開墾的荒地,這些地方不被視作諸侯的控制區域,居住在這些地方的人被稱作「野人」,而居住在諸侯控制區(包括城市和王田內的)被稱作「中國人」。

中國人需要服兵役,納稅,野人不需要。

舉個例子,AB兩個城市假設都屬於C公,兩個城市距離100裡,城市控制區域30裡,那麼中間40裡的野地,誰都可以過,甚至別人過了沒有你C公都未必知道(那個時候沒GPS,也沒衛星)。

12樓:張煒瑋

比較贊同林屋公子的回答。

春秋時期,受制於管理技術不夠先進,國君(諸侯)一般只能控制國都周圍的很小的區域,國家之中的其他地方則是分封給手下的貴族士大夫管理,當然士大夫們也會把封地再分封給手下的小貴族。所以春秋時期,國君,包括周天子,對領地的管理是層級製的,這也是封建之所以為封建的原因。這種狀況導致了國君對自己領地的控制度不夠高,既然管不到,也就不怎麼管了。

大家能管的也就是自己所在的城,所以就出現了 "國家地圖呈現多個點" 的狀態。

而且,西周及春秋時期,全國總人口較少加上農耕科技的限制,對土地的需求並不是太大,各國爭奪的資源不是土地而是人民。所以戰國以前也很少出現攻城奪地滅國的戰爭。

說道邊防,西周和春秋時期的戰爭,通常都是兩國約好在什麼時間什麼地方幹一架,不會出現偷襲這種事,車戰時期戰車的動靜還是蠻大的,所以也不怎麼需要邊防的說。。。

以上這些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國君對國界的概念並不那麼在意吧。

為什麼春秋時期要叫「春秋」呢?

樹欲靜而風不止 左傳 中 國之大事,在戎與祀。一般都在春秋作戰和勞作,古代條件惡劣,夏天炎熱,冬天寒冷,而且在春天君主祭祀祈求一年好的收成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作戰也是好時機。因為當時冬天的狀態就是君子無衣,小人無褐,再加上冬天雪深,道路不平,不利於奔襲作戰。夏天盔甲太重,而且太炎熱,不利於戰馬和人...

為什麼春秋時期 井田制 開始崩潰?

zhen liang 印加的記載是乙個貴族沒有首先耕作王田而是耕作私家井田就被殺死掛田中間示眾,銅器貴的時代,每天有專門官吏計算銅的磨損程度的,鐵時代就沒有這個過程了,自然開始崩潰 懷劍聽雨 因為使用重犁深耕的牛耕而不是人耕,為了牛耕效率,田必須從正方形改為長方形而已。比如商鞅變法就是把三夫斷成兩傾...

春秋時期,隔著秦國和晉國,西周為什麼會被戎狄打到?

Augustus Caesar 兩周時期,地廣人稀,農耕的華夏族和游牧的戎狄混居,中原很多地方分布著各種戎狄部落。以河南省為例,洛陽西南嵩縣地區就居住著一部分戎族人,他們生活在現今陸渾水庫附近,被稱作陸渾戎。陸渾戎一度十分強盛,由於和中原文化交流,因此他們也有著高度發達的青銅文化,這一點在近年來的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