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為什麼不與李自成講和呢?

時間 2021-05-11 02:19:09

1樓:

高迎祥自稱蒙元皇帝焚毀明太祖皇陵

有安塞馬賊高迎祥者,自成舅也

《續補明紀編年》

: 陷鳳陽。鳳陽無城郭,賊大至,官軍無一人迎敵者,遂潰。

賊焚皇陵,樓殿為燼;燔松三十萬株,殺守陵太監六十餘人,縱高牆罪宗百餘人。留守朱國巷戰,斬賊二十七人,力竭死。賊渠掃地王、太平王入府治,知府顏容暄囚服匿獄中,賊縱囚獲之;張蓋鼓吹,杖容暄於堂下,死之。

推官萬文英等六人、武官四十一人,俱被害。士民被殺者數萬,剖孕婦、注嬰兒於槊,焚公私邸舍二萬餘間。

賊渠列幟自標「古元真龍皇帝」

;恣掠三日。太監盧九德、總兵楊御蕃以川兵三千救鳳陽,南京兵亦至,賊奔趨廬州

兵部尚書張鳳翼就鳳陽巡撫楊一鵬塘報事題本中說:

「看得流寇御號稱元,罪惡上通於天(《樞政錄》卷九)。

歷史學家顧誠:

「關於攻克鳳陽之後,,起義農民的旗幟上出現「古元真龍皇帝」的字樣,是乙個難以解釋的問題。拙稿《古元真龍皇帝試釋》(載《歷史研究》一九七九年第五期),也只是一種推測。可以肯定起義軍當時確實有改號稱元之舉」

作家姚雪垠:

「興武元年——崇禎八年正月破風陽的農民軍是一支聯合部隊,盟主為高迎樣,

破鳳陽後大書徽號為古元真龍皇帝,改年號為興武元年」

2樓:陳聖

死要面子活受罪。非要官僚提出自己點頭。但官僚集團誰也不傻,背黑鍋是要被殺頭的,誰也不願意,但又總有幾個愣頭青漢賊不兩立,又不能說他們不對。歸根結底,是崇禎帝不行。

3樓:劉承哲

第一,李自成他們為什麼起義的?吃不飽啊!

你朝廷有本事讓人家吃飽,那人家還需要起義?

你朝廷沒辦法讓人家吃飽,那拿什麼招撫?

第二,朝廷又不是沒跟起義軍講和過,楊嗣昌的父親楊鶴不就是招撫為主麼,一度好像有點成果,但是根本問題不解決,招撫的錢一花完,人家繼續造反。

第三,在李自成進兵北京的過程中,寧武關之後,一堆邊關重鎮的官兵都是直接投降李自成的。這種形勢下,崇禎手上還有什麼底牌能拿出來跟李自成講和?

4樓:IceBZqBing

朱由檢太要聲譽和面子,但是還想要急切地解決各方面問題,這個矛盾已經到了嚴重影響明朝國策的地步,他就是想講和,也沒有第二個陳新甲願意替他背鍋了。

5樓:陸逢釩

崇禎性格裡太多弱點了。

多疑。不信任人。

愛殺將,自斷長城。

控制欲過強。(跟老蔣失敗一模一樣)

喜歡貶低別人,看不到良將的優點(跟老蔣一樣,日記裡痛罵將領但不反思自己的原因)

有老領導說過,如果當你認為整個社會都在針對你,不信任你,那肯定是你出現了問題,而不是整個社會出現了問題。

崇禎的失敗是必然的。越勤奮,越失敗。

6樓:姬周

李自成在歷史上是被招安過的,雖然可能是權宜之計,但未必沒有宋江的想法。

然而,明王朝大勢已去,無法有效滿足和排程且平和李闖勢力,更重要的是無法解決哪怕是緩解西北中原地帶的災害問題。李闖迫於形勢,也只能降而復叛!

崇禎不是不想和李自成講和,李自成也不是不想,雙方都是有誠意的,然而時局使然,沒有實際操作的空間罷了。

7樓:王靖海

其實沒必要回那麼多字……

古往今來我是沒找到舊王朝和起義軍成功議和的例子。

一般能成功的方案也就是詔安……

很明顯,大順、大西、後金這三支起義軍的規模都不是詔安能解決的了。

除非這仨出現了類似黃巢的大內訌,元氣大傷,或者類似黃巾被打散,還有詔安的機會。

另一方面,明帝國在東北(後金)、西南(大西)、西北(大順)同時出現大規模叛亂,面對這麼大範圍的叛亂,拆東牆補西牆的鎮壓,確實沒有出現任何議和的可能性啊

8樓:

性格決定命運的典型例證!

崇禎這人肚量太小,且剛愎自用,任人唯親,死不認錯,知錯也不改。他基本上把能得罪的人都得罪了,朝中沒人替他說話,甚至劉開墉、紀平等朝臣在廟堂上公開DISS他。

人得一種病不難,難的是渾身絕症,併發症一多,就嗝屁了。魏忠賢除掉之後,東林黨(公知、帶路黨)早就尾大不掉,裡面充滿了欲壑難填、想靠政治動盪來鑽營的投機份子。這群文化人看準了崇禎帝性格缺陷,故意讓他下不來臺,所謂天子死社稷,不過是某些人設的局,玩的是殺人誅心這一套。

9樓:

不講和關鍵是因為沒錢。崇禎剪滅魏忠賢後,啟用東林黨一派。東林黨人表面上都是士大夫階層,實質上都是地主階層,為了階層利益,說服崇禎放棄對地主徵稅,美其名曰:

不與民爭利。結果導致朝廷稅賦大減。再加上天災重重、北方戰事連連,朝廷支出與日俱增,財政基本破產。

不得已裁撤驛站,導致驛站當差的李自成在沒了生路後起兵反叛。李自成並無改朝換代的雄心,打仗不過是想威逼崇禎給錢給地給位詔安而已,多次向崇禎表明詔安願望。但窮的連兵餉都發不出的明朝廷,又拿出啥錢去給李自成詔安呢?

結果因為解決不了大明官軍的糧餉問題,明軍一線作戰部隊紛紛導倒向李自成,李自成後來幾乎是不戰而勝,在明軍不斷的倒戈中走進北京城的。另外,明軍幾次與李自成的戰役失敗,也源自崇禎想早日結束兩線作戰,在條件極端不利的情況下催促決戰的結果,而崇禎之所以想催促決戰,本質上也是因為朝廷實在沒錢了。財政破產將大明送上了絕路。

後來,清代隆裕皇太后之所以在袁世凱威逼下同意宣統退位,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財政破產的結果。明清兩世,皆因財政破產而亡,教訓深刻。

10樓:kid Russia

有些人真是天真,你以為李自成是真講和嗎?他是撈政治資本,受封後謀到合法位置,找個別人做掉了皇帝,然後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接收明朝的政治遺產了,因為國家這個概念不是實實在在的存在,it在人們口中存在,李只有這麼做才能給自己洗白啊!他才不會真的要什麼封賞呢!

跟李講和是與虎謀皮,崇禎的上策當是以和為藉口偷跑出去,發天子詔勤王為上。

11樓:馬玉白

是因為崇禎沒錢。

我猜綁匪李自成在北京城下時內心是糾結的,恨不得把明朝的降軍都還給崇禎,因為他養不起,偏偏這幫人比他的嫡系部隊還多很多,又不敢遣散,就只能指望把京城圍起來當肉票,偏偏崇禎也是個窮人,內帑高估起來也超不過百萬兩,低估一點甚至不超過10萬兩。他就是想付贖金也付不出來,何況他那個性格。

12樓:公孫欲霸

反覆不定,是你把李自成包圍了。。現在是李自成把北京包圍了,他跟你講和,要做陝西扛把子不受朝廷節制。朝廷說李自成反覆不定?

李自成真和,那崇禎有條活路。。假和,崇禎就是死。不和,也是死。

上策當然是崇禎假和,以後再幹李自成。。。可惜,崇禎選了不和。那沒的玩了。。。

死要面子活受罪。

13樓:

因為李自成乃反覆不定之人,難以信任。

闖賊山窮水盡之時,曾經詐降過一次,明廷沒有殺之,他卻伺機又起:

七年春,特設山、陝、河南、湖廣、四川總督,專辦賊,以延綏巡撫陳奇瑜為之,以盧象公升撫治鄖陽,為奇瑜破賊延水關有威名,而象公升歷戰陣知兵也。於是奇瑜自均州入,與象公升並進,師次烏林關,斬賊數千級。賊走漢南,奇瑜以湖廣不足憂,引兵西擊。

始,賊自澠池渡河,高迎祥最強,自成屬焉。及入河南,自成與兄子過結李牟、俞彬、白廣恩、李雙喜、顧君恩、高傑等自為一軍。過、傑善戰,君恩善謀。

及奇瑜兵至,獻忠等奔商、雒,自成等陷於興安之車箱峽。會大雨兩月,馬乏芻多死,弓矢皆脫,自成用君恩計,賄奇瑜左右,詐降。奇瑜意輕賊,許之,檄諸將按兵毋殺,所過州縣為具糗傳送。

賊甫渡棧,即大噪,盡屠所過七州縣。而略陽賊數萬亦來會,賊勢愈張。

﹣﹣《明史流賊列傳》

所以黑崇禎要面子云云,其實沒什麼道理

14樓:

其實從長遠來看,與李自成講和、與後金講和,這兩次都是挽救明帝國的好時候,但是都沒有。要知道明一代的帝王權力分散,不是他要講和就講和的。有言明之亡,黨爭與言官。

黨爭導致效率低下,言官導致很多看似錯誤但是實際正確的事情沒法做,比如這個講和。內憂外患都有的情況,當然是與一方講和,乾掉另一方再回來收拾是上策。楊嗣昌已經提出過與後金講和了,滿朝皆以為漢奸,又有什麼話說。

歷史本就是成王敗寇的規則,所謂氣節,在結果面前都是狗屁,明亡了不投降就是有氣節?如果所謂氣節比結果重要,那李東陽也就沒必要被捧了~可能之後也就沒後人什麼事了~

15樓:卓韋一於

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月八日於京師裡第臥疾而卒[2],一說是因作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

李自成為什麼沒法得天下?

他在中原都站不住腳跟,他拿什麼奪取天下?河南開封保衛戰守了三年!打了兩次開封,還被射瞎乙隻眼睛。河南就是不願與李闖同流合汙。李闖能得天下才怪?他坑殺了河南的謀士和有威望的河南籍領導人,這些人本來都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然後河南山東安徽等地人士與其決裂了,視其為仇人!然後他沒什麼人追隨了,就剩下為數不多...

李自成為什麼管控不住劉宗敏?

李永昌 甲申紀事 不忍聽聞,問宗敏得銀若干。宗敏以數對。自成曰 天象不吉,宋軍師言應省刑,此輩宜放之。宗敏唯唯。甲申傳信錄 是時闖就宗敏署議事,見偽署中三院,每夾百餘人,有哀號者,有不能哀號者,慘不可狀。因問宗敏,凡追銀若干?宗敏以數對。闖曰 天象示警,宋軍師言當省刑獄。此輩夾久,宜酌量放之。敏諾。...

為什麼特意強調李自成是農民軍?

didadi 個人的成分並不代表其屬於這一階級。恩格斯顯然不屬於無產者,但不妨礙他是無產階級的導師。朱元璋是農民出身,但他建立的明朝顯然不是農民共和國。明末有很多支義軍,他們有的更像是山賊,有的更像是地方地主武裝,但下崗職工李自成所領導的,在很長時間內顯然是支以農民利益為訴求的隊伍,所以他當然是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