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阿波羅登月漫遊車的製造成本為 3800 萬美元,而它只是一輛電池驅動的汽車?

時間 2021-08-11 23:08:34

1樓:chrisyfsong

什麼叫「只是」?題主你是認為電池車都是奧迪雙鑽嗎?還是認為電動車本身就代表著廉價、低端?這也太化石級別的刻板印象了吧…

其次,如果tesla(或者任何車企)有任何乙個車型能做到在保證結構強度的情況下做到和月球車一樣的摺疊效率那也是可以。一台軸距2.3公尺,全長3.

1公尺的電動車要儲存在乙個面積只有0.5平公尺的空間裡,這本來就是乙個超級困難的事情了啊。至於結構強度,可能有的人會說月球上反正也不會撞車,根本不是重點。

但是要知道月球的路況可不是柏油路啊,分分鐘給你來個兩公尺大坑,開兩次車就散架了怎麼行?所以在摺疊過後依然保證車體結構強度是設計重點之一。

從經濟角度考慮,月球車這種前無古人的、一次性的、且總製造量才一位數的工業專案來說,這成本壓縮已經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了。什麼車用全鋁合金底盤、金屬絲半充氣輪胎、車載星際間甚高頻天線…這哪乙個不是從頭研發的?這還沒辦法像spacex那樣搞社會融資(就算搞了,誰會把錢投給乙個單價上千萬的一次性載具呢),所以根本不可能把研發費用攤薄。

換句話說,你看現在汽車研發出來之後售價幾十萬就能回本,那是用每年大幾萬、幾十萬輛的銷售成績來攤薄成本的,不然為啥入門級跑車也要百萬?至於3800萬刀,個人覺得不應該是製造成本,畢竟從材料來看月球車只是作為乙個低技術水平的支援裝置,所以就算只用太空飛行器邊角料也足夠攢出一定數量的月球車的。因此很大概率上3800萬應該是落地後的運營成本,大頭還是在研發上。

當年阿波羅登月後是怎樣返回地球的?

好像很少有回答進入地球軌道如何減速的,阿波羅設計中的指揮艙是靠自然減速來抵抗幾十個G的壓力和幾千度的高溫,同時裡面的人還保持安全和悠閒,好像現在的科技還做不到這點。阿波羅13號更讓人驚訝,好像指揮艙氧氣不夠?返回途中靠在登月艙維持,進入地球軌道前才返回指揮艙,總之非常神奇。 登月落地點應該有座標的吧...

阿波羅登月後,阿姆斯特朗是如何返回地球的?乘坐的飛船動力是什麼?是直接返回地球還是去太空站中轉?

洛恩塔姆薯塊 繞月軌道有個返回飛船,登陸艙下面有彈射用的引擎,返回的時候登陸艙彈射返回艙到繞月軌道上跟返回飛船合體人進到那個返回飛船裡,啟動它,然後飛回地球。記得探索頻道好像有登月計畫的記錄片啊。 YouKnow 登月艙怎麼和指揮艙對接的?注意 高速執行的指揮艙 速度低了就掉下去了 這個問題,各個答...

為什麼好多人說阿波羅11登月計畫是假的呢?

Jingxuan Zhou 只說乙個,腳印太假的,像特意做的模型。結果,旋轉一下 說實在的,陰謀論,不管是關於科學方面的還是其他方面的,一般都和智商有關。說的有點狠,匿了。 senyan guo 洗洗睡吧。NASA解釋了,是賊喊捉賊。不解釋是心懷鬼胎。陰謀論任何時候都有。想想為什麼,值不值得,風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