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殼為什麼這麼薄?什麼決定了地殼的厚度?

時間 2021-05-05 22:22:04

1樓:幼稚

這要巨集觀地看問題,地球誕生之初地殼更薄,不是嗎?因為那時地球很熱,裡面幾乎都是熔融狀態。現在也不太厚,平均也就十幾公里。是什麼決定了地殼的厚度呢?顯然是熱量。

大家都知道,地殼下面是軟流圈,再下面就是地幔,所以也可以說是軟流圈的熱量決定了地殼的厚度。但問題又來了,為什麼軟流圈是軟的呢?,難道它比下面的地幔熱嗎?

而地幔卻是固體。

我們還知道,地球的溫度值跟深度成正比,所以,軟流層的溫度是要低於地幔的,但它為什麼又是軟的呢?

橫波為什麼能夠穿過軟流層 20

想要乙個合理的解釋,先押20分

檢視全部2個回答

dejinglou

2017-11-26

大家知道,橫波不能穿過液體。但是首先要搞清楚的是,上地幔的軟流層(莫霍面)不是液體。在強大的岩石靜壓力下,雖然處於1300C°高溫,岩層僅處於半塑性狀態。

但物理性質的改變引起了波速的明顯變化。這才有了軟流層之說。只有在地殼裂開處,壓力降低,1300C°高溫的岩石才轉變為岩漿。

在古登堡麵即地核外層是液體,橫波不能通過。

至於地核內部4000C°高溫仍然是固體,我也感到納悶。

2樓:多因地殼運動論

地殼為什麼這麼薄?什麼決定了地殼的厚度?

地殼是原始地球外殼經風化作用、搬運沉積作用、生物作用、火山作用、變質作用、隕石作用等等,而固結形成的乙個層。主要是風化沉積外力作用,其次是火山作用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作用在地球表層,所以地殼薄。

3樓:

從地質學的角度來看,地殼是由三大類岩石(沉積岩、岩漿巖和變質岩)中的沉積岩組成的。沉積岩的特點就是隨著母源碎屑物的風化後隨水流、風等載體不斷搬運、再沉積成岩形成的。這個量級與地球本身的主體成分(岩漿巖和變質岩)相比,要小太多了。

如果做乙個比喻,組成地殼的沉積岩相當於地球的衣服,岩漿巖相當於地球的血液,變質岩可理解為地球的骨骼。衣服只定是最薄的了。

為什麼大洋地殼中沒有矽鋁層,而陸地地殼含有矽鋁層呢?

幼稚 給中學生講課可以從地球誕生之初的星雲吸積碰撞生熱,從而形成熔融狀態的球體,從而引起重力分異,重的下沉,輕的上浮。使地球有了圈層結構 地核 地幔 地殼 水圈 大氣圈。矽鋁層密度低 平均在2.8以花崗岩為代表 浮在密度高的矽鎂層 平均在3.2,以橄欖岩為代表 是合理的。這樣即好講,又讓學生拓展知識...

請問地殼中的元素含量為什麼是現在的排序(氧矽鋁鐵)?這個組成是怎麼形成的?

首先要考慮太陽系星雲 solar nebula 的組成。這個是太陽系行星的共同母體。目前可以通過未分化隕石來研究太陽系星雲,以及bulk silicate earth的元素豐度。其次,考慮地球在太陽系內的位置。我們都知道離太陽越遠,溫度更低,水 甲烷也就更容易形成固體,在重力的作用下形成木星土星這樣...

地殼被剝離的地球看起來是什麼樣子的?

象形記憶小師 你可以想象一下,生雞蛋的殼被剝離後的情景,地幔的岩漿不斷流出,最後就剩下蛋黃地核,因為外太空零下273度的冷卻,炙熱的地核最終冷塑成為一塊隕石 樓主煮過肉湯吧?經歷過不停地用抄網不停地撈走液面的肉沫的情景吧?跟這個差不多,你不停地剝離,露出的岩漿不停地變黑,冷卻,變成新的地殼。 板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