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的易經的科學性,大家怎麼看?

時間 2021-05-11 18:31:06

1樓:覺醒

佛曰:體悟無常苦無我即可成佛,所謂無常即是世間萬物都在不斷生滅生滅沒有永恆存在的東西,小到乙個思想的生滅,身上感受的生滅,乙個人生滅,乙個王朝的生滅,乙個星球的生滅,每時每刻都在變化之中,這是真理,易經之道我所理解的是他總結了這種變化的規律,叢生到滅的規律,如太極分化兩儀,可以看做是白天的生到白天的滅,再到黑天的生黑天的滅如此反覆,四象更加細緻,少陰太陰到一陽初生的少陽到老陽,如此反覆,八卦是四象的延伸更加細緻,在發展到64卦揭示規律更加精細,其實可以無限延伸下去,佛說一彈指有72剎那,每一剎那有無窮變化,又如,春夏秋冬更替,春種夏長秋收冬藏,易經揭示的是變化的規律,但是易經並不能改變規律,比如說我掐你一下你會疼,這就是自然規律,我覺得學習易經是了解易經所表達的智慧型,就是無常,變化的規律,他並不能改變規律,就如你知道明早太陽會公升起但是你並不能改變他,因為這是規律,京房象數派發展梅花易數夠厲害了,但是他的老師並不能改變京房死亡的結局,因為這是規律,規律可以借鑑但是並不能改變什麼!

2樓:

周易中醫這些東西,就是利用複雜的系統來保證你的感覺得出的結論是對的。

原則上科學也離不開感覺,比如你看到乙個數字終究是視覺,即使用軟體念出來那也是聽覺,因此科學是搭建在感覺基礎上的理性。相比之下周易中醫這些玄學系統基本上拋棄了理性,僅僅在理論形成時有少量推演,得出卦象脈象全靠感覺。

3樓:幸運的求道者

西方著名心理學家容格在英文的《易經》一書中寫過著名的《易與中國精神》的序言,裡面已有很精闢的講解:

「我不是漢學家,但因為個人曾接觸過《易經》這本偉大非凡的典籍,所以願意寫下這篇序言,以作見證。」

「假如《易經》的意義很容易掌握,序言就沒有必要寫。但事實卻不是這樣,重重迷障正籠罩在它上面。西方學者往往將它看成咒語集,認為它太過晦澀難懂,要不然就是認為它了無價值。」

「我不懂中文,而且也從未去過中國,但我可以向我的讀者保證,要找到進入這本中國思想巨著的正確法門,並不容易,它和我們思維的模式相比,實在距離得太遠了。假如我們想徹底了解這本書,當務之急是必須去除我們西方人的偏見。比如說:

像中中國人這樣天賦異稟而又聰慧的民族,居然沒有發展出我們所謂的科學,這真是奇怪。事實上,我們的科學是建立在以往被視為公理的因果法則上,這種觀點目前正處在巨變之中,康德《純粹理性批判》無法完成的任務,當代的物理學正求守成。因果律公理已從根本處動搖,我們現在了解我們所說的自然律,只是統計的真理而已,因此必然會有例外發生。

我們還沒有充分體認到:我們在實驗室裡,需要極嚴格的限制其狀況後,才能得到不變而可靠的自然律。假如我們讓事物順其本性發展,我們可以見到截然不同的圖象:

每一歷程或偏或全都要受到機率的干擾,這種情況極為普遍,因此在自然的情況下,能完全符合律則的事件反倒是例外。

正如我在《易經》裡看到的,中中國人的心靈似乎完全被事件的機率層面吸引住了,我們認為巧合的,卻似乎成了這種特別的心靈的主要關懷。而我們所推崇的因果律,卻幾乎完全愛到漠視。我們必須承認,機率是非常非常的重要,人類費了無比的精神,竭力要擊毀且限制機率所帶來的禍害。

然而,有機率實際的效果相比之下,從理論上考量卻得的因果關係頓時顯得軟旨無力,賤如塵土。」

「《易經》本身不提供證明與結果,它也不吹噓自己,當然要接近它也絕非易事,也不提供力量,但對雅好自我知識以及智慧型的人士來說,也許是本很好的典籍。《易經》的精神對某些人,可能明亮如白晝,對另外乙個人,則晞微如晨光;對於第三者而言,也許就黝暗如黑夜。」

4樓:

你可以這麼想: 不是易經裡充滿迷信色彩,只是現在的科學還沒有發展到可以解釋易經的地步。現在科學沒法解釋的東西還有很多,總不能都歸結為怪力亂神之類。

看到有人說,不要用科學來解釋易經。 我覺得科學是可以解釋一切問題的,只是科學還在發展,所以現在不必糾結了,讓易經等待科學吧。

5樓:陸琦

我的觀點,科學將來注定要被淘汰,科學只是乙個過度,就像當年的迷信一樣。不要拉低易經的高度。

坐井觀天,人在笑話青蛙。但人類何嘗不是青蛙。人有五感,像不像青蛙所坐之井底。超過人的五感,人就看不到聽不到聞不到觸不到嘗不到,人有何底氣說科學。

什麼時候人類中出現超人類,可以全知全能,可以超越五感,再來說所謂科學吧。

易經如天,現代普通人類再無法躍出井口,也就無法理解天之廣闊。

另乙個話題,要注意人類身體的研究,超人類才是更好的目標。

6樓:徐曉軼

涉及到東西方思維的不同,問題就比較難說清。首先得說清楚什麼是科學,一般理解科學是一科一學,就是專業化、片面化,只從某乙個視角(也就是基於某種假說)來對真實世界進行抽象、簡化,然後進行研究。這個和易就是不一樣的。

其次,科學的手段是演繹、分析和實驗,這個和易的手段就更不一樣了。

題主試圖用演繹的手段來說明易的科學性,但演繹的基礎是概念化的邏輯思維,最基礎的就是同一律,而易所謂的揭示規律性依靠的是聯想,是事物之間的相似性,直接就忽略了同一律。

但說易不科學,並不等於說易就無效。因為上面說了,科學是對真實的片面簡化,所以科學所能揭示的只是真實世界的一部分,只不過這一部分通過邏輯的堅實(即真值的可傳遞性)可以逐漸累積,然後慢慢開始逼近真實世界。

這是東西方兩種思維方式的不同,沒必要非強說如何如何,歸根結底是對自己的文化沒有信心,易有效、中醫有效,這就說明我們傳統的風水、陰陽五行也是對世界的一種合理抽象、一種有效假說。但我們需要明白的是,我們的思維方式中最大的問題是缺少西方概念思維的可累加性,也就是說我們出了乙個天才級別的宗師,哇,同時代可以甩他們幾條街,但很遺憾,後人想繼續這個宗師的事業卻只能從頭來。因為我們連清晰一致的概念都各不相同,就象現在說到科學都是各說各的,你眼中的山不是我看到的山,你心中的水也不是我想到的水,都是自說自話,自證其道。

可以說,我們的傳統欣賞天才、鄙視工匠,但現在的問題是西方的工匠們用科學為手段一代代的累加後不但是超過了我們還把我們遠遠的甩開了,所以如果真的想去追趕或是反超越,我們不是把傳統中和科學不相關的強說為科學然後回到老路子上,而是向西方學真科學,傳統可以借鑑,可以參考,可以用來在科學做不到的對方成就我們的天才,但更需要的是踏踏實實的工匠!

7樓:樂泉

從你的表述來看,其中一部分有一定道理,但可以看出,你的理解實在是出於自己的想象比較多,你並沒有真正理解易經的思維。

其實古人已經說的很明白了:仰觀天文,俯察地理。周易八卦的形成是基於古人對天地執行規律的總結。是乙個天地執行規律的模型。

建議你先好好研究下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推演一下,然後站在古人角度,他們對自然是如何觀察思考,為何有這些卦象,為何是按這個位置排列,八卦的形成是有他一套思維的,你明白這個,就能明白周易其中的思維方式。知道這個思維方式,才知道如何辨別陰陽,如何應用,才能算是入門了。易學是根本,山醫命相卜都是易學衍生的末枝,是技的層面,善易者不卜,易學搞明白了,很多事情不佔都知道事情的走向了。

8樓:劉喜飛

韓波 瀉藥

隨風兄?

《莫問天機》 (我性隨風) 題主如果沒看過,我覺得你們兩個應該神交久矣。

理論說的挺好,實踐吧。

易的應用角度,理論派和實踐派歷來相戰

看了你寫的,我想起乙個人,姓王,名字不知道,95.96年吧,喝過兩次酒,問了些奇門六壬穿宮的口訣,當時是用錄音機錄下的。配合家傳研究了幾年,使用上耗神過重,放棄了。

這老人家,是個擺攤的,可以說不會算卦,他擺攤就開始叨咕「誰算卦,誰抽貼,誰有閒錢養活爹。」這樣自然不會有生意,但是只要他出來擺攤,身邊就會圍著一群人,這群人是來排隊請吃飯的。這老人家只要二兩酒下肚,只要有開頭的,就能源源不斷的背誦一些口訣,注意,不是玄關「山歌」,是術數口訣,是他小時候他爺爺教的,但是他自己也說他爺爺也不會算。

腦袋裡有的,未必能應用,否則大把的哲學博士,古哲見長的教授就都是實踐派的大師了。

理論是好的,挺好,實踐吧。

《易經》的科學性,有哪些是和現代科學是一致的?

離明六五 BBC有個紀錄片,研究超導體,有個現象,在絕對零度時,原子排列整齊。溫度 原子在物體內部的運動。易學上,陰象,可以視為冷,純陰視為冷之極限,陰至極則陽生, 黃山虎齋主 易經的科學性,不在於雙螺旋,也不在於二進位制 這都是附會出來的。易經時代,主要指夏商周三代,是易 禮 科技並行並用的時代。...

mbti各型別對性的態度是什麼 大家怎麼看待性?

7w8ENFP。這次不皮了,也不匿名,因為匿也白匿 我雖然還是個小朋友,但還是必須要說的。滑稽 這是生物繁衍的重要基礎。我們每個人不都是因為這個才來到世界的?爸爸必須很愛媽媽,媽媽才會很愛爸爸,這樣小寶寶才會願意出生,來到這個世上和爸媽做一家人啊!但作為高等智慧型生命,必須建立在雙方同意 注意必須是...

佛教中對性的本質怎麼看?

寂智貓 性的本質是 苦 具體又可以叫 五取蘊 苦 表現形式就是 無明緣行 你日常仔細觀察性衝動的產生,無外乎這幾種單一或組合 眼見香豔畫面,耳聽香豔聲音,鼻聞醉人氣味,舌嘗獨特味道,身觸細滑觸感,意淫香豔情節,然後沉溺在其中。也就是 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 性產生的原因就是 當來有愛,喜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