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是人類已經掌握了製造原理但迫於科學水平無法製造出來的事物?

時間 2021-05-11 14:08:46

1樓:SamLiu

阿庫別瑞引擎(曲速發動機)

最早由公尺給爾-阿庫別瑞在2023年受到『星際迷航』電影的啟發後,推出了最早的阿庫別瑞引擎數學公式。

對於熟悉狹義相對論中種種效應——諸如洛倫茲收縮、相對論性質量增加及時間展長——的人來說,阿庫別瑞度規有些獨到之處。既然處在度規中移動體積中心的,其相對於局域平坦空間是靜止的,則相對論性質量增加或時間展長就不會發生。太空船上的時鐘進行的速率會和外界觀察者的時鐘一樣,而觀察者所測到的船質量不會增加,即使這艘船在他/她看來是在做超光速航行。

此外,阿庫別瑞亦指出:即使船在加速,它仍然是航行在自由落體的短程線上。換言之,利用曲速來加速或減速的船永遠處在自由落體狀態,船員也感受不到一般加速下會出現的G力。

龐大的潮汐力會出現在平坦空間體積的邊緣,因為該處會有很大的空間曲率,但透過合適的度規設計,這些區域可以被弄成很小,而不會影響鄰近的空域或星球。

2023年9月14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詹森航天中心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在「百年星艦」的研討會上,提出了通過「曲速引擎」實現恆星際宇宙航行的議題,並認為該技術是有希望實現的。

物理學家公尺給爾·阿庫別瑞設想的「曲速驅動」方式是在一艘形狀似足球狀的宇宙飛船外形成一圈巨大的環,該環需要特殊的技術製造,其功能是使的飛船外部的時空彎曲並圍繞著飛船,形成乙個曲速泡。

宇宙飛船前後空間可進行收縮和擴張,而飛船本身卻置於乙個沒有扭曲的時空泡中,也就是說只有曲速泡外的時空發生了扭曲,飛船所在的時空是平坦的。根據伊卡洛斯星際公司首席執行官、物理學家、博士後研究員理查德·奧伯塞(Richard Obousy)介紹:「在宇宙空間中,光速是恆定的,一切物體執行速度都要受到光速的限制,但曲速驅動是乙個很酷的想法,通過『編織』時空而避免了光速限制的定律。

」按照這一概念打造的宇宙飛船,將能夠實現10倍光速左右的宇宙航行速度,而且不破壞光速限制。

目前現有的數學公式就能成功表達,並且不違背任何我們已知的物理定律。

但製造曲速泡所需的電磁場是我們無法想象的。即使能夠製造那麼大的電磁線圈,我們也沒有合適的能源去驅動它。

2樓:張Ender

你這句話等同於問:有沒有已經到了北京朝陽區,卻迫於不能到北京而導致無法在北京朝陽區住宿的。自帶悖論

如果是問知道製造原理卻因為種種原因造不出來的,那就多了。

3樓:Toasted Fate

傳送!就像遊戲裡的那樣,從乙個點瞬間轉移到另乙個點。

世間萬物皆由微觀粒子(分子、原子、離子)組成,人的生老病死又或者植物的繁盛枯萎,說到底也只是構成個體的粒子的變化而已。

假設要把乙個人從北京傳送到紐約,那麼首先,需要某種裝置,掃瞄他的身體,來獲取構成他身體的所有粒子的詳細資訊,包括能量、化學鍵、結構等等,然後再將這些資訊傳送到紐約那邊的傳送點,而此時要做的就是兩步:毀滅和創造!

毀滅在北京的「原件」,然後在紐約那邊,根據之前獲取的「構造圖」,用原子(離子)像堆磚一樣,創造乙個一摸一樣的「影印件」,至此,傳送完成。

4樓:不幹膠

時空旅行。

根據狹義相對論,如果我們的速度足夠快,足夠接近光速,那麼就能引發足夠大的相對論效應,讓時間膨脹產生明顯的影響,這樣,我們就能在有生之年到達宇宙的任何乙個角落了,不再受距離的限制。

天文學發現告訴我們,宇宙大的令人絕望,星系之間動輒幾百萬光年的距離,讓人可望不可及,星際旅行看似不可能。但是其實只要我們速度足夠接近光速,時間膨脹足以讓我們的相對時間變慢,在短時間內就可以跨越這距離的鴻溝。

5樓:數說往來

晶元製造,比如CPU, 人類已經將晶元製造從微公尺級延伸到奈米級,極限是把原子排列起來,原理大家都能聽懂,但當前無法製造出來!

6樓:冒泡

據說,天氣預報的演算法很早就有了,但是等你算出明天天氣,明天早就過了,直到後面有了計算機

四色定理也是乙個計算機出力的例子吧

7樓:風向決定髮型

這問題明擺著是問可控核聚變的啊居然沒人提,聚變原理高中生都知道了,聚變核電站在可預見的未來一定是人類的主要能源,但目前的技術就是一座都造不出來

8樓:小暈

這個製造原理幾十年前就有了,可直至現在還是無法實現。如果誰掌握這一技術。對人類的貢獻不亞於發明火!

9樓:落花流水

現代科學理論上可以通過雙生子效應把乙個人送到2023年後的地球,而這個人只長大了一歲。

雙生子效應的實驗在粒子上已經做出來了,但是要把乙個幾十千克的人加速到0.999c所消耗的能量是現在的手段所無法獲得的,當然就算能量夠了,還有怎麼加速等很多技術問題有待解決。

10樓:

所謂「製造原理」定義不清楚。「製造原理」包括解決製造中遇到的主要困難嗎?如果是的話,掌握了原理就不應該存在「科學技術不足」的問題。

科學和技術本身是分開的,但大多數情況下是科學孕育技術,沒有科學的研究就難以誕生新的技術。籠統的提問帶來無意義的回答,比如給地球加個玻璃罩。

流浪地球的bug之一 人類既然已經掌握了可控核聚變為什麼不製造人造太陽?

徐浩沒排面 巨大的飛船,有多大?流浪地球計畫前70億人不可能全部帶走,而且距最近的恆星系4.2光年,題主也是腦迴路清奇,嘴上說著可控核聚變,又說地球上石頭沒用。 既然太陽炸了。那麼地球上的生態圈也就沒有意義了,因為地球上的生態圈全部都是根據太陽為核心進化的。核心沒了這個生態圈也就沒有意義了,不如造乙...

人工智慧是根據什麼原理來設計和製造的?

哈哈哈 很多人工智慧的方法,尤其是深度學習的方法,沒有明確的物理意義,其設計缺乏依據。只有少數人工智慧演算法的部分結構,有著較為確切的設計依據。3 深度殘差收縮網路 冰笛 先了解一下人工智慧與各個學科之間的關係吧 每個學科都是在它自己的領域內挖掘規律,尋找共性並抽象為知識,是把自然現象 事物事件當成...

為什麼已經有了高效能的氫氧火箭,人類還要開發甲烷火箭?

留傑大帝 1 比衝相對毒燃料 煤油高 而且便宜。2 甲烷的密度比氫氣大 液化溫度比氫高,這意味著燃料罐可以做的比較小,保溫隔熱可以做的容易一些,有利於提高火箭幹質比。3 甲烷是最簡單的有機物,宇宙中儲量大,容易製備,有利於未來在星際旅行中就地製備。 JennyVenus 看著別的回答那麼認真,不抖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