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如何形成的?

時間 2021-05-11 12:44:27

1樓:終是傑友還是傑友

首先需要乙個問題先有陸地還是先有海洋和他們之間的變化聯絡,或則說還要明確地球是乙個動態的行星。因為相比於現在地質過程緩慢的地球,早期的地球是乙個動力活躍的地方,地殼是乙個不斷生成的過程,由於地幔對流和板塊運動,新的洋盆不斷產生,舊的洋盆不斷被破壞。我們現在能找到的最老的洋殼僅有幾億年的歷史。

而早期的地球那時候的地殼可能更薄,地幔對流更為強烈。小結一下就是:在地球最早期的5億年左右,海洋已經存在,大陸物質可能僅有或者少量,板塊構造可能還沒有出現,陸地和海洋的形成可能與現在的地殼運動大不相同。

板塊構造洋中脊原理

月球上密密麻麻的隕石坑

從沉積物的角度,地質證據也表明,海洋已經存在的時間大約在38億-40億年間。因為目前發現的最古老的地殼岩石是變質岩,其產生是對更早期沉積岩加熱加壓的結果。可以被轉變為岩石的沉積物在水體底部形成,那麼至少表明現代海洋的某些部分已經存在。

另外碳酸鹽岩的沉積也可以追溯到相同的年代。碳酸鹽是由石灰岩相同的礦物組成,現在的石灰岩是由海洋生物外殼組成。那麼當時的石灰岩,是由於二氧化碳溶入海洋中的水,然後作為碳酸鹽礦物沉澱形成,那麼必然在38億年-40億年前就有了海洋。

大氣中必然有豐富的二氧化碳,水下的火山運動更為強烈,二氧化碳已經形成了一種火山噴發-大氣-溶入海洋-沉積岩的大氣再迴圈。地球在那時候有著強烈的溫室效應,地表溫度可能高於85攝氏度,地面上很難產生冰原,海水的高度也可能遠比現在高,所以可以合理推測海洋在地球早期的大面積存在的情況。

2樓:李李

地球形成後因為內部產熱的原因,熔化了冰,就形成了海洋,最外面是一層冰殼,裡面是液態海洋,而且是淡水海洋,太陽開始聚變向外放熱後,熔化了地球外層冰殼,地球就成了外麵包著一層海洋的行星,這就是原始海洋。

3樓:Kim Julian

在生命誕生之前,慢慢兒地下雨(像今天一樣,不過那時氣候變化劇烈,降水量應該比現在大),下的差不多了,生命也形成了。

反正我覺得不可能憑空一下子就產生這麼多的水,,,

4樓:胡偶得

很久很久以前,山峰和藍天相愛了,可是盤古開天闢地後,藍天和山峰分開了,他們每天含淚看著對方,卻觸控不到彼此,想和對方互訴衷腸,卻聽不到彼此的聲音……日復一日,山峰的淚成了河,藍天的淚是雨,河與雨相遇便是海洋。

5樓:唐志維

回答多種多樣,到底信誰的,我看應該是在自己已知的知識層面上分析得出的結論,擴大知識面,才會了解得越廣越深,先看看、聽聽、學學,再說吧

6樓:風中一諾

原始地球形成於太陽星盤,是太陽形成後剩餘的物質,由冰,氣體以及岩石構成。這幾種物質構成了原始地球。地球形成之初,基本上沒有大氣和水,行星表面是岩漿和少量的水蒸氣,火山不斷噴發,把地球內部的水分帶到大氣圈。

而太陽牽引著星盤的各種物質不斷地撞擊原始地球,其中就有大量的冰質量彗星。

冰質彗星所帶來的的水分被岩漿融化或者蒸發後全部積累在大氣中,當地球開始冷卻以後,水蒸氣就變成雨,落在地球的表面,並參與了大氣的迴圈。

7樓:休斯

好,我說

海洋是外星人在星際中遊玩時,沒地方上廁所,便看準了地球。。。造成的

不信的話,搜記錄片《外星人論地球是如何形成的》

8樓:Mr Aaron

海洋地質老師:500w年大暴雨;海洋化學老師:500w年大暴雨。。。

那就500w年大暴雨吧,你問我水從哪來?我怎麼知道。。。據說是隕石或者彗星上來吧上來吧。

聽說從地核水蒸氣來也很有市場。

9樓:

這可以分成兩個問題,第乙個是地球上的水是怎麼來的;第二個是由水怎麼形成了海洋。

其中,geology發展已經明確揭示第二個問題,海洋的形成是地球板塊運動的結果。而且,地球仍處在板塊運動的過程中。

第乙個問題,地球上的水是怎麼來的?目前有兩種解釋。

a.來自火山噴發的水汽冷卻。換句話說,來自自求內部。

這個答案被普遍接受,火山噴發仍舊頻繁發生,給人感性上的說服力。但是,地球演化是個及其漫長的過程,時間長度數十億年。按照火山噴發的頻率和物質噴出量計算,這麼長時間累積下來,水量一定遠遠高於目前的海洋海水體積。

b.地球海洋的水來自於外太空。(回頭再修改)

10樓:RACHE

回答摘自 SCIENTIFIC AMERICAN(有刪減):

恆星形成於質量相當於太陽10000倍的巨大分子雲的中心,而行星是恆星形成的副產物。分子雲中緻密的核心區域能自發坍縮,形成熾熱發光的原恆星,而圍繞中心的原恆星伸展的則是由氣體和塵埃形成的不透明環,被稱為「原行星盤」。由於原行星帶中現在小行星帶外側遠離初生的太陽,所以冰能夠在原行星盤中存在。

原行星盤中,亂流擾動的氣體盤中繞轉的塵埃相互碰撞、合併,形成千公尺量級的星子。最大的星子有著最強的引力(可根據牛頓萬有引力公式推導得出),它們清除吸收了徘徊在它們軌道上的碎片,從而迅速增大。自分子雲坍縮後的大概100萬年之內,太陽系原行星盤中充滿了月球大小的行星胚胎。

其中最大的行星胚胎成長的最快,也就形成了木星。

2023年,當時在倫敦瑪麗皇后學院的弗雷德里克·馬塞和馬克·斯內格羅夫通過計算,模擬了木星和土星的軌道在太陽系原行星盤中同時演化的過程。(我就刪減一部分,土星的軌道是用來解釋木星在向內遷移到一定程度是會突發轉向向外遷移)木星在太陽系系行星盤中會向內遷移,這一過程中假設木星遷移到現在火星的軌道,那麼它憑藉強大的引力將大約10倍地球質量的冰送至類地行星區域,從而帶來了水和其他揮發性物質。同時這一過程會使曾經存在過的「超級地球」(比地球大幾倍的行星)毀滅,造就了一條相當窄小的石質碎片環帶。

環帶中的碎片再經歷上億年的並合積累之後終於形成類地行星。

以下回答摘自維基百科(包含一點兒自己的理解):地球成形之後。從最初的熔融狀態,外殼逐漸冷卻,水開始積累。

直到約45.3億年前,有一顆名為「忒伊亞」(音譯),質量為地球十分之一的天體撞擊地球。這次撞擊使地球地貌大幅度改變,也為地球帶來了更多的水。

撞擊的碎片濺入太空,形成月球。

以下摘自SCIENTIFIC AMERICAN:上木星轉向後,(以下將敘述「尼斯模型」)軌道緊密排列的巨行星(原行星盤也形成了天王星海王星等巨行星)任處於共振狀態,並且仍受的遙遠冰質星子微弱的引力作用。這種作用的不斷積累導致脆弱的共振狀態被破壞。

當第一顆巨行星脫離共振狀態時,平衡瓦解,一系列混亂的行星間攝動(當某個天體在另一天體的引力作用下運動時,如果還有第三個天體的引力或其他因素對它的運動產生影響,這種影響被稱為攝動。如:上述土木星之間運動)開始了。

這一攝動直接導致了「晚期重轟炸」---大量星子橫衝直撞。今天月球上面密密麻麻的隕坑就是當時留下的痕跡,同時也在此改變地貌和為地球帶來更多水。

以下摘自維基百科:地球上火山運動和每次撞擊釋放的氣體帶來了原始的大氣層。由於溫室效應和初生太陽仍具有現在百分之七十的太Sunny度,使地球表面允許存在液態水(天衛一上只存在固態冰),也就是原始的海洋。

至於有沒有出現雨,應該在地表冷卻過程中有過吧(為自己推測)。

11樓:相對樂觀

水在天上、地上或者地下,是氣態液態或者固態,對地球這個系統來說沒有什麼區別

地球上有液態水這件事確實很奇特

有一種說法,水是一顆巨大的彗星帶來的,並且撞歪了地軸,造成了四季現象

12樓:聽風挽笑

我覺得還不如打地球是如何自轉的,為什麼會自轉,還有我們已經掌握了生物的構成成分,可為什麼還製造不出生物來呢,因為搞不好還能獲得諾獎呢!

13樓:在在

我看過乙個新聞,科學家發現地下的水比已知的所有的水的容量還要多。世界太複雜,人類對於這個世界還有很多的未知。不要被所謂的知識欺騙了。

14樓:tim-k

上帝說,天下的水要聚在一處,使旱地露出來。事就這樣成了。上帝稱旱地為地,稱水的聚處為海。上帝看著是好的。 創世紀1:9-10 CUV

15樓:公尺牛牛

很久很久以前、有1個很大的冰彗星撞擊啦年輕的地球、撞出的部分變成啦月亮、彗星上的冰留在啦地球上變成啦水、陸地上的礦物質溶解/沖刷並匯集在水裡就是海洋裡的鹽:這樣【大坑】/月亮/水/鹽就1哈都有啦!!~~

16樓:蔣大大

唔,腦洞一下,會不會是火山噴發帶出大量存在於地殼中的氣體被大氣層吸收,然後因為空氣中的各種稀奇古怪的粒子引發電流產生雷擊和火花,最後氧氣和氫氣反應生成水,最後以降雨的形式聚集在低窪地區。(記得一起看過地球上有乙個時期經常出現火山爆發來著?)

17樓:別凝琴

海洋本質不就是液態水嗎?個人認為就是機緣巧合之下地球獲得了足夠多的H20,加上適宜的溫度所以以液態存在於地球,然後就有生命

有沒有由海洋形成的湖泊?

趙國勇 要科學回答這個問題,必須了解地殼運動形式,了解地殼運動通史,和了解海陸的屬性和運動屬性。如果把這個問題換句話說 在今天的地球上,有沒有海跡湖或洋跡湖?這裡,需要弄清楚幾個地學概念和範圍。1,湖,皆在大陸內。2,海,位於大陸之間,或位於大陸和大洋之間。3,洋,是位於大陸,或位於大陸邊沿海以外的...

石油是如何形成的?

饕餮有悔 看完以下三點,大家也許會得出最靠譜的推論。1 地球上的石油來自植物 動物屍體腐化物形成已經被完全推翻,舉例 1 世界上大的油田,大多處在熱帶地區,這種地區,腐化物很快就被自然降解,根本沒有產生石油的條件,2 知友提出比如 以世界上最大的油田 沙特的加瓦爾油田為例,按照石油化石學說,要生成該...

情緒是如何形成的?

輕風 我寫個我認可的理論吧。我覺得對於情緒的產生過程論述的最為詳細,符合現實的是阿諾德的理論。我看了其他人的回答,但是他們都沒說全。首先,先說一下情緒是如何產生的。我比較認可拉扎勒斯的想法,他認為說,我們會每時每刻的對外界刺激進行認知評價,最根本的在於評價外界刺激對於我們的利害關係,情緒就是利害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