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玻爾模型剛好只對氫原子與類氫離子有效?

時間 2021-05-07 12:18:53

1樓:泰文河

想糾正一下,大多人為了提公升薛丁格方程而有點貶低玻爾模型的意思,要知道,假如沒有玻爾模型,薛丁格根本構造不出薛丁格方程,因為薛丁格方程就從玻爾模型的結果倒推出來的。所以,沒有必要為了彰顯薛丁格方程而貶低玻爾模型。從某種意義上講,玻爾模型是革命性的開創。

當然,這裡更不會有貶低薛丁格方程革命意義的意思,想說的是,兩人都是理論偉人。

2樓:gyroscope

玻爾模型對氫原子根本談不上有效,只是算出來的能級恰好和薛丁格方程的解一樣。其它地方沒有一處對的。

比如玻爾的理論認為每個能級對應乙個角動量。而根據薛丁格方程,同一能級可以取不同的角動量,每個主量子數可以取不同的角量子數,磁量子數。另外S態的電子是完全沒有角動量的。

這些完全不符合玻爾的理論。

玻爾的理論本來就不是完整的量子力學,取得正確結果只能是一種巧合。就像拉普拉斯和施瓦西算出黑洞的直徑相等一樣。如果硬要追究這些巧合背後有什麼物理意義,或許有的確實有更深刻的意義,但大部分純粹是個巧合。

另外,我想問為什麼基態氦原子的能級算不出來?氦原子不是球對稱的嗎?不能約化成常微分方程嗎?

3樓:Luyao Zou

因為歷史上玻爾提出他的模型就是為了解決氫原子光譜,不是湊巧。

玻爾模型提出的時候,還沒有完備的量子力學。玻爾是在經典力學框架下,強行加上了軌道能量量子化的條件推導出來的。當時人們測到了氫原子譜,知道里德伯公式,大家就在猜這怎麼會只有幾條線,而不是連續譜。

當時量子的概念已經由蒲朗克在黑體輻射中提出來了,所以玻爾就把這個概念套在電子運動上了,但是玻爾仍舊用的經典力學的圓周運動能量。

為什麼玻爾模型不能處理多電子體系?因為玻爾模型根本沒有考慮多電子之間的相互作用。他甚至沒有考慮單電子的角動量和自旋——當是人們並不知道這些東西。玻爾模型裡唯一的量子數是 n

所以,玻爾模型其實連氫原子譜也不能完全解釋。乙個套著「量子」面具的經典力學模型,當然解釋不了氫譜的超精細結構。只是,一百年前實驗也沒那麼高解析度,不知道氫譜還有超精細結構

當然,這完全不會否認玻爾模型的歷史地位。

4樓:白如冰

不是玻爾模型剛好對氫原子和類氫離子有效,是玻爾模型剛好在計算氫原子和類氫離子的能級時有效。

玻爾模型的核心是角動量量子化假設,剛好和解薛丁格方程的解碰上了。

5樓:靈劍

不不跟三體問題一點關係都沒有不要隨便亂模擬……

電子軌道並不是真正的軌道,它是電子受到原子核電磁力束縛的條件下能級分立的一種現象,分立的規律剛好與能級假設是一樣的(也是當然的,就是按照實驗結果湊的)。多個電子的情況下,電子之間會互相有影響,最明顯的表現為泡利不相容原理,同乙個主量子數、角量子數和自旋量子數只能容納乙個電子,所以產生了電子排布,加上這個規則之後許多東西還是可以用玻爾模型解釋的。

為什麼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在玻爾的原子模型裡不成立?

已登出 其實就是按照麥克斯韋的那種經典的電磁理論,波爾的氫原子模型又是電子做勻速圓周運動,按經典電磁理論變速運動的電子要輻射電磁波,能量守恆輻射電磁波肯定要丟失能量,那按照經典物理的,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能量下降了就維持不了原來的運動狀態,慢慢的掉落到核上。所以波爾的氫原子模型是半經典的,加了輻射吸收...

Solow Model(索羅模型)中為何要做k K AL 這樣的變換?

一一 可能是看約束方程中有多少變數,然後變形化成可看作只有乙個變數的約束方程,然後就能看出那個作為整體的乙個變數就是k K AL 若無技術進步和人口增長,即可不需要除以AL 宮鄭 我理解題主困惑的點在於我們憑什麼把steady state定義為這個而不定義為那個 比如Kdot 0 這是不是隨意定義的...

當batch size為1時,為何模型測試的準確率會嚴重下降?

昨天我也遇到這種問題,後來發現是訓練好之後,你去 測試 訓練集,如果你改了batch size的同時還是讓is training True,BN層計算出來的mean和var肯定與訓練時不同了,效果肯定會很差,所以要設定is training False,滑動平均的mean和var 這樣得出來的在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