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格原型理論是什麼,誰能用大白話給我解釋一下?

時間 2021-06-04 22:10:48

1樓:徐莉

我們物質身體的遺傳靠DNA,精神遺傳就是原型。是人類共有的精神上的傾向。

舉個例子,看到特別小的小孩,大多數人都會覺得可愛,會想對孩子好,這就是激發了內在的母親原型。談戀愛一開始都特別興奮特別理想化,激發了阿尼瑪、阿尼姆斯原型,過了一陣沒那麼興奮了,因為原型的感覺褪去。

我們自己不能接納的部分都扔到了陰影原型裡,遇到別人也有這部分,就會厭棄對方。在人類團體(國家、民族、部落、家庭)需要度過難關時,會激發起奉獻者原型,有一些人會站出來奉獻自己,有一些人感覺到了很大的勇氣,帶領人們共度難關,激發了英雄原型。上帝原型則和創造有關,不斷地創造。

為什麼非說是激發了原型了呢?原型的能量是大的,是來自人類集體無意識中的傾向,所以媽媽帶孩子會不知疲憊,為母則剛。人們談個戀愛可以不要命,或者非常誇張,奉獻者和英雄的能量也可以很大。

受到孤兒原型的影響,則可能被孤苦伶仃的感覺所籠罩。

但人畢竟不是母神、愛神和上帝本身,所以用了原型的勁做事,會有消耗。

為什麼很少有人真正懂原型,而這道題的回答很多都不挨著。資深的心理動力取向諮詢師,通常也並不懂。因為要理解榮格的原型理論,本質上需要體驗。

對原型的理解來自於體驗。在個人無意識和集體無意識中有一條線,有的人因為個人人格結構的原因,這條線很模糊,所以能體驗到一些集體無意識的內容。還有的人,經過長時間深入的個人體驗,對個人無意識了解得相當透徹,這時候集體無意識的大門就會向其開啟,便會真的了解榮格所說的,個人的情結都是在集體原型上長出來的果。

這樣的諮詢師,對人類命運的理解就達到了相當清晰的程度。

2樓:ggyouc

其他人說的都不明白。我給你說,就是遺傳的先天理解模式。比如說,男人看見美女就心動,想和她xxoo,就是觸發了原型。

觸發原型時,你會感覺到意義感,比如被別人稱讚,被別人讚為英雄(英雄原型); 比如給自己孩子把屎把尿,很辛苦,但是你感覺很有意義,這就是原型的觸發。 情結是個人後天習得的理解模式,比如各種經驗等,比如學自行車。 本能是一種先天的行為模式,原型和本能相輔相成,相互對應,二者構成了集體無意識, 情結屬於個人無意識

3樓:市民王先生

第一條回答說原型就是預裝系統

從進化的角度來看,自性這一「預裝系統」的出現真是太符合邏輯了!這個理論的巧妙真實讓人嘆為觀止!

如果將人類的心理系統也視為進化選擇的產物,那麼將「自性」的概念結合進化選擇理論,可以完美的解釋要如何才能發揮出人的最大潛能!

自然對人類進行了生存選擇,那麼人類祖先為了適應自然,必然發展出了一套適應他們所處環境的「預裝系統」(自性),寫入基因之中,然後在成長過程中,從環境中吸取資訊(就好比電腦重灌的時候會讀取你輸入的一些資訊對系統進行調整一樣)並演化,讓系統完整呈現。

人類祖先不可能把所有的關於人類心理結構的資訊都寫進遺傳因子裡面。因為那樣死板固化的系統,根本無法適應每乙個個體面臨的具體外部環境,會在大自然的生存選擇中被淘汰。因此,這個「預裝系統」必然只是乙個原型模板,人的心理結構的成型,必然還需要每個人的外部環境輸入資訊,伴隨著人類神經結構的發育過程,對這個系統邊展開邊訓練調整。

然而,這樣的一套「預裝系統」,雖然有靈活性,可以根據每個個體的具體環境調整適應。但是從最優化生存機會的角度來看,必然更偏向於大多數人類祖先的共性生存環境,對部分生存環境與大部分人不太一致的獨特人類必然是不那麼友好的。

所以,如果某個小孩的周邊環境給小孩輸入的資訊的模式,和我們祖先生存環境中給小孩輸入的資訊模式差別較大的話,自然就會出現系統不適應性問題。實際上,生存環境的不一致是必然存在的,只是程度多寡的問題。

最極端的,是狼孩這種完全脫離人類生存環境的人,其心理結構完全就不是人類的心理結構。輕一點的,是那些對子女過度保護的父母,子女面臨的環境不是這套系統適應的那個環境,輸入了有偏差的資訊,從而導致子女產生心理問題,進而演變成他在這個世界上的生存危機

那麼,重要的問題來了,要怎麼才能發揮人的最大潛能呢?

那就是,讓預裝系統按照它被優化過的那個環境運作,讓你的「預裝系統」也就是「自性」輸入最適合它的外部資訊刺激,這樣發展的心理系統,才是用最正確方式開啟的系統。有了正確安裝的心理結構,人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潛能!

4樓:盒子裡的Connie

看到一本關於編劇創作的書裡提到「榮格原型」,也是出於不懂所以查了查資料,總結一下大家的回答,說一下我自己的理解吧~

我們每個人都有共同的出廠設定(看到前面回答的大神說的,我覺得很棒),存在相同的集體性的無意識、潛意識的心理結構,造成了一種人類共有的認知性,比如我們都希望好人能夠一生平安,壞人可以受到制裁或者是報應,我們都不自覺的同情弱勢群體……這樣一些你覺得「是人都會…」的「反應」。我們可能會在成長過程中不斷給自己賦予人格面具,看似一直在改變,但其實我們這一生所做的事情都是在整合我們「出廠設定」中的原始設定,最近抖音很火乙個段子說「靈魂投胎前都是看過劇本兒的,所以我們會做夢,有預感這一點也不奇怪」,我覺得還挺符合這個理論主張的,我還覺得和中國老話「人性本善」有點異曲同工吧,人性本善,人性「皆」本善,這個「皆」就是榮格原型裡說的「全體」的概念了。總結一下就是,人性本善,萬變不離其宗。

我覺得是大家的一種理想化的嚮往吧。

「原型」的話,我的理解就是人類共有的「心理基因」,形成了人類都有的「心理結構」,具有共同「潛意識」的選擇和嚮往。

5樓:山坡上的士多啤梨

原型本身有兩個含義。一是一種基本的正規化;二是行為的理想模式。原型是由我們的夢來提醒我們或者幫助我們看到人類的行為如何越來越接近我們的理想模式。

6樓:Default

榮格認為本能其實是一種典型行為模式,相應的,原型則是一種典型的理解模式,是人類在千百年進化過程中留在神經系統、大腦和身體中的烙印,是對於特定事物的特定認知及模式化的理解。

原型具有複雜的結構,成分有: 意象(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原型」),認知模式,邊緣系統內的情緒反,荷爾蒙,身體特徵認知

以下是一張不同層面原型模式及其體現的表:

7樓:「已登出」

不知道你說的是原型意象,原型形象,還是原型?

原型簡單來說就是比葫蘆畫瓢,以及逐漸深層次的認識。

就好比「男性」一詞中,男性形象只反應性別,而不包含其它資訊,而新增修飾詞彙會得出具體的,接近現實世界中的男性。

但在原型理論中,男性形象則是指現實中的一切男性的影像與內涵,包括表徵/行為與心理。

例如,高大的男人,矮小的男人,英俊的男人,怯懦的男人等,都統御在男性形象中,只有在新增修飾詞彙和具體事件/故事中,才會有具體的形象

兩性形象在日常關係中或許太過常見或者理所當然……

換個栗子就是,英雄形象是不基於性別的,可男可女,但這一形象的主題在於對困難的搏鬥,戰勝,對ta者/弱者的拯救。

隱士的形象在於對世俗/政治事物的迴避,以及人與人關係,人與物關係又或者自然規律的深刻洞察和獨到的見解,否則和沒見過世面的村逼沒什麼區別了……

因而,原型理論是榮格分析人格的工具,也就是人格面具(Persona),相比之下流傳的更加廣泛的被認為是人格測試的MBTI反而是用來做諮詢分析的,是研究自性和內在煉金術的產物……

8樓:老許的花開

你說要榮格哪個階段的理論原型啊,他不同人生階段對應的理論有所不同。

在他人生的末期,研究的是人的精神面與現實世界的感應關係,共時性吧。

就是俗稱的「心想事成」,或者「心靈感應」,當然只是類似,榮格有更為完整的解釋和理論體系。

9樓:

實際上原型就是乙個非具象的情感,一旦具象就是原型意象。

2、裝東西的籃子(原型1、)一樣,不過是隨著籃子裡的東西變化的,裝的是飯就叫做飯籃子(原型意象),裝的是菜就叫菜籃子(原型意象)。

3、舉乙個具體的例子,阿尼瑪是男性的內在女性原型,如果這個意象不具體指某個人,那就是原型,如果投射到了某個人身上,那個人就是原型意象。

10樓:evan

個人理解

就是以人類為基準的

【功能的集合體】這樣乙個概念框架

表現上和人格類似

在他的理論內

是人類種族的精神上(集體無意識)傳承

他對原型的解讀比較古典

配合理論

原型是先天攜帶的

乙個人內在的原型如果是戰士

那麼他就擁有著戰士的潛能(功能)

能不能把潛能開發出來就要看當事人

開發好並且走向原型榮格會把這樣的現象叫做【自性】此為中國分析派翻譯的原文為【SELF】

用東方哲學裡的話類似天命或天人合一

換一種現代的話

每個人預裝了系統

開發預裝系統就能發揮最大的潛能

想換系統換的不好容易出bug

預裝系統已是最適合的系統了

但是每個人都不知道自己有預裝

還需要自我探索了解

心理學中榮格所講的原型是指什麼?

fibe 原型應該是人人共有的東西,比如水和石頭,東西方人夢裡可做同解。只有個人有不算原型,只有西方人有或東方人有我覺得也算原型。 漫威電影中,雖然每個超級英雄有各自不同的故事以及各自不同的能力,但是總體而言,他們的故事模式以及人物特點是極其相似的 主角超級NB,有至少乙個敵人,然後深愛乙個妹子,然...

saber lily的原型是什麼?

lily是還是少女時期的亞瑟王lz可以聽聽lily的受擊的語音以及攻擊語音貌似還有點不成熟 alter則是被聖杯詛咒的亞瑟王,冷酷無情my room語音又說道她會保護御主但是御主向她下跪她就會殺了御主,滿破的話saberalter則會說 我已經把笨重的鎧甲脫下來了,你知道接下來這麼做吧,你的一滴血一...

為什麼城市不能用「唯GDP理論」?

龍五玄青 gdp是指 錢 而城市是城市,城市的建築等 但gdp在逐漸囊括城市建設單位方面,我指的是建築本身,比如一些註明的標。瞎說一堆吧,汗。 房三觀 GDP,是乙個巨集觀衡量的方式,並不能代表微觀結果,比如,幸福感。GDP,是乙個整體概念,但並不能解決結構性問題,比如,服務業佔比不足,工業結構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