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那麼多知乎音韻學家把見組中古擬為小舌音?

時間 2021-06-02 15:32:22

1樓:趙英達

補充說明兩點,祈請方家同好不吝賜教。

一、見組非三等擬為小舌音並非新觀點,陸志韋先生在2023年時就曾提出[1]。

二、《守溫韻學殘卷》中的「君」字應當是衍文。

《殘卷》本身誤字極多,抄寫者幾乎不具備任何音韻學知識。

如「喉」誤作「誰」。

「宮」誤作「官」。

「旱」誤作「早」。

其他的部件錯訛也有不少。總的來說,《殘卷》抄寫的並不好,考慮到來母也被歸進牙音,更讓人懷疑「君」母的真實性。

《歸三十字母例》(S.0512)算是比較好的旁證。這張卷子抄寫精良,幾乎沒有錯訛,所列聲母和《殘卷》幾乎是一樣的,但它沒有列出「君」母[2]。

從抄寫的角度看,「君」很可能是「涉下而衍」,因為它本身就是「群」字的乙個部件。這種情況在古書中是比較常見的。

2樓:神人流觴

有乙個非常重大的證據大家一再忽略掉了,就是守溫字母!!!我們都說是三十字母,實際上是三十一字母!!!原來刪去君母的做法是在認為兩者皆為舌根音的基礎上!!!

但是在現在推測出見組存在舌根小舌在區分的情況下再看就知道古人根本沒有寫錯多寫,而是他們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附圖

「守溫音韻學殘卷(Pelliot chinois Touen-houang 2012)」

3樓:polyhedron

不是音韻學家,但也許能算「知乎音韻學家」?呵呵。

我把之前2023年在人人網發過的日誌(大約是2023年寫成的)重新整到我的新雹站上了,《論中古漢語見組

一、二、四等字聲母為小舌音》:

論中古漢語見組

一、二、四等字聲母為小舌音

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還不怎麼用知乎,當時也不知道有任何別人提過中古切韻音系有小舌塞音的事。因為我那篇文章流傳很不廣,現在在google上都搜不到,大概是我和 @UntPhesoca 是獨立提出的吧?

4樓:百越閒人

切韻見組非三等(注意不包括見組三等)構擬為小舌音,主要是基於如下理由:

現象一:在《切韻》反切中,見組的反切上字「分組」的趨勢最為明顯,以見母為例,三等和非三等總共244個小韻,只有2次非三等「古」類上字和三等「居」類上字混切的情況。其他組的聲母在三等非三等混切比例上都高於見組。

現象二:根據俞敏《後漢三國梵漢對音譜》的總結,我們發現,梵語ka一類的音節往往是以三等字對音,而不是以理論上更近的一等字來對。

現象三: @UntPhesoca 也提到了的,在水語等少數民族語言的中古漢語藉詞中,見組的非三等字往往表現為小舌音。

乙個可能相關的現象四:中古群母只有三等字。根據邵榮芬(1991、1995)兩篇文章的研究,諧聲、通假異文和讀若材料都有非常充分的證據可以證明中古匣母的一部分來自上古的g-。

也就是說,上古的g聲母在原本傳統上認為「理應沒有任何標記」非三等條件下反而異化,在中古漢語中變成了乙個濁擦音。

結合以上現象,我們將《切韻》的見組非三等聲母構擬為小舌音組,從而能夠對以上的現象做出解釋,並且我們進一步認為,上古的非三等音節帶有某種「靠後的」標記。

實際上,將見組非三等構擬為小舌音,是音值層面上的構擬,在音位上,見組仍然可以被統一寫作k,k一類的軟顎子音。

為什麼知乎上果粉那麼多?

這個問題是我13年提的,那時候我是個果黑,用nexus手機。到現在7年過去了,我也變成有點果粉了有了一堆蘋果裝置。我只想冒個泡感嘆下滄海桑田 知乎上果黑也多 手機去除耳機孔的意義何在?當然果粉確實不少 MacBook Pro Air 的散熱做得好不好,什麼水平?所以怎麼說呢 知乎使用者那麼多,蘋果影...

為什麼知乎上 INTJ 的人那麼多?

John Lone 我有乙個朋友是INTJ,他說唯一判斷標準就是,能不能2小時以內精通任何陌生領域 陌生行業 陌生學科,或看完任何一本陌生的書,並且馬上就能用。如果能,那就是真,如果不能,那就是假的。 Enzo 因為intj被描述得神乎其神 事實上並不一定,因為個體差異大,可能intj自己都不覺得自...

為什麼知乎上有那麼多 如何看待 ?

浮木 很正常,也沒什麼不好。知乎這兩年多了很多接地氣的問題,提公升了小透明參與度,也提公升了整個社群的熱度,不再是多數人圍觀,少數人表演,滿足了求知慾,也滿足了表達欲,知乎本身也在做大。有的人卻對這種現狀痛心疾首。認為知乎變味了,墮落了。其實是他們的思維有問題。小眾就是好,大眾就是不好。專業領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