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喜歡音韻學?並且還熱衷於中古漢語擬音和朗誦?

時間 2021-05-30 03:20:12

1樓:端木弗貢

這個問題似乎帶著反問的語氣。為什麼那麼多人如何如何,並且還如何如何。

針對這種語氣,我的回答是Why not?

倘若換種問法,問:你是怎麼喜歡上音韻學的?

那我就這樣答——

我對真相好奇!

乙個meter怎麼就那麼巧,整好等於三尺?!一kilogram恰好兩斤? !

一邊教你1234+輕聲,一邊考卷上又冒出平上去入來。一邊說唐詩音律協暢,一邊又不解釋「言師採藥去」何以能跟「雲深不知處」押韻? 一邊說近體詩格律精嚴,一邊又對平仄含糊其辭。

一邊說北京話成為共通語是歷史的必然,一邊又不給一絲一毫的證據。一邊說漢字簡化是「發展」的趨勢,卻不解釋,古人有不用,偏愛用繁,有禮不用,偏愛用禮。昏禮非要寫成婚禮,取親非要寫成娶親。

一邊教英語時弄出一堆IPA來,一邊又不幫你辨析一下,zhi的韻母根ji的韻母區別在哪裡。一邊告訴你秦以後的王朝一直到辛亥革命都叫「封建」時代,一邊又不解釋領主和騎士都哪去了。一邊說氫氣和氧氣反應生成水,一邊又說氧氣只是「助燃」。

一邊說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上無差別的人類勞動,一邊又不解釋乙個小姑娘只在直播平台上賣賣萌就能坐收百萬。一邊教你證明證明再證明,一邊又不提中醫裡的氣血經絡五行生剋怎麼證明……

真相!這麼多遮遮掩掩自相矛盾的說教,你會不好奇嗎?

人類社會大走勢上應該是在進步吧,然而歷史的程序究竟是波動的呢,還是一條平滑曲線? 皇圖霸業當成戲來看倒是挺過癮,可「盛世」中細民黔首又在為什麼事操心。

撦遠了。音韻學跟世上任何其他學問都沒什麼兩樣。想知道究竟是怎麼回事,也就一點一點上道了。

2樓:英語肌肉痠痛

雞蛋裡面挑骨頭,螺螄殼裡做道場,閒著也是閒著。

秦始皇說的是陝西話嗎?劉邦說的是吳語嗎?唐太宗說的是山西話嗎?曹操說的是微語嗎?朱元璋說的是吳語嗎?

哪位皇帝的家鄉話對現代漢語普通話的貢獻最大???

皇帝一言九鼎,follow me!

3樓:覺斯門下走狗

作為漢語言文字學專業學生回答一下。其實現在喜歡音韻學的孩子們一般都不知道音韻學界關注什麼。按照一位音韻學卓有建樹的「大神」的說法,目前音韻學界,純搞音韻的(方言學不算,確切的說應該是方音學還跟音韻學沾一點邊兒),主要做上古音和中古近古音。

上古音主要研究上古音的擬合,就是根據詩經這部有押韻的書還有參考其他兄弟民族比如藏族,羌族的語音面貌推測大概上古語音是什麼樣的,被稱作「畫神畫鬼」,這方面呢,鄭張尚芳先生,潘悟雲先生是代表;還有一派呢就是研究中古音近古音,做各種韻書的還有各種詩歌集的用韻考,用以反映某個時期某個地區的語音面貌。魯國堯先生是這一方面的代表。還有北大王力先生一脈沿襲王先生的路子搞音韻,以唐作藩先生啦郭錫良先生為代表,暫且不說。

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都很成熟了,現在來看,已經到了乙個「山窮水盡」的地步了,掌握了新材料就能有新的成果,沒有新材料,也做不出什麼東西來了。音韻學大概的情況是這樣。很多同學抱著滿腔熱情來學音韻學,掌握了古人研究韻部啊聲母的這些成果了,最後卻很難畢業,因為實在找不出什麼來寫,所以只好往方音學上走,研究方言語音,這是乙個新路子,也是目前研究漢語語音比較關注的點。

4樓:

我就是高三時候隨手買了一套古代漢語教材(就是那套綠皮豎排的),然後下冊的第一部分知識就是音韻學基礎,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看起了王力高本漢乃至鄭張白沙蒲立本之類,學習了IPA......現在才慢慢對方言擬音朗誦之類感興趣,但是我的興趣面已經拓展到整個語言學啦哈哈哈,這裡要 @Mustafa Xia 。

學習語言學很多時候會對學習語言有一定幫助,但是對於我這種六級都沒過的渣渣......我只能說,基礎詞彙的掌握是基本功(當然,也有我語言沒學到家的原因,要是熟練掌握了詞源學古希臘語拉丁語巴拉巴拉就好啦)。

最初感覺是"懂這個的人好少啊",現在則是"音韻學可是一門顯學,應該是相關學者掌握的基礎知識吧"。233333333

我認為正如一般學者所說,擬音甚至擬音朗誦始終是末學。不懂語言學理論就去搞擬音之流只會造成"偶像崇拜",即片面追求虛無飄渺的"準確音值",或者是就某家擬音正確與否撕逼不止,而忽視擬音在學習研究中真正起到的直觀區別音類的作用。所以有的學者為了極端,甚至特意搞出些奇葩的音值,就是突出乙個"音模擬音值更重要"的道理。

5樓:朱夏凜

說說我自己。

音韻學解決了我很多小時候的疑惑。

母親家是膠東人,是官話地區。曾聽外公提到以前漢語還有個「入聲」。但入聲是什麼?

之後我接觸了日語。發現有些漢字的讀音跟漢語都很像,但為什麼有些後面會帶個tsu、chi、ku、ki呢?

哦,那就是入聲。

國語很多聲母是r的字,我發現在上海話裡是ni聲母。在日語的音讀裡也是n開頭。真奇妙啊。

哦,原來那個聲母叫日母。

6樓:

玩上古擬音的人大都是民科。這是死無對證的一門學科,比歷史考古實證還難。也是一門極冷門,極繁雜的學科,看著就高深莫測,拿來裝逼唬人最適合不過。

你可以看那些理論多少是靠預設腦補牽強附會弄出來的。

親見一些人連方言都沒實際聽過,口音變個調值都發不出聲,也在網上大談什麼詞源流變、上古中古。

7樓:

我認識的研究音韻學的同學、老師都不幹什麼朗誦,因為那個音是構擬的,各家根據自己的學術見解,擬得都不完全一樣,上古漢語更是了,天差地別。即使能擬得完全正確,那語流音變考慮了沒有?構擬的東西本身不應該拿來念。

但在研究上,擬音是必須的,是漢語歷史語音學的正道,是清儒古音研究以來的一次飛躍。一般來說,做朗讀的人都是拿大家的擬音來念,朗讀上古音尤其喜歡鄭張尚芳教授,因為他的體系很獨特,念起來陌生感強,傳到網上容易火,一時間漲粉無數。再說了搞得好像上古人真這麼念似的,上古那麼長,也得分期啊。

做科研多苦啊,誰有那個閒工夫做什麼朗讀。我要是做這個絕不敢讓我老師知道,否則得活活打死我。

8樓:一杯敬月光

貌似沒有多少人真正喜歡,首先入門就很難。上音韻學時,老師發上古音、中古音,完全找不到發音位置。其次,面臨畢業,需要考慮工作,除非真的特別喜歡音韻,考研考博,以此為事業。

9樓:冰雅水幻

其實音韻學,不,整個語言學的學習氛圍都很糟心……

作為乙個中文系的學生,我說一下我這邊班級的具體情況。

中文系可以分成【語言】和【文學】兩個分支,而九成入中文系的都是傾向【文學】。

首先文科生傾向文學很正常,其次文科生有一半以上數學差,即使不差也不算好,當然我這種數學糟心完全因為不聽課的算例外

【語言】方的公式更接近於數學的某些,而文科生語法是全靠死記的,在我們班直接表現為【老師留下筆記可以背,只能依靠背,只要開始理解立刻崩潰】(無誤)

以上是語言學部分然後只說發音部分 ——最崩潰的是發音,語法文字還是可以理解的

總結自革命戰友的講述,雖然人家應該不把我當戰友(託腮)

這邊很多家裡相對偏遠的孩子甚至都沒太上過拼音課……再參考我們語言學老師的說法——對於非多語環境來說,IPA的發音從根本上理解困難

很多語言的某些音實質上沒有明確區分,而IPA要把這些音完全分開

於是我們的語言學課在講語音的時候,九成的人都在挺屍

如果這個還不夠的話,再來一項

我們考研學校要的人數是,【語言】10人,【文學】40人……而我們現代漢語的老師傳授的經驗——相對來說,【語言】和文學分支的【古代文學】比較好考

……比較好考……

所以樓主覺得音韻學喜歡的人多只能證明——知乎的大神一向突破天際

(其實我才沒想吐槽學校這邊都是一群自學都需要多下決心的渣渣呢……)

10樓:甘麗瑋

相比古典文獻學其他內容(目錄學、版本學、文字學等),音韻學算很難的了,但是,日常實用性確實比較強,作詩詞尤其詞,涉及比較多。

個人覺得,作詩填詞,相比研究古典文獻版本、目錄(校勘之類),更容易出成果,也更容易傳播自己的成果,因此看起來喜歡的人多。

11樓:

用古時發音讀古時文字,是一件再契合不過的事。

高中時候老師還向我闡述了半個小時她對訓詁學的熱愛呢。

有時候啊,為什麼喜歡這樣的問題,用感覺一詞足以回答。

12樓:卡金貓

要問為什麼比較簡單。一方面,因為唐宋時期是中國古典文化的頂峰,也是對應的漢語的頂峰。中古漢語作為這個時期的標準漢語,分類複雜,意義精細,用中古漢語創作的唐詩宋詞也是中國古典時代文學的頂峰。

另外一方面,這個世紀是中華文明復興的世紀,作為古典中華文明正統傳承者的我們,自然會對先賢創造出的璀璨文明懷有敬仰之情。在這樣的條件下,嘗試復原中古漢語的語音,也是正常之舉了。

13樓:

真正研究音韻學的學者大多不會對古音朗誦有興趣,而對復原古代(不僅僅是中古)讀音並朗誦這種事情有興趣的大多是一些文藝青年。

前者所研究的是本質,是規律,正如目前排名第一的答主所說的,研究物件是「語言」。而後者所看到的是表象,感興趣的物件是「言語」

題主你的問題其實就存在問題……你怎麼知道朗誦的東西都是中古音,比如朗誦《詩經》應該是復原上古音。

音韻學對於大多數中文系學生都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如果把樣本擴大到整個學校,擴大到社會,喜歡音韻學的人比例更是非常非常低的,更多的人根本不知道什麼是音韻學。而中文系對其望而生畏的原因是接觸了才知道它有多麼困難,如果想做研究,需要你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打下基礎。

一般來說中文系本科研究方向有二,一是語言,二是文學。

語言的課程難度遠大於文學的難度,而音韻學是我所在的中文系大學四年最難的課程,沒有之一。

就目前來說,會閩南語、粵語的同學學起來相對容易,需要記憶的東西較少,它們的確保留了較多的中古音。相對悲慘的是一眾北方方言區的同學……需要去記憶大量自己發不出來的音。

扯得遠一點。很多非粵語母語者後來習得粵語是通過看劇聽歌的方式,較少的人通過一些語音教程去學,因此會被粵語母語者輕易識別。而北方方言區的同學去學一些閩南語經常會被母語者表示「不對,不是」……「還有乙個x音」……「算了就這樣吧」……

通過語言規律和通過言語去習得一門非母語的語言/一些語音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

題目中所說的兩者也沒有任何可比性。

如果以專業、而非民科的方式接觸了音韻學還能夠喜歡這門學科,一定是真愛。後者,說的不好聽一點,算是在音韻學的山腳下望了一眼,還可能不知道這是什麼山,若要知道是什麼山,爬山的勇氣也絕不是每個愛好者都有的。

我一直相信,在99%的情況下,專業與非專業有著天壤之別。

沒有絕對的實力,千萬別相信自己是那1%。

為什麼那麼多知乎音韻學家把見組中古擬為小舌音?

趙英達 補充說明兩點,祈請方家同好不吝賜教。一 見組非三等擬為小舌音並非新觀點,陸志韋先生在1940年時就曾提出 1 二 守溫韻學殘卷 中的 君 字應當是衍文。殘卷 本身誤字極多,抄寫者幾乎不具備任何音韻學知識。如 喉 誤作 誰 宮 誤作 官 旱 誤作 早 其他的部件錯訛也有不少。總的來說,殘卷 抄...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喜歡克洛澤?

David 一流的頭頂腳踢能力 鮮明的德式中鋒特點 技術全面 防守積極 情緒穩定 勤奮自律 生活低調 榮譽滿缽,不是由 年輕天才 進化而來,相反是資歷平平靠一步乙個腳印發展起來的,這種成長路徑跟大眾易產生共鳴。德羅巴 萊萬等也類似 尤天鳴 乙個天生的中鋒奇才,高尚的體育道德,優秀的職業素養,低調的人...

為什麼張國榮有那麼多人喜歡?

rainrational 不能算太多人喜歡,只是喜歡他的人太忠誠。我覺得喜歡劉德華和成龍的人大概率無論如何都不會喜歡他,喜歡周星馳和王菲的人只要有機會了解他就有很大的可能會喜歡他。 人可 當乙個人能在戲內做到聲色藝俱全,在現實生活中又能做到真善美的時候,這種人你基本上不是他的粉絲你也不會討厭他了,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