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觀察自我的心理變化。一剎那只有乙個心識,我又該怎麼分出兩個我。讓這個我去觀察那個我呢?

時間 2021-05-31 05:42:34

1樓:護法居士

如來明證下四法故。何謂為四。

一曰一切萬物皆歸無常

二曰一切諸有悉為苦毒

三曰一切諸法皆無有我

四曰一切有形悉至於空無。為泥洹寂。

2樓:西西先生

你難道沒有過看自己的念頭起起落落,同時你並不知道它接下來會往那個方向發展嘛?就像看電影一樣。當你這麼做的時候,你看著念頭,你可以問問自己這個觀者是誰?

3樓:

這個問題好!那些佛教徒愛好者都是瞎扯。

人的心靈至少是分兩半的,乙個是能動的主體,乙個是被動的物件。

比如你聽到狗叫聲,在你的心靈層面,「狗叫聲」既被動的物件,是什麼東西「聽」到狗叫聲呢?既心靈的主體。

觀心,能觀的是主體,被觀的是心念。

4樓:

應該跳出佛學【有無我的思維模式】。一剎那,就是人體生命的意識資訊場,發出的光子資訊。

在當代量子物理與分子生物資訊學,已經揭示,人就是【分子資訊場】。用【分子資訊場】以及人的神經認知體系,可以很好的揭示【有我】【無我】的思想辯論。

所謂我的存在,就是人的神經認知體系,接收到世界的某個【我】生物的資訊以後,就在人的神經認知體系形成固化的影象,而出現了【有乙個我】,也就是師兄說的【安立乙個我出來】。

但是,人的【分子資訊場】,或者意識原型,是處在量子世界的狀態,不可用時間與空間來固化人的【分子資訊場】或者意識原型。這種固化就是佛學的【我執】【法執】。

一種【分子資訊場】是散布於宇宙的各個維度,而不是僅僅存於三維時空的地球,這就是佛學的【三千世界】【三十三天】的思想已經接觸到的【一切法的如是真相】【一切法空】。

【一切法空】既是表達【法】散布於宇宙各個維度,有無數的平行宇宙存在。

【一切法空】又是表達,你的人的神經認知體系,接收到的【法】的資訊,只是資訊場霎那霎那發出的光子罷了,沒有乙個固化的【法相】或者【法體】【佛性】【真如本體】【法界】的存有。

一剎那,就是人體生命的意識資訊場,發出的光子資訊。

時間會流逝,只是因為我們被生下來以後,就在生理上、神經上與思想上帶有「體驗」此類光陰的能力。想象乙隻巨大的薛丁格貓。

時間是源於我們的意識與觀察。

很明顯,在夢境中,人是不存在時間的概念的。

人在禪定的狀態,時間是走的【很快的】。

人在等待對你十分重要的人乙個人的出現,或等待你十分重要的乙個事件的發生,由於你的意識與情緒的焦慮,時間是走的【很慢的】。

科學家設定了標準時間的尺度,而這一標準時間的尺度定了以後,人類的意識確實時間觀念更重了,人的意識中時間開始有了【價值與金錢等值物】的概念。

人類的生活開始以今世的生活時間的長短週期,能否獲取更多的金錢,為人生成功的唯一標準。

人類開始內心焦慮不安,抑鬱症開始頻發。

量子力學中的微觀粒子可以存在於兩個地方,只有被觀察到的時候才會具有固定位置。這被叫做「疊加態」。人體生命的意識資訊場就是處於量子力學中的「疊加態」。

但是一旦超越了量子尺度,微觀粒子就開始與其它的物質產生作用。量子力學變得不再適用,引力的存在也變得更加明顯,整個物體在數學上進入了經典力學的範疇。伯克利物理學家Yasunori Nomura表示,「單個電子與原子的位置是由概率決定的」,但當它們組成了更大的物體(如桌球),這些單獨的概率融為一體,這個物體也進入疊加態的可能性就明顯消退(你不看桌球的時候它一般仍在那裡)。

因為在物理學上沒有位置來進行比較,時間對於只存在於概率中的粒子沒有意義。當這些圍觀粒子聚合在一起,經過乙個叫做退相干(decoherence)的過程後,經典力學取代了量子力學。時間的方向也在這個地方才顯現出了意義。

因此,大多數物理學家認為時間之箭始於「退相干」。

人體生命的意識資訊場,如何形成了我們的【客觀世界】?

這就是佛學的五蘊【色受想行識】的功能,我們的內六處【眼耳鼻舌身意】,執著於外六處【色聲香味觸法】,我們的意識就有了所謂的「退相干」,意識就成了乙個乙個概念、情緒、行為與行動。

意識的「退相干」就是心識的複雜的活動過程,我們今天稱之為【心理變化】。

所謂的【這個我】【那個我】,不過是你的心識的複雜的活動過程,形成的在意識體中的影象罷了。

【我】本身就是意識體中的影象,這個影象是一剎那一剎那的心識的複雜的活動過程,由於你的執著而呈現的幻象,就是佛學的一切法如泡沫,如幻想,如閃電。

5樓:普波居士

這個修行方法特別簡單。現在你就開始念佛。南無阿彌佗佛,每個念出來的字都要聽得清清楚楚,就這樣持續下去。

這就是觀照力。當你聽不到佛號聲時,就是在打妄想。先念108句,觀察觀察你能打多少妄想。

6樓:金剛

不是兩個心識,而是前念與後念。念起即覺,感覺有個旁觀者。其實沒有旁觀者,而是前念結束與後念產生之間的時間間隔非常短,讓你誤以為有兩個你。

7樓:空性

觀不是想象,不是想象出乙個我看著自己。

觀的基礎需要心的定力,如果不談定力而直接說觀,就如同說笑話一樣。

雖然在實際練習的過程中,四念處是一體的,但在入門的過程中,卻區分出了不同的入門。觀身、觀受、觀心、觀法。因為對心的定力的要求,次第深入,有了這四種入門。

觀念頭,也稱為觀法念處,如果沒有四禪以上的定力或初果,那絕不是在練習觀,只是在打妄念,造更多的業而已。

什麼是觀呢?我的很多文章中都解析過,貼上部分內容來解析把。

以下內容出自文章:什麼是觀智?

觀:觀察;看但是不參與,就如大街上有人在爭吵,我看,但是不參與到爭吵中,不去評判誰對誰錯,誰成熟,誰幼稚,看,就只是看,這就是觀。

但是佛陀講的觀不是對外在世界的,是對我們自己的,觀察我們自己身心的實相,這個觀察不是想象出來的。這裡的「觀」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分為兩部分:覺知與平等心,這兩部分就如馬車的雙輪,鳥的雙翼,是觀的全部內容。

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當念頭或感受在心或身體中公升起時,我清楚的知道了它公升起了,並且我的注意力沒有去理會它就是觀。

它公升起時,我警覺到了,是覺知,而在警覺到以後,我不去理會它,它沒有對我的注意力造成影響便是平等心。

分割線什麼是覺知?

以下內容出自文章:什麼是覺知?

覺知:清晰的了知,清晰的了解和知道。

當你觀察呼吸時,你清楚的知道氣息從鼻孔進入,在這裡知道即可。就如同你知道火會燒傷手,知道水能解除飢渴一般,是發自內心清楚的知道,不需要經過思考才知道。

分割線什麼是平等心?

你知道疼痛公升起的同時,注意力不去理會疼痛,並繼續安住於你當下在做的事情上,就是平等心。

例如:我餓了,我心中公升起了想要吃飯的念頭,可是工作非常的繁忙,以致我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思考這個問題,於是餓了的念頭一閃而過,並沒有對我的生活造成影響。

同樣的,當我在看電視,很放鬆,突然我覺得餓了,我心中公升起了想要吃飯的念頭,於是我可能就會去冰箱看看是否有零食,或者選擇叫外賣。

當念頭在我們的心中公升起,我的注意力去理會它時,它才會演變成我們的行為,才會對我們造成影響。念頭如果是種子的話,那我們的注意力就是水和肥料。

當你的注意力不去理會它們,並深切的覺知到了它們,它們就得到了淨化,情緒會得到淨化,煩惱會消失,輕安、愉悅的樂受會在心中公升起,這就是觀。

8樓:

比如觀察自己的妄念生滅,可人只有乙個心念,要麼觀察,要麼打妄念,怎麼能觀察自己打妄念呢

不是的,人的內心是複雜的。比如觸、作意、受、想、思五個念頭(心所),同時生起的,稱為遍行心所

9樓:徐曉

說的很對,這個過程就像小孩子學走路,多練習,慢慢就有提高了。逐漸的有偶爾能觀到妄念的情況,繼續努力,慢慢純熟,這是個長期不斷磨練得事情,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功夫」。

但要注意不是分出兩個我,就像做夢有時能意識到做夢一樣,以自己的上帝視角觀察自己。

頭被砍掉的一剎那,是頭覺得身體掉了,還是身體覺得頭掉了?

異域傳奇 身體沒有感覺,開始好像有痛感,頭掉下來後就沒有任何痛感了,然後就會看到轉動的景物。嗯,就是頭成拋物線掉地上,接著好像滾了一二下的那種視覺。大腦想著,我是不是就死了?原來死就是這麼一回事啊!眼前一黑,就像打了全麻,一下子睡著了。乙個夢裡的場景,還蠻真實的,所以那種感覺一直很清晰。 我想吃 我...

你對人性失望的那一剎那,你都想了些什麼呢?

想遠離這些讓人煩的東西,想解決自己的厭惡,想做些開心的事情,想睡一大覺,想好好哭,想那個還是想擁有的人,想打擊自己的無能軟弱,想變成外向的攻擊者,想能夠自己乙個人就好了,感覺與其它人類接觸就是最討厭的事情了,可是最後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安慰我的,也還是人類,那些心存善意的人類,能夠為人好的人類,像是最後...

如果在突然的一剎那間,你發現原來現在的人生只是一場夢,你會以怎樣的心境來面對這事?

某只企鵝 假設我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得到了乙個答案 總之這個答案是可信的不管求沒求證 我在夢裡,那麼其實按照常理推論,這也不是我真實的人生,我的父母可能不是我真實的父母,我所擁有的一切人際關係都是現實中不存在的,我睡著的床不是真是的物質,我我握著的手機也不是 真是個好問題,不過我覺得如果是我的話,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