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 Teambition 的設計語言 Clarity Design?

時間 2021-05-11 20:13:41

1樓:

不是經驗、不成知識的提問和回答,真希望 #知乎上能少點。

這種問題除了立場不同而互噴,就是中國式「閱讀題」的答覆(卯足了勁兒揣測作者含義的行為),沒啥意義。

2樓:

antd算是中度偏重度使用者來說兩句,看到這個cdesign還是挺欣喜的,畢竟有多一分選擇不是壞事,還是挺希望看到ui元件庫興興向榮。

螞蟻這套東西,從pc到mobile都用了,不得不說非常完善,從文件到功能到解答,覆蓋了業務所需。讓整個前端開發變得更輕鬆。

當然,tb這套元件庫還沒出來,不知道用起來怎樣,無論如何我還是挺期待

3樓:Zitian

Teambition 設計師

當初設計 Clarity Design 這套語言,更多是為了根據自身的一些設計實踐沉澱和總結一套自己的指導規範,提高設計和研發的效率與質量,輸出標準統一的產物。無意去對標一些國內外的大公司,如:支付寶的 - Ant Design,Google 的 - Material Design ,更多的是為了解決一些自身實際的問題和完善自身的設計沉澱。

畢竟,Material Design 是 Google 花了4年的時間,組建了乙個龐大的設計師團隊專門來幹這件事,其中遇到的問題也是困難重重。在後面的實踐運用也很多地方都一直受人詬病([Material Design is Different, Not Better](https://

android.jlelse.eu/mater

ial-design-is-different-not-better-87909af6ffe1

)),但 Material Design 依然是一套優秀的設計言語,它的出現給整個介面設計行業設立了乙個榜樣,對於一些設計新人來說,它絕對可以堪稱是目前史上最為完善和系統的學習教材。

Teambition 是乙個創業公司,資源有限,前後也就兩三個設計師在負責整體的設計工作,在三個月內完成 Clarity Design 的第一版雛形,已經符合我們的預期。雖然還有很多不足,但我們會持續的去完善它。對於創業公司而言,能夠有意識並且願意付出實踐去做這件事,足以說明內部對設計本身的關注程度。

其實,Clarity Design 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面向設計,主要是的為了:

幫助新來的設計師更快速融入 Teambibion

降低設計和開發的學習、溝通成本

幫助輸出風格統

一、高質量的設計

整理相應基礎元件,提高設計的效率(相應的原始檔會整之後理在相應的型別下,但只有內部成員可見)

另一部分是面向研發(目前外部人員看不見),主要是通過編寫標準、統一的控制項來降低研發的成本,提高研發的效率。

設計語言的沉澱本身就是一件長期投資的事,對公司後期的發展而言,它所產生的價值和影響是巨大的。然而在國內,去重視這件事,並努力去把它付出實踐的公司真的不多。

對於設計師來說沉澱和總結一套自己的設計指導規範,一直是內心深處非常渴望去做的一件事。除了每天的工作,我們也很渴望能夠把自己的積累和實踐能夠很好的沉澱下來並傳遞下去,雖然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我們希望隨著自身的不斷成長 Clarity Design 也能夠不斷的變得更為完善。

4樓:瓊光誕

Design Language可以標誌著一家公司的設計水平,還能夠反映出公司在設計方面資源的投入狀況。在這個上面做做文章無可厚非,對外可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對內可以提高設計部門的地位,雙贏的事情,何樂而不為?但這個東西,要想做的好,是非常考驗整個團隊的功底,同時也是一件巨量的工程,需要巨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

先看一下Teambition公司的團隊人員 https://www.

m好像一共35個人,設計師的話估計也就六七號人。所以,精力,資源是不多的。

拋去背景再看一下內容,從互動設計師的角度來看一下Clarity Design怎麼樣吧。

設計原則:清晰、靈活、乾淨、親切。

對於設計原則,主要是給設計師看的。設計原則,是做設計決策時候的乙個原則,任何乙個控制項,都要先從這些原則出發,才能確保體驗的一致性。這塊內容一般難以量化,而且很抽象。

對於Clarity Design來說,整體寫的確實不是很好,指導意義不明確。清晰和乾淨,內容在某種程度上有所重疊。靈活,我覺得這裡對於靈活的定義有點偏題。

親切,是乙個非常難以表現的概念。還有乙個問題就是,這4個原則沒有優先順序。因為在設計過程中,必然會遇到概念衝突的情況。

遇到這種情況,犧牲哪一條,遵從那一條是很重要的。

行業典範:Salesforce lightning

布局這個東西如果拉到整個Design Language的第一層來說講的話,缺少了page level的布局和結構。而且韻律這個東西放在這比較奇怪,這應該是設計原則部分。

行業典範:SAP Fiori

詳細的介紹了每一種layout的結構,組成控制項,自適應規則和互動細節。

視覺,動效,協作

這幾內容可能因為沒有開源吧,所以提供的資源不多,不做評價。

元件這一塊內容最大的看起來太偏視覺文件了。對於互動的部分幾乎沒有涉及,使用場景的定義,控制項結構,擴充套件性,控制項關聯性,互動細節等。如果說是內部的設計師,拿到sketch原始檔對照著文件看一下上手倒是蠻不錯的。

如果是對外的話,內容太過基礎和匱乏了。

通常乙個Design Language會有以下這麼幾個功能

作為乙個指導規範,提供給第三方開發add on

作為乙個指導規範,提供給內部的設計師和開發者,降低學習和溝通成本

品牌營銷,對外傳達公司的設計理念

從Clarity Design來看,它的作用屬於後兩者。內容豐富程度,沒有版本管理和搜尋,推測應該還在搭建的早期階段。

總的來說,這套設計準則還是蠻規範的,但還遠達不到Design Language的成熟度。因為公司規模不大,設計資源及其有限,能夠有這樣的精力和理念確實很不錯。拿Ant Deisgn這種業界標桿來比也太不公平,估計維護Ant Design的設計師比整個teambition公司的人都多。

作為設計的同行,希望Clarity Design能夠不斷的充實,成長為一套成熟的,有自己特色的Design Language。

5樓:

我覺得還是不錯的,起碼Teambition的設計和前端還是很有追求的。

設計師在設計的時候,對自家的產品肯定是有所思考的,很多元件雖然大家看起來都差不多,但是到具體的業務上又是不同的。ant design能滿足你司的需求嗎?不一定吧?

這個時候如果不維護好自己的設計規範,那麼長期就會產生很多問題。比如說人員的流動,如果有了乙個好的指引,新的同事來了就可以很快的理解自家產品的設計邏輯、實現方式,節省了大量的時間。作為乙個對接過十來個產品經理和七八個前端的設計師來說,這樣的設計語言簡直太特麼有用了。

先不說是不是重複造輪子,起碼是乙個有效的內部培訓工具,溝通成本降低的太多了。

6樓:太狼

Clarity Design 官網上沒有提到這將會被實現為乙個開源元件庫設計稿風格統一可以提高工程師的生產力

是不是抄的我不知道,這個"設計語言"的風格至少與 Teambition 多年以來的設計風格是融匯貫通的,很多規範都是從大量的業務場景中提煉出來的,可以自圓其說

文件裡面的元件設計並不是工程元件設計,而是設計元件,這一點不能從工程師角度去看。具體的工程元件設計在公司內部的 Teambition 專案裡面,並沒有開放出來

已經有乙個 React 的元件庫實現,目前託管在 Teambition 內部的 Gitlab 和 cnpm 上,並沒有開源計畫。因為社群已經有非常多優秀的元件庫和相關的最佳實踐,Teambition 的 Clarity Design 誕生最初的目的並不是推廣與分享,而是將公司內部設計師的一些實踐沉澱下來,提高公司內部的設計師與工程師的生產力

公司內無論是工程師還是設計師都無意對標 Element 或 Ant Design 或其它優秀的開源元件庫,這個東西存在只是為了解決公司內部的問題,還不足以上公升到回饋社群

利益相關,即將變成前 Teambition 前端工程師

7樓:Alex Lau

這種東西叫做小白設計師的心靈毒雞湯,他們看了之後猶如撿到一本絕世秘籍,對自身職業發展充滿信心,幸福感爆棚,有種準備在前端領域大幹一番的使命感!

8樓:

自從螞蟻造了個 Ant Design 然後突然「自我認知」自己是乙個「設計語言」之後,各路前端 + UED 團隊們好像就覺得不這麼造輪子就顯得自己不洋氣了,光做元件庫還不行了,非要在前面加上一堆設計外行看著高大上內行看著全是廢話的「指南」。

這類產品裡,就算是發展得最為健全的 Ant Design,你出門找個靠譜點的設計師問問,這玩意有多少設計上的學習價值,但是人家使用價值多高啊:誒你前端不想折騰啊,誒我也不想折騰,就照著這玩意改改上了吧。

至於 Teambition 這個,尼瑪元件庫都還沒做出來呢,就一堆廢話 + 截圖,星星都騙不了。

為了避免友善度被扣爆,匿了。

Worktile 與 Teambition 的優劣對比?

SaaS點評網 對Worktile 和 Teambition做乙個簡單的介紹 Worktile 敏捷研發 針對企業研發中的難題,提供高效 標準的敏捷研發管理解決方案,包括 Scrum 和 Kanban。DevOps 持續交付 深度整合研發工具鏈,與敏捷研發資料打通,助力企業構造自動化研發流水線,實現...

Trello 與 Teambition 的優劣對比?

用了不短時間的Trello,喜歡它的乾淨簡潔。但是最近還是棄用了,原因在於VPN連線不上的時候,有可能發生內容沒有及時更新上去,資料丟失了。 品雪 Trello 勝在簡單,開放。國內的 worktile,teambition,leangoo 等在不同專案裡都用過,各有特色,但除了速度快點,其實也沒比...

明道 teambition和tower的優缺點有哪些?

小王子 兩個都用過,tower的介面設計不錯,但是資訊一波流的展示在乙個專案裡面,有點壓力山大。teambition就是。在造房子,一塊磚一塊磚的往上堆疊,拼命加功能,基本的功能滿足 兩者對我來說有乙個很不好的地方 層次定的太死,只能一層專案一層任務,我任務就不能再拆分了嗎? LithDY 試用過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