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說我的競品分析沒做好,是因為對產品理解不夠,怎麼破?

時間 2021-05-10 01:35:26

1樓:史蒂文的十字研究

從以下方面對產品進行理解,快速掌握產品的基本資訊和特徵。

如何理解呢?

理解業務或者使用需要,設想自己為使用者,去使用產品或者Demo,走通每乙個流程。去研究和記錄過程中是否會遇到問題以及能否真實有效地解決問題。

這些問題如:流程無法走通、功能卻是、功能冗雜及重複、指引不清晰、效能問題、可用性問題、視覺設計問題等。

產品組經過大量與使用者、業務方等溝通,收集了大量的資訊和反饋。所以你在測試中遇到的許多問題,產品組可能早已知曉,所以盡量不要做重複性的工作。與產品組溝通,收集他們所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的思路。

對產品存在的問題做了初步理解後,想必你也對產品有了一些思考和假設。不妨從現有的資料中印證你的假設。這就涉及到產品的埋點資料和分析。譬如說:

假設是:產品的某一功能與其他功能存在高度重合。

資料表現:產品的某一功能使用率特別低,或者與另外一功能的使用率呈相反關係。即從資料上印證了這一假設。

有時候,某個單獨的埋點無法印證或解釋問題,不妨通過多個資料組合分析。譬如:通過對比分析轉化率,發現在漏斗中的某一環節使用者流失特別大,是否存在某些引導不清或者存在一些誤導性資訊等。

此外,對產品的版本演進記錄進行分析,可以大致了解之前產品遇到的歷史問題和解決思路。

2樓:

我很贊同「需求滿足程度」這個分析維度,目前幾乎所有需求都有解決方案,區別只在於解決成本而已,無論對產品經理還是初創公司來說,於其因為「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而去微創新,不如扎扎實實的磨練內功,做出真正滿足需求的產品來。

3樓:

恩恩,剛和產品及運營負責人說,後續新入職的員工,第一件事就是安排他們做個競品分析。

然後不告訴他們具體競品和交作業時間,看下他們的主動性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4樓:Bingo

不同崗位的人競品分析應該側重點不一樣,讓做產品的人去分析人家的設計理念、運營策略不是自己給自己挖坑嗎?那設計師和運營幹嘛了?就算分析報告出來了,這份報告可信度有多高?

競品分析的目的就是為了在各個環節中學習競品的優點,攻擊其缺點,也是熟悉了解業界競品概括的過程。如果是產品經理的競品分析,應該更多從使用者需求、功能、痛點解決方案去分析;如果是互動設計師,可以從任務流程、互動特點、邏輯處理進行分析;如果題主是為了寫乙份「高大上」的競品分析給老闆看或者用於逼格較高的匯報,可以和互動、視覺、運營一起合作,各自完成自己擅長的模組分析,然後組合成乙份報告去匯報,否則很容易鬧笑話的,產品經理也是人,雖然在業界被傳成神了,但不是真的神,雖然知識面的廣度比較寬闊,但是非本職方面的技能並不是非常精深。

5樓:連勳

做產品就不該看競品分析。拿著別人做出來的功能去倒推別人做出來的需求無異於緣木求魚,抄了競品的功能卻沒有競品的資料驗證,只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終呈現出來就是照貓畫虎。真正該做的是事情是發現需求,發現需求,發現需求

如果競品的功能針對的需求是對的,你自己遲早也會發現。

以上說法僅限於網際網路產品。

6樓:林思涵

我們老大沒這麼說,就說我寫的太淺了…做競品分析哭死了,感覺完全不明白到底要怎麼分析…資料看到哭,結論得了一堆,就是不夠深入。。

什麼是競品分析,競品分析的目的是什麼?

愛夏 為什麼要做競品分析,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市場競爭激烈,了解競品動態以後才會明白在行業內自己的優勢劣勢和機會,才便於企業去做決策。競品分析的緯度很多,產品特色,營銷方式,市場份額,使用者評價等等,要看你要做什麼咯,結合你的需求對競品的某些方面進行分析。 劉大爺是小弟 如果想看概念,可以網上查一下什...

剛入職的產品經理如何做好競品分析?

袁野ho 做過1年的產品經理,但我擅長的還是在 運營 用運營的思路和一些工具跨界試著回答。1.產品的核心是什麼?能否解決效率,成本,邊界這3個問題的其中幾個。首先看競品能提高什麼樣的效率,怎樣減少使用者端的成本 時間成本,認知成本,金錢成本 如何拓展了實用邊界。比如,滴滴這個產品。提高了汽車的載客效...

SAAS行業,請問競品分析,是產品運營的內容還是產品經理的工作?

產品專家郭杉 我的觀點是,這個問題的本質不在於是產品運營還是產品經理本身,也不在於是SAAS還是其他行業。這個問題的核心在於競品分析能為我們帶來什麼?競品分析是指對現有或潛在競爭對手從產品或市場的角度進行客觀分析,找到競品或自己的優勢與不足,為下一步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的一種分析方法。用一句話來總結,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