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太空飛行器中的晶元沒有電腦裡的快,卻還比電腦中的貴的多?

時間 2021-07-12 16:59:43

1樓:

計算速度快,只是晶元評價的乙個標準,很多時候也並不是最重要的乙個。

特別是航天級的晶元,需要考慮更多的方面,包括穩定性,高低溫,老化測試,抗輻照等,這些都比民用的晶元更嚴苛,貴也就很正常了。

普通的電腦可以一年一換,但是太空飛行器可是需要十年以上的,跟汽車晶元乙個道理。

2樓:夏洛神花開富貴

講個事,不信的就當是個段子。

同學在跟軍工對接的企業駐廠,回來說軍方要求訂購兩個器件(再三確認,就是兩個),然後那乙個星期就產出了幾千個,挑了兩個體質最好的交貨。至於良品率,沒人在乎,幾千乃至幾萬個有乙個能用的就行。

3樓:波爾舍虎

首先,這個東西我們不能跑到國外去採購,只能自己研發、製造,而使用量是不可能和民用相比的。這裡研發和生產線製造的成本就要平攤到單個晶元的生產成本裡去了。

其次,就是軍工領域一直在提的可靠性了。民用領域晶元使用環境溫度最高也就四十度左右,CPU自身溫度到了百來度就自熱保護,太空飛行器你讓他晶元停一下試試?還有就是輻射環境,宇宙中是存在大量高能粒子和宇宙射線的,這些都需要設計者考慮進去。

而這些也意味著額外的成本。

最後就是設計贅餘了,這也是可靠性的一種體現。即使設計的再優秀也沒有人能保證這個晶元一定能完好的執行,那就要設計雙迴路甚至三迴路。這在保證了系統穩定的情況下,又再次增加了成本。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現在想玩遊戲,民用領域想的是:花個5000塊錢配的電腦就能全特效執行了。軍工領域思考的則是:

我得配三套隨時備用,放近恆溫房裡,電信網?不行得拉光纖,網路也要拉三套,必須24h穩定執行。

新型太空飛行器的設計發展趨勢是什麼?

張雷 單星向模組化 通用化發展,可根據載荷商業化平台選型。多星向體系化 網路化 協同化發展,出現編隊星群,主星智慧型管控其它衛星能力極大增強。衛星自主能力提公升,自主故障診斷及修復,自主軌道控制,自主任務規劃。 第一次在知乎回答問題,不妥之處見諒。近地研究不太多,主要說一說深空探測器,純屬個人看法。...

太空飛行器和運載火箭的外殼是什麼材料?

長安永珍 人造衛星和深空探測器的結構材料大多採用鋁 鎂合金,強度要求高的零部件則採用鈦合金或不鏽鋼。SpaceX在研的 星艦 儲箱材料為不鏽鋼 碳纖維增塑複合材料燃料儲箱 為了提高剛度和減輕重量,也採用高模量石墨纖維增強的新型複合材料。比如太空飛行器上的大面積太陽翼,初期為鋁合金加筋板或夾層板結構,...

為什麼太空飛行器墜入大氣層後回到地球不會落到有人居住的地方?

1.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星箭分離剩下的火箭把人家房頂砸穿的事情也不是沒有過,廢棄太空飛行器墜回大氣層如果不受控制完全有可能落入有人區 2.地球這麼大,細細看來無人區還是比有人區大很多的,所以廢棄太空飛行器落回來的話,落在有人區的概率還是小一些 3.個頭太小的太空飛行器or空間碎片還沒落地就會被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