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陽明心學這段話表示不解,有人可以解答一下嗎?

時間 2021-10-26 13:03:55

1樓:三畏齋

陽明子這句話是針對朱子大學解釋而發的。生知安行、學知力行與困知勉行分屬聖人的境界、賢人的事情、學者的事情。生知安行即中庸所謂率性之謂道,一開始便能知曉天地運化的本源並順應而行;學知利行、困知勉行即中庸所謂修道之謂教。

賢人通過自主地學習,達到了知道的地步,但冥渣未能化去,尚未至純一之地,故尤加利行焉(矢志不移的踐行保任)。學者雖然在學習聖人之道,但多無所感,於道無聞,只有自己內心遇到大問題的時候,方得幡然醒轉,策力而行,以求達於賢聖境界。

陽明子認為,朱子格物之訓,以盡心知性為物格知至,是倒措了意思。孟子盡心(推極良知)知性(明徹性體)知天(合得大本大源)是生知安行的聖人之事。「盡心是心有未盡」,盡之,則達於性命之源,性天不二,是故明澈性命,則與天為一也。

此即所謂知「猶知州知縣之知,是自己分上事,已與天為一」也。存心(收放心)養性(涵養性體)事天(奉承天命)是學知利行事。通過收放心,恍然頓見性體,悟後起修,做收攝保聚之功,如事父事君一般,唯恐或失。

所以是賢人之事,與聖人知天之境界尚差毫釐,猶有待於修。「夭壽不二,修身以俟之」則證明學者尚不知何為天命之性,在等待有一天豁然開朗,悟道成德,「所以須一心為善,不能因窮(困頓落寞)通(運盛事達)夭(短命)壽(長命)之故 ,把為善的心變動了」這樣去改過遷善,懲忿窒欲,所以是學者困知勉行事。

如果要比較朱王對中庸、孟子這兩句話的理解,則牽繫朱王二子如何做工夫,以及工夫階次、境界劃分等許多分歧。茲不詳論。大抵陽明先生對於徐曰仁以朱子大學本文解格、致、誠、正有書經、論語、孟子三部經典中的「惟精惟一(用精微詳密的工夫達到一之本體)」「博文約禮(博大學問,專一於天理(朱子義)或從天理髮見處用功,以存乙個天理(陽明義。

二者皆分殊中求理一之功也))」「盡心知性(推極、完成良知於事事物物,以通達於天命本性。(此陽明之義也)或推極吾之虛靈知識,至於事事物物,使事事物物之理無不窮極。(此朱子之義也))」為佐證的論說,有不同看法,朱子以物格而後知至為盡心知性,那麼接下來還有誠意、正心的工夫要做,即不得謂之生知安行矣。

陽明子以中庸、孟子、論語、書經「生知、學知、困知」、「盡心知性知天」、「博文約禮」、「惟精惟一」的境界論工夫論,談大學「格致誠正」的工夫次第,並反駁了朱子的說法。

2樓:知who

你的問題,陽明先生在《傳習錄》裡面有詳細的解釋,這裡概略說一下:

盡心,知性,知天即生知安行,率性而行, 屬於聖人的Level, 因為聖人已經沒有私慾遮蔽良知,已經天人合一,所以率性而行。

存心,養性,事天即賢人事,屬於生知利行,已經得道了,但是還是平常需要存養其良知,只是偶有間斷。

夭壽不貳,修身以俟, 屬於普通人,困知勉行,還沒有得道, 良知被私慾遮蔽,需要人一己百的努力。所以屬於困知勉行

3樓:靜水流深

首先這是王陽明的個人看法。

《中庸》是說了三種人,一種人生而知之,一種人學而知之,一種人困而知之。當他們都達到了「知」的境界,可以說他們「一也」,屬於殊同同歸。(舉例來說,乙個人要到羅馬。

首先可以出生在羅馬,也可以坐飛機到羅馬,或者可以步行去。甭管怎麼去的,反正都是去了。)

但是這三種人雖然殊途同歸,總歸還是殊途。那殊途體現在什麼地方呢?

《孟子》中把人學習的行為分為三種,一種是以「盡心」為主要方式,通過盡心達到知性、知天的境界。第二種是以「存心」為主要學習方式,通過存志存心達到養性、事天的境界。第三種通過「一以貫之」的恆心修身達到立命的境界。

這三種方式是人人都可以掌握的嗎?是我想「知心」就可以「知心」嗎?顯然不是的。

這事兒個人說了不算,而是有資質限定的。王陽明認為這三種學習方式就跟《中庸》中提到的三種不同型別的人相對應,不同型別的人應該用不同的學習方法。(對應前文的例子,這三種是去羅馬的步驟展開。

第一種方式就是開啟大門邁出腿來就行了。第二種方式是先去辦簽證,再去買機票之類。第三種方式是準備乾糧,多學幾門語言,練好身體云云。

問題是,你想坐飛機就可以坐飛機嗎?看看家裡啥條件吧。條件不好就老老實實邁開腿,走一步是一步得了。

)而他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他認為「聖人」指明了求知的境界殊途同歸,但是時下學者往往不看限定條件,有一種浮躁急於求成的心態,而且有的人會無從著手,不知道求聖之路是該存心還是知心還是修身以待天命?於是王陽明把聖人的思想做了乙個歸納整合,指明了不同條件下的人要採用不同的學習方法,給了相對應的切實可行的學習路徑。幾千年以來上兩個境界的人用手指頭扒拉扒拉就那麼幾個,而「普通人」,就老老實實的邁開腿,「夭壽不貳,修身以俟天命」吧!

4樓:

《中庸》的文字,三句話講了三種人。

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注意,這裡的『或』,意思是『有的人』。也就是說,《中庸》裡面講了三種人,一種是天生聖人,一種是學成的聖人,一種是笨笨的、經過困難努力而成的聖人。

而《孟子》的文字講了三種情況、三個方法。

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至於這三種情況是屬於同乙個人,還是屬於不同的人,孟子在這裡沒有明說。

注意,這裡的『所以』,『以』是『用來』的意思。『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存心養性是方法,用來達到『事天』這個目的的方法。

而陽明認為,孟子所說的三種情況,其實分別屬於《中庸》裡面的三種人。

『盡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

其實就是最聰明的天才所走的路線。

『存心、養性、事天』,是『學知利行』事;『夭壽不貳,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後兩件事,是普通人和笨人所走的路線。

就這麼簡單。

5樓:zhuqting

王陽明本身對這段話已經做出解釋,他先是解釋了盡心即知性,知性即知天。又舉例說明「知天」的知與「知縣」的知一樣。生而安行很多時候代指聖人,陽明先生最後指出聖人與天合一。

故知天即聖人。

6樓:

用很通俗的話來說:

生而安行」就是乙個人,心裡全部是良知,沒有任何慾望和邪念,見到乙個美女,心裡只會產生欣賞之意,沒有半點邪念,這是聖人才能做到的事情。

學而利行」就是你見到乙個美女,心裡會心動,想去親近她,但很快冷靜下來,知道自己產生的羞羞的想法是不對的,於是壓制欲念,平復心靈,修心養性,絕對不會做出冒犯她人的事情。這就是君子賢人了。

困而勉行」有的人,知道自己得了絕症,只有三個月命了,就可能自暴自棄,每日花天酒地。見到美女在前,想著反正就要死了,不如爽上一把……這種人就是「不知天」的人,即沒找到人生意義的人。而我們絕大多數普通人其實都是這種庸人,心裡太多雜念和慾望,必須下功夫去「修身」。

不管生命長短還是富貴貧窮,不管外部條件是什麼,都要「修身以俟」。

普通人經過修身,明白人生的意義,常常自省使自己的行為盡可能符合「天道」標準,就成為賢人了,再進一步致良知,使內心沒有半分邪念,一舉一動都出自良知,與「道」合一,就是聖人了。王陽明的教育方針是普通人先不要好高騖遠,去空想聖人之道,反對朱熹一開始就用「知心知性知天」去要求乙個普通人,標準太高會讓人茫茫然不知如何下手。初學者就踏踏實實從「困而知之,勉強而行之」做起。

傳習錄這幾篇是為了糾正朱熹的教育方法,借用了中庸和孟子的語句,並不是用來解釋中庸孟子原文的。

7樓:簡e

朋友,

他們之間沒有矛盾的,只是立足點不同而已。『盡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這是通過內修,進而聞道的實證狀態,此時心開,開心,心安,安心。

存心、養性、事天』,是『學知利行』事;這是平常做事的狀態,此時運籌帷幄,信手拈來,生活工作就和玩似的,即佛教的遊戲三昧,但又非常敬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夭壽不貳,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這是面對生死的心態,生命不死,奮鬥不止。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不怕萬難。

祝你超越自我,大有作為!

8樓:kxk21g

後面,王陽明有繼續闡述,進行解釋,但是覺得他引用中庸跟孟子中的話,然而意思卻與中庸,孟子的意思截然不同!

感覺就是你推演出乙個公式,裡面引用了三角函式,但是這個公式裡的三角函式計算方法與引用的三角函式計算方法不同!

整整兩天都卡在這個問題上,繼續努力研究通透!但是讀書還是要抱著懷疑的態度去讀!

9樓:東來先生知行合一

『盡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

是心學,陽明的路子

『存心、養性、事天』,是『學知利行』事;

是理學,朱熹的路子

『夭壽不貳,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

是道家(某些流派)追求長生的路子,

這些路子陽明也都走過

10樓:銀狐

『盡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正如說佛性人人都有,只是根有深淺)

『存心、養性、事天』,是『學知利行』事;(既然是根有深淺,格物致知就是要學,要講求)

『夭壽不貳,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夭壽本二,能夠悟到不二,即是修,修即有困)

王陽明這樣總結得非常好的,給學人方便了很多,說的是乙個意思,題主怎麼得出來不同意思?

怎麼反駁這段話

狼愛上羊 李墨幾 某乎本來是個學術殿堂,後來變成了菜市場,再後來變成了傳銷窩點,現在開始往黑澀會轉型了是嗎。在外面看到自己反駁不了的話,就跑知乎搬救兵 借兵器,和隔壁拱壩求本子出處有的一拼。就跟題主講兩句話,第一,要有自主性,看到自己無法反駁的觀點,直接跟作者碰去,碰不出來先擱著,用生活驗證。遇到跟...

這段話應該怎麼解釋?

558hx 我是同意這段話的。真正能陪伴自己永遠的真的只有自己,世界上真的沒有感同身受,每個人的經歷不同,有的時候遇到困難被傷害,只能自救自己舔舐傷痕。每個人的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但其實酸甜苦辣都是一種經歷,看開就好了,人生也是有許多樂趣的,要靠自己去發現或者創造。每個人的生活都是合理的,有什麼樣的...

巴門尼德這段話什麼意思?

樸臧 巴門尼德的存在哲學是關於 存在 的學問,這個 存在 是很抽象的概念,很多人認為存在就是實實在在的東西,但其實不然。把握巴門尼德的存在需要站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來考慮 巴門尼德Parmenides,盛年前504 前501,愛利亞人 他在 論自然 一說中提出了真理之路與意見之路兩條道路,也就是 存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