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脾氣不要,做家長了該如何去引導教育?

時間 2021-08-12 23:33:11

1樓:吳名浩

每個人都會有情緒,孩子也同樣。孩子因為缺乏自制力,所以他們鬧情緒的時刻非常多,也讓父母感覺非常勞累。當孩子在鬧情緒的時候,很多父母容易踩中這六大雷區,這其實傷害孩子也傷害自己。

1.以暴制暴:

「再鬧,就給我試試看!」「不乖就把你趕出門」之類的嚴懲、恐嚇和威脅話語,不但會扼殺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甚至會使孩子採取自我破壞和被動的攻擊行為當成報復。

2.當孩子情緒的奴隸:

「不哭,就帶你去吃麥當勞!」「我買玩具給你就是了,別難過了!」用賄賂、哄勸的方式息事寧人,避免孩子體會不好的情緒,反而讓孩子學會了「情緒勒索」。

3.為孩子的情緒貼標籤:

你這個壞孩子,為什麼這麼粗暴?」「真是愛哭鬼!惹人厭!」你貼在孩子身上的「負面標籤」,會輕而易舉的扭曲孩子的自我概念。

4.流於說教:

「你看!我不是早就跟你說過了……」當孩子傷心、難過、生氣的時候,情緒已經主導了全部意識,根本不是灌輸規則與訓誡說教的好時機。

5.迴力球效應:

「你再鬧啊!乾脆把我氣死好了!」在孩子鬧脾氣時,無法保持冷靜,反而回以憤怒,形成「你來我往」的惡性迴圈,最後「發脾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想法也將深深刻在孩子的心上。

6.歸咎他人:

」跌倒了不痛!都是地板害的!」當孩子遇到挫折時,為了安撫孩子情緒而歸咎外界環境的做法,會讓孩子無法對自己負責,失去從錯誤中反省學習的機會,容易養成遇到挫折「只會怪別人」的惡習。

可是,如果避免了這六大教育雷區,爸爸媽媽又該如何解決孩子的情緒問題呢?

01、理解、接納孩子的情緒

如果孩子出現情緒反應,父母要先用同理心和傾聽的技巧,接納孩子的情緒。當孩子知道你願意理解他的感受,就會慢慢將心情沉澱下來。

同理孩子的情緒,並不代表同意孩子的行為,更不是放任孩子把情緒表現當成工具,對父母予取予求。要讓孩子明白:所有的感覺都是可以被接納的,但是不當的行為必須被規範。

02 協助孩子覺察、表達情緒,理清原因

接下來,父母要運用言語反映孩子的真實感受,協助孩子覺察、認清自己的情緒,例如:」看你哭得這麼傷心,一定很難過,對不對?」響應孩子的感受,可以讓孩子明了自己的感覺。

之後用開放性的提問方式,例如:」今天是不是發生什麼事了?」協助孩子正確表達情緒,理清情緒背後的原因。只有找到情緒反應的真正原因,掌握孩子的心理需求,才能對症下藥。

03 引導孩子調整認知,思考解決方案

等孩子情緒緩和下來,引導他調整認知,從另一種角度看待引起他困擾的事情,例如:」玩具被同學不小心弄壞了,你覺得很生氣。但是你打人沒辦法讓玩具恢復原狀。

我們一起想想看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好不好?」

孩子的情緒問題往往是情商問題。有教育專家曾說過,「EQ教育不是特效藥,而是漢方藥」。

孩子的改變需要時間,幫助培養情緒力是乙個持續進行的過程,一旦開始,就會漸入佳境。只要父母投入時間和耐心,運用技巧和練習,就能調好孩子的情緒體質,讓孩子知道自己可以有所選擇,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爸爸媽媽們不妨把這三個步驟告訴身邊的父母,不要再踩雷區,傷害孩子。

【快樂成長訓練營】2023年8月3-10日

孩子膽小怯懦,家長該如何引導教育?

讓光照進來 題主的問題描述非常的簡略,因為沒有看到細節資訊,這裡就簡單說說我看到這個問題產生的一些聯想和思考。首先,我們可能要考量一下怎麼去定義 膽小怯懦 比如,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活潑 聰明 大方。自己家的孩子聰明伶俐,會唱歌 會跳舞 還會講故事。幼兒園舉行匯演,爸爸媽媽非常希望孩子能站到舞台...

孩子不喜歡學習,家長該如何引導教育?

五花八門 1.幫助孩子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 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並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以及學習方法是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兩大重要因素,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的學習效果可能就不明顯,進而會打擊他的自信心,對學習感到厭倦。建議各位先跟老師溝通,找到孩子為何不愛學習,繼而針對...

1歲9個月的寶寶發脾氣,家長該如何引導

已登出 當孩子發脾氣,有情緒的時候。帶養人要做的就是包容,平和,有耐心。可以這樣引導。1.說出令孩子發脾氣的原因 鞋子穿不好 2.說出孩子感受 著急 3.表示理解 沒關係,我們正在學習 4.正確引導,耐心陪伴 一次穿不好就再試一次,媽媽陪你 期間語氣一定都是溫柔平和的,家長切記焦急或者帶有情緒,否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