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專家稱 整個社會集體性焦慮 導致家長讓孩子上補習班?

時間 2021-06-09 19:43:41

1樓:漸行漸遠

焦慮?我覺得不是,現在生活難不難?競爭激烈不激烈?

你多掌握點東西未來可能就容易點,不是誰都有個富裕的家庭,就說你不補課,不要學歷,這也不要那也不要都行,可這樣你哪來的優越感呢?怎麼這樣就一定堅信就一定會比別人過得好呢!

2樓:三個專家乙個娃

先說點輕鬆的:建議把題目中的「集體性焦慮」改成「集體焦慮」。否則容易被弗洛伊德鑽空子。

下面正式回答:從心理學來看,無論是個人焦慮還是集體焦慮都是正常的,都可能是推動個人或社會進步的動力。所以說,首先專家的焦慮就可能是多餘的

注意,這裡只說可能,因為專家的焦慮也可能推動社會進步。注意,都是可能。

當然,任何東西都要適度。個人焦慮、集體焦慮、專家焦慮,如果在適度範圍內,都是好事。超出範圍才是壞事。

那麼這個適度範圍是什麼呢?很簡單。那就是看焦慮帶來的行為是否有利於焦慮者

所以,我們就要看看讓孩子去補習班是否有利於孩子的學習和公升學等等。顯然,這個因人而異。因人而異有兩個意思:

乙個是因孩子而異,乙個是因補習班老師而異。某個孩子上了某個補習班學習成績上去了考上好學校了,那麼作為推動力的焦慮就是在適度範圍內,因為最終結果有利於焦慮的家長及孩子。專家為此案的焦慮是超範圍也就是錯的。

如果情況恰好相反,那對這些焦慮的評價也就相反了。

當然,目前的情況下是全社會的補習班普遍水平比較低,所以送孩子去補習班的平均後果不是太好。從這個意義上說專家的焦慮合理的概率比較大,雖然專家未必是因為這個原因這麼說的。專家的焦慮其實主要是焦慮他自己名氣不夠大,所以聳人聽聞一下,但不巧可能對了。

對於家長來說,最重要的是不要聽專家忽悠這忽悠那,而是自己長一雙慧眼來識別自己的孩子和附近的補習班是否匹配。這很難,難的事情還是需要焦慮來推動。所以,全社會還是需要集體焦慮的,只不過要控制在合理範圍內。

3樓:海棠

孩子學習跟不上,上補習班是乙個充分條件的選擇。小到個人,大到家庭和社會,對於個體永遠有選擇性,即有路可走,我想這對於個體的成長禾社會的發展是有益的。我們應多創造這樣的條件,在遵紀守法條件下,條條大路是通途,生活才會更精彩。

4樓:綠林風聲

這個問題,等於在問我們每個人在焦慮什麼。

可是我個人的焦慮真的很多,雖然我覺得我已經很大條了。我不太有資格回答關於焦慮的問題,也解決不了自己的焦慮。

當你沒有能力去處理那些焦慮的時候,你可能會順手撈個東西去緩解,一邊欺騙自己我努力了,我試過了。一邊欺騙自己說一切都會好的。

如何評價台灣專家稱 大陸一些藍領階級買不起電腦,更愛手機上網 ?

品牌節度使 09年左右,同住的移動的小夥子經常半夜跑出去加班。問他為什麼,說那些工廠妹整夜都用手機上網,訊號一有什麼問題就打10086投訴,他是負責基站訊號的,大半夜經常跑出去加班,說起來就牙癢癢。 手機已經基本取代了電腦的溝通娛樂作用,不是回家加班,誰會開電腦?藍領不像白領,只要下班,就沒有加班的...

如何評價銀行HR稱躺平是社會毒瘤?躺平真的是毒瘤嗎?

墨守 站在他的角度確實如此,因為銀行的領導在大家預設的遊戲裡佔據優勢地位,他當然不希望自己的優勢降級。躺平會導致部分人不參與這個遊戲,這對於他來說當然不利! 理想維修師 鼓吹996的,不少組織確實是由外資控制的買辦 要年輕人奮鬥的,不少的家眷老小確實在國外 搞得境外勢力無處不在,可以背一切黑鍋似的。...

如何看待世衛專家稱印度病例數被嚴重低估 實際感染數可能高出 20 至 30 倍?

隱秘 剛和我公司的印度人聊天他家親戚都在印度呢據他說疫情嚴重他的乙個cousin 三十多歲染病死了他的人際網中幾乎每家都有染病或者住院的 這個推測很可能是真的。看有關印度的訊息,他們某個火葬場原本每天要處理20具屍體,現在要處理60具了 還有某個原來每天15具屍體,現在達到30具了。如果這個現象具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