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不誠無物」?

時間 2021-06-05 12:42:35

1樓:知一

誠就是誠意,物就是事物在內心的映象。

理解事物只有誠意,正心,不加私慾,才能順應天理,映象才是清晰的。

而道就是天道天理,天是道,一花一木也是道,萬物本質都是道,而人心只有誠意不加私慾才能順應天道。順應天道那麼人就是天,人也是一花一木,萬物同源,皆是天道。

順應天道就是無人欲的干預,格物致知。

2樓:

意思是沒有誠意就感知不到(新、陌生)事物的存在。

比如「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人往往只能看到自己願意看到的」「無慾觀妙,有欲觀徼」日常生活中就有此類例子。

《大學》有「正心誠意,格物致知」之說,「誠」有放下偏見、保持客觀的意思。

要注意的是,這個誠的概念比一般語境下的要深的多,比如王陽明年輕時對著竹子「格物」但失敗了的故事。

一般來說,他一動不動地看竹子好像已經很客觀、很心誠了,但其實還是不夠。因為他的眼睛還是人類的眼睛,眾所周知,人的眼睛看到的世界和很多動物是不一樣的,可見其本身某種程度上也是帶有「偏見」的,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使用電子顯微鏡,這樣就能更好地放下偏見,看見真實的存在。當然,這個實際上是無止境的,比如放大更高倍數的顯微鏡能幫助我們看見更真實的存在。

當然其中還有一些玄學意義,「有名萬物之母」「長生久視」,古人認為人作為觀察者的身份是非常重要的,世界是被「發現並命名」出來的。如果沒有最初的誠意,世界是無法存在的。所以這句話的後面半句是「誠者,物之始終」。

3樓:震陽

僅解「不誠無物」,

此「物」,即 @小錦蓮蓮 所述之天心。

此「誠」,即是主敬。

即老子謂:「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

4樓:課堂留守

問題和描述,有點距離、

簡單說明下不誠無物,就是心不開啟,所見所聞,只是異化的物,而不是真實的物件。

不格物,卻在內心成私計,就是不誠無物。

不管對方,只顧自己的情緒,自以為是,就是不誠無物。

輕易給人下標籤,也是不誠無物。

可供思量。

5樓:王止修

可以把誠理解為物的本質,是先有了這個本質,繼而有的這個物。可以模擬為柏拉圖的相世界,先有相,再有物,無相則無物。

道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的含義,所謂道生一,一再次序生成萬物,可以理解為道即無,一即有。

萬物流轉變化,一定要追尋最初的起點的話,那麼現代物理學傾向於宇宙誕生於奇點,這既是一。

那奇點之前呢,奇點由何而來呢?奇點代表一切物質的本源,不能再有物質演化成奇點了,從邏輯上講,奇點只能誕生於無了。我們生活的世界已經是萬物叢生了,我們無法想象無是什麼。

無的存在更多是邏輯上的意義

6樓:小錦蓮蓮

性命大道,三教一家之道也。儒曰精一,道曰抱一,釋曰歸一。三教聖人,皆以一為指歸,故曰:

「天地無二道,聖人無二心。」無二道,即一道;無二心,即一心。一道一心,心即道,道即心,心外無道,道外無心。

但這個心,乃天地之真心,即佛祖所謂涅槃妙心。此心內含先天真一之氣,非色非空,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人能認得此心此氣,於日用常行之間,逆而修之,則大塵沙盡是珍寶。

——《寄通渭石川董某書》

這就是不誠無物!

誠和感是一體兩面的。

如何理解心外無物,心即理?

史思明 這是作為 義理之性,天地之性 外在超越的 性即理 來說的。性即理 類似康德的 絕對律令 實踐理性 康德稱之為道德的神學。心即理 是內在超越,由 道心 結構一切。不管哪乙個,都已經接近兩個世界的說法。不符合中國乙個世界 沒有 人格神 的傳統。 隨風 同歸於 寂 的寂用 存在與不存在 理解似有不...

「誠不欺我」和「誠不我欺」,到底該用那個?

畢竟網路使用者中有文化的人佔比太少,所以在網路上充斥著這些錯誤用法。要麼就好好說現代文,要麼就引用正確的古文。想拽個古文又說錯,只會讓人看出來肚子裡其實沒多少墨水兒。比如 要說誠不我欺,而不是誠不欺我 要說食之無肉棄之有味,而不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端瑾 額 我又想吐槽說為啥找我問這個問題 我高中學理...

如何解釋「心外無物,心外無理」?

TheEarl 心外無物,心外無理 為王陽明提出的心學思想,意為要了解宇宙的奧秘,達到對事物真相的認識,只須返視探求自己的心性良知即可。 go go 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心即理,它指的不是說這個事情沒有進入你的心,它就不存在,而是指這個事情沒有進入你的心的話,那對於你來說,也沒有任何意義!宇宙間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