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普通話開尾字中,中古二等字的韻腹音值通常較低?

時間 2021-06-04 10:20:49

1樓:李溯本 Unancha

中古往後的一段兒時間裡,二等字曾經從介音變成過兒化!不過注意,如果是有韻尾的音節,應該是韻腹先加兒化然後再綴上韻尾,因為這種兒化是由前向後的,並不像現代官話這樣由後向前!如果純粹是介音,應該不至於導致母音的改變和合併,而在逐漸消失的過程中,很有可能先變成兒化,一旦兒化,母音的改變和合併就很容易發生了,像在普通話中,至少 ei 和 en 的兒化,ai 和 an 的兒化就都是沒法區分的,而在四川話中據說兒化合併得比這厲害得多……另外朱曉農說,兒化還多少帶有點兒咽化的性質,而咽音其實只適合接母音 a(稍偏前,不是很標準的央母音),這就更符合二等字的演變軌跡了,很多問題都能得到解釋!

咽音是一種很「綠」的發音,不知道這個豬年是不也是乙個很「綠」的年~~

2樓:msoeg

直接原因是上古到晚期中古(盛中唐)的演化中,反切非三等音節普遍出現了同等高低母音合流的情況,合流的結果一般是同反切等裡母音高度最低的那個母音。

具體地說,所有反切四等音節的主母音均演化為 //,所有反切二等音節的主母音均演化為 /a/。這些音節在盛中唐時期均歸於外轉諸攝。

反切一等則受到了「後母音公升高」這條規律的影響,合流進行得不完全。另一方面,「後母音公升高」這條規律在盛中唐以後也依舊發揮著作用,將唇音/合口一等與無韻尾一等推離了低母音的位置。雖然有些音節後來又回到了低母音處,但這個變化還是進一步降低了反切一等讀低母音的比例。

在盛中唐以後,反切二等同樣也有一些變化。乙個變化是曾梗、止蟹合流。曾梗合流時兩攝韻尾正在滋生 /i/ 音色,由於音素密度過大,二等主母音被帶離了 /a/。

止蟹合流則沒有音素密度過大的問題,二等主母音留在了 /a/。(曾梗二等入聲白讀層韻尾弱化後又隨止攝合口韻圖二等回到了 /a/。)

另乙個變化是比較晚近的主母音調整,它將 /iai/ 與 /ian/ 改造為 /i/ 與 /in/。

還有乙個變化是宕江攝入聲文讀層發生了褪去了雙母音色彩,其中二等音節普遍演化為 /()/,也算離開了 /a/。

為什麼普通話 一 字存在語流音變?

1.變調的根本原因 語流的相互影響,即以語流中發音便利為變化的方向。現代漢語第2版 黃伯榮李煒主編,北大出版社,2016年 2.變調的幾個型別 算了截圖吧 1 上聲相連變調 2 一 不變調 2016北大版有更改,兩個的情況不同 同上圖3.一 字在語流中的音高變化 去聲前 5551變成了3551 非去...

為什麼北部吳語中 言 危 等中古疑母字鼻音普遍脫落了

tittii 那些說 言 脫落疑母很普遍的,這是瞎說了,上海北郊都是讀nie1。另外,有關 危 這個字,在1850年的文獻上可以查到,當時是讀nguei1,危險一詞讀nguei hienn。然而實際上這個已經是文讀了,白讀參考台州ngiu niu。而同乙份資料上顯示,言當時確實已經存在yenn的讀法...

為什麼部分普通話讀 jie 的字在一些方言裡讀 gai ?

已登出 這叫 顎化 簡單地說,就是古漢語聲母為g k h的字,在現在的北方漢語中聲母變為j q x。如今翻譯外中國人名或地名時遇到gi ki hi之類的音,往往譯為ji qi xi也正是參考了漢語的這一音變,比如把Hitler譯為 希特拉 齊格 顎化音。很多例子。普通話裡j開頭的音相當多古音是k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