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的教育,是否因讓他多經歷挫折,不能過度呵護?

時間 2021-06-02 19:05:57

1樓:拼命紅燭

我有一子,今年六年級,同時我也是20二十年教齡的老師,因此,對於你的問題,我還有點發言權的。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我是八字方針——嚴慈相濟,恩威並重。

我感覺孩子成長的過程,最少要有四方面的教育。

第一,敬畏之心教育。

不知道害怕的孩子很可怕,不懂得尊敬的孩子很討厭。長幼尊卑、倫理道德等傳統的做人法則,要從娃娃抓起,9歲之前(最好是3歲之前),是讓孩子學會敬畏的最佳時期。現在很多家長,都不太重視這一點,看自己的孩子哪兒都好,一葉障目,蒙蔽雙眼,自欺欺人。

很多家長管不了自己的孩子,實際上就是沒有重視培養孩子的敬畏之心。實際上,等你發展管不不住孩子了,再找策略,為時晚矣!

第二,生活習慣教育。

吃飯、穿衣、睡覺、玩耍等看似平常的生活瑣事,都要盡可能的有規律,有時間限制,令行禁止,不能隨性而為。別不在意孩子的生活細節,生活伴隨孩子一生,凌亂的生活狀態,必然影響日後的學習、工作。很多孩子沒規矩、拖拉、散漫、丟三落四實際上就是小時候沒有良好生活習慣的原因。

第三,失敗挫折教育。

用腳筋也能預料到,孩子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多經歷點小風浪,才能有兩對海嘯的勇氣。生活學習中的失敗和挫折,比比皆是,隨處可見。

上學遲到、作業丟失、作業題不會、上課不敢回答問題……面對這些情況,聰明的家長一般做好四件事:做好有可能出現問題的提醒和預判;做好問題原因及嚴重後果分析;為孩子提供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給孩子繼續前進的勇氣和信心。

第四,是非曲直教育。

現在有些熊孩子不聽話,更分不清黑白,搞不清對錯。在他們心裡,自己喜歡的就是對的,自己不喜歡的就是錯的。內心不懂是非曲直的孩子,最容易盲從,見樣學樣,人云亦云,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也最容易三觀不正。

別看孩子年齡小,但從小埋下的種子,在長大後終將要開花結果,只不過什麼樣的種子結什麼樣的果。價值觀的培養,誇張點說,從孩子一出生就應該開始。

上述四點,雖然和題主所問,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如若仔細琢磨,你會發現,教育本身就是乙個否定與批評的過程,孩子在被不斷的否定中成長,這本身就是一種經歷並戰勝挫折的過程。大可不必刻意地給孩子找苦頭吃,只要你的思路對,方法得當,孩子差不了!

目前,各種家庭教育方案鋪天蓋地,各種教育行為難辨對錯。我認為,家長大可不必盲目緊張,大道至簡,教育孩子的方法你學多了實際上沒啥用,有那麼幾個,實際上也就夠用了,如不然,多累啊!

2樓:陸離

多經歷挫折和過度呵護本質是一樣的。都有過度刻意的意思。

對孩子的教育除了在大是大非(遵紀守法)和傳統道德底線(禮義廉恥)的教導以外。其他的應該以孩子的感受和經歷為主,通過事件與孩子溝通並引導。最重要的是不要打擊孩子的好奇心和摧毀孩子的想象力。

怎樣培養寶爸的責任心,讓他在孩子的教育上多花些精力?

想幹啥就幹啥 唯一有用的辦法就是婚前擦亮眼睛。婚後改變乙個人是基本上沒什麼可能得事情。除非他大徹大悟,痛改前非,一反常態,醍醐灌頂,遁入空門。上一排最後這四個字刪了。 豆豆 首先第一點,一定要讓他多帶孩子,多培養和孩子的感情,父親的教育在孩子的成長中是十分重要的,感情有了自然會想著把孩子照看好,培養...

對孩子嚴厲教育,讓孩子沒有玩耍的時間真的對嗎?

愛星如芝 沒啥對錯,孩子開心就好,從一年,五年,甚至十年跨度看是如此。如果從更長跨度看也許就不是了。人生需要留白,需要呼吸的空間,允許自己休息,放鬆,反思。人除了外在的這個世界,還有乙個內在的世界,從這裡也許得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和財富,但能獲得深刻的感受,靈感,啟迪。 沉皮 學習成績比如英語數學包...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到底有多捨得 ?

鄭堅 作為乙個中考生的父親,對孩子的教育最近是思考的最多的問題.為什麼?孩子已經到了關鍵的人生節點,目前的學習成績和能力水平是家長在以往的教育結果的乙個有力鑑證,當然還包括成績之外的道德心理相關教育問題.道德教育且不說,在學業和能力的培養確實有很多感悟.我認為對孩子的教育的捨得真不是光從金錢物質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