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裡包含了哪些教育價值?

時間 2021-06-02 03:08:47

1樓:致遠者說

一、詩言志,《詩經》中含有褒貶,有各種風物,有人們的情感表達。因此可以啟發興趣,培養明確志向。

二、禮即是規範,是行為準則,可以說是外在的約束,也可以是自我的要求,是個人內外修養的統一。

三、樂可以說是愛好、喜歡、和諧。從個人角度話說愛好喜歡了就會去長久鑽研認真做好;從社會角度,樂以發和,因人成事,團結協作,事情就能順利進行。

所以,簡單的三句話,九個字,其內涵豐富,體系完整。從啟蒙到修養,到為人處事,完整囊括

2樓:憂傷的二師弟

周禮分封,晉朝復古也分封,結果八王之亂,直接導致五胡亂華。漢族差點滅族,說周禮好的,說克己復禮好的。不是選擇性失憶,就是沒了解晉史。

晉史,就是抽孔子克己復禮的臉。

3樓:雛陽神目

對孔子的時代而言有他的價值,對於當代而言毫無價值。

首先我們在讀諸子百家思想時,一定得把他們的話放置在他們的時代,他們說的話都是為了改良當時的社會提出的。

單拿題主的問中詩、禮、樂來看,都是孔子為改良當時社會提出的方案。

詩代表的是文化,禮是當時的法律制度,樂是輔助禮制的一種表現形式。在西周時期,所有的政務事都需要用禮樂去完成,不同等級的貴族被嚴格要求了對應的禮樂。

在古代,大小貴族見面,不同身份,互相行禮就不一樣,當時的禮就確立了尊卑關係,禮是等級深嚴的制度提現,半點不能僭越。

經過幾千年的文化傳承,以及社會變遷禮逐步的開始泛平民化,到了今天成了社會大眾約定成俗的社交禮儀,但它們都是古文化的傳承。

西方今天的禮儀也是沿襲他們古代的禮儀而來,人類文明進化史是一樣的。

孔子說那些話的目的很單純,東周禮崩樂壞,大家都不遵守制度,所以天下大亂,孔子希望恢復從前的禮樂制度,這樣社會自然就和諧了。

要了解更詳情的諸子思想,可以看我專欄。

4樓:酒債尋常行處有

興於詩,「興」乃起之謂也,即起興,發起,開端。詩是可以拿來詠唱的,所以也稱「詩歌」。

不同於西方扮演事物發展或歷史關鍵節點過程中的親歷者視角而作的詩(如《荷馬史詩》),東方的詩是站在「聖人」的視角上體察和關照萬物,無論意念流動於何處,終究會回歸於道。

《尚書.堯典》

帝曰:夔!命女典樂,教胄子。

直而溫,寬而栗,剛而無虐,簡而無傲. 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

夔曰:於!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圖騰祭祀)。

這裡已經指出詩歌和古代祭祀儀式有莫大關係,天子便是主持者。「詩言志」便是言明心之所向,「歌永言」,永,拉長聲調,即「長久」、「永久」(即「詠」)。從日常冗雜中提取,而且超脫出來,做到情物交融。

後面緊跟著「聲樂」,「禮儀」。最後成於教化。

曾國藩有言:「天下萬事萬理皆出於乾坤二卦,即以作字論之,純以神行大氣鼓盪,脈絡周通潛心內轉,此乾道也結構精巧,向背有法,修短合度,此坤道也凡乾以神氣言,凡坤以形質言

樂本於幹,禮本於坤,作字而悠遊自得,真力瀰漫者,即樂之意也絲絲入扣轉折合法者,即禮之意也。

此段乃吾所見對「」(最講求合於法度,於是便成禮法),「」(激越恢巨集,交於神聖,終成教化。)二事闡述最為精妙之論。於此處亦可引申「」、「」二事,前者為陰,講求潛柔。

後者則為陽,講求剛明。乙個相對被動、靜態,乙個相對主動、進取。所以外在為「禮樂」,內在則為「仁義」。

可見孔子所推「禮樂」乃是士人對於內在「仁義」修為的一種外在延伸,達則兼濟天下。

依照《史記》記載「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擅長禮嗎?孔子為什麼要向老子問禮?甚至像項橐問禮?

寧波雅父 因為有記載孔子問禮於老聃,後人便變出乙個老子,並且將老子視作孔子的老師。這完全是捏造事實。問禮於老聃,不代表老聃在禮上的造詣高於孔子,也不代表彼此有一日的師生關係。乙個軍事專家也可能會向同行甚至普通士兵諮詢一些軍事問題。鍾南山也可能向一線醫生諮詢有關新冠的醫學問題。以孔子的謙遜,他見老聃並...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禮還是仁

HappyTU 個人認為既不是仁,也不是禮,而是中庸。先看禮。荀子主張 性惡論 而用來規範人的就是禮。但是,荀子師從子夏,在論語中有 子謂子夏曰,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這是明明白白的對子夏的思想的否定,而且荀子的徒弟韓非子,是法家代表人物,將禮發展成了法,所以 禮 就不可能是孔子思想核心。個人認為...

孔子對待禮的真正態度是什麼?以及我對禮形式與內涵的一些困惑?

黑白子 在我看來,夫子從未把形式和實質割離開。現在很多人,做了錯事,用的藉口是 我沒壞心。但是心看不到,只能看你的行。你做錯就是做錯,說心沒有意義。在我看來,說心如何,他人說得,做事的人自己說不得。非要把心與行割裂開看,是一種拙劣的藉口。我們回到原文 夫子說 而愛其羊,我愛其禮 因為人心不可見,禮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