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中的簡單過去時為什麼不常用?有什麼淵源嗎?

時間 2021-06-01 09:30:34

1樓:慶曉筱

簡單過去時的功能

簡單過去式用於敘述一件過去發生的事情。

很多印歐語都有乙個專門用來敘述故事的時態,因為故事多發生在過去,所以多和過去時態有關。

英語:一般過去時。

古希臘語:不定過去時(aoisrt)。

法語:簡單過去時。

敘述,是簡單過去時「幾乎」唯一的功能。

通常來說,簡單過去式的事情是完成了的,只是這個時態不太強調。這個時態天生具有很強的故事性,敘述的故事通常有點久遠,至於這個故事和現在有沒有關係,完成沒有,這不是簡單過去時關心的問題。

用簡單過去時寫的故事,就像是乙個老奶奶在給你講:「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山上,有一條巨龍……以下省略無數字」。

此外,簡單過去時表述的過去,無論完成與否,都有一種旁觀者的感覺。

我用漢語來誇張地表達一下兩者的區別:

有人被殺了。

簡單過去時:有人被殺了,潛台詞是爺只是想給你講個偵探故事,大偵探來到現場blablabla……。

為什麼簡單過去時和復合時態都表示有完成的意思

首先,所有印歐語系語言過去時都是後起的。

原始印歐語裡面,關於動詞的體(Aspect)只有三個,未完成(imperfect)、不定過去(aoisrt)和完成(perfect),分別對應動詞正在發生、完成和已經生成的狀態。注意,原始印歐語中不定過去時是對應完成,完成時對應一種結果狀態(resultant state)。

我再用漢語來表達一下兩者區別:

比如,我打碎了乙個杯子。

用原始印歐語不定過去時的語氣來表達,強調的是我把杯子打碎了這一動作。

用原始印歐語的完成時來表達——杯子碎了,還包含一句潛台詞——玻璃渣散一地呢

這也是為什麼英語或者法語中,經常用過去分詞表示狀態。這種用法是原始印歐語的殘留。

原始印歐語在後來的發展中,拉丁語等部分語言不定過去時完全消失了。因為結果狀態和完成有相似性,所以不定過去時在拉丁語中完全融合到完成時裡面了。不定式雖然消失了,老祖先留下的說話習慣老百姓一時半會兒改不了,所以還需要乙個和現在聯絡不太緊密的時態用來講故事,於是簡單過去時在老百姓的強烈需求中孕育而生。

簡單過去時和復合過去時各自適用範圍

簡單過去時從法語誕生以來就開始衰敗是不爭的事實,成文於十一世紀左右的《羅蘭之歌》已經有苗頭。簡單過去時也是可以表示完成的,以前法中國人的使用習慣是「二十四小時」法則,即二十四小時前發生並完成的事情,用簡單過去時,二十四小時之內發生並完成的事情,用復合過去時。隨著最近一兩百年各種思潮、文化等方面的影響,人們開始逐漸打破這一法則。

比如,最近幾十年有人寫回憶錄都開始使用復合過去時,在一百年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綜上,為了便於理解,根據其功能,就按照簡單過去時是個講故事的專用時態去理解就好了。

如今社會,講故事的能力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乙個人的事業高度,所以,我建議大家花功夫學好簡單過去時(玩笑)。

小插曲,簡單過去時的變位。

變位的混亂也是乙個因素。

對於法語這種動詞有時態標記的語言,理想狀態應該是不需要時間副詞就能大致判別一件事情大概發生在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如果時態標記混亂到需要另加時間副詞等手段來輔助,那麼這種用法則會因為累贅而被慢慢淘汰。

試比較第二組動詞的單數人稱變位:

je finis

tu finis

il finit

你來告訴我到底是直陳式現在時還是簡單過去時?

這種混亂的相當於給了法中國人乙個避免使用簡單過去時的正當理由。不過話說回來,在那種特定的文體裡,讀者可以自行判別時態,但是用在日常生活中,難以區分時態則容易發生誤會。

復合過去時——讓法語更簡單

2樓:山有雪哦

因為口語中很多動詞的簡單過去式的第一人稱,和一些其他強勢時態的同人稱發音沒有區別

比如Je donnai和je donnais 你沒法區別ai字母組合的發音,在後面沒有其他字母的情況下比較靈活,你也可以硬要區別,把ai讀成é

這種情況下Je donnai又和donné的發音重疊了所以你無論怎麼讀都會造成歧義,不如復合過去式利用ai/a發音同其他時態區別來得明顯

3樓:

一點拙見。

法語中我們常用的時態,大部分都是相對於現在這個時間點來說的。

語法書裡面說「簡單過去式大部分用於文學作品中」恰恰是因為很多文學作品講的是以前的,和現在沒有任何關聯的事情。也正是因為這樣簡單過去式才叫做簡單過去式,簡單地,把過去某個時間發生的事情講給你聽。

其實簡單將來時也是差不多的意思,但是用得很多。比如說你老闆問你這個事情你什麼時候給我搞定啊,你打馬虎說「j'y penserai」,我會記著的,但是究竟什麼時候呢?從現在算起兩個小時?

兩天?兩個禮拜?哈哈,不知道。

這個句子裡所表達的將來和現在沒有具體的關聯。但是為什麼簡單將來時這麼常用呢,我想是因為將來的事情本來就和現在這個時間概念沒有太大關係,需要描述的事件也不需要精準表達到涉及狀態啊完成度啊之類的地步,而相對來看涉及過去的時態就稍微多一點也複雜一點。

而簡單過去時,那就更簡單了。

4樓:大旗虎皮

簡單過去時主要用於書面語,復合過去時用於口語較多。復合過去時之所以被廣泛使用,可能因為變位比較方便吧。

二者也有區別,簡單過去時強調動作在過去的某種狀態。過去完成時強調這個動作到現在已經完成,文雅的書面語作家會表達這個區別,比如福樓拜。

為什麼作曲家作曲時 如很多經典的曲目 不常用C大調而常常用公升降調,是否僅僅因為難度高才顯得高階上檔次?

勇闖天涯 其實這個和樂理比較有關係,尤其是和大小和弦什麼的那種有關係,一般來講c大調的歌並不好聽,如果是其他調或者穿插一些公升降半音的,會發現歌曲就增了不少分。 茜茜 因為然並卵。所謂C大調 a小調的曲子,其實也就開始和最後在這個調上,中間不知道轉了多少個其他調。比如這首著名的a小調鋼琴協奏曲中的一...

法語中的這個為什麼後面有個e ?書上看到的原文是這樣 etudiant,e n 大學生?

蝸牛法語 tudiant n.m.男大學生,tudiante n.f.女大學生,法語教材上一般會寫為 tudiant,e n.大學生。類似於這樣的寫法還有形容詞的陰性和陽性形式。例如 amoureux,euse adj.愛戀的,意思就是這個詞的陽性形式是amoureux,陰性形式是amoureuse...

為什麼回憶過去經歷過的事時,都是第三視角?

幼鷹me 突然想到這個問題,把民科瞎想寫下來 1.在回憶時,第一人稱容易陷入幻想。不但無法準確回憶,而且更加消耗精力。大腦是極力避免不必要的消耗的。2.回憶中的不好的片段。第三人稱回憶沒那麼痛苦。3.記憶不是儲存整個片段,而是儲存關鍵資訊,回憶時用的是想象力重構整個場景。第三人稱更方便。 leng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