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與父母不親,一定是父母的責任嗎?

時間 2021-05-07 02:29:59

1樓:你好舊時光

一定是,而且是絕對的責任

1.孩子的所有基因來自父母,像什麼天性爛、骨子裡壞,其實就是基因爛,所以是父母的問題。

2.孩子出生是一張白紙,父母可以隨意書寫(無論好壞),所以孩子的品行基本決定於父母,所以還是父母的問題。

3.有人說環境影響孩子,其實環境就是所謂的起跑線,而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線,所以依舊是父母的問題。

所以所有孩子成長路上出現的問題,叛逆、頂撞父母、抽菸。責任全在父母,孩子沒有一點的問題。

我看這個社會已經從強行維護父母權威向父母與孩子平等進步。但我認為,孩子是父母選擇的結果,父母對孩子有絕對的義務,而孩子永遠不需要對父母負責。

2樓:

最大的幸運是我的母親給了我足夠的愛,而我爸,我們更像是仇人,「乙個威脅我的混混」,我遇到過很多次用威脅和暴力的方法使我順從的人,他們為了錢,為了炫耀自己的能量,為了在某些人面前威風,而我爸是為了不受家庭的束縛,他獲得了應有的教訓,他也成了乙個普通的老頭,當他聽說了我的抱怨跑過來對我說他也是第一次當爸爸,他有多失敗,他有多無措,他也經歷了暴力威脅但是他都挺過來了說到這裡他幾乎快崩潰了,而我依然狠著心回了句:哦,當我說完這個字我整個人都在顫抖,這是一種報復後的快感,這是二十年來在我面對威脅時我最無助時最常用的伎倆,卑鄙的小人最喜歡的伎倆。

我給了你二十多年的時間你可以學著當乙個爸爸,你卻想用幾句埋怨的話來緩解我們二十年來的隔閡,我實在無法想象在某天我的孩子他過來哭著告訴我他被欺負了我是不是也能像他一樣說一句:我要去打牌,別煩我!

3樓:泡泡浴milk

不一定是.現在好多雞湯拿原生家庭說話,但原生家庭是會多多少少影響孩子成長.個人覺得佔比不好做判斷

1跟孩子心性以及生活環境有關,更多的是孩子自身心性有關係,心性內心上的東西不同,處理事物看待事物方式角度自然不同。不能一味責怪父母,原生家庭,沒有乙個家庭父母是如心靈雞湯那樣完美總要站在道德制高點去評判譴責自己的父母,不論是自己還是他人,都是如此,過於狹隘與自私,不敢苟合。

2.沒有大傷大害都是些生活 -小事,就互相平息冷靜後再去溝通互相去磨合,尤其家人父母兄弟姐妹都不能用過於個人準則去看待限制他人生活方式,以照鏡子方式去看自己看他人去思考源頭。(大的傷害對孩子影響大,傷害多大涉及違揹人性良心)

3.實際行動的影響力比說教式更深刻,更好。

4.父母也是孩子長大的,從某種角度來說他們也是孩子,只是歲數比我們大,跟我們一樣是平等的。互相站在對方角度看事情吧。

5.且行且珍惜,家人家和萬事興,有老人才是福氣,互相愛與尊重,雞湯悠著喝,說不定是毒藥呀!

4樓:

大部分是。從小處於那種不缺物質缺陪伴的狀態,再加上先天的一些缺陷,越來越自我封閉。在世界上並沒有什麼很親近的人,只要是觸碰到我底線的人,哪怕是父母,心裡照樣呵呵。

5樓:

就我個人看來,沒有乙個孩子是天生就不愛父母的,乙個孩子一出生一落地一定就是愛父母的,所以如果最後發展成孩子與父母不親,那一定是父母的責任。

純屬個人觀點。

6樓:he味慧

我不知道是我的問題還是我父母的問題,90年代,條件不好,父母都在外省工作,我是女生,2歲左右,我媽他們想再生乙個弟弟,此時已經有個大我2歲的哥哥了,為了躲計畫生育吧,就把我送到了同樣條件艱苦的大姨家生活,在大姨家養到了大概4歲左右?又接到他們身邊一起住,後來又把我送回老家農村和外婆外公住,一直到我讀完三年級,又把我接到身邊重讀三年級一直讀到小學畢業,又回到老家寄住在舅舅家,初中三年昏暗且抑鬱,只有寒暑假會和他們待在一起,但也是一直幫著幹活,高中乙個人在外租房子,大學乙個人遠赴新疆待4年。造成我的性格是不會主動去聯絡家人或朋友的,有苦往肚子裡咽,從小就是和別人家的孩子做對比,小時候哪怕是到長大,你曾經犯過的錯永遠都能翻來覆去的講,上學你要好好學,畢業了你要好好工作再找個人嫁了,主動的關心?

沒有的,我不能怪父母給我的不夠,剛畢業沒錢租房子沒發工資的時候問家裡要了點生活費,一直念一直講,從小腦子裡都是為了這個家怎樣怎樣,我們是多麼不聽話,多麼白眼狼,我是多沒本事,嗯,他倆罵人的話聽起來句句都是一把刀,插在我的心口,小時候被打,我哥犯錯要連我一起打,我弟犯錯要連我一起打,做錯了什麼表現出來什麼不對的也要打,從小被弄成了就是個悶葫蘆性格,還要被疑問板著張臉做什麼,誒,我們家不能湊在一起,容易吵架,因為每個人都有委屈,還都脾氣不好。

我想,應該是我的問題吧

7樓:來復山

有些是天生的

人越大越發覺,回想從小時候到青少年再到成年後再到快四十歲,我曾以為跟父母親人、朋友、戀人的親近,其實我單方面壓根與他們並不親熱

因為年紀大了才有更多機會去總結得出,我與他們分離時和分離後,我沒有什麼特別難過,我不會去想念,好像都沒有過心痛

哪怕生離死別,我覺得別人的痛感如果是100,我連10也不到,大部分情況也就1-2忽略不計

很殘酷,現在連「我也不想這樣」都懶得去想了。就這樣,我就是,我認,該咋樣咋樣去吧

8樓:MaxWang

我小時候在家裡睡覺,很希望媽媽也在家裡而不是去鄰居家看電視,媽媽喜歡看電視就去了,她回來發現我還沒睡著就來安慰我,我不搭理她,可能還用很恨的眼神瞅她,她就扇了她自己兩個耳光,說我連個電視都不能去看嘛。我嚇呆了。

9樓:往甚

其實我也不知道,我今天晚上快絕望了。

不是第一天發現自己跟爸媽不親了,只有表面那一層友好關係。

很長一段時間到現在我都沒辦法接受跟所有人太親近。

有的時候覺得自己是白眼狼,感情淡薄。

有的時候又覺得可能是小時候父母管的太嚴了,有點受傷。

可笑的是,如果父母沒管我,說不定我現在是個辣雞學校的學生,有他們我才能算勉強拉上知乎平均。

深夜寫的,發洩情緒罷了。

10樓:

幼兒園是爺爺奶奶帶,小學到大學畢業都寄宿,跟爹媽在一起的時間很少。這也可以說是他們的責任吧,但他們若不是把我趕到大城市上學,在小鎮初中讀書的話,現在的我未必能有這個成績。

11樓:

什麼樣的家長教出什麼樣的孩子,孩子的性格都是他的遭遇養成的,所有的性格養成包括後來的性格,都直接間接的與他的童年有關,孩子與家長不親,必然是家長的問題。

12樓:

我和父母都不親。我媽現在還常常說,我跟她不親。

我覺得主要是性格。

我媽,我跟她分享什麼,她都默默記在心裡,不知道哪天拿出來攻擊我。

比如,我高中男同學畢業跟我表白,我回來就告訴我媽媽,我媽媽立刻問我,之前他找過你嗎?我也沒多想,就說沒有,結果我媽一笑說,那還好,沒影響你學習。

還有會翻我超市的小票,看我吃的什麼,讓我少吃零食。

我做什麼都防著我媽,不想讓她知道,她要知道了,不是後來攻擊我,就是當笑話講給所有親戚朋友聽。

這樣,是誰也不會再敞開心扉。

我媽媽倒也不是不愛我,就是愛我的方式,我無法接受。

比如,我每次生病,第一件事是挨罵,導致我後來生病了也不跟她說,一般自己看病吃藥。我媽一點也感覺不出來,乙個孩子病了都不敢跟家長說,她做父母的有多失敗。

13樓:廢瑤

我覺得像這樣的問題應該採訪父母和小孩雙方。回答的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分別問問父母和小孩,大家影響深刻的事,然後再問問看對方當時的想法和做法。就算是看書都要看看作者的生活背景和所處的時代。

有效的溝通好難呀。

14樓:馬鵬飛

乙個問題,從單一看是這樣的,父母的責任。

但是家庭是複雜的,孩子與父母不親,不見得都是父母的問題。比如:幾代在一起居住,或者目前父母工作忙,看孩子的責任都落在了爺爺奶奶或者姥爺姥姥身上。

也就是孩子從小的衣食住行誰負責的多,同時也伴隨著誰陪伴的多,就跟誰親。這是目前普遍的家庭現象。

老人和父母的思想觀念不同及生活習慣不同,及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不足等都導致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使用的方式方法每人一樣。

我們回到孩子的身上,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乙個核心要素,就是認知系統發展,認知系統是根據模仿大人和周邊事物而來。

所以,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家庭是孕育生命和培育生命的地方。父母是第一責任人。

15樓:

說實話,這個問題下面的回答肯定都會是指責父母的。真正家庭幸福的孩子根本不會搜尋這個問題,反覆的指責父母的回答,會一遍一遍逐漸加深自己心中的想法,從而形成逆向的迴圈。建議大家尋找醫生作諮詢或者和家人談談,而不是在這裡吐槽怨氣。

16樓:

從我記事起父母就鬧離婚,很多次都被家人阻止,酗酒摔東西罵人出軌家常便飯,有一次他們吵架,我回到家發現家裡被醉酒的他砸的精光,冰山一角很多事無法描述,把我媽氣得一身病,四十多歲了一生氣就胸口悶中藥大把大把得吃,我變得應激,大學裡多次看心理醫生對別人有敵意,說出來輕飄飄的,不幸的家庭都一樣吧,他讓我難過時我就會想起他以前做的事情,永遠無法磨滅。

我時常想,我的人生真是太糟糕了,至少前十幾年非常糟糕,無論他們現在關係變好或者怎樣,他在我心裡永遠是那個樣子,我怨恨他們生了我。

別人放假都是開開心心的,只有我發愁。

現在快大學畢業了,我所見到的家庭只有這一種,格外排斥婚姻,好像結婚就是把自己推到深淵裡。

關於親近,不想親近,我大概是別人眼裡的不肖子孫吧,我只想對我媽媽好,他過得越差,我越開心。他生氣,我就覺得那是他應得的,惡人不配幸福。

是不是父母的責任,我不知道,不親近是因為我的經歷,我做不到。

17樓:

是吧計畫生育被寄養在外面4年四歲的時候由於某些原因被接回家裡,回家後雖然都在乙個家裡,不過是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姐姐,弟弟和父母住在一起上幼兒園時,看到別的父母和孩子很親密,也想和父母那樣,把自己想說的換來的確是冷漠和不相信,不理解漸漸地開始疏遠父母上了小學,開始有了一些意識,發現父母對我和姐姐,弟弟的態度是很不一樣的,對於他們的要求,父母都會滿足,交流也是很親密的,對我卻很冷漠,當時努力的學習,每年都能拿到獎狀,即是做的很好,他們也沒有對我怎麼樣,姐姐和弟弟稍微做的好一點,都會誇上半天,逢人炫耀,和同學玩回家晚了會挨罵,不想吃飯,剩飯了會挨罵,各種不平等的對待讓我無法接近父母。比起這些更讓難過的是,在學校同學們說到和他們父母怎麼怎麼樣,內心的自卑讓我無法融入,害怕別人問起,每次寫關於親情類的作文都不知道怎麼下筆~當時那麼大的年紀居然會想過自殺,不止一次吞藥,用小刀劃手腕 …… 之後漸漸習慣了一切,對親情什麼的不抱希望,沒心沒肺到即使那樣也很快樂初中, 可能見的人多了很多大人見到我 ,問的是這就是之前被送到…的那個? 之後也從更多人的口中知道一些到現在聽到這樣的問法也很是反感初二爺爺去世,對我而言是很親密的人的離開,那之後我居然想的是以後怎麼辦,怎麼呆在這個家裡 ,墮落了很久,抽菸,喝酒一到週末就出去和朋友玩很晚才回家就是為了不見父母不處在那個讓我抑鬱的環境中 …… 索性初中學習沒有落下,考上了高中,父母對姐弟和我截然不同的態度讓我一股腦的只想遠離這兒,好好學習然後離開成為了高中的動力。

年紀越大些,對事情就越敏感, 就越能看到那些不公平總之對與家沒有概念大學了居然想去突破這種關係自取其辱罷了

放假回到家索性習慣了弟弟沒考上高中家裡確是為他各種找理由各種推脫 17歲了吃飯要遞到旁邊感冒了要把藥取好水倒好 ……像是照顧小孩子一樣姐姐26 也是一樣的家人確是處處照顧她的情緒我呢?從小從未被這樣照顧過回到家處處被數落這不行那不行從小到大除了讓我吃飽其他方面沒有教育過現在數落我不會和別人交往不會和人相處在我面前還抱怨說怎樣怎樣照顧了你們,還不依好那是你們照顧了他們兩不是我

對於心理造成的傷害無法說清

為什麼父母與孩子吵架一定是孩子的錯?

來日可期 吵架本身是因為想法的差異所造成的,而父母總是傾向於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孩子身上,之後又要告訴孩子你要懂事一點。但是他們從未想過孩子自身的想法,而且自己都是乙個成年人了,在孩子眼裡,他們的這種強加思想的方法又何嘗不是不懂事,乙個不懂事的成年人卻要讓乙個孩子去懂事,其實挺可笑的。 sly 因為父...

聯絡父母與孩子的是責任還是感情(概括能力不行 希望詳細看下問題描述謝謝啦)?

心之愛心理諮詢 北京心之愛心理諮詢師 你好!爸爸很長一段時間都在外出差,在家的你和媽媽倆人有很多的時間和空間相處,你體會跟媽媽很親近,最近爸爸回家了,你體會爸媽之間那麼的親近,而自己似乎成了乙個局外人,難免會有些失落和嫉妒。似乎媽媽也很難理解你為何有如此悲觀厭世的情緒,內心也有很多的擔憂,爸媽也好像...

父母的話一定是對的嗎?

泡泡2012 不一定哦,好看什麼話,有時候父母的話不一定對 就像那時候我爸媽反對我嫁給現在的老公,說看他的眼睛有點大,以後會欺負我,後來結婚了不但沒有欺負我,而且對我很好,這就是區別 超元 父母總會以都是為你好來讓你聽他們的話,但是要知道他們不是你,就像花朵和泥坑裡的蘆葦,蘆葦讓花去臭水坑里,蘆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