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乙個人無法接觸某方面的資訊 經歷時,此人能否自行思索此方面的資訊 境況?

時間 2021-05-07 01:22:18

1樓:東靖

考證宋代市井生活缺乏原始資料,想象出來的和歷史上的宋代市井生活相差多少?這個沒有人知道差多少。

因為是通過已知的前後事物現象去邏輯推理進行場景還原,主要看他掌握當時資訊量和邏輯推演能力,決定他能還原的真實度。只能說這個真實度的值是比較低。根據記載的真實資料進行邏輯推演還原,最多只能做到相似。

如果要絕對準確只有乙個辦法,從現在的時空進入那乙個時空去,你看見是什麼樣的那就是什麼樣的。

你問的是資訊或者獲取資訊的方式,沒有說比量或現量。現量是自己知道,比量是別人告訴你知道的知識。北方的雪對於三亞人是比量,對於北方人是現量。

從事物描述上肯定是現量準確,至於描述水平是另回事,從比量知識化為現量應用叫學以致用。

另外,資訊是資訊,它是本來存在的。只因接觸不到所以提取不到那段資訊。真實資訊不是靠想象出來,資訊只能提取。

至於怎樣提取到你想要的資訊是另外一回事,只一定不是通過單純想象或主觀意識思維。

資訊本來在那裡,人類歷史每次突破,不是創造了資訊,只是讀取了源資訊,從而水到渠成。古人沒有現代通訊工具,足不出戶能知天下事,是因他可以讀取資訊。不是不出戶能想天下事。

曠市如潮

隻影向誰去

星林伴月

對影成三人

2樓:純子

人類的思想發展和創作,全是根據直接間接的經驗,聯絡發展出來的。

乙個人光碟腿坐著,就算自認為感受到了大千世界,那也是因為他屁股在地殼上,呼吸著空氣,這才聯絡到自己與廣大世界的相同之處。

你說,一葉一世界,也需要先看到葉。

當然,能做到一葉一世界,拈花微笑,看到了另一層境界的人,自然擁有超乎常人的思考聯絡能力,但確實也是在使用同樣的視覺聽覺觸覺……在感受層面上聯絡推理得到的。

3樓:李洋

資訊源相同則決策一定相同,決策不同則資訊源一定不同。

我認為不能。人必然是接觸了某些有相關性的資訊,才會思索此方面的資訊。

4樓:皮卡丘

證得法身大我,眾生一體,

上與諸佛同一慈力,下與眾生同一悲仰,眾生的悲苦都能感同身受吧,眾生的心心念念,也許能夠悉知

智者大師悟入佛的知見,不看楞嚴經,應該也能契入楞嚴經裡面的佛理

5樓:江湖糕手

農夫想象出來的皇帝是用金斧子砍柴,基於他自己的生活模式。

古代人類想象出來可以飛行的是插上翅膀就可以飛,基於他對鳥類的觀測。

科幻電影裡想象的巨人是按照人類模型等比放大的,基於人對自己身體的觀測。

其實,大多數對未接觸資訊的想象,都是基於自己身邊對類似事物的觀測而推斷出來。但很多時候,思維上缺少了那個維度,也導致想象和現實的差距。科學上有個著名的假想實驗:

乙個三維的立方體穿過二維平面時,在二維平面留下的是在它穿過那一瞬間的截面,二維平面的人在它的視角裡看到的是乙個點,時而變成三角形,時而變成不規則四邊形,最後又變成點消失不見。對於三維世界的人去理解這個現象是很自然的,但二維世界的人卻很難去想象它。當他基於自己的理論和觀測也無法解釋的時候,甚至可能生出玄學一類的念頭。

對於沒有接觸過的資訊,從高緯度去看低緯度的問題,很多事都可以合理推測出來。而從低緯度去看高緯度的問題卻難比登天。

說回開始那幾個問題,科學思維告訴我們,乙個三圍的物體在等比增長的時候,體積的增長幅度比面積增長幅度快的多,因為體積是三維,面積是二維,所以和體積掛鉤的重量,比和橫截面掛鉤的支撐力,同比增幅高的多,這就注定了體積越龐大的動物,四肢必然越臃腫(腦補螞蟻和大象的四肢比例)。如果把蜘蛛和螞蟻放大到跟人一般大小,它們的腿是無法承受重量的。所以把人等比放大之後,四肢不可能再是原來的樣子。

同樣還有和面積掛鉤的翅膀,把鳥放大到人的大小,它也就飛不動了。(在傑弗里韋斯特的《規模》一書裡有詳細闡述)

舉這個例子是說,我們習慣用線性思維去考慮問題,在不懂科學的時候,我們用這種思維去考慮立體維度的事物是行不通的。我們按照基於自己的觀測模型去思考未知的時候,一旦問題進行了公升維,我們的推論就會偏的離譜。

關於題主問題裡說的兩個例子:

某學術團體考證宋代市井生活時缺乏原始資料。那麼此學術團體能否自行想象宋代市井生活,他們想象出來的又和歷史上的宋代市井生活相差多少?

從文化發展和科學理念上,現代人是遠高於宋代的,我們看宋代屬於降維觀測,所以我們儘管沒有生活在那個年代,但憑藉考古發掘的一些現有資源,是有能力對宋代人們的生活進行一定程度的還原的,不過不可能是百分之百。但宋代人幻想現代人,是無論如何都做不到的。哪怕現在往後推20年,我們都無法想象。

漢傳佛教傳說,楞嚴經尚未傳入中國的隋朝時,有印度的僧人來到中國,拜訪高僧智者大師。智者大師對「止觀」有所造詣。印度僧人談到止觀中三種觀照的觀點和印度的《楞嚴經》中的意趣相符。

此時智者大師並沒有讀過楞嚴經。

其實這屬於同維度層級的推測,理論上只要兩個地方的文明開化程度差不太多,就總會有人持有相近的觀念。再往遠處看,西方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等人,和同時期東方春秋時代孔孟莊墨等學術派人,也有一些理念是相通的,他們之間如果可以交流,也並不難找到知己。

當乙個人無法接觸某方面的資訊/經歷時,此人能否自行思索此方面的資訊/境況?我的個人看法是人可以基於自身以及自己對身邊事物的觀查,來對未知的資訊進行想象,進行科學的推論。重要的是取決於觀測者想要思索的資訊維度與他自身所了解的資訊維度之間的差別。

高維看低維通常比較簡單;同維度推測就難一些,但也可以摸到一些門道;低維看高維,基本上不可能。

6樓:乾元智藏

你的問題就是比量。

但你舉的例子不是一回事。

第乙個例子不是比量,比如甲吃過糖,他寫了一篇文章來描述「甜」;乙也吃了糖,也寫了文章說「甜」,但他不知道甲也寫過這樣的文章。這個不是比量,而是現量親證。

但你第二個例子是純粹的比量,這是沒保證的。

7樓:

怎麼說呢,「無法接觸」這個有待考量,因為可能接觸了沒意識(這個涉及到意識與物質的哲學觀和其他領域的思想,非通俗意義的無意識)也算吧,等等還有其他我們不能認知的接觸方法。

把「思索」換成「感知」感覺會更好。

答案是會的。

如果你把大腦裡的資訊群細化再細化,甚至到乙個點,你會發現,具足特徵的不僅僅適用你看到聽到感覺到的,很多是通用的,打亂組合再打亂再組合,很有意思的。

如果你把萬物看成是能量的,那麼,這個問題的答案幾乎是毫無疑問的肯定的。

補充一下,除開人們偶發的能預知或感知,要達到這種情況,一種是先天具足,一種就是機緣+修證,當然還有其他想不到的。

大多數情況,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8樓:

可以是可以,但一般沒有傳播快。佛經本就來自中華。比如五蘊可對照曷冠子。

對過去和未來的虛構都是來自現實所知的推理。推理就會有侷限和消減。止觀不能單獨看,要放到混沌系統裡解決欠擬合問題,以實證解決過擬合問題。

中國的佛經背後都是數理。就是當下以為實見的,都是內心的虛擬。可心為何而動呢?

無論真幻,定然是不空不二。等你理解不空不二的道理。佛教的理解就到了深處。

9樓:

人類能夠想象出來從來沒有見過的東西。

提幾個問題。

1、先天性盲人能夠理解和想象什麼是顏色嗎?

2、人們沒有見過四維空間及更高維度的空間,能夠想象出來是什麼樣嗎?

3、小於蒲朗克常數的長度以內是沒有空間這個概念的,你能想象得出來嗎?

4、時間是由於微觀領域中的粒子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從而在巨集觀領域中影響人類感知。你能想象出來嗎?

推薦閱讀這本書,2023年時代周刊十大非虛構書籍5、我們所處的宇宙是無限的,但是具有邊界。你能想象的出來嗎?

人類無法想象到自己沒見過的東西。

即使憑空創造的沒有人類見到過的事物,例如外星人,也是基於人類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做了修改

10樓:初九在下

我覺得,有這種可能,但概率可能不大。

而且需要一些運氣,一些機緣。

這方面得例子其實最好的乙個就是

乙個自出生起就喪失聽力的人,是不是會無法語言?

儘管,他的發聲器官,在生理上與常人無異。

乙個傳說中不知是真是假的小故事證明了這乙個問題上我們是怎麼看待這個答案的。

傳說遙遠的古代,有個埃及法老決定證明自己的語言是上帝和神的語言。

於是,他把乙個剛出生的孩子讓乙個又聾又啞的牧羊人帶去遠離人群的地方獨自撫養。

這個孩子自然不可能掌握任何人類後天的語言和文化。

然後,法老在他長大後,去觀察他。

這個孩子會發出一些音節,法老從中聽出了某個詞,這個語言來自法老神聖的語言。

於是,他斷言,自己所用得古老語言得自于天和神,是天下最尊貴的語言。

今天的人讀到這個故事很容易就想明白其中的問題所在。

而這也恰好反應了人的看法:如果乙個人無法獲得語言刺激,他是絕無可能自行發展出語言能力的。

這點,在各種狼孩,猴孩上也得到印證。

回到題主的問題,那麼有沒有例外的可能呢?

我覺得有,理由就在這個故事遠古的背後。

那麼請問。人類最初的語言是怎麼來的?

倉頡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

我們都說是勞動促進了語言文字的發展,但比起人來說,有更多群聚性和社會組織程度更高的動物,比如蜜蜂螞蟻,為什麼是我們而不是他們發展出複雜的語言?

11樓:凡者

人類的認知是建立在已知經驗上的相互關係,我們不可能無中生有。

就像沒有人能畫出黑色的Sunny。畢竟這不符合經驗認知,我們沒遇見過,所以無法理解,更不可能依靠邏輯推理。

但你能斷言它不存在嗎?如果認為不存在,則說明你的一切認知都是基於已知經驗。但存在的話又沒有人可以畫出這個經驗以外的事物。

12樓:aluea

瀉藥想象其實就是拼湊回憶。

你可以拼湊出乙個從來沒有過的東西,但其中的每乙個細節都是你所熟知的東西。

倘若這個'無法接觸的資訊'中存在一部分無論如何分解都不能被你認識的資訊,那麼無論怎樣也無法想象出來。

舉個例子,我們無法想象四維空間的樣子,但我們可以知道四維空間具有的部分性質。

因為人只能看到三維空間,所以想象無法拼湊出其他維度的空間感知(一、二維,也是三維中的

一、二維,不是真正的

一、二維空間)。

而數學上,人們可以通過熟知的三維空間,推導出三維空間中

一、二、三維的數學性質,歸納多維空間定理的假設,再通過一些高維數學問題的轉化與劃歸論證這些假設,最終得出普遍接受的定理。

將這些定理帶入四維空間,我們便知道了四維空間中一些性質的合理假設。而這些四維空間的性質逆著分解回去,便都是人們所能理解的三維中的空間的性質。

確定乙個人在某方面的天賦和興趣是否是主要看這個人在小時候的表現?

花橋社群 不是,我覺得人要不斷的嘗試。做有的事情。開始初級的時候需要乙個天賦,但是要做到更高階,有可能恰恰會需要相反方向的天賦,所以有的事情有的人初初做起來困難重重,但是到了高階以後就順風順水,更容易做到最好。比如說初學數學一定是細心的人,計算能力強的人學習好,但是如果到了數學家的位置,那可能更需要...

如果乙個人對某方面非常感興趣,但在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卻沒有天賦,怎麼辦?

未小鎬 先給我自己的結論 如果你真的很感興趣,你不會介意在這方面和別人比沒天賦的,因為總有比你更有天賦的人,而你也總可以通過訓練變得更有 天賦 就算不能當工作,也可以業餘來發展,說不定哪天發展到你想而且足夠拿來當工作了呢?自卑感本來幾乎就是所有人與生俱來的。普通人看到優秀的人的才華而自卑,而那些最優...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乙個人在某方面自卑,他會看不起連他都不如的其他人嗎?

七七 自卑和自負就像孿生子,血脈相連,自卑感強烈的人,通常在心底藏著惹不起的自負心理。這種情緒控制得好或者說轉化成好的能量,會化為向上的動力,努力去彌補自己的不足,默默追趕比自己強大的人,遠離比自己不如的人,不斷向上走,走到更高乙個階層,這樣的人,大家會用 爭氣 來形容。如果控制得不好,就會成為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