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級的孩子成績差 生活習慣不好,作為媽媽對此感到非常無力,我該怎麼辦好?

時間 2021-05-06 22:00:21

1樓:天涯夭夭

到醫院去檢查下是不是HDAD,注意力渙散型多動症,大的兒童醫院或者精神健康類醫院可以檢查。

如果是,藥物配合統感鍛鍊注意力訓練可以改善

2樓:美媽貓蝶兒

二年級的孩子剛剛接觸學習沒兩年,只是開竅早晚的問題,不要過早的給孩子貼上學習不好的標籤。家長對孩子的評價,是對孩子強大的心裡暗示,家長總是表現出對孩子的不滿,覺得孩子學習不好哪都不好,那麼孩子就真的覺得自己不好,以後也不願做出努力了。

家長肯定或多或少都說過上述這些話,其實說這些話對孩子一點正面的意義也沒有,只是家長發洩了自己的情緒而已。

試想一下,假如夫妻雙方吃完飯,一方本來是想站起身去刷碗的,還沒等起身,就聽對方以命令的語氣說:「你快點去刷碗。」那麼這個想刷碗的人立刻就不想刷了,此時的心裡就是生氣想拒絕。

換到孩子身上也是一樣的,孩子本來想好好學習好好寫作業,或者想整理物品時,家長還沒等孩子主動做時就開始催促,「快點寫作業,快點整理東西,快點,快點……怎麼每次都這樣慢,我說你多少遍了!」那麼這時孩子的興趣和自主學習的樂趣會被完全打消,心裡產生的想法會變成,我就不學就不寫,我就不整理。那麼這就與家長的願望背道而馳了。

所以家長要找對方法,把讓孩子做的事情列成乙份清單,讓孩子好像在飯店點菜一樣,自己決定先幹什麼,後幹什麼,把主動權還給孩子。如果孩子如約完成任務可以適當給予鼓勵。

這樣孩子從中找到學習的樂趣,找回自信,學習成績自然就會有所提公升了。

3樓:雷較瘦

我讀大學的時候,就學到乙個叫目標管理的辦法,可以用在學習上。目標管理分為幾個步驟:一、設定目標

二、執行計畫

三、總結成果設定目標是個技術活,它決定了你將發揮出多大的水平。如果目標太高,就會造成太大的心理壓力,不堪重負;如果目標過低,又讓人感覺沒勁,無法全力施為。每個人的起點不同,潛力也不同,所以目標就更不應該相同。

準確評估自己的實力,是設定目標的基本前提,這樣才能定出100%的目標,而不是120%或者80%的目標。如果定的目標水平合適,那麼在執行計畫的時候,就能既重視又不畏難。比如我當年高考,目標從來就定在中山大學,清華北大想都沒想過,下限就是深大這些。

小朋友呢,就不要看別的小朋友如何。特別是現在讀一年級之前,許多家長就做了大把功課,已經領跑了許多,所以不能跟著別人定目標。乙個北京學生告訴我,娃班上舉行英語演講比賽,一半孩子參加了,才一年級。

她娃是沒有雞過的,所以將英語演講作為目標就不合適。

定目標的時候,多溝通,多嘗試幾次。就跟小馬過河一樣,要親身摸索,才有可靠的結果。家長要盡量鼓勵孩子,自己設定目標。

定了目標,就要設制定計畫,並按照計畫去執行。不過我看很多人都不喜歡做計畫,想到哪,做到哪,認為計畫會束縛自己。但是,沒有計畫的人,往往很難實現目標。

因為太隨意,做著做著,就散了,半途而廢。

計畫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就是在大海航行的一條規劃路線。我們應該按照規劃去航行,但大海情況難料,有颱風、大浪等等,還是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航線。有了航線最大的好處,就是在偏離方向的時候,之後朝哪個方向調回去,才不至於越偏越遠。

我們並不總是能夠按照原定計畫100%執行的。

如何看待做不到100%這件事,決定了你能否堅持學習下去。

有些人會特別在意目標的完成情況,如果做不到100%,就會特別焦慮,對自己失望,或者給自己施加更大的壓力,在第二天加倍彌補。但相信我,這永遠不是乙個好辦法,只能提前把自己掏空。如果當天做不到100%,只能做到80%,那就是非常不錯的了。

想一想,如果你每天都能實現目標的80%,也就是比原定多花了25%時間而已。所以我制定目標的時候,都會給自己預留至少25%的時間,以免自己太趕。因為我知道天有不測風雲,而人的自覺性也並不是那麼靠譜。

最靠不住的,經常就是自己啊。

我不喜歡硬灌雞湯,因為不解決根本問題。執行計畫老是受挫,說明計畫有問題,甚至目標有問題。對此進行修正,才是最佳的方式。

我在執行計畫的時候,會這麼做:

1.堅持至少做到80%

2.如果確實不能做到80%,那和80%之間的缺口,分配給接下來的幾天補上

3.偏離目標的話,就盡快回到主線來

這樣,我可以毫無壓力地朝目標前進,結果也指日可待。多年以來,我從來沒有給自己設下嚴苛的讀書目標,就是比較隨意的目標。看著看著,也就看了500+本,而且每一本都是從頭看到尾的。

我給每一本書定的目標是,看完再看下一本。有些很快,就兩三天,有些就要讀兩周,但我從來不會同時看幾本書。從一而終,哪怕那本書非常不合口味,看不下去,還是要翻完它,只在速度上有所提高。

這兩年我看書的速度慢下來了,因為主要在看傳統經典,不過也有

一、二十本了。最近我剛看完《莊子》,用了兩個月。就是每天晚上看個一到兩章,還經常有時看、有時不看的。

我沒有壓力,就看得很舒心。白天我解讀《道德經》,偶爾看《莊子》相互參照就非常合適。

反之,很多人看書,就有很虔誠或者凝重的心態。越是這樣,就越看不了書,甚至遲遲都不能開始看書,一轉眼又過去一年了。非心靜不能看書,其實錯了,應該是看書能讓人心靜。

如果能一直保持輕鬆、閒適的學習狀態,那麼就能吸收得很快,學習過程也會很愉快。所以,建議大家不要把學習太當一回事,要淡然對待。

何必事事都爭100%呢,做到80%就非常好了。高考你能拿80%的分數,就差不多能上985大學了。人一輩子都要做到100%,太困難了,但是一輩子都做到80%就不是太難。

而且發揮好的話,80%也是有偶爾能達到85%、90%甚至100%的機會。

給自己留20%的空間,這就是人的潛力所在。

動畫片《頭文字D》講了乙個非常有趣的訓練方法:就是無論路況如何,都能確保在固定的時間內跑完。

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上坡和下坡都是乙個水平,非真正的高手做不到。就像保持情緒穩定不難,但是一直都保持冷靜就太難了。大多數人追求超常的水準,但許多時候都做不到,所以總是在超常和失常之間來回搖擺,從而產生大量的損耗。

物理學定律告訴我們,勻速運動是最節省能量的運動方式。學習也是如此,要盡可能地保持學習水準的穩定,不要大起大落。一旦大起大落,就很難發現關鍵的事情。

我從小學開始,成績就一直非常穩。小學很快就穩定在班裡前五,從來沒有掉出去。初中很快就是班級第一,因為在重點2班,也是穩如泰山。

全級就是前三,沒有掉出去任何一次。高一時在班級前十,高二就穩在了前三,後面也是基本不變的。所以我從來不用去找發揮失常的原因,或者期待超常發揮,我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什麼水平。

然後穩步不移地朝前邁進,一旦我上去了,就肯定不會再下來了。我甚至可以做到,考完就估出分數,除了語文。同學好像學得很艱辛,但我還有大把時間去打球、上網咖玩遊戲,每天都能睡足7、8個小時。

我始終都有底牌未現出來,這就是留有餘地、留有餘力、留有余興。

學習確實不用太趕,只要專注於80%,把80%給做好了,剩下的就都好說。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今天都在衝100分,這並不能提高學習技術,只會增加負荷和損耗。要不了多久,都會衝不動的。

4樓:文默默

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在2023年研究動物時用狗作了一項經典的實驗,起初他把狗關在籠子裡,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它電擊,狗被關在籠子裡逃不掉,只能在籠子裡狂奔,屎滾尿流,驚恐哀叫。多次實驗後,他發現如果在給狗電擊之前,先把籠門開啟,那麼狗不但不跑,而是還沒等電擊開始,就先倒地呻吟和顫抖。你看,本來狗是有機會可以主動逃避的,但後來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隨後,這個實驗也被證明, 「習得性無助」的現象同樣會發生在人的身上。當乙個人發現無論他如何努力,都出現幹啥啥不行的狀況時,他就會覺得自己控制不了整個局面。於是就會精神瓦解、喪失鬥志,最終放棄所有努力,真的陷入絕望。

那些長期成績墊底的孩子,就容易變成這種「習得性無助」。而要想挽救這類孩子,我建議:

首先,要懂得同情,少講道理多傾聽,孩子需要抱抱的時候,要及時表達。

第二,抵抗完美主義,成績不是第一,多發現孩子的其他閃光點予以鼓勵,並把優點放大,給他們爬起來的信心。

第三、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幫助孩子從經驗中成長,讓他們成為乙個積極樂觀的人

希望樓主能夠及時調整自己和孩子的心態,看遠點~孩子畢竟才2年級,成績也許會影響他的命運,但不會決定他的命運。

加油!@知乎親子

5樓:徐晶

看到您的問題我差點就哭了,我家跟您的情況是一模一樣,老公也是一樣。我知道老打他不好,可是我又控制不住怒火,都快要自殘了,唉

6樓:忍冬

在文章開始前,我們先來回答乙個問題,如果你的孩子成績不好,你認為可能是什麼原因?

1、不聰明,不是讀書的料

2、聰明,但是不認真、不愛學習

3、既不聰明,也不努力

你先把答案記在心裡,看完文章後再來復盤這個問題,也許你會得到不一樣的答案。

《我們的腦子夠用嗎?》書中有乙個觀點,那就是在嬰幼兒時期,較早到達發展里程碑的兒童往往具有更「好」的腦結構。並且,這個優勢即使在幾十年後依然存在。

除了作為腦發育正常的指標,早期生命的里程碑還可以促進嬰兒大幅提高認識周圍世界的速度。這裡的里程碑說的是:爬行、語言、手指控制力、抓握能力等等。

有人會說,每個孩子發育有差異性,有的早一點有的晚一點,很正常。如果任其自由發育,也許是這樣,但是這些都是可以通過後天干預達到的目的,如益智玩具、抓握訓練、撫育者的照料方式等。

嬰幼兒的各項技能發展,有助於帶動其他感覺和認知技能的進步,從而形成一種良性迴圈。

就像冰球運動員一樣,美國的冰球隊選拔的冰球運動員有七成出生在下半年。難道是因為下半年出生的人天生更健康強壯嗎?

不,是因為冰球運動員的選拔招募全年只有一次,就是在2月的冰球隊員大招募。也就是說,在篩選中,出生在下半年的孩子憑藉早出生半年的發育優勢,更容易打敗對手,獲得入選資格。

這就是馬太效應:強的會變得越強,弱的會變得更弱。

馬太效應用在孩子的學習上是同樣的道理。

我認識乙個小男孩,他應該是屬於大人常說的「聰明」那一型別。一年級的時候由於提前上了幼小銜接,所以學起來毫不費勁也能考95分以上,家長就覺得萬事大吉。

可是現在二年級,他的缺點就暴露無疑。他連最基本的乘法口訣都不會背,所以做起題來特別困難,久而久之,他就不想做口算題、不願意思考、上課也不聽。越是這樣,就越怕學,所以變成了一種惡性迴圈。

我們常說「三年級是乙個分水嶺」,我倒認為這個分水嶺的意思,不是說幼兒園提前學的知識到三年級不夠用了,也不是三年級開始變得太難了。

而是家長的心態差別,有的孩子幼兒園提前學習,所以一年級時成績不用家長操心,也還挺好的,所以家長就放寬了心,對孩子疏於引導和管教;也有的孩子是因為成績一直很差,家長覺得「放棄吧,估計不是讀書的料,別學壞了就好」。

家長的這種想法也屬於惡性迴圈,孩子的每個發育階段都有自己的發展特點,不是說提前學會了一點,就原地不動。那樣,等別人追上來時,你的孩子已經休息得不想跑了。

班上那些學霸孩子之所以會成為學霸,除了有好的學習習慣之外,還有就是有足夠的內在驅動力。他們願意學習,上課認真聽、寫作業就不費勁、考試也能考得好、然後得到家長老師表揚、進而激發學習興趣,久而久之就有了學習的內驅力。

這就是馬太效應的體現,一種良性迴圈,強者變得越來越強的原因。

所以,孩子成績不好不要簡單歸責到「聰明」還是「不聰明」上面,也不要說他不愛學習。而是家長需要注意兒童大腦的每乙個關鍵可塑期,了解孩子的每乙個認知發育階段。

因為成績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需要大量的提前鋪墊和不斷前進,在每乙個發展里程碑不掉隊。

可能看到這裡的家長有乙個疑惑,說了這麼多,我孩子都已經上小學了,前面的發展里程碑早就錯過了,我該怎麼辦?

當然有辦法,大腦中負責處理最高層次的認知功能的區域叫做前額葉皮層,這也是人腦和動物大腦最大的區別之一。前額葉皮層要一直發育到成年早期才完全成熟,這一區域的通道髓鞘化直到十幾二十歲左右才完成。

所以說,現在才低年級的孩子完全可以做到後來者居上,不過需要家長幫助孩子把大腦充分開啟來,讓孩子的認知能力得到發展,而不是就此給他貼標籤,說「不是讀書的料」。

人類的大腦遠比你想象的更複雜、更高階,也更神奇。

只要肯花時間和精力,一定可以看到成效。

寫到這裡,我推薦一套科普書,我昨天推給朋友這套書,她十分不以為然,說現在就學這東西幹嘛?每天學校作業都寫不完。

這套書的名字叫《每天三分鐘,學會數理化》,名字看起來像是學習工具書,其實不是,只是一套科普書,讓孩子從生活中的各種現象裡發現數理化存在的痕跡。

作者小森榮治,作為日本理科教育中心代表,同時也是多部門的講師、委員。小森榮治喜歡把「理科令人感動」作為座右銘,開展了很多獨具特色的理科教研室經營和理科教育活動。

書名說每天只花三分鐘,就學會數理化,還真的不是誇張。一套書共四小本,乙個季度一本,一天聽乙個故事,一共366個小故事,幫助孩子掌握中小學懂得理科基礎知識,解釋身邊常見的自然現象和生活中許多的「為什麼」,既能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又可以學到科學知識,潛移默化中培養孩子的理科思維。

我們來看看書中的一些「為什麼」,別說孩子會感興趣了,就是大人也想知道答案:

蜘蛛為什麼不會被自己吐出的絲黏住?

太陽的溫度是怎麼測定的?

火星適合生物生存嗎?

地球上,有深夜依舊太陽高懸的地方!

火烈鳥身體顏色的秘密

據說土星能懸在水上,是真的嗎?

……看到了嗎?這套書並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通過我們平常生活中覺得司空見慣的事情,去發現其內在的數理化知識。既有意思又有意義。

讓孩子愛上閱讀並不難,只要選好書,每天花半個小時就可以了。適合低年級孩子看的書有很多,我這只是舉例了其中一本。

《每天三分鐘,學會數理化》這樣的書,並不是像有些家長認為的「時候沒到」,甚至認為到了初中自然就會學習,何必現在費時間。

其實不是的,就像前面說的「馬太效應」,如果現在給孩子開啟了理科的大門,讓它看到數理化的神奇之處,等到初中時,學起來也會更感興趣,動力更強,自然就形成了一種良性迴圈。

最後,不要聽信網路上鋪天蓋地的「學習是學校老師的事,不關家長的事」這些稍顯偏激的言論。

因為孩子是自己的,也許專業知識家長幫不了太多,但是抓住孩子的發展特點,在每乙個認知能力發展的里程碑上不落於人,家長還是可以做到的。

當然,這裡面設涉及到的內容很多,確實需要家長付出很多精力。如果你不願意付出時間,不願意學習新的教育理念,就妄想孩子像天才般突然開竅,可能大部分時候會令你失望。

看到這裡,你可能已經找到孩子成績不好的原因了。

那就是馬太效應的影響。

那又怎樣可以讓孩子具有良性迴圈,變成強者更強的狀態呢?

需要家長付出時間和精力,幼童時期已經錯過,沒關係,現在還來得及。最好的時間乙個是幾年前,另乙個就是現在。

三年級孩子生活習慣很差怎麼糾正?

原來無名 言傳身教並舉,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老師,自身要勤快 講衛生 愛勞動,以身作則,作好榜樣 在此基礎上跟孩子耐心交流,舉例說明好逸惡勞的壞處和勤勞節儉的好處。當然僅僅靠上述方法遠遠不夠,事實上那些方法只能穿插在下面的四大舉措之中才能生效。一 常立志 定期給孩子立幾個短期的小目標,可以幫他把每天的...

1 6年級的孩子的學習習慣怎麼培養?

親爹教育孩子 親爹教育孩子 孩子的興趣的興趣總是變化無常,無果而終,為什麼?孩子的習慣,在於父母的陪伴,榜樣式的陪伴,踐行。孩子的18歲,它有三個台階,分別為 6歲,12歲,18歲。6歲之內,有兩個台階 第1個台階 情感撫養是0 3歲。第2個台階 性格培養是3 6歲。第3個台階 能力培養從小學開始你...

11歲孩子讀四年級成績上不去,專注力不好,應該怎麼引導?

閻明 先試試那些大路的培訓看看有沒有用,沒用的話說明是腦神經問題,別緊張,也別牴觸,就是這個問題,做個QEEG測試,問題一目了然。 二師兄 這是乙個習慣養成的問題,不如去學圍棋或是其他有助於提高注意力的興趣。一盤棋下來沒有些定力是不行的。從開頭的布局佔角,搶地盤,在保證自己地盤安全的同時還要去進攻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