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論調 金庸使我們親近語文,魯迅使我們躲離語文 ?

時間 2021-05-06 13:24:10

1樓:楓糖霜稀飯

沒讀過金庸,所以我沒有因為金庸學習起語文的感觸。

魯迅是我大一在現當代文學上學的,給我感觸比較深的就是《狂人日記》和《傷逝》,這兩部作品給我的感覺就是深深的絕望

何謂《狂人日記》的恐怖?

我所經歷過的高考,本質上是多數人對少數稀缺資源的爭奪,班上最好人去了頂尖學府,班上最差的同學連「本」都沒有。也就是說每乙個高考的成功者腳下都是無數的失敗者。這是人與外人之間的吃與被吃的關係。

我的成長,自出生到成年,甚至一直到未來我找到工作,恐怕都是由我父母供養。我父母生養我的時候家裡條件不好,只養得起我乙個。未來結婚買房,我恐怕還要掏空「6個錢包」。

這是乙個家庭裡的吃與被吃的關係。孩子吃父母,大的孩子吃小的孩子。

何謂《傷逝》的恐怖?

涓生不過是乙個半吊子的覺醒者和教育者,子君不過是乙個半吊子的被啟蒙者。涓生不知道何謂思想覺醒,更多的是從西洋學到的腔調;子君也從未覺醒過,她只是乙個崇拜涓生的舊式家族中的小姐。

像涓生這樣子半吊子的領路人有多少呢?我現在裝模做樣地寫著回答,其實對魯迅的了解僅限於《狂人日記》和《傷逝》,如果有哪位覺得我的答案好,他就成了那個可憐的子君。像我這種半吊子寫手,全網有多少?

又或者從社會問題入手,所有的子女都是第一次做子女;所有的父母都是第一次做父母,這樣扭曲的引導與被引導的關係在我們的社會中無處不在

魯迅會不會讓人遠離語文?這個我不能下定論。

但是魯迅會讓人遠離林清玄,這個我可以肯定。

你都對魯迅筆下的世界產生共情了,哪來什麼「人間有味是清歡」?

你都對魯迅的觀點產生共情了,文字層面的修飾,還重要麼?

你只想把房頂掀了,不會在乎黑暗的屋子裡有如何好看的雕梁畫棟。

2樓:席詩人

我的天吶,看乙個人含沙射影的,妙語連珠的,金句不斷的描寫和批判社會現實,其中還帶著些黑色幽默。不比那些武林高手差吧。

萬能的《孔乙己》模板

真實的《朝花夕拾》帶來多少同感

試問誰能忘卻閏土刺猹的夜晚?

還能有多少篇《祝福》《紀念劉和珍君》《拿來主義》來出產?

魯迅先生用一篇篇的抽象話寫出了真實的社會寫照與期望金庸先生用幾厚本的正常文字塑造了乙個抽象的武俠世界兩位先生各有各的獨門絕技與魅力,但不要用個人的喜好來概括「我們」!

3樓:雨皇

其實這句話很在理,讀書的時候確實不喜歡魯迅的文章,考試時更討厭。

原因其實很簡單,考試是有標答的,加上年紀尚幼,根本體會不到魯迅行文裡的用心良苦,體會不到魯迅的「恨」。

不理解加上非要強加上刻板的標答,自然是不喜歡的。

與社會解除的越多,靜下心來再讀讀魯迅的作品,就覺得有趣多了,甚至經常回去結合自己的見知去品讀,這種享受是金庸的作品無法帶給我的。

4樓:

胡說八道。

金庸的書荒謬,庸俗,無趣,看了後恨不得馬上從文動筆,將其拆析批判一番。

魯迅的作品,好似明月照卻千古夜,給人種日月重開,換卻人間的希望和動力。

網路使人親近這一觀點,如何體現

小胖撩人生 網際網路確實能使人更親近。在闡述我方觀點之前,我想要闡明乙個意義。何為親近?親近就是溝通,交流,讓更多人的了解我,從而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心意相通。沒有溝通,那麼就是 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有了溝通,那便是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何人不識君 網際網路是現代社會最有效的溝通渠道,最有效的新聞傳...

如何理解 貧窮使人理智 ?

見義勇為,有人被欺負想出手相助,單一想到微博的工資,以及傷人或受傷後的花銷,然後選擇了冷眼旁觀。我上學那會被人欺負一度熱血上腦想抄凳子照那貨腦袋上來一下子。一想到我家不富裕萬一打壞了,家裡壓力一定會大,所以選擇忍氣吞聲或者同流合汙。家裡有礦的壓根不考慮,當然也有例外家裡沒錢不說也沒人管的下手就不會理...

如何理解群體使人降智?

侯君共採蒹葭 簡單來講,人的社交需要成本。群體意味著你要與他人交流互動。群體的作用本來是通過分工來實現群體的高效化,也就是1 1 2的效果。而當社交成本過高 此時增加一人融入群體的成本高於增加一人融入所帶來的邊際效用 即1 1 2時,再增加成員就成了負擔,群體效率會下降。和尚挑水是乙個很好的栗子 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