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開始GMAT學習?

時間 2021-05-29 23:47:18

1樓:Wanda學姐

現在在看到樓主這個問題還是有想到自己備考的那段經歷,(PS:其實考試說到底真是看自己的能力,學霸感覺啥都很容易,非常得心應手,非常想GET這種能力。)先自曝個分710,自我感覺不高不低,但是捫心自問是用心用力好好備考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反正不是學霸級別的,也是花費了好大的功夫學習才考的分。

下面分享下我覺得gmat想要700+的四個關鍵因素:

1.詞彙積累

首先針對很多人都會問的背單詞問題廢話兩句:我建議英語基礎不太好的同學多多熟悉下GMAT基礎詞彙(核心的也就1000個左右),GMAT更考的是邏輯上的問題,英語是看懂題目,完成邏輯表達的基礎,這個側重點肯定要清晰。不然對於閱讀速度和準確度還是會有影響。

如果你英語底子比較好就不用專門去背了,開始做題之後持續積累關鍵的單詞和表達。

2.重視CR

GMAT語文的三個部分:SC、RC和CR當中,雖然CR題目數一般最少,穩定在9到10題左右,但是卻沒有人會斷言它是這三者中最最不緊要的。如果說SC的備考是GMAT基礎中的基礎,是我們絕大多數考生要花精力主攻的乙個專案,那麼CR就是乙個助攻的角色。

這10道CR能否取得70%甚至更高的正確率,是決定我們能不能公升庫到700以上的關鍵。此外,CR和SC一樣,都是屬於在合理備考的前提下,可以短期迅速提高的專案,但是具體提高這兩門的方式卻有很大不同:

SC雖然也考察一定的邏輯思維,比如判斷什麼樣的表達在邏輯上最為清晰、簡潔、無歧義,但畢竟對語法知識點的熟悉同樣佔SC備考的一大半。

因此除能力考察外,SC帶有一定知識考察成分。適量刷題對我們熟悉掌握各個語法知識點是有促進作用的。但是對於CR這樣純粹考察思維邏輯的專案,沒有方法框架強行使用題海戰術只能適得其反。

因為提公升CR正確率的關鍵是理解GMAC出題老頭的思維方式,並且在備考期間將自己的邏輯轉換為這種思維方式,而思維方式的學習與轉變不像學習具體的知識點可以靠重複記憶,而是需要針對每道題展示的正確推理方式和邏輯謬誤做細緻的思考和總結(具體要總結的內容在下文會提到)。

總的來說,CR備考階段,最重要的不是弄懂每一道題本身為什麼選這個選項,而是需要明白題目中包含的邏輯關係和思維方式。

做題的目的是要通過這個過程不斷修正自己的思維,直到把自己的思維調整到和出題老頭相同的頻道,就能輕鬆應對。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強烈建議大家CR不要刷題,一般來說把OG的150多道題,外加Prep的題做完就完全足夠提公升CR了(最多補充一些諸如OG分冊和難題300的官方題目)。

如果CR部分做完200多道題,正確率還在50%左右徘徊甚至更低,那麼再刷更多的題也於事無補,因為你很可能是下面這幾種情況:基礎英語能力不達標,做題方法不了解或者掌握不到位,對做過的題總結不到位,或者是邏輯思維在根本上和GMAT不相符。

4. 刷題

我知道很多同學喜歡刷題,我以前也是這樣過來的,因為很有安全感,沉溺於「我好刻苦,刷了這麼多題,一定會有回報」這樣的因此一定能考好」這樣的自我安慰。但我在這裡想跟大家澆盆冷水,無腦刷題不能代替思考的過程,密密麻麻整整齊齊的筆記也不能代表就全是你腦子裡的東西。在一些答疑論壇和備考群裡,很多同學問問題的方式就是開局一張圖,最多跟一句「這題怎麼做啊?

」,唯獨看不到思考的痕跡,你自己做題時候的心路歷程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所以,更為有效的提問方式是:展示你具體的思路,你猜想的可能出錯的地方,以及你無法理解的地方,你的思維瓶頸。這樣別人才能有針對性地回答問題,而你也能更有針對性地查缺補漏。

另外,自己在總結錯題的的時候不要僅僅停留在改錯這個膚淺階段,而是要真正思考:我究竟為什麼錯。是思維方式的問題,對一類題型的解題方法掌握不到位,還是原文選項沒讀懂沒理解準確。

經濟/時間允許的情況下還是建議報班學習哈,短期快速出分來的實在!需要備考資料的話也可以分享

2樓:本質教育李澤宇

李澤宇數學老師:GMAT高分策略--影響考試成績的五大因素

李澤宇數學老師:學好邏輯思維 – GMAT考試的核心

本質教育 GMAT Plus

3樓:少年阿瑾

首先還是很佩服題主的,在職備考並且已經開始行動,一般來說,在職備考GMAT的都會比較辛苦,一是離開校園比較久了,很多基礎已經生疏;二是上班本來就忙,能備考的時間也相當不固定。

如果是我的話,因為目標是GMAT出分,可能會更多的針對考試來準備,目標會更功利一點。

先是會了解OG這個考試的基礎資訊,比如考試型別,大致內容,設定目標分數;

然後模考測一測,具體了解一下題目形式,難度,大致知道自己的薄弱點,是單詞還是知識點或者是速度,根據模考的結果來進行下一步的規劃;這裡給題主推薦乙個模考系統魔力學院,考完即刻出分,並且有乙個很詳細的資料報告可以為後面的規劃作參考;

確定自學還是選擇報班,自學的話合理安排各個部分,不能貪多,以OG為主,配合補充弱項,比如詞彙或者基礎知識點,最後使用官方的模考系統(也可以用魔力學院的模考系統),在模考分數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去考試;這個對題主的自我規劃能力和自學能力要求會比較高;當然預算允許還是建議報班,不必自己走彎路,科學備考,效率更高。

4樓:一杯橙汁不夠喝

GMAT作為商科學院的入學考試,不得不重視用心備考。首先,需要清楚以下幾個問題:

1、GMAT考試是什麼型別的考試?

2、適合打長久戰嗎?

3、適合題海戰術嗎?

4、考到多少分才算是高分?

針對以上幾個問題,我根據以往經驗和對GMAT考試的了解,作出分析。

關於GMAT考試型別

GMAT考試主要考察的是考生的邏輯分析能力和商科思維,不能單純的認為是類似托福雅思類的語言測試。注意,這裡需要提醒大家:這兩類考試之間的區別是相當大的。

GMAT主測考生做題的邏輯商科思路,但是托福雅思是測試考生的語言水平能力。論GMAT商科思維的重要性!

關於「長久戰複習法」

長久戰並不適合GMAT備考鍛鍊自己的邏輯思維。相反,1-2個月集中複習,才更有利於養成商科思維能力。

關於「題海戰術法」

GMAT考試做題在於將每一道題精做,弄懂解題思路,掌握解題方法才是關鍵點。不然,即使做再多的題目也是無用的,並不建議題海戰術。

關於GMAT高分分數

2023年GMAT考試,中國考生平均分583分,全球考生平均分550分。如果你能考700+的分數,就意味著打敗了全球89%的考生,已經算是高分。

其次,對於備考規劃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點來準備:

1、熟悉考試

了解GMAT考試,準備備考資料。官方OG是必不可少;其次就是模考軟體,一般有破解版的Prep(07/08/12)、GWD;其它備考資料需要根據自己的薄弱項來決定,單詞建議像紅寶書、GMAT高頻詞彙這些都是可以的;語法弱,建議看看曼哈頓;長難句推薦《楊鵬長難句》;數學《陳向東數學》等。

2、刷OG(紙質版)

OG是官方指南,一定要認真刷。第一遍刷就刷紙質版的,先找找做題感覺,了解考試題型。可以根據每天時間來安排做題,不用計時。

做完一定要認真分析錯題,並記錄錯題筆記,知道自己為什麼錯,這道題考察的是什麼考點。做題是關鍵,認真分析更是關鍵。

3、刷OG(計時)

主要是刷錯題,將全部錯題再認真過一遍。

5、補單項

根據自己在做題過程中,經常出現問題的題目型別,查漏補缺,選擇資料,針對性的做題訓練。

6、PREP模考(嚴格計時)

Prep(07/08/12),建議做08版本的,現在很多考生反應這一版是最接近GMAT考試難度的,當然時間充足的話其它2個版本也是可以認真做一遍的(切記,做完千萬要認真分析錯題原因..)

7、最近一期雞精

雞精雖然不能過分依賴,但是數學和閱讀部分還是可以去看看的。數學可以通過雞精去了解解題方法與思路步驟,閱讀可以通過看文章分析邏輯框架。邏輯與語法這兩部分需要慎用。

臨近備考的話建議是只看最近一期雞精的,時間充足可以看看之前的,但只看這兩部分就行。

8、IR50題和七宗罪

雖然說AWA和IR部分不計入GMAT總分成績,但是還是需要認真對待的,一般好點的學校還是會看這兩部分成績的,作為乙個參考項。作文可以背背七宗罪的模板,IR就做做IR50題~

9、官方贈送的2套自適應prep模考(嚴格計時)

這2套模考題目是官方贈送的,一定要認真對待。自適應性質更接近實戰,做完後一樣認真分析!

10、看錯題筆記

把從始至終記錄的錯題筆記都很認真的過目一遍,再仔細分析一遍~

以上備考計畫是按照備考順序依次列出來的,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實際情況作出調整。

GMAT分手大師

如何開始學習CMA?怎麼學習?

取名廢 建議有一些財會背景的同學呢,非常建議自學,而且考試的教材內容相對於CFA和FRM的書相比,已經很少了。但對於一些完全沒有基礎或者自制力較差的同學呢,還是建議報班,統一性的學習可能會更適合你。備考的準備 前期的第一二階段我們可以通過看課件或者刷題來做書上的一些重點筆記,主要以為理解和刷題為主,...

如何開始學習佛法?

開啟般若人生 如果題主對佛法的觀點和知見很信服的話,那就是說現在的任務主要是找到適合自己的修行方法。釋迦佛說法49年,所說八萬四千法門,皆是因人有八萬四千種等差,找到適合自己的修行方法很重要。佛法博大精深,我也只是個初學者,僅能以自己現有的知識和經驗來給出一些建議。現在流傳最廣的三個宗派 找不到好的...

如何開始繪畫學習?

精神病老大哥 關鍵問題是,您是想靠繪畫吃飯,還是只是業餘愛好?業餘愛好的話,沒有必要在意學習時間長短吧?畫畫這東西就像您說的 乙個階段有乙個階段的追求,學無止境,越學越會發現總有自己畫不到的地方。所以如果只是業餘愛好,就從頭開始慢慢學唄。不論架上還是板繪,只要你換一種繪畫工具,那感覺和手法都是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