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貧困地區教育撥款是否比降分更能促進教育公平?

時間 2021-05-12 09:07:20

1樓:提子

教育撥款只是能部分改善貧困地區的教育情況,但和發達地區的差距還在增大,畢竟時代在進步,發達地區不可能不發展去等待貧困地區發展。而降分是事後改善,調節現狀,給貧困地區創造機會,但這樣的機會是極少的。如果僅僅是教育撥款和降分,那麼不會有效改善貧困地區教育現狀

2樓:Michaelia

個人看法請多指教

3樓:「已登出」

個人認為,一直採取降分的政策來扶持,會加重教育的不公平,僅僅是因為這個地區貧困就要降分,那對其他地區的學生來說真的是件讓人眼紅的事

4樓:何事擾清風

我個人覺得這是毋庸置疑的。

當然,撥款僅僅也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是如何讓貧困地區的學生,擁有更接近所謂的城裡的學生所擁有的教育資源(譬如師資)。選擇撥款這一方面所期許的,無非就是持續漸進的讓貧困地區的學生擁有更公平的競爭機會,也是為了能真正選拔出人才。

5樓:黑人雨神

我認為撥款並沒有太大的作用。我來自新疆相對來說比較落後南疆,現在在成都上大學,親身經歷感受到了兩邊的教育水平的差距。說到底,南疆的教育水平是根本無法與內地,沿海城市相比的,因為所處的環境就不一樣,見識到的東西也都不一樣,學習方法,內容,教育理念等一切與教育相關的東西,兩者之間的差距都很大。

而且南疆人口比內地的城市少太多,競爭也會相對少一點。在過去的這每年,國家也會撥款給這邊,但從我個人所看到的,撥款是完全夠用的,只是教育是乙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並不是逛加分,撥款,就可以一下子讓其教育水平和內地沿海地區一樣。這是乙個漫長的過程。

6樓:幻Y

我認為教育撥款是更好的方式。

無論是貧困地區還是大城市都有成績好或者成績差一點的學生,如果是降分政策誠然確實可以幫助這些貧困地區的孩子走出去,但是這些可以走出去的孩子大部分是學習好的,也就是說這個政策偏向於學習好的學生,雖然說走出去的孩子學業有成的時候可以回到家鄉,為家鄉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可是真正能做到留在家鄉的有幾個人?而且受到降分之後,大學選擇專業有侷限性,總歸不利於他們的未來的發展。而對於學習差一點的這個政策幾乎是作用極小。

但是教育撥款則有所不同,首先這種方式可以提高貧困地區的教育水平,收益的是所有的學生,有利於總體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素質。其次,學習優異的學生可以更好的受到教育從而考上好的且沒有限制的學校和專業,對他們未來的發展更有益,也不會因為是降分而考上大學受到不一樣的眼光,他們更多的是憑藉自己的實力,與此同時,另外的學生也有很大的提高,有利於全民素質提高。其三,這樣的總體提高會更有利於地區的總體發展,是長遠的,是可以良性迴圈的。

所以我認為向貧困地區教育撥款更好一些。

7樓:學學

作為一名河北省的考生,在擁有同樣的教育資源平台上競爭莫過於是比較公平的方式,雖然我知道沒有絕對的公平,有些不公平它是天然成立的!比如說離我最近的北京,好的師資力量肯定都願意留在那裡,能做的只是盡力縮小而已。

8樓:伊逗國的小仙女

首先說乙個我身邊的事情,身在農村,老師總是偏袒好學生,小學正是啟蒙的好時候,然而農村老師因為工資低也沒幹勁,當有壞孩子淘氣時體罰是常有的事,並且目睹校園暴力卻怕惹麻煩而活生生地將孩子逼退學校,還有許多厭惡上學,

以前覺得老師素質低,愧為人師,到後來才想清楚其中本質,就是向貧困地區還有大多數農村教育撥款少,只能找一些大專生當小學老師,老師呢被校長扣工資,學生就被老師罰錢謊稱班費不夠,每每想起,內心總是抗拒難過的,前幾天回家,看到鄰居家弟弟在寫字,很基本的字筆順都不對,少寫了乙個點老師也打了對勾,我很氣憤,告訴了鄰居阿姨,沒想到阿姨說現在也沒有能力將他送去更好的學校,要麼離家太遠,要麼就去私立學校,公立的學校老師都不行,想起來我三年級以前有幸遇到啟蒙老師,才會知道自己的獨一無二,而現在呢,看著這些老師無所作為,將小孩子的三觀都帶歪了,所以今年,我,乙個普通的二本生,本可以考高中教師資格證,卻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小學,同學們都說我傻,我從來都不是乙個無私奉獻的人,但是受到的觸動太大了,我想帶給孩子們乙個一生的財富。

因此我認為提高貧困地區,農村的教育經費刻不容緩,而降分只不過是個自欺欺人的方法,就算考上了混個畢業證就跑到其他地方了,孰輕孰重,請君來判!

9樓:陶大校草

在我看來,向貧困地區教育撥款並不是比較好的扶持方法,城市地區的學生教育不但學校教學質量普遍偏高,城市父母文化程度也比農村家庭的更高,對於子女受教育的程度也更重視,農村的家庭對於子女的教育也很重視,但限於自身文化程度不高,思想跟不上,反而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的教育,而農村的教學質量一般,所以農村子女的家庭和學校都比不上城市的,而家庭和學校又往往是影響學生教育的關鍵

所以僅僅是教育撥款並不能平衡農村家庭學校和城市家庭學校的差距,如果城市農村分數同樣高,很難讓農村的學生走進名校,所以降分錄取才是關鍵的在同層次下錄取更優秀的人才

降分錄取,讓農村子女上名校,往往意味著子女思想層次上公升,進高管高薪階層的機率就越大,這也是帶動農村發展的重大舉措,

10樓:111

降分對於一般的家庭和地區來說不是很公平,而如果是撥款更有利於促進貧困地區的學生的讀書熱情,而不會讓他們產生僥倖心理,不努力

11樓:阿加西 Xi

個人覺得貧困地區不僅缺在經濟條件上,更重要的是師資力量上。優秀的師資力量主要向發達城市聚集,名列前茅的實驗學校更是大大提高優秀教師的待遇,在這種情況下,甘願在貧困地區獻身教育事業的人們教師越來越少。希望在經濟扶持的同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師資力量。

開啟孩子們未來的嚮往的心扉的我相信更多的會是教育而不是僅僅基礎設施的美化。在同等的成績取得上,貧困地區的孩子獲得優秀成績更加的不容易,就像是同樣捐款,乙個企業家和乙個清潔工捐款在我們看來後者更值得尊敬。但是,個人觀點,城市的孩子也是付出了同等水平上異於常人的努力,也是投入了大的精力,富人的錢也是靠知識和拼搏。

所以,比起降分我更看重教育質量的平均。

12樓:性感環藝線上禿頭

同乙個學校同乙個班讀書的人,只是因為民族不同別人能加幾十分,你能說我們比人家享受了更好的教育嗎?無論是撥款也好,加分也好,希望更嚴謹一點,落到實處。

13樓:天空上開寶馬

是的,提高教育質量比什麼都重要,教育質量上去了,貧困地區的學習成績也就上去了,等長大成才後,這部分人更願意回去建設自己的家鄉,家鄉建設好了,更加會促進家鄉發展,教育也會隨之提高,這樣就形成了乙個良性迴圈

14樓:七十億零一

教育是把雙刃劍。可以好也可以壞。教育資源應該適應受教育者生存發展的需要,保證受教者學有所成學有所得。

我們知道,人是乙個學習的機器。學習包括遇見,經歷,記憶,分析,對比,總結等諸多功能。同時我們也知道自然人是人類人身體上的乙個肢體。

無論怎麼學習人也不可能突破自身條件的限制。施教者要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受教者要尊師重教盡可能收納施教者的教導。

雙向結合,以期達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效果。所謂的優質資源創造優秀人才的說法不過是迷惑人心的措辭。再優秀的教育資源也要明白你的受教者是什麼材料,如果什麼也不管寧讓手去走路,腳去思考,腦袋席地,屁股居高那能有什麼結果呢?

向貧困地區教育撥款也就是做個姿態,讓優秀教師能留下來罷了。是否能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出真正的優秀人才還要看當地是否有優秀人才的苗子。教育資源不存在公平不公平的問題。

社會公平了一切都會公平。

15樓:也為春慵不及芙蓉

貧困地區教育水平和教育質量趕不上發展較好的地區,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教育資源不足不論是從硬體設施和軟體設施來看 ,這些建設都不如發展好的地區。即使加分也只是能讓貧困地區學子進入乙個好點的大學但在其學習過程中會發現與教育資源好的地區相比,依舊存在很大的很大的差距 ,這是從幼兒園小學等基礎教育就拉開的差距。雖然說通過自身的努力可以改變,但真正成功的人又有多少!

真正的人才是很小就開始培養的,就像姚明在兩會上的「小籃球」計畫現在看到的人才 10年之前就開始培養了。所以從一開始就向貧困地區撥款,進行教育的建設和發展,從小就開始培養,比最後再來個加分政策更能體現教育的公平 。

16樓:merrt

我認為是這樣的,讓考生在經濟條件同等的條件下用相同的分數考進一樣的學校更公平些。貧困區的孩子只是貧困而不是笨,而經濟條件好一些的學生也是要很努力的

貧困地區的地方教育質量不好,然而學生也大多對學習不夠重視,這無疑會加劇貧困,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不是學生不重視,實在是在地方整體教育水平落後的情況下,讀書的效益實在是不夠看啊。以我的家鄉為例,全縣最好的高中,不說能上985,211的,就是二本上線人數也就二百來人,就這還是加上覆讀的,去外地借讀的,考特長的之後,才湊出來這麼個撐場面的數。真正在本校就讀的非特長生考上了多少呢?我那一屆十六個班,三...

如今西南及西部貧困地區是否存在兒童赤腳上學的情況?

楊威 聽在貴州那裡工作過的同事說過,貴州那裡地形不好就算了,很多還不願意搬出來。不搬出來也算了,很多人還特別懶。特別懶也算了,還活的很滿足,覺得貴州就是很好的地方。有時候你在同情他們,覺得自己在吃肉,他們在吃青菜過意不去,但是說不定他們就喜歡吃青菜,除非你天天在他們面前吃肉他們才想到努力去吃肉, 知...

貧困地區兒童教育的出路是什麼?或者說目標應該是什麼?

教師坨小坨 我覺得目標應該是眼界和想法。其實不管是不是貧困地區,讀書改變的都是我們的眼界和想法。貧困地區尤其突出,只有他們看自己生活環境的眼界和想法變了,他們才會好奇,才會有動力去改變。 王晨曦 我認為讀大學這件事來說不是教育的全部,只是乙個方面,當然不管是這部分應試的學習,還是言傳身教的育人,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