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與認知科學研究中,哪些領域同時具有 人文情懷 和 科學之美 ?

時間 2021-05-11 21:03:21

1樓:叔本華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HCI-人機互動)

面向未來的專業,在科研和商業組織中都大有可為。

未來的工作:重新定義一套新的互動規則,比如VR。

Soci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社會認知神經科學)

看了國內外的文獻,巨集觀方向的科研也許你不會喜歡,也有一部分落地在某個垂直領域裡,比如:如何搭建一套優秀的遊戲關卡和激勵策略,延長遊戲的生命週期;同乙個含義的不同語言,在不同族群中為什麼會有不同的腦反應;人為什麼在意公平感......

2樓:知音

你這不就是現今【儒學的困境、文化的困境、文明衝突困境】最需要的嗎,你想得「太美了」,可惜,就偏偏有,此領域此專利還未面世。

3樓:mengyi sun

這裡貼乙個我以前寫過關於這個領域的乙個研究的小科普(《美感與快感》):

文中的參考文獻,可能對題主有幫助。

再次強調,這個領域應該還是很小眾的。投入有風險。不過,作為乙個有趣的topic,有機緣的時候研究一下,應該還是很有趣的。

4樓:

看到這個問題還挺有意思,平時也有一些不是很完善的想法,雖然對於題主想要解決「暑研」申請的目的可能沒有太多的幫助,但可能跟「人文情懷」又具有「科學之美」這個限制條件還能貼一點邊。

領域:虛擬社會心理學(參考文獻:虛擬社會心理學:現實,探索及意義_愛學術 )

與@貝塔回答裡的網路心理學應該是類似的,即是隨著當下日益發達的網際網路所帶來的已經融入到大多數人日常生活中的虛擬社會,個體或群體會在網際網路中表達自我,產生人際關係,占有虛擬空間以及加入到群體之中。但其在虛擬世界中的表現和現實社會中,會有一定的差異。所以,會有很多問題值得挖掘和研究。

基於上述「虛擬社會心理學」,有個更進一步的想法。畢竟「虛擬社會」裡,還都是真實人所扮演的角色,那當人跟非人(如人工智慧)所扮演的「人」生活在乙個社會中的時候,會變成什麼樣呢?

具體來說,就是當社會(虛擬社會或現實社會)人工智慧的角色佔據了一定比例之後,此時的人際關係(與人工智慧的關係)、團體行為(團體內有人工智慧),會有怎樣的變化,很是好奇。

ps:這裡的人工智慧的定義會更加嚴格一些:能夠通過圖靈測試。

畢竟,目前人工智慧是當下很火熱的領域,而且很可能像網際網路一樣快速進入到人類生活的社會中(現實or虛擬)。當下,已有很多應用領域,例如遊戲的AI玩家,人工智慧客服等等。

以上,不成熟的想法,僅作分享~

5樓:馬琦心理話

其實開餐館就挺符合這兩個領域啊。

以一盤西紅柿炒雞蛋為例。

雞蛋去哪進貨?西紅柿去哪進貨?自己買倆車還是用配送服務?

一天進一次還是三天進一次?進貨的人收回扣怎麼辦?有貴的好貨和便宜的次貨選哪個?

冰箱買乙個還是兩個?乙份西紅柿炒雞蛋定價多少錢?

最神奇的就是,以上這麼多知識,你專門去想能累死,但是很多很「傻」的人,僅僅憑直覺也能幹的很好。哈哈。

這不就很有意思嗎。這就是每天都在發生的事情呀。

6樓:王泓硯

科學源於實踐,用於實踐,廣義上,科學處處都是建立在人文之上。如果把人文僅理解在社會關係上,那麼可以把目標定義在兩個精妙的系統上,一是人體,二是宇宙,這兩大系統是目前科學和人文的最前端。

7樓:冰山

十分優秀的提問者,非常讚賞,

問題不知能不能這樣總結,就是希望自己在感性和理性雙面或者多面取得成就,

作為求學者,廣泛學習,很好,有很多人想做,但是自身能力無法做到,而你不但有能力,更重要的是有興趣,這個很難得,

我的看法是,這個時代,全才幾乎不可見了,非常有才華的人,也只能在乙個領域拔尖,

不知是不是因為你太聰明了,學什麼都很容易,所以容易誤認為自己學得好的,都是自己的最愛,沒有看到每個領域的深入研究都是極其艱苦,甚至是乏味,

你當然可以繼續現在的多多益善的學習,不過萬金油其實並不是最好的選擇,術業有專攻,我建議到一定時候,就要確定乙個自己終身投入的方向,相信以你的才智,一定會有一番作為。

認知與邏輯 現在的科學研究中各種實驗真的可信嗎?

王宇舟 完全可信需要理論的完備。由於很多的實驗都不是由推出的,所以這些實驗只能稱為 在一定條件下成立 如果你覺得 一定條件 包含你認為的 實驗成立所需條件 那麼你可以相信它。 先說科學吧,什麼是科學,借用某著名科學家的話 科學就是可證偽 反話就是,不可證偽的都不屬於科學。那麼科學研究的目的就是求證求...

認知心理學和認知科學到底有什麼區別?

只會拉稀 瀉藥心理學歸屬於科學一類。只不過研究的是人類思想這種比天上的浮雲還要讓人捉摸不透的玩意,所以讓初入門的人很是茫然。常規科學有準確的資料,可計算的公式,通過一系列的規則可以得到答案,讓人有一種可以掌控的感覺。心理學不一樣,心理學所有的理論都存在例外。好了,言盡於此,再說我就詞窮了。業餘票友,...

從認知科學或者發展心理學等等這些角度來看,人是怎麼學習或是獲得「概念」的?

這個。我只說自己的理解和認識 桑代克還有斯金納認為人是通過結果學習的。比如好的結果獲得獎勵,壞的結果獲得懲罰,這樣可以影響行為的結果。班杜拉認為人可以通過觀察學習,兒童通過觀察其他人行為結果可以學習。模仿。皮亞傑認為人是通過同化順應平衡進行學習。就是人和環境相互作用。維果斯基認為,人是通過和社會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