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古代文章究竟能不能只看白話翻譯?

時間 2021-09-08 19:58:07

1樓:老陳

閱讀古代文章究竟能不能只看白話翻譯?可以這樣說,現代白話翻譯如果真能圓滿替代古代的文章,那真是後來者的巨大福音,會節省無可估量的人力、財力。也就是說,節省時間,節省學習古文付出的精力,但這是不可能的。

相反,自己沒有閱讀古代文章的能力,就只能借助白話翻譯。

當然,對於一般的讀者,沒有必要要求平時一定能順利閱讀從先秦開始到明清的所謂「古文」,只要是在學校時認真學習研讀課本中所選歷代的「古文」名篇,並熟練掌握其中的古漢語知識,同時借助一些必要的古漢語功具書,閱讀唐宋到明清的一些普通古文讀物,應該不會有多大問題。

閱讀「古代文章」需要古代漢語方面的知識,不是說隨便每個人都能不看白話翻譯就能讀懂「古代」的文章。如果需要古代文章中的內容,當然是看原文真實可靠。古文原文在簡捷、意涵甚至表現力等方面具有相對優勢,白話翻譯就往往顯得蒼白。

如果沒有識讀古文的能力,則應另當別論

在古文中的使用的詞彙,多是當時的知識分子使用的書面語言,對當時一般沒有機會讀書的人來說,在理解上就有一定的難度。所謂「知乎者也」並非每個人都明白、習慣。今天的普通讀者,要想不借助白話翻譯讀懂古代文章,就必須要加強古漢語知識的學習和閱讀實踐,不斷提高自己閱讀古代文章的能力。

否則在渴望閱讀古代文章,學習文中的知識,感悟古人的智慧型時,只能借助二傳手,也就是借助今天的白話翻譯來個「照本宣科」。

2樓:南難難

那得看你的目的奧。

如果你是研究性學習的話,有的時候網上的翻譯不一定精準,存在多版翻譯,這樣的情況下,一些字詞的釋義可能被曲解,有的時候句子結構還會翻譯出錯,這就需要你追根究源去核對,去判斷。

如果是僅作了解的話,直接看翻譯可以迅速獲得資訊知識。當然,我推薦是字詞翻譯對照著看。

3樓:心田氏

白話翻譯只是通過翻譯者的理解,把古文用白話文翻譯出來,其中有翻譯者主觀理解的一面,未必準確,另外,有些白話文的翻譯使原文的特色盡失,沒了原汁原味,所以讀古文最好讀原文,一次讀不懂就多讀幾次,慢慢的就能讀懂,白話翻譯可以作為學習參考,但思想不能被白話譯文左右,這樣才能得原文的精髓,有自己的理解。

4樓:文心雕龍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故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心,施行於天,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

翻譯的白話文:觀察天道奧妙,堅持天道做法,這便是極致。所以,天有五行之氣,彰顯它就萬物昌盛。掌握五行之理,應用於天地間,大千宇宙盡在手,萬千變化如在身。

它把五賊翻譯成了五行之氣。扯犢子啊,能這麼翻嗎?一看就不是標準的翻譯,不用看了。

但是也有看不懂的,也可以開口翻譯,當然是當做一種參考咯。不然靠猜,靠想,翻康熙大字典等。當然,我說的內容肯定是道經了。

如果你看的行業不一樣,比如研究園林建築方面,得到的翻譯也會不一樣。所以,多研究,多翻翻,猜猜,看看,資訊量足了,研究的深了,自然就懂了。

5樓:徐若舟

你也明白,「閱讀文章是為了獲取資訊,」而古文中的字意和語法,文風和修辭手法等,也屬於「資訊」。

如果你不想獲取這類資訊,那麼大可不必去閱讀原文。

反之,則必須閱讀原文。

6樓:倦夢還

看目的吧,如果你只是需要資訊,那沒問題。因為目的很明確,達成就好。

然而,古文是中國的一種文化,如果只是單純的學會看懂資訊,那小學之後完全不必有語文課,可為什麼初中,高中還有呢?

其實我們學校語文,文言文更重要的是學會對我們的文化,對我們語音的審美,語文本身是在培養對美的感受能力。

平時吹牛的時候,那不需要什麼才華,扯就行了,而正式場合,語言的組織能力,表達的邏輯,語句的用詞準確性,這些都是來自學習的語文。

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

十四個字已經描繪了一片開闊的景色,而且還很有韻律,讀起來朗朗上口。普通白話文很難提現出這種精煉的韻律感。

7樓:1k小路子

文言文和白話翻譯的關係可不是壓縮檔案解壓喲,是我吃乙個美食,反覆咀嚼後吐出渣渣做成新的食物給你吃。

你可能覺得很好吃,或者還不錯,但是我吃完後的東西和一開始的絕對是兩個東西,是我自己的理解消化。同樣,像我這樣理解然後加工的人還有很多,他們的和我的更不一樣,你可能因為恰好看的版本不一樣,對乙個東西原本的模樣產生誤解。

從資訊量來講,文言文其實是優於白話文的,只不過文言文門檻太高,不如白話文容易理解,也就不易於知識的廣泛傳播。

但文言文和古詩文一樣都是好東西,是中國語言文學的高階版,裡面藏著幾千年的古人智慧型。文言文和古詩文的知識是可以慢慢掌握的,掌握後,你不僅可以去閱讀典籍,日常白話文表述也可以更準確、更凝練、更容易被別人理解。同樣,你也可以更直觀的理解別人的表述,提高交流效率。

一句話總結:我們希望你不止是乙個資訊接收者,更是乙個表達者,後者往往具有更大的話語權。以上~

8樓:丁檀

我覺得完全可以放棄讀原文,只要滿足以下條件:

1、願意接受二手三手的資訊,只要你不嫌棄,那多少也有營養。

2、願意從此放棄讀所有古代文章的可能益處和樂趣。

3、能接受遇到現代文章裡引用原文和用典的時候比較茫然或者相信大量亂用的「古文」是美文。

以上這些並不會影響日常生活。

9樓:

如果只是為了獲取資訊,不是不行,學習文言文過程中本身也會涉及翻譯、借助翻譯和釋義工具。

只看翻譯的主要問題:讀者(不得不)全權信任譯者,同時可能缺乏有效鑑別手段。

10樓:三生石上舊精魂

有人把翻譯這個事兒比喻做母親將咀嚼過的食物餵給幼兒,雖然幼兒也吃到食物了。但整體的精華總會丟失十之一二,各類的語言、文字都有自己獨到的美感,不親自使用就不能完整體會絕妙的地方。

11樓:墨殤

這當然不行了,翻譯也只是乙個比你文化更高的人對這些古文的理解,它也並不一定就是完全正確的。閱讀古文,不僅要看別人的翻譯,還要看一些這篇古文出現的時代背景,了解這篇古文的作者,知道他的生平經歷,以及他在創作這篇文章時所處的狀態,這樣才能更加全面的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

12樓:最笨的笨蛋

不能。一是因為古今言語發生了很多變化。現在翻譯過來的白話,往往有許多是詞不達意的。

這就把漢語翻譯為外語,總是有很多內容顯得不合適。二是現在古文翻譯的書很多,其中魚龍混雜,翻譯質量參差不齊。如果選擇的不好,可能被誤導。

13樓:猴戈

肯定不能只看白話翻譯,一是白話翻譯質量參差不齊,二是白話翻譯和原文意境還是有差別的,三是古文言辭很美,乾淨而富有韻味,一旦翻譯為白話,就如同一杯白酒兌上白開水,寡淡如此也。

不信,你將下面這段古文翻譯為白話再讀試試:

「休將別事苦相關,且把閒書仔細看。楚岫無緣雲怎至,桃源有路便相攀。桑間野合三生定,陌上相逢一語難。固是姦淫人所惡,無緣魂夢不相干。」

14樓:西狐水

我也想問個問題,現在市面上有巨量的白話四大名著,就是大師們推薦給中小學生閱讀的那種,易中天假平凹聯妹推薦的那些名著,有沒有必要閱讀。我個人覺得要看就看原著啊,就像水滸傳有什麼看不懂的?現代文的四大名著和故事會有什麼區別,比讀者知音更有深度嗎?

15樓:小二黑lynn

當然不一樣,翻譯就是再加工的過程,簡單點的《木蘭詩》你翻譯成白話文,完全就失去它本身的韻律之美。有些文章裡的用詞,用典,押韻,對仗,可能翻成白話的時候就完全不需要了,那你怎麼獲得那樣的感覺呢?

如果只是為了了解某些文章說了啥事,還不如查個簡介,梗概之類的。

16樓:風滾草

個人以為,如果目的是為了迅速獲取資訊內容,那麼完全可以只看優質的現代白話譯文。

比如,打算吸取古代文章中的典故、風俗、趣聞等內容,作為自己的素材這種情況。

不過如果是把文言文當做研究考查物件,那必然還是要閱讀原文的。

或者,把文章作為欣賞物件的話,自然也是原本的樣子才更有感覺。

17樓:月至北冥

一種翻譯,終究不過是一種解釋。比方說,有人翻譯一句《老子》,他就是對此句的意義做出自己的解釋。但是這句譯文只能傳達乙個意思,而在實際上,除了譯者傳達的這個意思,原文還可能含有許多別的意思。

原文是富於暗示的,而譯文則不是,也不可能是。所以譯文把原文固有的豐富內容丟掉了許多。

———《中國哲學簡史》

病毒究竟能不能算生命?

Moxxx 不能,講個不靠譜的理由,完全是因為病毒的結構相對來說過於簡單了,不僅僅是它無法獨自完成複製過程需要宿主支援的原因導致被列為生命之外。說不定等有了什麼新發現,這個劃分界線就會變得模糊。 個人觀點,怎麼定義它無所謂,有意義的是用它幹什麼。比如考慮生物的新陳代謝時,就不必把它當作生物。因為病毒...

車裡面究竟能不能睡覺?

iMaki 19年那會大三上早課困得要死的時候經常在車裡補覺 個人覺得睡個短短的沒有問題。那會開的是特斯拉,電動車沒有排氣所以不怕吸入一氧化碳,把窗戶開著點,然後開開車上的露營模式,暖風和燒柴火的聲音聽著睡覺可舒服了。一般很快就能恢復元氣,然後就可以接著上課啦。不過現在工作了不會在車上睡覺了,下班就...

跳繩究竟能不能瘦腿?

Yasoo 跳繩時最好穿軟底鞋。每週跳繩3 4次,每次約10分鐘,以2分鐘為單位,這是一種非常有效和適當的鍛鍊量。根據研究,跳繩10分鐘類似於慢跑30分鐘或跳舞健身舞蹈20分鐘。穿舒適的軟底運動鞋,以減輕衝擊,防止關節被衝擊損壞。首先,你可以用一根輕繩開始鍛鍊,每單位持續30秒,並逐漸增加量,這樣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