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菸都存在那些戒斷反應,身體上和心裡上都有哪些?

時間 2021-06-01 22:35:52

1樓:管長生

不知道是否與戒菸有關,近期戒菸確實突然出現了一些症狀,失眠是最明顯的,無論白天多困,晚上就是睡不著,白天表現就是乏力,然後就是難以集中注意力,可能是因為要強行讓自己克制抽菸也沒有心思去幹其他的事情,至於咳痰倒沒有發現很明顯的,反倒是喉嚨沒有之前抽菸那麼堵了,略顯通暢。過了一周以來再沒有很強的抽菸慾望了,前幾天確實很難受,看到煙眼睛都綠了。一周之後就好了,望堅持

2樓:聖盔谷的號角

戒過兩次煙,我的自控能力自我感覺還是挺強的,兩次方式不一樣第一次戒菸是突然有一天覺得應該戒菸了,然後直接就不抽了,真的是說不抽就不抽,我覺得較強戒斷反應應該都是這樣突然強制戒菸導致的吧,但是我倒是沒覺得太多不舒服,只是會很想吸菸,那種感覺不是一種強烈的需求,而是一直在腦袋裡揮之不去甚至會影響我集中注意力。我菸齡只有14年,一天也就一盒的量,可能戒斷反應沒有那麼嚴重,反而帶來的清爽感是讓我堅持下去的動力,因為我腦袋裡都在想沒有了一身的菸味,房間裡面也不再瀰漫著煙霧,呼吸道口腔都如釋重負,甚至能感覺到心肺功能都在復甦,這種感覺還是很棒的支援我完成了第一次戒菸。其實只有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我已經看見別人吸菸我都沒有吸菸的慾望了,可以說不到半個月就完全把煙戒掉了。

奈何因為一些原因我又開始吸菸了,不過沒有很多戒菸者說的會比戒菸之前吸的更多這個現象。

第二次戒菸是調回家這邊工作後恢復健身覺得吸菸影響心肺功能決定戒菸,這一次沒有選擇強制戒菸,而是慢慢減量,用了半年的時間從一天一盒減到了4天一盒,最後完成戒菸的,這個過程就很緩和,我整個過程中沒有出現極度需求吸菸的情況,減量過程中和完全戒菸時對額外的吸菸都沒有慾望,我覺得這種戒菸過程是比較溫和、比較適合戒菸者嘗試的。

3樓:齊魯扛把子

戒菸的時候,我會抑制不住自己去想抽菸這件事,越想身體會越興奮,心裡會想著自己必須抽一根。這個時候,我就會盡量找別的事情去轉移注意力。

4樓:Vin7

說實話,所謂的戒斷反應,都是「理論上」存在的。尤其是你提到的心理上,如果出現這類反應,只能說明讓你戒菸的誘因還不夠罷了,別委屈自己,該抽害得抽。

請牢記一點,真心戒菸,根本不存在戒斷反應。

5樓:佛光普照

只有自豪感油然而生,沒有什麼虧損的情況下,倒是省了不少錢。身體上沒有了菸味,也沒有洞洞,倒是清淨清新的味道比較多了。您說還有比自由自在更重要嗎?南無觀世音菩薩!

6樓:瘋狂奔跑的大鯉魚

這個。。。不同的人應該不太一樣吧,吸菸四五年,我和我的小兄弟一起相約戒菸的次數數不清,其中有一次戒菸一星期他說胸口悶的不行,但是我是心理上的想抽,身體屬實沒有什麼戒斷反應,結果兩個人十天左右以後都放棄了。

7樓:從未見過海洋

心理上的癮比心理上的更難克服,生理上就是可能嘴巴吃什麼都沒味道,有點頭暈浮躁,心理上會有失落感,就是有各種理由說說服自己抽一支

8樓:前進

開始戒菸後一段時間內大概是會嗜睡、貪吃、甚至感覺天旋地轉。但是每個人的戒斷反應又不盡相同,有興趣的戒菸者可以和香菸做個貓捉老鼠的遊戲,這樣可以充分細緻地感受戒菸中各階段身體的受益與損失,就能充分體會到戒菸中的苦與樂,領會到人生的舍與得,放棄與堅持。當你領會到這些人生真諦後,戒或不戒已經無所謂,因為你已經擁有主宰自己生命的絕對權力。

9樓:冷雨暗夜

戒菸近兩年,只在戒菸第乙個星期有過心慌和輕微眩暈的症狀,應該可以算是戒斷反應。

之後,就純粹是習慣上的不適應了,手上嘴裡總是感覺閒的,於是我用了棒棒糖來代替。

戒菸裡買了兩桶大概二百支棒棒糖,戒菸前兩個月一共吃掉了五十多支,然後就把剩下的都送人了。

於是,煙也戒了,糖也斷了。

這樣的素描存在那些問題?

SRINS 自學的話這樣子已經很不錯了。我教過的高一高二的學生,有些對於繪畫還沒有領悟的學了兩三年都沒有你這樣的水平。繪畫還是講究天賦,你有這樣的天賦可以繼續學習,去正規的畫室學習,老師面對面的教學更好,有專業的繪畫理論知識打底,相信你會有很大的進步。 不會唱歌的蚊子 題主自學成這樣已經很厲害啦,那...

身邊存在那些文化墮墜的現象?

恆河水25號 這很正常,事實證明當人民的生活日益幸福,文化也就開始滑坡了。所以現在文化墮墜是非常合情合理的,這恰好證明我們正處於和平年代。 高志鵬 欠錢不還 道德淪喪 唯利是圖 唯金錢論 見面不點頭 被幫助了不鞠躬致謝 太多了,為什麼這些叫文化墮墜,而不單純叫沒素質,因為以上這些現象的反義詞恰恰是傳...

現在社會中存在那些方面的羊群效應?

闌珊處 在我初二上學的時候,我們的英語老師每天都給我們布置背書任務,並要求我們在課間找她背完。這樣就導致了乙個現象 全班大部分一聽到下課鈴響就爭先恐後地衝進老師辦公室。至於他們會不會背先不說,我懷疑他們目的是背書的真實性。在排隊的途中,我偶爾會發現一些不會背的學生,眼看就要輪到自己了,便叫排在自己後...